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重构孔子  历史中的孔子与孔子心理初探
重构孔子  历史中的孔子与孔子心理初探

重构孔子 历史中的孔子与孔子心理初探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烈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7833577
  • 页数:49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重新解读孔子,还原历史上较为真实的孔子。
《重构孔子 历史中的孔子与孔子心理初探》目录

孔子对自己心理的划代 1

一、十五而有志于学 1

二、三十而立 3

三、四十而不惑 6

四、五十而知天命 13

五、六十而耳顺 18

六、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1

孔子建立的哲学体系——仁 26

一、圣君身上体现的天、地、自然 29

二、仁为德之顶峰 31

三、又仁 39

四、仁的历史问题 50

儒学 54

一、时代的革命和孔子的儒学 56

二、人的行为的分野 58

三、行为的习惯和突现 60

四、“智者不惑” 63

五、勇者不惧 65

六、“己” 67

孔子最服膺的道 69

一、孔子的述 71

二、礼崩乐坏与复礼 72

三、“述”的内容 74

信而好古 78

一、古 78

二、好古 83

三、信而 86

孔子述而不作的孝 93

一、殷、西周的“孝” 94

二、“孝”在西、东周渐变为“善事父母” 95

三、孔子的“孝”的基础是“君臣” 104

四、孔子个人对“孝”的态度 105

五、“孝”源于感情 109

六、慈 111

七、请言孝 114

孔子不说、少说的东西 116

道德的绝对和泛道德 125

Ⅰ 道德的绝对、泛道德一、生与死 126

二、人与精神 129

三、道德的绝对 130

四、孔子的绝对道德和泛道德 135

Ⅱ 道德 139

一、道德是什么 139

二、元道德的来龙去脉 153

河图、洛书和凤鸟、麒麟 155

一、河图 155

二、《洛书》 159

三、凤凰和麒麟 159

孔子的二三事 163

一、少正卯问题 163

二、堕三都 166

三、伐蒲 170

四、佛肸召孔子 173

五、少正卯事件对儒家的影响 175

六、伐蒲、堕三都和战争 178

孔子的人学 183

一、情 190

二、“食、色,性也” 196

三、富贵 198

四、“君父”和其他 199

政治理想和政治现实矛盾中的孔子存在 207

一、孔子的理想政治 207

二、理想世界的问题 211

孔子与女人 216

礼,人的关系和感情必要的形式 226

《春秋》 230

一、西周的一些政治事实 230

二、《论语》中说起的《春秋》 237

三、在历史中《春秋》是本什么书 241

四、《春秋》成书的来源 244

五、“三传”的中心思想和《论语》 263

从《尚书》看周公 265

一、周人是外国人么 268

二、周人怎样推翻了殷人 271

三、《尚书》的模式及其作者 282

四、《尚书》中的天命 288

五、周文 293

论回报 295

一、回报是不自然的 296

二、回报认识简论 297

三、回报本体简论 299

四、恩 302

五、回报是超越 303

由和知 306

一、知 307

二、由 313

三、民 316

四、矛盾 319

孔子主义中的人权、人道、人 321

一、人权的人 321

二、人道的人 328

三、人 348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357

一、家 357

二、孔子的父子 358

三、隐些什么 359

四、“隐”是不是个人的选择 360

五、止于“攘羊” 361

六、法律和逻辑 362

七、国家的事隐是不隐 364

八、“直在其中矣” 365

德、色、物和其他 368

一、好德 370

二、物 371

三、德与世界化 377

四、还原道德 380

孔子的学 382

一、孔子十五岁以前的学习 383

二、孔子学的态度 385

三、学的要求 387

四、博学与好学 391

五、思和文 393

六、学无中外 394

贫富——孔子的矛盾之一 396

一、孔子主义中的富和贵 398

二、走另一条道路:从商致富 400

三、模式是发展的,也是循环的 402

四、历史的经验 404

寡、贫、安 407

一、和无寡 408

二、均无贫 413

三、贫 417

四、安 421

附录 423

历史 423

Ⅰ 有关历史的文本一、史实 427

二、选择史实 438

三、历史的主观问题 442

四、史料的搜集和选择 443

五、情知 445

六、历史家的自我 448

七、历史的内涵 453

八、历史中的人物和历史家 456

九、中国史家的责任感和献身感 460

Ⅱ 历史的读者 463

一、故事 463

二、社会与文化 465

三、异社会的异文化 466

Ⅲ 历史知识的客观性一、什么是历史知识 470

二、个人和亲人的元素合成的“我” 473

历史的故事 475

一、英雄崇拜 476

二、儿童的概念整合 477

三、故事和历史的关系 479

历史的形成 480

一、历史的贡献 482

二、人的不光彩的过去 484

三、人是分裂的 486

四、道德自我的建立 487

后记 49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