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老师,千万别管孩子
老师,千万别管孩子

老师,千万别管孩子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严行方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2145028
  • 页数:4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讲述了如何改革应试教育,做个好老师。
《老师,千万别管孩子》目录

目 录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生时代尤其是中小学阶段,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往往超过家长。不经意间的一声表扬或批评,或许会影响有些人的一生。◆以学生为镜,知教育得失 3

◆“教不好”与“不会教” 6

◆学生顶撞老师为什么受处分 9

◆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 10

◆教师不是教育的替罪羊 13

◆如何面对学生上课时一心两用 16

◆换位思考,我是老师我怕谁 19

◆教育需要理智的革命 22

素质教育——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有人把素质教育戏称为“家里的事在学校做,学校的事在家里做”,这实在是一种莫大讽刺。通俗地说,素质教育是精神美容,要求学校、老师、家长对孩子抱有一颗平常心。◆谁是我们最可爱的老师 29

◆语文课上能否教学生做面包 31

◆轰轰烈烈的孙维刚老师 3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9

◆素质教育的本质抓什么 42

◆花样百出并非就是素质教育 46

◆在中国开展素质教育的难度 48

◆积极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52

◆素质教育不妨从双轨制开始 55

分数挂帅——岂能把分数当命根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其实,哪怕教室里的学生将来都成不了大器,他们也是一条有足够权力得到你尊重的生命!◆分数已经成为教育的致命伤 61

◆分数是生存压力的稀释剂 64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 67

◆怎样看待学生分数排名 70

◆为什么老师总是正确的 73

◆用学分制评价学生如何 76

◆你爱学生吗,老师爱你吗 79

◆怎样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81

◆成功不是育人的惟一目标 85

学生减负——重压之下必有懦夫减轻学生负担是个系统工程,不解决整个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认识和评价,则注定徒劳无功。如果高考这根指挥棒告诉大家,谁做的习题多谁考分就高,减负就永远无法实现。◆花季少女为什么提前谢幕 91

◆为了既得利益老师口是心非 94

◆不该有争议的宽松教育 97

◆防止从极端走向极端 99

◆不应忽视来自家庭的压力 102

◆怎样的减负才正确有效 105

◆负担减轻下来后怎么办 107

◆三要素:精心,精当,精简 110

◆教育部为减负所作的努力 113

体罚学生——休说不得已而为之现实社会中老师的价值只能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所以老师总是想尽办法“逼”学生学习。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体罚学生现象就无法消亡。这是老师的悲哀,更是教育的悲哀。◆老师体罚学生的m个理由 119

◆不能体罚学生的n个理由 123

◆心罚比体罚更令人痛心 126

◆谁说体罚是不得已而为之 129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132

◆今天我们怎样批评学生 135

◆今天我们怎样教育顽皮学生 137

◆如何规范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141

◆尊重和关爱是教育的前提 143

校内补课——进补之道在哪里现在的中小学生包括学龄前儿童,从来没有参加过补课的已经为数不多。要不要补课、怎样补课,老师和家长征求过当事人意见吗?补课也有“进补之道”,本篇给您友情建议。◆考试排名是补课的动力 149

◆补课是一种间接政府行为 152

◆利益驱动和家长需要 156

◆集体补课是对学生不负责任 159

◆什么样的学生需要补课 163

◆将学生包给老师好不好 167

◆名师义教叫板有偿家教 169

◆科学进补有益于身心健康 171

◆从来没有补过课也出高材生 174

公开授课——优质课莫变幼稚课教学的本质就是老老实实做人、做学问。老师对教材理解有多深,在课堂上就能看出来。优秀教师上课时不需要拿书,没有一句废话。听这样的课,对学生来说简直是一种享受。◆优质课的六条优质标准 181

◆语文公开课的常见误区 183

◆怎样淡化公开课的表演味 186

◆莫让优质课变幼稚课 189

◆课堂教学怎样以学生为主体 192

◆怎样把握新课程的脉搏 194

◆课堂上应该体现人文关怀 198

◆抓住课堂提问的牛鼻子 201

◆特级教师特在哪里 204

课程改革——把自主权还给学生有人问列宁,苏维埃政权的作用是什么?列宁回答说:把属于人民的东西还给人民。据此是否可以这样说: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作用就是把属于学生的东西还给学生?!◆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式 209

◆模仿电视节目的表演形式 212

◆改革从教材创新开始 215

◆关注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19

◆语文教育的大成全实验 221

◆生本教育的神奇之处 224

◆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要求 227

◆国家课程标准有哪些特点 230

◆国外中小学学制改革趋势 233

教师培训——打铁先要自身硬发达国家改革历程表明,师范教育体制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时代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还要保证是源头“活水”,是“涌泉”。为此教师必须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师范生为什么学习动力不足 239

◆持证上岗优化队伍结构 242

◆什么样的教师才算够格 244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相关规定 247

◆新型教师教育体系正在形成 250

◆教育名著是指路明灯 253

◆国外的教师培训是怎样的 255

◆怎样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258

◆民办学校教师培训的特殊性 260

教学论文——研究型教师受欢迎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创新和发展创造性思维,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撰写教学论文,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既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成为教育名家的起点。◆教育研究应该从下往上 265

◆呼唤活生生的历史教育 268

◆语文教师不读书就是害学生 270

◆笔耕不辍是创新教育的呼唤 273

◆研究型教师最受欢迎 276

◆教育科研的误区在哪里 279

◆降低论文与职称的关联性 282

◆怎样摆脱撰写论文的纠缠 285

◆走以校为本的教学科研之路 288

心理压力——坏情绪也会传染人美国教学联合会规定,情绪不稳定的教师不能继续留在学校,以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教师是导游,学生是游客。游客只有在导游身心愉悦的引导下才有兴致领略良辰美景。◆竞争社会必然产生竞争压力 293

◆教师的心理压力来自何处 296

◆从计划供应到市场竞争 300

◆教育走向市场的困惑 303

◆怎样看待超负荷工作量 306

◆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学现状 309

◆转嫁压力必然会伤害学生 312

◆教师亟待学会自我解压 315

低薪欠薪——多少老师泪沾襟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教师工资被长期拖欠,已经成为当今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说不清道不明的种种交费 321

◆乡村穷教师的生存现状 324

◆民办教师的经济待遇 327

◆低薪欠薪必然引发教师外流 330

◆教师工资为什么发不出来 333

◆普及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责任 337

◆讨工资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 341

◆稳定教师队伍要有治本之策 344

◆教师终将成为诱人职业 347

批评艺术——客观中肯最有效动不动就批评学生,把无名之火发泄到学生头上,只能说明教师的无能。教书育人要求教师为人师表,语言文明是其起码要求。道德修养缺陷足可以一票否决任何人的教师资格。◆受表扬是学生的最大心愿 353

◆批评并不是灵丹妙药 357

◆口出忌语只能证明教师无能 360

◆辨证地看待批评与赏识 363

◆自尊是通向成功的通行证 366

◆用即兴闲聊代替直接批评 369

◆违反课堂纪律的批评艺术 371

◆特级教师的“批评经” 374

班主任——循循善诱育人才也许每个成年人都还惦记着自己中小学时的班主任,正是他们,以慈祥的面容和严厉的话语循循善诱自己成长,甚至改变人生道路。班主任对学生成才的影响力之大可想而知。◆怎样主持召开家长会 379

◆怎样选拔培养学生干部 383

◆怎样对待学生档案 386

◆班主任怎样与时俱进 388

◆班主任制度的改进与完善 392

◆网络时代对班主任的要求 395

◆素质教育对班主任的要求 398

◆教书育人对班主任的要求 400

◆班主任工作考核的指挥棒 403

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要建设一所好学校,校长必须强有力。校长的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对教师培养和学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功利主义造成的困惑 407

◆勇于探索改革新路 411

◆不简单套用企业管理方式 415

◆持证上岗和职业培训 418

◆校长的录用与管理 421

◆职业化校长浮出水面 424

◆校长面对的筹资困难 426

◆校长的服务对象是教师 429

好老师——就是一盏指明灯一位教师在诗中写道:“我是一棵风中的树/我/一直想/摇醒天空。”也许一棵树终究无力摇醒天空,但至少可以摇醒一片片云。老师把爱心献给学生,学生必定会受到心灵震动。◆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 435

◆反叛传统与走向市场 438

◆宽容大度赢得学生爱戴 441

◆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44

◆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 448

◆以培养合格公民为目标 450

◆给予学生个性化评语 453

◆老师家访永远不会过时 456

◆好老师应当好人有好报 4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