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递进中的崛起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考察  1979-2009
递进中的崛起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考察  1979-2009

递进中的崛起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考察 1979-2009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魏达志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47302651
  • 页数:728 页
图书介绍:本书重点围绕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区域经济的先东后西、先南后北、先沿海后内地的梯度发展、逐步推进的发展格局进行深度考察研究。
《递进中的崛起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考察 1979-2009》目录

特区三十年时代节点上的回顾与前瞻(代前言)&魏达志 1

上编 改革开放的梯度布局与协调发展 3

第一章 中国崛起与区域递进发展的理论依据 3

第一节 传统区位选择理论 5

一、杜能农业区位 5

二、韦伯工业区位 5

三、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区位 6

四、勒什市场区位理论 6

第二节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7

一、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 7

二、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8

三、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论 9

四、莱本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9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 10

一、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 10

二、阿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 11

三、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12

四、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13

五、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 15

六、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 16

七、其他的较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区域发展理论 17

第四节 区域分工贸易理论 19

一、绝对利益理论 19

二、比较利益理论 20

三、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21

第五节 区域经济理论的新发展:新经济地理学 22

一、新经济地理学产生的背景 22

二、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及前提假设 23

三、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内容及其模型 24

四、对新经济地理学的评价 26

五、新经济地理学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27

第六节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28

一、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动因 28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产物 29

三、应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30

第七节 中国区域经济理论探索与发展 32

一、我国区域经济学的萌芽 32

二、我国区域经济学初步形成 32

三、我国区域经济学的探索 34

四、我国区域经济学的新发展 36

五、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实践与应用价值 38

第二章 建立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前沿区域的确立 43

第一节 邓小平的经济特区思想与改革开放 43

一、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形成的背景 43

二、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 45

三、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对改革开放的意义 49

第二节 “杀出一条血路”与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52

一、深圳创建经济特区的有利条件 52

二、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 53

三、深圳经济特区的定位与贡献 56

第三节 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的建立 59

一、珠海、汕头、厦门的比较优势 59

二、珠海、汕头、厦门的定位和发展 64

第四节 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与制度安排 66

一、制定优惠政策的主要原则 66

二、经济特区的政策特点和内容 68

三、经济特区外向型经济格局的形成 69

四、四大经济特区的特色 73

第五节 建立经济特区的现实意义与示范作用 74

一、经济特区建设与两个扇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74

二、经济特区对全国改革开放的示范作用 76

三、经济特区的成功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 79

第三章 开放沿海城市——改革开放第二梯度的形成 81

第一节 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的概况 81

一、环渤海的大连、秦皇岛与天津 81

二、沿黄海的烟台、青岛、连云港与南通 82

三、沿东海的上海、宁波、温州与福州 83

四、沿南海的广州、湛江与北海 84

第二节 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安排 85

一、对外开放政策是我国长期的战略决策 85

二、外资的保护和优惠政策 86

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惠政策 88

第三节 推动、健全与完善涉外经济立法 90

一、我国引进外资法规体系的初步形成 90

二、外商关注涉外经济法的若干问题 90

三、涉外经济法的主要内容与不断完善 92

第四节 沿海开放城市资本与技术的引进 94

一、引进外资与加速发展外向型经济 94

二、资本与技术引进存在的问题 96

三、加速引进外资采取的若干措施 98

第五节 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100

一、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与改革 100

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存在的误区 102

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对策措施 104

四、充分发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作用 107

第六节 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的进步与发展 108

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 108

二、资本与技术引进的成效 109

三、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110

第四章 开放沿海经济区——改革开放第三梯度的深化 113

第一节 开放沿海经济区的政策安排与发展战略 113

一、沿海经济区的政策安排 113

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115

第二节 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沿海经济开放区 119

一、各大三角洲开放区的区位与布局 119

二、各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发展与特色 120

第三节 辽东半岛、胶东半岛、渤海湾、广西沿海经济开放区 125

一、半岛与海湾开放区的区位与布局 125

二、各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发展与特色 125

第四节 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 130

一、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开放 130

二、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主要措施 132

三、海南经济特区的发展与成就 141

第五节 全国沿海市、县的全面开放 142

一、全国沿海市、县的开放与深化 142

二、点线面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44

第六节 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结构 145

一、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基础 145

二、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态势 147

第五章 开发开放浦东——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151

第一节 国务院批准开发开放浦东的各项优惠政策 151

一、开发开放浦东的十项特优政策 151

二、浦东新区享有九项特区优惠政策 152

三、开发开放浦东的五项独有政策 154

第二节 浦东的综合功能与四大开发区的崛起 155

一、以发展的要求提升城市综合功能 155

二、四大开发区的建设与崛起 156

第三节 浦东大开发、大开放、大建设的全面铺开 165

一、党中央确定浦东开发开放的国家战略 165

二、浦东的开发与“三个先行”战略 167

三、规划先行,科学开发,体制创新 169

四、按世界水准开发浦东 171

五、政府主导,公司主体,互动开发 173

第四节 浦东建起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 175

一、浦东新区的发展定位 175

二、浦东新区的建设成就 176

三、建设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 180

第六章 开放沿江与沿边城市——改革开放第四梯度的铺开 186

第一节 对外开放向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延伸 186

一、沿江与沿边城市开放的提出 186

二、沿江与沿边城市开放的特殊政策 187

第二节 长江沿岸芜湖、九江、岳阳、武汉和重庆的开放 189

一、长江流域城市的开放开发 189

二、芜湖开放与皖江经济带 192

三、武汉开放辐射鄂东城市群 194

四、岳阳开放对湖南发展的影响 196

五、九江开放对江西经济的推动 198

六、重庆开放引领长江上游城市群的发展 199

第三节 合肥、南昌、长沙、成都等17个内陆省会的开放 202

一、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02

二、内陆开放的经济效果 204

三、进一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206

四、东部与中西部开放的特点及其比较 207

第四节 逐步开放东北、西北与西南地区的内陆沿边城市 208

一、内陆沿边城市的布局 208

二、边贸经济与兴边富农行动 210

三、沿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211

四、对外开放与地区民族经济的发展 212

第七章 农村产业化三大模式——中国迈向工业化的探索 216

第一节 苏南自上而下的乡镇企业模式 216

一、从传统的“苏南模式”到“新苏南模式” 216

二、苏南乡镇企业模式的特点 219

三、“苏南模式”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220

第二节 温州自发成长的民营经济模式 221

一、“温州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222

二、“温州模式”的五大特点 225

三、“温州模式”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227

第三节 珠三角前店后厂的外向经济模式 229

一、珠三角经济模式的形成过程 229

二、珠三角外向型经济模式的特点 230

三、珠三角经济模式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231

第四节 三大发展模式的分析与比较 232

一、从政府政策及作用看三大模式 232

二、从不同的形成基础看三大模式 233

三、从国际化水平程度看三大模式 233

第五节 三大模式与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234

一、苏南工业化过程中推进城市化 234

二、从“温州模式”到“浙江现象” 237

三、珠三角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 238

四、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 240

第六节 中国农村产业化发展的其他模式 240

一、东部的江阴模式和宁波模式 241

二、中部的资阳模式和许昌模式 242

三、西部的中卫模式和金台模式 243

第八章 推进西部大开发——克服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 246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与思路 246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 246

二、西部大开发的思路 252

第二节 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安排 254

一、增加资金投入 254

二、改善投资环境 255

三、扩大对外对内开放 257

四、引进人才和发展科技教育 258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 260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状况分析 261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支持 262

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就 263

第四节 西部大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 265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思路 265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支持 268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序安排 270

第五节 西部大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 272

一、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 273

二、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支持 274

三、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就 276

第六节 西部大开发与城市化进程 278

一、西部城市化的战略安排 279

二、西部地区城市化的进程 282

三、西部城市化的若干影响因素 284

第七节 西部大开发的效用与竞争力的提升 286

一、西部大开发的成效 287

二、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290

第八节 西部大开发的政府作用与发展模式 294

一、西部大开发的政府作用 294

二、西部大开发超常规的发展模式 298

第九章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奠基东北亚经济一体化 304

第一节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与思路 304

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04

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总体战略思路 306

第二节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惠税收政策 307

一、东北地区需要优惠税收的政策 307

二、黑龙江、辽宁和吉林三个省税收情况以及初级效果 309

第三节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资源型城市传统产业改造 311

一、传统产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311

二、东北资源型传统产业转型的目标、方向和原则 312

第四节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国有企业改革 314

一、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4

二、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制度创新思路 317

三、改造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措施 319

第五节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民营经济发展 321

一、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与变化趋势 321

二、民营经济主要问题 324

第六节 产业结构安排与新型工业化道路 326

一、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安排的现状 326

二、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方向 327

第七节 东北的改革开放与东北亚经济一体化 329

一、东北亚经济圈 329

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331

三、东北地区在“东北亚经济圈”中的重要地位 335

第十章 泛珠江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338

第一节 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形成 338

一、从“珠三角”到“泛珠三角” 338

二、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形成过程 340

第二节 泛珠江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总体构想 342

一、泛珠江三角洲合作的SWOT分析 342

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的原则和要求 347

三、泛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关联与发展 348

四、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战略意义 350

第三节 泛珠江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 353

一、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353

二、泛珠江三角经济合作的重点领域 355

第四节 泛珠江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多赢效果 359

一、建立区域统一市场与资源的有效配置 359

二、提升泛珠江三角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360

第十一章 中部六省崛起——我国区域政策实现全覆盖 366

第一节 中部六省崛起的战略构想与政策实施 366

一、中部崛起的环境条件分析 366

二、中部崛起的总体战略构想 366

三、中部崛起若干政策的出台 369

第二节 中部六省崛起的制约瓶颈与后发优势 370

一、中部六省崛起的制约瓶颈 370

二、中部六省崛起的后发优势 372

三、中部六省崛起的有关对策 375

第三节 产业布局与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378

一、中部地区产业布局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378

二、中部地区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380

三、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382

第四节 中部六省崛起的不同特色与协调发展 385

一、中部六省崛起的不同思路特色 385

二、中部六省地方经济的差异性与共性 386

三、对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意见 391

第五节 我国区域政策实现全覆盖 398

下编 中国崛起的增长极限与国际视野 407

第十二章 环北部湾经济圈——中国对接东盟的增长极 407

第一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酝酿与形成 407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背景 407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进程 410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主要领域 412

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作用 414

第二节 国家发展战略与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形成 416

一、国家发展战略与构建环北部湾经济圈 416

二、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发展状况 420

第三节 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领域 424

一、商品贸易 424

二、服务贸易 424

三、人力资源合作 427

第四节 广西开启环北部湾开放开发新格局 428

一、广西在环北部湾经济圈中的角色定位 428

二、广西积极参与环北部湾经济圈的行动安排 429

三、广西开启环北部湾开放开发的新格局 432

第五节 积极发挥在环太平洋经济带的战略作用 433

一、环北部湾经济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 433

二、积极发挥在环太平洋经济带的战略作用 435

第十三章 成渝改革试验区——打造西部的经济增长极 439

第一节 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439

一、成渝改革试验区的由来 439

二、成渝改革试验区的使命 442

第二节 试验区的现实状况与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 445

一、成渝地区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 446

二、推动大城市带动大农村战略的宗旨 451

三、提升成渝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 454

第三节 成渝试验区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458

一、成渝试验区的优势分析 458

二、成渝试验区的劣势分析 460

三、实验区所面临的挑战 461

四、把握试验区的发展机遇 463

第四节 重庆“一圈两翼”战略与“一小时经济圈” 465

一、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的提出 465

二、全力建设“一小时经济圈” 468

第五节 成都的“全域成都”概念与“三集中”的发展模式 473

一、成都市“全域成都”理念的形成 473

二、“三个集中”发展模式的应用 479

第六节 成渝试验区携手构建新型的竞合关系与机制 486

一、成渝协调发展的问题与障碍 486

二、携手构建新型的竞合关系与机制 491

第十四章 武汉和长株潭城市群——中部崛起的两大支点 498

第一节 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配套改革试验区 498

一、武汉及长株潭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意义 498

二、建设“两型社会”的探索与挑战 501

三、“两型社会”体制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及内容 504

第二节 武汉城市圈“五个一体化”的发展思路 508

一、武汉城市圈的提出与发展 508

二、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 510

三、五个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与进展 513

第三节 长株潭城市群及“3+5”长株潭大城市群 517

一、长株潭城市群的提出与发展 517

二、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 518

三、长株潭城市群的一体化进程 522

四、大城市群的发展思路与前景展望 524

第四节 探索“两型产业”支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528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 529

二、践行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存在的问题 529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与展望 532

第十五章 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又一次被历史选择 536

第一节 国家改革开放总战略与对浦东的再部署 536

一、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战略背景和重大意义 536

二、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目标和路径 537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540

第二节 进一步对外开放、制度创新与接轨国际惯例 545

一、制度创新为浦东增添新活力 545

二、抓住机遇重新确立浦东新方位 548

三、转变政府职能是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 552

第三节 从政策创新转向制度创新的变革 554

一、从政策创新转向制度创新的选择 554

二、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制度创新的探究 557

三、浦东制度创新的战略思考 559

第四节 再造大上海与增强对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辐射力 562

一、浦东的崛起与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562

二、开发大浦东与构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565

三、浦东开发开放支撑上海与长三角地区的战略互动 569

四、上海对全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对世界的影响 571

第十六章 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北方经济中心 574

第一节 天津滨海新区的成立与发展 574

一、滨海新区的成立背景 574

二、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 575

三、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 577

四、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与措施 579

第二节 滨海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581

一、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意义 581

二、滨海新区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基础 584

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目标和任务 585

四、国家给予的五项优惠政策 587

五、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 588

第三节 滨海新区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592

一、滨海新区的优势分析 592

二、滨海新区的存在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594

三、把握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 595

第四节 滨海新区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战略价值 596

一、加快滨海新区开放开发的基本思路 596

二、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区城经济合作的关键点 598

三、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崛起及其主要经验 600

第十七章 珠三角改革发展的深化——中国南方的辐射极核 604

第一节 珠三角外向型经济面临的问题与转型 604

一、珠三角外向型经济面临的问题 604

二、实现“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型 606

第二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 609

一、《纲要》出台的背景与意义 609

二、《纲要》安排的主要框架与内容 611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布局与协调发展 613

一、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布局 613

二、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617

第四节 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619

一、珠江三角洲三大都市圈的形成与比较 619

二、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622

第五节 环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625

一、环珠江三角洲的粤北、粤东与粤西 625

二、环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建设重点 627

三、环珠江三角洲地区与产业梯度转移 629

四、环珠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的互动作用 631

五、深化泛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合作 636

第十八章 共建深港国际大都会——深圳国际化城市的路径选择 641

第一节 “共同市场”为深港国际大都会奠基 641

一、深港共建“国际大都会”战略构想的提出 641

二、经济一体化的不同层次与“共同市场”的特征 642

三、CEPA之后深港“共同市场”正在形成 645

四、经济圈层与中心建设成为深港国际大都会的核心构造 647

第二节 城市群与特大型中心城市形成的主导路径 652

一、城市群与中心城市的形成机理与能极效应 652

二、深港国际大都会顺应了世界特大型城市的发展规律 654

第三节 珠三角的发展与深圳“一区四市”的战略定位 657

一、深圳建设“一区四市”的思考与路径选择 657

二、超越“外向型经济”与建设“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660

第四节 深港国际大都会是深港合作的目标模式 661

一、不同的经济时代产生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661

二、“深港国际大都会”建设是粤港澳合作的重要内容 662

三、深港合作的目标模式体现国家层面的战略利益 663

第十九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为和平统一台湾铸造经济桥头堡 665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回顾与现状 665

一、海峡西岸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665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现状与分析 666

第二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与构想的提出 670

一、《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670

二、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本思路 674

第三节 经济区建设的主导路径与两岸经济一体化 676

一、海西三大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676

二、海峡西岸区建设与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 679

第二十章 三大城市群的崛起——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核 682

第一节 最具规模与发展前景的长三角城市群 682

一、长三角城市群的规模与总量 682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683

三、广阔的辐射力与跨国公司投资 685

四、上海大都会的核心作用日益明显 687

五、长三角新定位:跻身世界级城市群 688

第二节 国际化程度不断深化的珠三角城市群 690

一、珠三角城市群概况 690

二、建设开放型的经济体系 691

三、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与经济特区的功能作用 692

四、培育粤港澳共同市场体系 696

五、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抉择 697

第三节 最具后发优势的环渤海城市群 699

一、环渤海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 699

二、环渤海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700

三、环渤海城市群的后发优势 701

四、环渤海的制约因素及其一体化的战略选择 703

五、打造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第三极” 705

第四节 三大城市群的特色比较与分析 706

一、竞争力比较 706

二、经济水平比较 707

三、产业构成比较 707

四、动力机制比较 708

五、科技比较 708

六、产业特色 709

七、前景展观 710

第五节 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其他城市群 710

一、中原城市群 711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 712

三、海峡西岸城市群 714

四、川渝城市群 716

五、关中城市群 717

第六节 打造城市群与国家经济增长极的培育 719

后记 72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