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串起粒粒的宝珠:《摩诃止观》导读
串起粒粒的宝珠:《摩诃止观》导读

串起粒粒的宝珠:《摩诃止观》导读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振法编著
  • 出 版 社:大乘精舍印经会
  • 出版年份:2002
  • ISBN:
  • 页数:348 页
图书介绍:
《串起粒粒的宝珠:《摩诃止观》导读》目录

壹、序文 1

二、广说三种止观 3

一、略说三种止观 3

一)引《华严经》证圆顿止观 4

三、引经证三种止观 4

二)引诸经证圆顿止观 6

四、三种止观之著作 7

一、十章之生起次第 8

贰、正文——以十章为《摩诃止观》之整体架构 8

三、十章之问答料简 9

二、十章之彼此差别 9

一、方言——菩提心的音义 11

第一节 发大心——如何发真正菩提心 11

第一部份 妙解 11

第一章 《摩诃止观》之大意——以五略明之 11

一)简十种发心——列举十种不当发心 12

二、简非——简除不当之发心 12

二)约生死涅槃、世间出世间简非 13

三)发心之生起——就「感应道因缘」论发心 14

四)小结 15

2、无生四谛 16

1、生灭四谛 16

三、显是——由「四谛、四弘、六即」展转深细显真正菩提心 16

一)依四种四谛浅深显真正发菩提心 16

(一)简介四种四谛 16

(二)四种四谛与诸土、因缘之关系 17

4、无作四谛 17

3、无量四谛 17

1、推理发心 18

(三)种种发菩提心 18

3、见佛神变发心 19

2、观佛相好发心 19

(2)闻无生灭四谛起种种解发菩提心 20

(1)闻生灭四谛起种种解发菩提心 20

4、闻法发心 20

1)以四种四谛明闻一法起种种解立种种愿 20

2)以《中论》偈明闻一法起种种解立种种愿 21

(4)闻无作四谛起种种解发菩提心 21

(3)闻无量四谛起种种解发菩提心 21

(三)以三止观小结 22

5、其余六种发心 22

二)依四弘誓显真正发菩提心 23

2、无生四弘誓 24

1、生灭四弘誓 24

(一)简介四弘誓之种类 24

3、无量四弘誓 25

(二)依无作四弘誓发真正菩提心 26

4、无作四弘誓 26

(三)小结 28

(一)简介六即 29

三)依六即显真正发菩提心 29

四、本节总结 30

(二)六即与五菩提之关系 30

2、口论说默 31

1、身论开遮 31

第二节 修大行——依四种三昧修大行 31

一、四种三昧 31

一)常坐三昧 31

(一)修法 31

(二)劝修 32

3、意论止观 32

1、身论开遮 33

(一)修法 33

二)常行三昧 33

2)修三观 34

1)念阿弥陀佛三十二相 34

2、口论说默 34

3、意论止观 34

三)半行半坐三昧 35

(二)劝修 35

3)意论止观 36

2)口论说默 36

(一)方等三昧 36

1、修法 36

1)身论开遮 36

2、劝修 37

3)意论止观 38

2)口论说默 38

(二)法华三昧 38

1、修法 38

1)身论开遮 38

四)非行非坐三昧 39

2、劝修 39

1、行法 40

(一)依诸经明非行非坐三昧 40

3、破障 41

3)观十二因缘 41

2、观法 41

1)观六尘 41

2)观五阴 41

1、明四运心 42

(二)依诸善明非行非坐三昧 42

4、小结 42

(B)假观 43

(A)空观 43

2、历众善——约六度 43

1)檀度 43

(1)约十二事论檀度 43

A、舍六受——舍六尘行檀度 43

A)约色尘作观 43

(A)空观 44

A)约行作作观 44

(C)中观 44

B)约余五尘作观 44

B、运六作——运六作行檀度 44

A、就「行」具六度而论 45

(2)约一一事具六度而论 45

(B)假观 45

(C)中观 45

B)约余五作作观 45

B)假观 46

A)空观 46

B、就余十一事具六度而论 46

2)尸度 46

(1)约十二事论尸度 46

A、舍六受——约六尘行施度 46

B、运六作——约六识作观 46

5)禅度 47

4)精进度 47

6)智慧度 47

(2)约一一事具六度而论 47

3)忍度 47

2、别论诸恶——六蔽 48

C)中观 48

1、总论诸恶 48

(三)约诸恶明非行非坐三昧 48

(3)中观 49

(2)假观 49

1)於贪蔽修观 49

(1)空观 49

(四)约诸无记明非行非坐三昧 50

3)於余蔽修观 50

2)於嗔蔽修观 50

二、料简四种三昧 51

(五)小结:非行非坐三昧具三种止观 51

第三节 感大果——修大行所感之大妙果报 54

二、详释旨归 55

一、略释旨归 55

第四节 裂大网—融通诸经论 55

第五节 归大处——三德 55

(一)约三德非三非一而论旨归 56

二)别相旨归 56

一)总相旨归 56

(二)约三德非新非故而论旨归 57

一、止 59

第一节 相待止观——就相待论止观 59

第二章 止观名义之建立 59

第二节 绝待止观——就绝待论止观 60

三、小结 60

二、观 60

二、破绝待止观 61

二)竖破相待三止三观 61

一、破相待止观 61

一)横破相待三止三观 61

第三节 会异止观——会通止观种种异名 62

二、「止」、「观」各通三德 63

一、「止」、「观」共通三德 63

第四节 三德止观——止观通三德 63

四、三德共通「止观」、「止」、「观」 64

三、「止观」共通三德 64

五、约三德简别/料简 65

二)二乘止观 67

一)凡夫止观 67

第三章 止观之理体 67

第一节 由圆顿止观教相显止观之体 67

一、简非圆顿止观教相 67

附、次第三止之名义、体相的同异 68

3、息二边分别止 68

三)次第止观 68

(一)巧度止——次第三止 68

1、体真止 68

2、方便随缘止 68

1、空观——二谛观/从假入空 69

(二)巧度观——次第三观 69

附、次第三观之名义、体相的同异 70

3、中观——中道第一义观 70

2、假观——平等观/从空入假 70

第一节 就圆顿止观之眼智显止观体 72

二)圆顿止观之体——摄前三止观於一心 72

二、正明圆顿止观教相 72

一)圆顿止观之相 72

一、简次第止观之眼智非止观体 73

三、小结 74

二、明圆顿止观之眼智显止观体 74

(一)随情说三谛——随他意语 75

二)随缘说三谛 75

第二节 就圆顿止观所证之境界论止观体 75

一、就三谛理明境界 75

一)三谛理不可说 75

三)引经明二谛以显三谛 76

(三)随智说三谛——随自意语 76

(二)随情智说三谛——随自他意语 76

2、通教 78

1、三藏教 78

二、说明境智离合 78

一)明境离合 78

(一)竖论诸境离合 78

(二)横论诸境离合——四种四谛 79

4、圆教 79

3、别教 79

二)明智离合 80

一、破於境智生四性执 81

第三节 就境智得失显止观体 81

三)境智开合 81

二、随因缘说境智 82

一、迷权理——空观摄界内一切惑 84

第二节 止观摄一切惑 84

第四章 止观遍摄一切法 84

第一节 止观摄一切理 84

三、小结 85

二、迷实理——中观摄界外一切惑 85

第四节 止观摄一切行 86

第三节 止观摄一切智 86

第五节 止观摄一切位 87

第六节 止观摄一切教 88

一)止观起化法四教 89

二、出世间一切教之种类 89

一、心起世出世间一切教 89

一)起世间一切教 89

二)起出世间一切教 89

第七节 总结——一法摄一切法 90

二)止观摄一切诸经 90

二、大乘法——体法止观 91

一、小乘法——析法止观 91

第五章 料简止观所摄法之偏圆——用五双料简 91

第一节 料简大小乘止观 91

第三节 就偏圆教法料简 92

第二节 就半满教法料简——以体析法判半满教法 92

一、明渐顿止观——就四教止观简之 93

第四节 就渐顿教法料简 93

二、以四种止观辨圆渐 94

一、为实施权——约四悉檀而明之 95

第五节 就权实教法料简 95

二)约五味教明之 96

一)约四悉檀明之 96

二、废权显实 96

二)料简别接通 97

一)简别四种止观——料简四种止观 97

三)小结 97

三、开权显实——就权实料简 97

三)料简三权知实否 98

第六章 二十五前方便——远方便 99

一)列戒名 100

一、持戒清净 100

第一节 具五缘 100

1、释名 101

(一)持十种戒 101

二)明持戒 101

2、判位 102

(二)观心持十种戒 103

(三)小结 104

(一)因痴爱犯戒 105

三)明犯戒 105

(二)因倒见犯戒 106

附:持犯不定之说明 107

四)明忏净 108

(一)事忏 109

(二)理忏 110

(二)以观心为衣——理 112

(一)衣之种类——事 112

二、衣食具足 112

一)衣 112

(一)食之种类——事 113

二)食 113

二)以观心为间居静处——理 114

一)间居静处之种类——事 114

(二)以观心为食——理 114

三、间居静处 114

一)缘务之种类——事 115

四、息诸缘务 115

二)以观心为善知识——理 116

一)善知识之种类——事 116

二)观心息诸缘务——理 116

五、得善知识 116

一、呵事相五欲 118

第二节 呵五欲 118

二、观心呵五欲 119

第三节 弃五盖 120

一、依事法弃盖 121

二)不次第弃盖 123

一)次第弃盖 123

二、观心弃五盖 123

第四节 调五事 124

二、观心调五事——理 125

一、事相五事之调适——事 125

一、五法之内容——事 126

第五节 行五法 126

二、观心行五法——理 127

第六节 总结 128

第七章 正修止观——所观十境 129

第二部份 正行——正修止观 129

第一节 十境生起之次第 130

二)不次第 131

一)次第 131

第二节 十境之关系——十境彼此之差异 131

第三节 十境互发之情形 131

一、「次第、不次第」 131

三、「具、不具」 132

二、「杂、不杂」 132

十、「三障、四魔」 133

九、「更、不更」 133

四、「作意、不作意」 133

五、「成、不成」 133

六、「益、不益」 133

七、「难、不难」 133

八、「久、不久」 133

第四节 十境之问答——料简十境 134

第八章 正修止观(一)——观阴入界境:以十乘观法修之 137

一、简思议境显不思议境 138

第一节 观阴入界境是不可思议境——举「心」观之 138

(一)一界具三十种世间——十法界三种世间成三十种世间 139

一)三千法之法相 139

二、观心是不思议境——一念三千 139

1、总释十如 140

(二)一界具百法界——十法界各具十如成百法界 140

2、类解——依三种世间解十如 141

(三)一念三千 142

二)三千法在一念心 143

三、本节结语 144

一、悲——拔苦兴二誓愿 146

第二节 发真正菩提心——起慈悲心 146

一、总明善巧安心 147

第三节 善巧安心——巧安止观 147

二、慈——与乐兴二誓愿 147

一)教他止观安心 148

二、别论善巧安心 148

1、信行人以止安心 149

(一)信行人八番止观安心 149

1、法行人以止安心 150

(二)法行人八番止观安心 150

2、信行人以观安心 150

2、法行人以观安心 151

(二)乐信行人八种止观安心 152

(一)乐法行人八种止观安心 152

(三)根性不定人以止观安心 152

二)自行以止观安心 152

(一)信资法行 153

四)信法行相资 153

三)信法行相转 153

三、本节结语 154

(二)法资信行 154

第四节 破法遍——以圆教无生门观阴入界境遍破一切惑 155

一)四句说无生门 156

二、引《涅槃》示无生门义 156

一、引《佛藏》示无生门生灭相 156

二)六句说无生门 157

三)《佛藏》相、《涅槃》义之结合 158

1、见假 160

(一)从见假入空观破法遍 160

三、无生门竖破法遍——以阴入界境之「识阴」为例 160

一)从假入空观破法遍 160

(1)单四见 161

1)依外道法生见 161

A、三假——因成假、相续假、相待假 162

(2)当体受称 162

(2)复四见 162

(3)具足四见 162

(4)无言见 162

2)依佛法生见 162

(1)随解得名 162

C、小结 163

B、三有——相待有、假名有、法有 163

A)三藏经中随事释三假 163

B)大乘随理释三假 163

B、广释/钝根 164

A、略说/利根——破单四见 164

2、体见假入空观——破见假 164

1)破见假——从假入空观 164

(1)破单见 164

a、破因成假 165

(A)破三假 165

A)破有见——为中根器者说 165

c、破相待假 166

b、破相续假 166

B)破无见——为钝根器者说 167

(B)破有见小结 167

(B)别破 168

(A)总破 168

D)破非有非无见 169

C)破亦有亦无见 169

A、横破无言见 170

(3)破无言见 170

(2)破复见、具见 170

B)竖破无生 171

A)竖破生 171

B、竖破无言见 171

E)小结 172

D)竖破非生非不生 172

C)竖破亦生亦不生 172

(4)简别从假入空观破法遍 174

3)从见假入空观之位次 175

2)明得失 175

1、思假 176

(二)从思假入空观破法遍 176

4)小结 176

A、破贪欲 177

(1)观法 177

2、体思假入空观——破思假 177

1)破欲界思惑 177

(1)破初禅思惑 178

2)破色界思惑 178

B、破嗔、痴、慢 178

(2)料简与小结 178

(4)破四禅思惑 179

(3)破三禅思惑 179

(2)破二禅思惑 179

(2)料简与小结 180

D、无有想非无想处 180

3)破无色界思惑 180

(1)观法 180

A、空处 180

B、识处 180

C、无所有处 180

(2)体假断思惑——通教三乘共位 181

(1)析假断思惑——三藏破思位 181

3、从思假入空观之位次 181

1)判位 181

(4)借「别教名」明「通家菩萨位」 182

B、借「别教名」判通位 182

(3)借「别教」明「通家共位」 182

A、借「别教名」明通位 182

(5)别教破思假位 183

2)简别与小结 184

(6)圆教破思假位 184

3)三藏亦有亦空门 187

2)三藏空门 187

(三)四门料简 187

1、藏教四门 187

1)三藏有门 187

5)简别与小结 188

4)三藏非有非空门 188

5)简别与小结 189

4)通教非有非空门 189

2、通教四门 189

1)通教有门 189

2)通教空门 189

3)通教亦有亦空门 189

3)别教亦有亦空门 190

2)别教空门 190

3、别教四门 190

1)别教有门 190

5)小结——一门即是三门、一切法 191

4)圆教非有非空门 191

4)别教非有非空门 191

5)小结 191

4、圆教四门 191

1)圆教有门 191

2)圆教空门 191

3)圆教亦有亦空门 191

(二)从空入假之因缘 192

(一)从空入假之意 192

5、结语——以圆教无生门遍破一切惑 192

二)从空入假观破法遍 192

1、知病 193

(三)从空入假观破法遍 193

(4)见病之种类 194

(3)诸见病生起之远近 194

1)知见病 194

(1)诸见病根本——我见 194

(2)诸见病根生起之因缘——业异故起见异 194

2)知思病 195

2)识出世间法药 196

1)识世间法药 196

2、识药 196

3)识出世间上上法药 197

2)授出世间法药 198

1)授世间法药 198

3、授药 198

(5)小结 199

(4)授上上根人法药 199

(1)授下根人法药 199

(2)授中根人法药 199

(3)授上根人法药 199

2)通教菩萨位 200

1)藏教菩萨位 200

(四)从空入假观之位次 200

1、依化法四教判位次 200

2、从空入假观之利益 201

5)小结 201

3)别教菩萨位 201

4)圆教菩萨位 201

5)小结 202

4)圆教 202

1)藏教 202

2)通教 202

附)对藏教、通教简别「真应」 202

3)别教 202

2)通教——不被接者不须修第三观 203

1)藏教——不须修第三观 203

3、破法遍小结 203

三)中道止观破法遍——入中道第一义谛 203

(一)修中观意 203

1、就四教简须修第三观之因 203

1、无缘慈悲 204

(二)修中观之因缘 204

3)别教——空假二观未历不暇修第三观 204

4)圆教——初心即修第三观 204

2、小结 204

4、学大方便 205

3、求佛智慧 205

2、满弘誓愿 205

(三)正修中观 206

6、小结 206

5、牢强精进 206

2)中观具三止 207

1)中观具三观 207

1、观无明 207

4、小结 208

3、观真修、缘修 208

2、观法性 208

3、依四教简别位次 209

2、权实 209

(四)中观位次与修习之利益 209

1、位次解说 209

四、余门破法遍——横破 210

五、横竖不二破法遍——横竖一心破法遍 211

一)总明一心破法遍 212

六、本节结语 213

二)历余一心破法遍 213

第五节 识通塞——以五百由旬明之 214

二)正释 215

一)旧解与智者之评 215

一、释五百由旬 215

(一)横织竖检校从假入空观通塞 216

一)次第三观 216

(一)会通《法华》、《大智度论》 216

(二)正释五百由旬 216

二、释通、塞 216

(三)横织竖检校中道正观通塞 217

(二)横织竖检校从空入假观通塞 217

三、料简 218

二)一心三观 218

(四)小结 218

二、判道品 219

一、释道品 219

第六节 道品调适 219

一)无作四念处 220

三、无作道品 220

1、身念处 221

(二)广说无作四念处 221

(一)略释无作四念处 221

1、身念处 221

2、受念处 221

3、心念处 221

4、法念处 221

4、法念处 222

3、心念处 222

2、受念处 222

四)无作五根 223

三)无作四如意足 223

(三)小结 223

二)无作四正勤 223

七)无作八正道 224

六)无作七觉支 224

五)无作五力 224

四、道品之功用 225

八)小结 225

第七节 助道对治——以六度为助道对治六蔽 226

五、本节结语 226

一、六度对治六蔽 227

(一)檀度——布施 228

一)六度摄三十七道品 228

二、六度与诸善法相摄相成 228

(三)羼提度——忍辱 229

(二)尸度——持戒 229

2、不净观 230

1、数息观 230

(四)毗梨耶度——精进 230

(五)禅度——静虑 230

三、本节总结 231

1)观身不净 231

3、慈心观 231

4、因缘观 231

5、念佛观 231

(六)般若度——智慧 231

1、理观 231

2、事观 231

2)观受是苦 232

(1)种子不净 232

(2)住处不净 232

(3)自相不净 232

(4)自性不净 232

(5)究竟不净 232

(6)小结 232

4)观法无我 233

3)观心无常 233

3、小结 234

(二)通教 235

(七)料简六度与三十七道品之关系 235

二)六度摄调伏诸根 235

(一)藏教 235

(四)圆教 236

(三)别教 236

(二)初发心能修能证十力 237

三)六度摄十力 237

(一)以道品摄十力明之 237

(一)以道品摄四无畏明之 238

(三)小结——道品、六度及佛十力宛转相摄 238

四)六度摄四无畏 238

七)六度摄六通 239

(二)六度摄四无畏 239

(三)小结 239

五)六度摄十八不共法 239

六)六度摄四无碍智 239

十一)六度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240

八)六度摄三明 240

九)六度摄四摄 240

十)六度摄陀罗尼 240

三、别教位次 241

十二)六度摄一切法 241

二、通教位次 241

第八节 明位次 241

一、三藏教位次 241

一)行五悔 242

四、圆教位次 242

(三)随喜 243

(二)劝请 243

(一)忏悔 243

(一)五品弟子位 244

二)位次 244

(四)回向 244

(五)发愿 244

第九节 能安忍 245

(四)究竟位——妙觉位 245

(二)相似位——十信位 245

(三)分真位——初住位至等觉位 245

第十节 无法爱 246

第十一节 总结——「端坐」观阴入界境之十乘观法 247

一)行缘 248

一、历缘修 248

第十二节 略辨「历缘对境」观阴入界境之十乘观法 248

一)色尘 249

二、对境修 249

二)余五缘 249

第十三节 以三譬喻总结观阴入界境 250

二)余五尘 250

一、释烦恼 252

第一节 烦恼境相之说明 252

第九章 正修止观(二)——观烦恼境 252

二)对众多烦恼相应有之态度——行人应有之认知 253

一)四分烦恼 253

一)十钝使——未发定前之见思 253

二)十利使——已发定後之见思 253

二、烦恼之种类 253

二、生起烦恼之因缘 254

一、烦恼生起之相 254

三)界内、界外烦恼之关系 254

第二节 烦恼发相与生起烦恼因缘 254

第四节 如何於烦恼境修习止观 255

二、大乘治法 255

第三节 烦恼之对治方法 255

一、小乘治法 255

1、贪欲即是道——不住调伏、不住不调伏 256

2、破斥「贪欲即是道」之误解 256

一、观烦恼是不思议境 256

一)简思议境显不思议境 256

二)不思议境 256

(一)观贪欲即是道 256

4、随顺四悉檀因缘显不思议境 257

3、对「贪欲即是道」应有之认知 257

五、识通塞 258

四、破法遍 258

(二)观烦恼境是不思议境 258

1、观一念烦恼心是不思议境 258

2、观烦恼境诸法是不思议境 258

二、起慈悲心 258

三、巧安止观 258

(一)先立四句 259

二)广说——有三十六句 259

六、明修道品 259

七、助道对治 259

八、识位次 259

九、能安忍 259

十、无法爱 259

一)略明——不断烦恼而入涅槃 259

(二)以四句成三十六句 260

(三)明三十六句通四教四门 261

概说病患境 265

第十章 正修止观(三)——观病患境 265

第一节 病相 266

二、饮食不节而成病 267

一、四大不顺而成病 267

第二节 病患生起之因缘 267

(二)观不调而成病 268

(一)止不调而成病 268

三、坐禅不调而成病 268

一)身仪不正而成病 268

二)数息不调而成病 268

三)止观不调而成病 268

五、魔所为致病 269

四、鬼神致病 269

一、以止治病 270

第三节 病患境之对治方法 270

六、业起致病 270

二、以气治病 271

三、以息治病 272

六、以方术治病 273

五、以观心治病 273

四、以假想治病 273

第四节 应病用药——对治合宜 274

一)简思议境显不思议境 275

一、观病患境是不思议境 275

第五节 如何於病患境修习止观 275

二、起慈悲心 276

二)观一念病心即不思议境 276

四、破法遍 277

三、善巧安心 277

十、无法爱 278

九、能安忍 278

五、识通塞 278

六、道品调适 278

七、助道对治 278

八、明位次 278

第二节 业相境之发相 279

第一节 业相境之生起因缘 279

第十一章 正修止观(四)——观业相境 279

一、约六度论善相境 280

二、约六蔽论恶相境 281

第三节 简别善恶业相境 282

二、起慈悲心 283

二)观一念业即不思议境 283

第四节 如何於业相现前修习止观 283

一、观业相是不可思议境 283

一)简思议境显不思议境 283

六、修道品 284

五、识通塞 284

三、善巧安心 284

四、破法遍 284

十、无法爱 285

九、能安忍 285

七、助道对治 285

八、识位次 285

第一节 魔事之同异 286

第十二章 正修止观(五)——观魔事境 286

三)魔罗发相 287

二)时媚发相 287

第二节 魔事之发相 287

一、魔事境发相之种类 287

一)?惕发相 287

第三节 魔事境之妨乱 288

二、魔之手段 288

一、观魔事境是不思议境 289

第五节 如何於魔事境修习止观 289

第四节 魔事境之对治方法 289

五、识通塞 290

四、破法遍 290

二、起慈悲心 290

三、善巧安心 290

十、无法爱 291

九、能安忍 291

六、修道品 291

七、助道对治 291

八、识次位 291

一、就「简理开事」论诸禅门之开合 292

第一节 明诸禅门开合 292

第十三章 正修止观(六)——观禅定境 292

一)《毗昙》、《成论》之分判 293

二、分判十门禅属有漏、无漏 293

三、天台诸论中之禅门来意不同 294

二)天台之分判 294

一、内因缘发——由众生内在因缘而发起 295

第二节 十门禅发起之因缘 295

四、十门禅深浅不同 295

五、互发不同 295

一、根本四禅 296

第三节 明诸禅发相 296

二、外因缘发——由诸佛外在因缘而发起 296

1、触发所由 297

(一)发八触 297

一)初禅发相 297

3、辨别邪正 298

2、触发情形 298

二)二禅发相 299

(二)五支 299

二、十六特胜发相 300

五)四空定发相 300

三)三禅发相 300

四)四禅发相 300

四)法念处 301

三)心念处 301

一)身念处 301

二)受念处 301

三、通明禅发相 302

一)九想 303

四、不净禅发相 303

三)小结 304

二)尸想 304

一)初背舍——内有色、外观色 305

五、八背舍 305

三)三背舍——净背舍身作证 306

二)二背舍——内无色、外观色 306

八)八背舍——灭受想背舍 307

七)七背舍——非非想处背舍 307

四)四背舍——空背舍 307

五)五背舍——识处背舍 307

六)六背舍——无所有处背舍 307

六、大不净禅发相 308

五)第五~八胜处 309

四)第四胜处 309

一)第一胜处 309

二)第二胜处 309

三)第三胜处 309

七)以菩萨六度细述 310

六)遍处 310

1)於初禅前发慈定 311

1、於初禅前後发慈定 311

七、慈心发相——四无量心发相 311

一)慈定发相 311

(一)依根本禅前後发慈定 311

二)悲、喜、舍定发相 312

(二)依特胜、通明前後发慈定 312

2)於初禅後发慈定 312

2、於二~四禅前後发慈定 312

一)於诸禅前後发因缘定 313

八、因缘定发相 313

三)判四无量心有漏、无漏发相 313

1、根本禅後发因缘 314

(二)根本禅後发诸禅定 314

(一)诸禅前发因缘定 314

1、根本禅前发因缘 314

2、特胜、通明、背舍等前发因缘 314

(一)观十二因缘即不思议境 315

二)於因缘定修习止观 315

2、根本禅後发诸禅定 315

(二)起慈悲心 318

(五)识通塞 319

(四)破法遍 319

(三)善巧安心 319

(六)修道品 320

(七)助道对治 321

(八)识位次 322

(九)能安忍 323

(十)无法爱 324

二)诸禅後发念佛三昧 325

一)诸禅前发念佛三昧 325

九、念佛三昧发相 325

第四节 如何於禅定境修止观 326

十、神通发相 326

一)简思议境显不思议境 327

一、观禅定境是不思议境 327

二)观诸禅境即不思议境 328

七、助道对治 329

六、修道品 329

二、起慈悲心 329

三、善巧安心 329

四、破法遍 329

五、识通塞 329

十、无法爱 330

九、能安忍 330

八、识位次 330

第十四章 正修止观(七)——观诸见境 331

一、诸邪见之人 332

第一节 诸见境之人与法 332

一、发起诸见之因 333

第二节 诸见之发相和生起因缘 333

二、诸邪见之法 333

(三)因禅而发佛法内外道见 334

(二)因禅而发附佛法外道见 334

一)因禅而发诸见 334

(一)因禅而发佛法外外道见 334

一)总论 336

二、诸见发法不同 336

二)因闻发诸见 336

二)别论 337

(一)真丹诸见之过失 338

一)外邪之过失 338

第三节 诸见之过失 338

一、正明过失 338

(二)天竺诸见之过失 339

一)就所起法并决 340

二、诸见境真伪之判别 340

二)内邪之过失 340

二)就所依法并决 341

三)小结 342

一)简思议境显不思议境 343

一、观诸见境是不思议境 343

第四节 如何於诸见境修止观 343

三、善巧安心 347

二、起慈悲心 347

二)观诸见境即不思议境 347

九、能安忍 348

八、识次位 348

四、破法遍 348

五、识通塞 348

六、修道品 348

七、助道对治 348

十、无法爱 34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