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劳动力投资、产业结构优化与生态产业发展研究
劳动力投资、产业结构优化与生态产业发展研究

劳动力投资、产业结构优化与生态产业发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惠宁,冯振东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13602884
  • 页数:3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探讨如何通过扩大劳动力投资,将产业结构优化与发展生态产业有机结合起来。
上一篇:预防事故下一篇:有机污染化学进展
《劳动力投资、产业结构优化与生态产业发展研究》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6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10

1.2.1 研究思路 10

1.2.2 研究方法 10

1.2.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第二章 生态产业研究文献综述 17

2.1 环境产业的研究状况 17

2.1.1 国外环境产业的研究状况 17

2.1.2 国内环境产业的研究状况 19

2.2 生态环境产业的研究状况 22

2.2.1 国外生态环境产业的研究状况 22

2.2.2 国内生态环境产业的研究状况 31

2.3 环境产业的研究现状评析 40

2.3.1 生态农业理论研究评析 40

2.3.2 生态工业理论研究评析 42

2.3.3 生态服务业理论研究评析 43

2.3.4 生态产业补偿机制理论研究评析 44

第三章 生态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 45

3.1 生态资源价值的理论阐释 45

3.1.1 生态产业概念的起源 45

3.1.2 西方经典理论对生态产业的阐释 47

3.1.3 国内学者对生态产业概念的阐释 48

3.2 生态经济系统控制论 50

3.2.1 系统论在生态产业中的应用 50

3.2.2 控制论在生态产业中的应用 53

3.3 公共物品理论 56

3.3.1 公共物品的属性 56

3.3.2 公共物品的供给 57

3.3.3 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保护 59

3.4 外部性理论 61

3.4.1 外部性与生态服务 61

3.4.2 外部性的内部化 62

3.5 自然资本理论 64

3.5.1 自然资本的概念 64

3.5.2 自然资本管理 66

第四章 生态产业的内在规定性 69

4.1 生态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 69

4.1.1 生态产业产生的时代背景 69

4.1.2 经济发展与生态产业关系的演化 71

4.1.3 经济发展越过EKC曲线临界点的途径 76

4.2 生态产业的基本属性 79

4.2.1 生态产业的基本特征 79

4.2.2 生态产业的特殊规定性 85

4.3 环境污染为生态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86

4.3.1 环境损害:市场失灵还是政策失效 86

4.3.2 环境污染治理的最优水平 88

第五章 生态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 91

5.1 生态产业发展的评价方法 91

5.1.1 生态产业发展的常用评价方法 91

5.1.2 生态产业发展的常用评价指标 94

5.2 生态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 94

5.2.1 构建生态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95

5.2.2 生态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成 95

第六章 生态产业发展的需求 102

6.1 产业结构需求的影响因素 102

6.1.1 产业结构的形成机理 102

6.1.2 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03

6.1.3 产业结构的发展模式 105

6.1.4 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 107

6.2 生态产业的需求因素 111

6.2.1 生态环境恶化 111

6.2.2 环境保护政策 113

6.2.3 公众消费意识 115

6.2.4 国际间产业转移 115

6.2.5 产业结构调整 116

6.3 生态环境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18

6.3.1 生态环境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 118

6.3.2 生态环境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19

第七章 生态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21

7.1 资源禀赋的制约 121

7.1.1 水资源 121

7.1.2 土地资源 122

7.1.3 能源短缺 122

7.1.4 环境质量 123

7.2 技术体系的制约 124

7.2.1 生态农业技术 124

7.2.2 生态工业技术 126

7.2.3 生态服务业的技术制约 128

7.3 制度因素的制约 130

7.3.1 法律体系 130

7.3.2 政策体系 131

7.3.3 企业制度 133

7.4 产业基础的制约 134

7.4.1 产业化程度低 134

7.4.2 产业基础薄弱 135

7.4.3 产业标准化发展落后 136

7.5 管理机制的制约 137

7.5.1 农村土地经营体制 137

7.5.2 绿色农产品市场管理机制 137

第八章 退耕还林与政府规制 139

8.1 相关研究回顾 139

8.2 农户、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退耕还林过程中的行为 14

8.2.1 退耕还林过程中农户与政府的动态博弈 141

8.2.2 退耕还林过程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动态博弈 143

8.3 政府管制下的政策建议 145

第九章 劳动力投资与退耕还林 150

9.1 人力资本投资的收入效应模型 150

9.1.1 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 150

9.1.2 人力资本投资的收入效应 153

9.2 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模型 157

9.2.1 成本、收入、收益率之间的模型 157

9.2.2 收益率 158

9.2.3 人力资本、能力与收入 160

9.2.4 人力资本投资的年龄一收入曲线 162

9.2.5 对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模型的思考 163

9.3 人力资本含量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性 165

9.3.1 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 165

9.3.2 完善人力资本积累机制 167

9.4 劳动力转移与退耕还林的相关性 169

9.4.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169

9.4.2 农村劳动力的非农收入 170

9.4.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 171

第十章 产业结构调整与退耕还林 174

10.1 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的关系 174

10.1.1 理论辨析 174

10.1.2 现实矛盾 175

10.2 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力转移的机理 177

10.2.1 产业结构调整的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 177

10.2.2 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非农化发展效应 178

10.2.3 产业结构调整的城市化关联效应 179

10.2.4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转移的推拉效应 179

10.3 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与劳动力转移的路径依赖 180

10.3.1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 180

10.3.2 劳动力转移的产业路径依赖 181

10.4 产业结构调整与退耕还林不反弹的机理 184

10.4.1 产业结构调整与退耕还林的相关性 184

10.4.2 退耕还林不反弹机制的建立 188

第十一章 农村工业化与退耕还林 191

11.1 农村工业化对退耕还林的作用 191

11.1.1 农村工业化扩大了劳动力转移的空间 191

11.1.2 农村工业化是促进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192

11.1.3 农村工业化实现了农民增收与退耕还林的双赢 192

11.2 农村工业化的滞后制约了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193

11.2.1 产业结构的制约 193

11.2.2 投资和布局分散的制约 194

11.2.3 技术进步的制约 195

11.2.4 制度性的制约 195

11.2.5 环境因素的制约 196

11.3 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197

11.3.1 创造农村工业化的制度条件 197

11.3.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98

11.3.3 调整农村工业结构和城乡产业分工 199

11.3.4 促进小城镇建设 200

11.3.5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201

第十二章 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的补偿机制 204

12.1 生态环境产业的可控性 204

12.1.1 生态环境产业的可控性模型 204

12.1.2 生态系统可控性对生态产业补偿的启示 207

12.2 生态环境产业补偿的设计原则与补偿标准 208

12.2.1 生态环境产业补偿的设计原则 208

12.2.2 生态环境产业补偿的设计方法 210

12.2.3 生态环境产业的补偿标准 211

12.3 生态环境产业补偿机制的设计 215

12.3.1 生态环境产业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 215

12.3.2 生态环境产业补偿机制的构成 216

12.4 生态环境产业的补偿模式与补偿主体 220

12.4.1 生态环境产业的补偿模式 220

12.4.2 生态环境产业的补偿主体 222

12.5 生态环境产业的补偿效果评估与机制完善 224

12.5.1 生态环境产业资源价值补偿机制运行效果的评估 225

12.5.2 生态环境产业资源价值补偿机制的完善 225

第十三章 生态产业的发展模式 227

13.1 生态工业、农业、旅游业与环保产业的模式 227

13.1.1 生态工业模式 227

13.1.2 生态农业模式 229

13.1.3 生态旅游业模式 232

13.1.4 环保产业模式 234

13.2 生态产业的品牌化、企业化和产业化模式 235

13.2.1 生态产业建设品牌化 235

13.2.2 生态环境建设企业化 236

13.2.3 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化 238

13.3 区域生态产业的模式 239

13.3.1 农产品基地型生态产业模式 239

13.3.2 资源节约型生态产业模式 241

13.3.3 环境保护型生态产业模式 242

13.3.4 能源型生态产业模式 243

13.3.5 草地养殖型生态产业模式 244

第十四章 解决退耕农户生计问题的长效机制 245

14.1 吴起县生态产业的基本情况 245

14.1.1 吴起县生态产业发展概述 246

14.1.2 吴起县生态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247

14.2 退耕还林农户生计问题调查 250

14.2.1 农户退耕还林意愿调查 250

14.2.2 退耕还林农户收入和劳动力转移调查 253

14.2.3 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增加的障碍因素 259

14.3 加快调整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结构 260

14.3.1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结构的调整原则 260

14.3.2 调整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结构 261

14.3.3 制定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调整政策 264

14.4 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投资力度 266

14.4.1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266

14.4.2 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 266

14.4.3 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267

14.4.4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267

第十五章 发展生态产业的支持系统 269

15.1 加强对生态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269

15.1.1 强化政府对生态产业的支持职能 269

15.1.2 优化生态产业的政策措施 272

15.2 注重生态产业发展的市场结构—行为—绩效 276

15.2.1 优化生态产业的市场结构 276

15.2.2 规范生态产业的市场行为 277

15.2.3 提高生态产业的市场绩效 278

15.3 构建发展生态产业的政府—企业—农业体系 279

15.3.1 优化政府主导的生态产业 279

15.3.2 强化企业主导的生态产业 280

15.3.3 提升农业主导的生态产业 282

参考文献 287

后记 31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