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中日家族制度比较研究
中日家族制度比较研究

中日家族制度比较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卓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010043868
  • 页数:542 页
图书介绍:中国与日本同是东方国家,而且古代日本是受益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才摆脱了蒙昧与落后,从而进入文明社会,并发展成为东亚强国的。为什么中国社会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曾经远远超过日本,近代以后却又落后于日本?为什么两国的历史发展进程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上一篇:明代韬略下一篇:统计制图学
《中日家族制度比较研究》目录

自序 1

目 录 1

历史篇 3

第一章中日古代社会的婚姻形态 3

一、文明的脚步 3

1.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3

2.岛国日本的后来居上 6

二、唐代家族法对日本律令的影响 9

1.中国婚姻家族法律的沿革 9

2.日本律令的制定 12

3.关于婚姻的法律 13

1.中国的聘娶婚 17

三、聘娶婚与招婿婚 17

2.日本的招婿婚 21

四、一夫一妻多妾制与一夫多妻制 29

1.中国的一夫一妻多妾制 29

2.日本的一夫多妻制 32

五、同姓不婚与近亲婚 37

1.中国的同姓不婚 37

2.日本的近亲婚 39

表 40

表1—1 古代天皇皇后关系一览表 40

图1—1 日本古代天皇世系图 42

图表目录 42

图 42

第二章中日家族制度的演变 46

1.宗族发展的历史脉络 47

一、中国家族制度概况 47

2.大家庭的理想与小家庭的现实 50

表2—1 中国历代户口简表 53

二、日本家族制度的变迁 55

1.古代的氏 55

2.日本最早的家庭——乡户 57

表2—2 乡户人口数字简表 59

表2—3现存大宝2年户籍寄口情况调查表 61

3.中世的族 61

4.近世的家 65

1.社会结构——稳定性与变动性 69

三、中日家族史之比较 69

2.家族制度——同一性与阶层性 75

表2—4 1930年国势调查东北地方11人以上家族统计 83

表2—5 1847年京都三町内家族成员及住入奉公人情况表 86

3.亲属网络——五服制与五等亲制 89

图2—1 中国本宗五服正图 91

表2—6养老令之家族关系 95

图2—2 中国直系血亲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图 97

图2—3 日本亲等图 98

第三章艰难的改革历程 99

1.生活方式 100

一、文明的融合与冲突 100

2.近代教育 106

3.家族法律 110

1.宗族制度的顽强生命力 116

二、家族制度在中日近代社会的延续 116

2.《明治民法》所见之近代日本家族制度 125

3.中日家族制度变革的不同轨迹 130

1.中国近代婚姻与家庭结构 137

三、近代中日两国的家庭 137

恶用 143

2.明治后期日本家的变化与军国主义对家族制度的 143

表3—1 就业者构成比例变化表 144

表3—2 日本近代家庭结构调查表(1920) 145

3.《家》——近代中日家族制度的缩影 152

第四章家的血缘性与社会性 161

1.中国的宗族——血缘关系的集合体 161

一、家的结构 161

制度篇 161

表4—1 15个村落姓氏基本情况 165

图4—1 中国宗族示意图 168

2.日本的家——家业经营体 170

图4—2 日本家结构示意图 181

1.从中日两国姓氏的数量说起 182

二、家的标志 182

2.中日姓氏的源流 183

表4—2美浓国安八郡榆俣村宽永15年(1638)宗门改 187

帐户主名字一览表 187

3.中日姓氏的特征 190

1.中国的族谱 198

三、家的象征 198

2.日本的家系、系谱与家徽 207

图4—3 近江商人小林家家系略图 215

图4—4 日本家徽图例 220

第五章家业的传承与生命的传承 222

1.中国人的祖先祭祀活动 223

一、家的纽带 223

2.日本人的祖先崇拜传统 230

表5—1 神龛、佛坛保持率调查 236

3.日本人的祖先观 237

4.祖先崇拜与中日两国的生育观 245

二、养子制度与日本人的血缘观 251

1.日本养子制度的演变 251

2.日本养子制度的特征 256

图5—1 贵族藤原忠实家族关系图 260

3.日本养子制度发达的原因 263

4.养子制度的功能 265

表5—2三井财阀各家家长的家族身分 268

三、从“赘婿”看中国人的血缘观 271

1.入赘婚概观 271

表5—3男子因家贫入赘举例 272

2.赘婿的身分与财产权 277

图5—2 赘婿家庭关系图 279

3.从史书的记载看赘婿的地位 281

第六章一个实证考察——妇产科医生世家贺川家的 286

家系继承 286

一、贺川家始祖贺川玄悦及贺川家简况 287

二、贺川家的家系继承 290

表6—1 贺川家继承情况简表 294

三、贺川家的家庭关系 295

图6—1 贺川家家系图 296

第七章财产的分割与集中 303

一、中国的诸子析产制 303

1.平均主义的继承方式 303

2.分家制度 307

表7—1吴江叶氏分家份额表 311

3.贫困落后的根源 313

二、日本的一子继承制 317

1.家督继承制的形成与发展 317

图7—1 伞形连判 320

2.分家的异趣 327

表7—2三井家成员结婚支出额度 329

表7—3 三井家成员建立分家时支出额度 329

图7—2 中国的本家与分家 330

图7—3 日本的本家与分家 330

3.不平等的根源 331

图7—4 日本家族结构示意图 332

4.家督继承制与日本经济的发展 334

一、日本父权制的确立 341

伦理篇 341

第八章父权家长制与孝的文明 341

1.访妻婚时代母权受到尊重 341

表8—1 日本父系和母系亲属称谓表 342

表8—2 中国父系和母系亲属称谓表 343

2.访妻婚下的父权 343

3.律令制时代法律与现实的悖反 345

表8—3唐律与养老律量刑对照表 347

二、家的父权家长制 349

1.家长的专制权力 349

2.继承人的选择 353

3.家对家长的制约 356

三、隐居制度论 360

1.隐居起源于致仕 360

2.家长的隐居 364

3.隐居就是家内“退休” 367

四、孝的文明 371

1.孝道的起源及其演变 371

2.孝道在日本的传播 377

3.中日孝道之同 382

4.中日孝道之异 386

5.孝与忠 393

第九章男尊女卑与贤妻良母 404

一、共同的命运 404

1.中国封建社会的妇女地位 404

表9—1 1929年定县东亭乡村妇女缠足情况调查表 408

2.日本妇女从辉煌走向沦丧 411

3.儒家女教对日本的影响 418

二、近代日本女性观的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426

1.进步思想家对儒家女性观的批判 426

2.近代日本女性观——良妻贤母论 429

3.良妻贤母的内涵 435

三、日本良妻贤母观与中国贤妻良母观的比较 441

1.贤妻良母——良妻贤母观对中国的“逆输入” 441

2.学与不学——贤妻良母与良妻贤母的差异 446

表9—2各项女学生数字统计表(1915—1916) 449

表9—3 全国各省无初小及高小女生县数统计(1922—1923) 450

3.中日近代女性观辨析 452

四、战后中日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 457

1.战后日本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457

2.新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及其思考 463

第十章中国的家训与日本的家训 470

一、家训的分类 470

1.中国的官僚仕宦家训 470

2.日本社会各阶层的家训 478

1.中国家训的道德要素 487

二、家训内容之侧重 487

2.日本家训的经济要素 492

1.家训在中日近代的不同发展趋势 502

三、家训在近代日本的延续 502

2.日本近代家宪的基本精神 508

一、中日家的差异 516

终章结语与思考 516

二、家与经济发展 520

三、家与社会结构 524

图11—1 家元制内部结构图 524

四、家与国民性 52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