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现场音乐同期录音
现场音乐同期录音

现场音乐同期录音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巴特利特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15245090
  • 页数:29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流行音乐现场同期录音。介绍了流行音乐现场录音的概念、设备、技术,以及如何完成一个案例的全过程。第二,古典音乐现场同期录音。从话筒的选择以及立体声原理开始,逐步介绍古典音乐同期录音的方式。
上一篇:滨海擒特下一篇:鲛人盗鞭
《现场音乐同期录音》目录
标签:录音 音乐

第1部分:流行音乐录音(摇滚、乡村、爵士、民谣、R&B、福音音乐、教堂音乐及其他) 3

1同期录音设备介绍 3

1.1立体声录音系统和多轨录音系统 3

1.2立体声录音系统 4

1.3立体声录音的设备 5

1.3.1传声器 5

1.3.2便携立体声录音机 9

1.3.3耳机和耳塞 16

1.4多轨录音系统 17

1.5多轨录音设备 18

1.5.1传声器 18

1.5.2舞台上的传声器接口和多轨线缆 19

1.5.3调音台 19

1.5.4多轨硬盘录音机 21

1.5.5带有录音功能的调音台(也称为多轨录音混音一体机) 23

1.5.6基于计算机的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 23

1.5.7传声器分配器(话分) 26

1.5.8 耳机,耳塞及监听扬声器 28

1.6购买设备 29

2录音技术:由简入繁 31

2.1利用扩声调音台的主输出信号录音 32

2.2使用两支传声器录音 33

2.3四轨录音 39

2.4通过扩声调音台的Insert送出插口将信号连接到多轨录音机进行多轨录音 40

2.4.1设备之间的连接 41

2.4.2监听 44

2.4.3电平的设定 44

2.5分配传声器信号 45

使用传声器信号分配器 46

2.6在录音车中进行多轨录音 47

3录音开始前的准备 49

3.1选择一个合适的厅堂 49

3.2音乐方面的准备 49

3.3录音准备会 50

3.4录音设备摆放地点实地调查 51

3.5传声器清单 52

3.6音轨单 53

3.7信号流程框图 54

3.8设备清单 55

3.9可以使得系统搭建更加简便的准备工作 56

3.9.1给飞行箱装上轮子 56

3.9.2传声器卡子 57

3.9.3信号线缆和多轨线缆 58

3.9.4多轨连线的快捷方式 59

3.9.5其他有用的提示 59

4录音现场:录音系统的设置和录音 61

4.1电源和接地的测试 61

4.1.1电源系统 61

4.1.2电源 62

4.1.3多组音响系统间的相互连接 64

4.2传声器的连接 65

4.3跑线 65

4.4设置录音调音台 66

4.5传声器技术 67

4.5.1电吉他的接地 71

4.5.2观众席的环境传声器 72

4.6设置录音电平和次级混音通道 73

4.7录音 74

4.8演出结束后的拆台 75

5音乐会结束之后:剪辑和缩混 77

5.1剪辑双声道立体声录音 77

5.2在数字音频工作站中缩混多轨录音 80

5.2.1将整场音乐会的录音剪辑成以一首乐曲为单位的工程文件 80

5.2.2删除不需要的素材 82

5.2.3使用调音台缩混多轨录音之前的准备工作 82

5.3插入式录音 82

5.4缩混每一首乐曲 83

制作环绕声混音 85

5.5为一张唱片进行母带处理 86

5.6为录音小样进行母带处理 89

增加淡入淡出和均衡处理 91

6录音范例:在俱乐部中录制一个布鲁斯乐队现场演出 93

6.1准备工作 93

6.2录音过程 95

6.3开始缩混 95

6.4准备最终的混音 96

6.5最终的缩混 96

6.6母带处理 97

6.7刻录CD 98

第2部分:古典音乐录音 (交响乐、弦乐四重奏、管风琴、合唱、独唱和独奏) 103

7传声器参数 103

7.1指向性 103

7.1.1每种指向性的优点 106

7.1.2偏离主轴的声染色 106

7.2换能器的种类 106

7.3灵敏度 107

7.4本底噪声 107

7.5传声器类型 107

7.5.1自由场传声器 108

7.5.2界面传声器 108

7.5.3立体声传声器 110

7.6传声器附件 111

7.6.1传声器架和吊杆 111

7.6.2立体声传声器安装支架 111

7.6.3防震架 111

8立体声拾音技术概述 113

8.1立体声拾音的优点 113

8.2立体声拾音的目的 114

8.3立体声拾音的种类 116

8.3.1膜片重叠式 116

8.3.2膜片分开式 118

8.3.3膜片靠近式拾音方式 121

8.3.4 障板式 122

8.4比较4种拾音方式 123

8.5立体声拾音的传声器要求 125

8.6如何测试声像 125

8.7参考文献 126

9立体声录音的步骤 127

9.1设备 127

9.2选择录音场所 130

9.3录音准备工作 130

9.3.1架设传声器 131

9.3.2设备连接 133

9.3.3监听 134

9.4传声器的摆放 134

9.4.1拾音距离 134

9.4.2立体声声像控制 136

9.4.3独奏演员的拾音和点传声器 138

9.4.4电平设置 140

9.5录制音乐会 141

9.6剪辑 141

9.7实例:在音乐厅中录制交响乐 143

9.7.1准备工作 143

9.7.2录音现场 144

9.7.3剪辑/母带处理 145

9.8参考文献 145

10环绕声拾音技术 147

10.1环绕声扬声器摆放 148

10.2环绕声拾音技术 150

10.2.1 SoundField 5.1环绕声拾音系统 150

10.2.2 Delos VR2环绕声拾音方式 150

10.2.3 N H K方式 151

10.2.4 KFM360环绕声拾音系统 152

10.2.5五声道传声器组合和人工头 153

10.2.6 DM P方式 155

10.2.7 Woszczyk方式 155

10.2.8 Williams 5支心形传声器组合 156

10.2.9双MS方式 156

10.2.10环绕声环境声拾音系统 157

10.2.11 Chris Burmajster拾音系统 158

10.2.12理想心形传声器组合 158

10.2.13 Holophone H2-Pro环绕声传声器 159

10.2.14 Sonic Studio DSM-4CS四声道环绕声人工头 159

10.2.15 Slotte方式 159

10.2.16 Martin方式 160

10.2.17 Mike Sokol的FluRB系统 160

10.2.18立体声传声器和环绕声传声器 162

10.3推荐阅读 162

11 立体声录音中的常见问题 163

11.1传声器信号失真 163

11.2不够活跃(没有足够的混响) 164

11.3细节过多,太近,声音边缘过于犀利 164

11.4过于遥远,混响过大 164

11.5立体声声像过窄 165

11.6立体声声像过宽,中间有空洞,或者独奏乐器左右摇摆过度 166

11.7声像定位模糊 166

11.8声像向一侧漂移(左右不平衡) 167

11.9缺乏纵深感 167

11.10缺乏空间感 167

11.11早期反射声太强 168

11.12糟糕的平衡(一些乐器太强或者太弱) 168

11.13浑浊的低音 168

11.14来自空调,卡车以及其他震动 168

11.15音色欠佳,过暗,过亮,声染色明显 169

12立体声、环绕声、人工头拾音的传声器及其附件 171

12.1立体声传声器 172

12.2环绕声传声器 177

12.3人工头以及头戴式人头录音传声器 180

12.4立体声和环绕声传声器架 182

12.5 MS矩阵解码器 184

12.6公司网站 185

A立体声拾音原理 187

A.1定义 187

A.2人耳对于真实声源的定位 190

A.3扬声器之间的声像定位 193

A.4两只扬声器之间产生自然的声像定位的要求 195

A.5目前使用的声像定位机制 198

A.5.1强度差产生的声像定位 198

A.5.2时间差产生的声像定位 200

A.5.3由时间差和强度差共同作用的幻像声源定位 202

A.5.4总结 203

A.6计算幻像声源的位置 203

A.7设定传声器膜片之间的夹角和传声器间距 207

A.8空间感和空间感均衡器 208

A.9参考资料 210

B自由声场中立体声拾音技术 215

B.1幻像声源定位的精确性 215

B.2膜片靠近式拾音方式范例 218

B.2.1两支心形传声器组成的XY方式,膜片夹角180° 218

B.2.2两支心形传声器组成的XY制式,膜片间夹角在120°~135° 219

B.2.3两支心形传声器组成的XY制式,膜片夹角为90° 219

B.2.4 Blu m lein拾音方式 220

B.2.5两支锐心形传声器组成的XY制式,膜片夹角110° 222

B.3膜片靠近式拾音方式范例 222

B.3.1 ORTF制式和Din制式 223

B.3.2 NOS制式 224

B.4膜片分开式拾音方式范例 225

B.4.1两支全指向传声器,距离3英尺 226

B.4.2两支全指向传声器,距离10英尺 227

B.4.3 3支全指向传声器并排摆放,中间和两边的间距各为5英尺 228

B.4.4 Decca Tree 228

B.5在两支全指向传声器中间加入障板的拾音技术 229

B.5.1球形传声器,SASS-P MKII 229

B.5.2理想立体声(Optimal Stereo Signal)或Jecklin障板 230

B.6其他的膜片重叠式拾音方式 231

B.6.1 Mid-Side(MS)拾音方式 231

B.6.2 SoundField传声器 235

B.6.3使用空间感均衡器的膜片重叠式拾音方式 237

B.7其他的膜片靠近式拾音方式 237

B.7.1立体声180系统 237

B.7.2 Faulkner相位阵列系统(Faulkner Phased-Array System) 237

B.7.3膜片靠近式拾音方式和膜片分开式拾音方式同时使用 239

B.8各种拾音方式之间的比较 239

B.8.1 Michael Williams:《立体声拾音系统的统一标准》(1987) 239

B.8.2 Carl Ceoen在1972年发表的文章《立体声比较听音测试》(Comparative Stereophonic Listening Test) 240

B.8.3 Benjamin Bernfeld和Bennett Smith在1978年发表的文章《立体声拾音系统计算机辅助建模》(Computer-Aided Model of Stereophonic Systems) 241

B.8.4 C.Huggonet和J.Jouhanear 《6种不同立体声拾音方式的空间传输函数比较》(Comparative Spatial Transfer Function of Six Different Stereophonic Systems)(1987) 242

B.8.5 M.Hibbing在1989年进行的《XY和MS拾音系统比较》(XY and MS Microphone Techniques in Comparison) 242

B.8.6 Wieslaw Woszczyk《立体声和环绕声录制过程中空间感增强的新方式》(A New Method for Spatial Enhancement in Stereo and Surround Recording)(1990) 243

B.8.7总结 244

B.9参考资料 245

C立体声界面传声器拾音技术 247

C.1用两支放置在地板上的界面传声器进行立体声拾音 248

C.1.1两支界面传声器放置在地板上,传声器间距4英尺 248

C.1.2放在地板上具有指向性的界面传声器 249

C.1.3两支放置在地板上的界面传声器组成的理想立体声系统(Optimal Stereo Signal) 250

C.1.4“音乐家的耳朵”(The Musician’s Ear)立体声界面传声器 250

C.1.5利用放置在地板上的PZM传声器组成MS拾音方式 250

C.2使用非放置在地板上的界面传声器的录音技术 251

C.2.1立体声环境采样系统(The Stereo Ambient Sampling System) 251

C.2.2球形传声器 252

C.3参考资料 253

D双耳拾音技术 255

D.1双耳录音和人工头 255

D.1.1工作原理 257

D.1.2头中定位(In-Head Localization) 259

D.1.3人工头均衡处理 259

D.1.4人工头录制的声像定位在扬声器重放中的表现 260

D.2参考资料 261

鸣谢 265

术语表 267

CD目录 28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