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嵇康的生和死 1
内编 3
第一章 自然之和与自然美——道家自然原则的复兴 3
第一节 “元气陶铄,众生禀焉” 3
第二节 从“天籁”到“自然之和” 7
第三节 “自然之理” 12
第二章 贵得肆志,纵心无悔——自然与自愿相结合的人格理想 17
第一节 从“无己”、“丧我”到“遂志”、“守志”、“肆志” 17
第二节 “以无措为主,以通物为美” 21
第三节 形神关系与超越哀乐 30
第三章 先秦至汉末乐论中情感理论的发展 36
第一节 声有哀乐——传统的音乐理论 36
第二节 与声有哀乐论旨趣不同的音乐故事 46
第三节 阮籍:八音有本体,五声有自然 50
第四章 美善关系理论的一个古典范本——《声无哀乐论》的深层理论模式析论 56
第一节 心物为二 56
第二节 情感二分 62
第三节 有无之辩 67
第四节 美善并济 69
第五节 “和心”发为“和气”的言志说 72
第五章 美学上自然原则的深化 78
第一节 自然美的重新发现和人格理想转向审美 78
第二节 从气到风骨 84
第三节 “声无哀乐”的余波 96
第六章 嵇康美学的几个方法论特点 106
第一节 “推类辨物,先求自然之理” 106
第二节 二元并济 109
第三节 “弃名任实”,“得意忘言” 115
外编 121
第七章 美与真、善之关系:类比——论嵇康与康德美学观的异同 121
第一节 自然和自由——心物为二 121
第二节 自然的合目的性——自然之和 125
第三节 音乐鉴赏中愉快的性质 129
第四节 美是道德的象征——触类而长,所致非一 133
第八章 音乐规律、审美观照与情感反应——论嵇康与汉斯立克音乐美学观的异同 139
第一节 美学:走向客观或者自然 139
第二节 音乐的本体 144
第三节 审美主体对音乐的直观感受 149
第四节 情感的地位 154
后记 162
- 《和大地在一起 住井末儿童文学作品选》(日)住井末著;(日)淀川德译 1998
- 《中古诗学史 境化与律化交织的诗歌运动》张节末,李鹏飞著 2013
- 《致命十三张》尹末著 2009
- 《每一个句子都是因为你》沈花末著 1991
- 《今夜,在尤加利树下入眠》沈花末著 1992
- 《布衣玫瑰》陈末著 2010
- 《川帮 2》至死已末著 2011
- 《牙库甫大叔的幸福路》熊红久,张末著 2016
- 《远辰落身旁》八月末著 2018
- 《白色的花瓣是树的眼泪》曲雨末著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