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莘县志
莘县志

莘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山东省莘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济南:齐鲁书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3330618X
  • 页数:660 页
图书介绍:
《莘县志》目录

秦 7

汉 7

目录 7

序言 7

凡例 7

第一编 概述 7

第二编 大事记 7

夏 7

商 7

周 7

宋 8

五代 8

晋 8

南北朝 8

隋 8

唐 8

清 9

明 9

金 9

元 9

中华民国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

第一章 隶属沿革 39

第三编 建置 39

第一节 境域位置 40

第二章 境域 40

第二节 政区演变 41

第三节 现行区划 43

第一节 县城 49

第三章 县城 乡镇 49

第二节 历代县城简介 50

第三节 乡镇简况 51

第一章 历代人口 59

第四编 人口 59

第二章 人口分布 61

第二节 性别构成 63

第一节 民族构成 63

第三章 人口构成 63

第三节 年龄构成 65

第四节 文化构成 67

第五节 职业构成 68

第六节 姓氏 71

第二节 生育政策 7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72

第四章 计划生育 72

第四节 计划生育措施 73

第三节 晚婚晚育 73

第五节 计划生育成果 74

第二节 地貌 75

第一节 地质 75

第五编 自然环境 75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75

第二节 河流 76

第一节 水系 76

第二章 水系 河流 76

第一节 土壤 78

第三章 土壤 植被 78

第一节 气候 79

第四章 气候 物候 79

第二节 植被 79

第二节 水资源 82

第一节 土地资源 82

第二节 物候 82

第五章 自然资源 82

第四节 矿物资源 86

第三节 生物资源 86

第一节 气象灾害 87

第六章 自然灾害 87

第三节 地震灾害 89

第二节 病虫害 89

第七章 环境保护 90

第一节 农业局 96

第一章 机构设置 96

第六编 农业 96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 97

第二章 农业生产关系 97

第二节 棉花生产办公室 97

第二节 土地改革 98

第三节 互助合作 99

第四节 人民公社 100

第五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1

第一节 土地状况 102

第三章 农业区划 102

第二节 农业分区概况 107

第一节 粮食 115

第四章 农作物品种 115

第二节 棉花 116

第三节 油料 120

第四节 蔬菜 126

第一节 复种指数 127

第五章 耕作制度 127

第二节 作物搭配 128

第三节 歇地与养地 129

第一节 粮油作物栽培 130

第六章 农作物栽培 130

第二节 棉花栽培 132

第三节 蔬菜栽培 134

第一节 农作物病虫种类 135

第七章 农作物保护 135

第三节 粮油作物病虫害防治 136

第二节 防治对策 136

第四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 137

第五节 治蝗、灭鼠、除草 139

第二节 无机肥料 140

第一节 有机肥料 140

第八章 农田肥料 140

第九章 农业机具 141

第三节 菌肥、激素肥 141

第一节 农具 142

第二节 农机 143

第三节 农机管理 145

第一节 林地资源 150

第二章 林业资源 150

第七编 林业 150

第一章 机构设置 150

第一节 林业局 150

第二节 2606项目办公室 150

第三节 树种 151

第二节 林木蓄积 151

第一节 育苗 152

第三章 植树造林 152

第二节 造林 153

第一节 果树 156

第四章 经济林生产 156

第二节 桑条 158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 159

第一节 林政管理 159

第五章 林木保护 159

第一节 国营场圃 160

第六章 林圃 160

第七章 2606项目造林工程 161

第二节 乡村场圃 161

第三节 考察评估 162

第二节 项目实施 162

第一节 项目由来 162

第一章 畜牧业 165

第八编 养殖业 165

第三节 猪 166

第二节 驴、马、骡 166

第一节 牛 166

第四节 羊 167

第六节 其它畜禽 168

第五节 家禽 168

第八节 饲草饲料 169

第七节 疫病防治 169

第一节 水产资源 170

第二章 水产业 170

第二节 水产生产 171

第三节 其他机构 174

第二节 河道管理站 174

第九编 水利 174

第一章 机构设置 174

第一节 水利局 174

第一节 徒骇河 175

第二章 河道治理 175

第二节 马颊河 177

第三节 金堤与金堤河 179

第四节 金线河 180

第五节 沟渠 181

第一节 水利区划 184

第三章 农田水利 184

第二节 开发引用 186

第三节 治涝改碱 188

第一节 水工建筑物 190

第四章 水利工程 190

第二节 工程管理 193

第三节 财物管理 196

第二节 协作治理 198

第一节 边界水事 198

第五章 团结治水 198

第三节 遗留问题 199

第一节 建国前的工业 201

第一章 发展概况 201

第十编 工业 201

第二节 建国后的工业 202

第一节 一轻工业 204

第二章 工业门类 204

第二节 二轻工业 206

第三节 纺织工业 209

第五节 机械工业 210

第四节 化学工业 210

第七节 电力工业 211

第六节 电子工业 211

第九节 乡镇工业 213

第八节 石油工业 213

第三章 名优产品 221

第一节 机构 223

第一章 交通 223

第十一编 交通 邮电 223

第二节 公路 225

第三节 桥梁 227

第四节 运输 232

第一节 机构 233

第二章 邮电 233

第五节 交通监理 233

第三节 电信 234

第二节 邮政 234

第一节 私营商业 237

第一章 商业体制 237

第十二编 商业 237

第三节 国营商业 239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 239

第一节 生产资料采购供应 240

第二章 商品购销 240

第三节 副食品采购供应 242

第二节 日用工业品采购供应 242

第四节 土特产品收购 243

第六节 棉花收购与加工 244

第五节 废品回收与加工 244

第一节 出口商品 245

第三章 对外贸易 245

第七节 商品储运 245

第一节 饮食服务业概况 247

第四章 饮食服务 247

第二节 进口商品 247

第二节 地方风味名吃 248

第一节 粮油购销 249

第五章 粮油经营 249

第二节 粮油储运与加工 252

第二节 庙会 254

第一节 集会 254

第六章 集市贸易 254

第十三编 财税 金融第一章 财政 257

第一节 体制 257

第三节 收入 258

第二节 机构 258

第四节 支出 260

第一节 机构 261

第二章 税务 261

第二节 解放前赋税 262

第三节 解放后税收 263

第一节 机构 266

第三章 金融 266

第二节 货币 267

第三节 储蓄 268

第四节 信贷 270

第五节 信用合作 271

第七节 保险 272

第六节 公债、国库券 272

第一章 管理机构 275

第十四编 城乡建设 275

第二节 设计施工 276

第一节 建筑队伍 276

第二章 建筑业 276

第一节 街道 277

第三章 县城建设 277

第三节 建筑材料 277

第三节 公共建筑 278

第二节 供水排水 278

第一节 集镇建设 279

第四章 乡村建设 279

第四节 环境绿化 279

第五节 民房建设 279

第五章 规划与管理 280

第二节 农村建设 280

第一节 所有制 283

第一章 经济结构 283

第十五编 经济综述 283

第二节 经济指标 284

第三节 产业结构 289

第一节 计划管理 291

第二章 经济管理 291

第二节 统计管理 292

第三节 物价管理 293

第四节 工商行政管理 296

第五节 土地管理 298

第六节 标准计量 299

第七节 审计 300

第一节 农民生活 301

第三章 人民生活 301

第二节 职工生活 302

第三节 消费和积累 303

第一节 创建及活动 305

第一章 中共莘县地方组织 305

第十六编 党派群团 305

第二节 机构设置 313

第三节 党员代表大会 319

第一节 国民党组织 326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三青团莘县地方组织 326

第二节 党部活动 331

第三节 三青团组织及活动 332

第一节 工人组织 333

第三章 群众团体 333

第二节 农民组织 336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 337

第四节 妇女组织 339

第六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341

第五节 工商业联合会 341

第三节 县政府 343

第二节 县公署 343

第十七编 政权 政协 343

第一章 清代和民国政权机构 343

第一节 县衙 343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347

第二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 347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348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351

第一节 机构 353

第三章 县人民政府 353

第四节 代表选举 353

第三节 外事 宗教 侨务 信访 361

第二节 基层政权 361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 365

第一节 机构 365

第四章 县人民政协 365

第三节 主要活动 368

第一节 机构 371

第一章 公安 371

第十八编 公安 司法 371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 372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372

第四节 治安管理 373

第五节 监所管理 374

第六节 消防 375

第四节 法纪检察 376

第三节 经济检察 376

第二章 检察 376

第一节 机构 376

第二节 刑事检察 376

第二节 刑事审判 377

第一节 机构 377

第五节 监所检察 377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377

第三章 审判 377

第四节 经济审判 378

第三节 民事审判 378

第一节 机构 379

第四章 司法行政 379

第五节 审判监督 379

第二节 法律顾问 380

第四节 民间纠纷调解 381

第三节 公证 381

第五节 法制宣传 382

第二节 干部状况 38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83

第十九编 人事劳动 383

第一章 干部 383

第三节 干部编制 384

第四节 干部录用 392

第五节 干部调配与任免 396

第六节 专业技术干部管理 397

第七节 干部奖惩与精简 398

第八节 干部退职、退休、离休 399

第二节 劳动就业 40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00

第二章 工人 400

第一节 工资 401

第三章 工资 奖金 津贴 401

第二节 奖金 402

第三节 津贴 403

第一节 劳动保护 404

第四章 劳保福利 404

第二节 劳动保险 405

第四节 预备役制 407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 407

第二十编 军事 407

第一章 兵役 407

第一节 募派兵役制 407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 407

第二节 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军 408

第一节 清军 408

第二章 驻军 408

第三节 人民军队 409

第二节 民国政府地方武装 410

第一节 清代地方武装 410

第三章 地方武装 410

第三节 农民武装 411

第一节 领导机构 412

第四章 民兵 412

第二节 民兵组织 414

第四节 军事训练 415

第三节 武器装备 415

第五节 参战支前 416

第一节 防空组织 417

第五章 人民防空 417

第一节 清代战事 418

第六章 战事 418

第二节 人防工作 418

第二节 民国初期战事 419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战事 420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战事 425

第二节 学前教育 428

第一节 儒学 书院 私塾 义学 428

第二十一编 教育 科技第一章 普通教育 428

第三节 小学教育 429

第四节 中学教育 432

第一节 师范教育 437

第二章 专业教育 437

第二节 农业技术教育 439

第三章 成人教育 440

第四节 供销职工教育 440

第三节 医疗卫生教育 440

第一节 农民教育 441

第三节 干部教育 442

第二节 职工教育 442

第四节 电大 函大 自学考试 中央农广校 聋哑学校 443

第二节 管理体制 444

第一节 行政设置 444

第四章 教育行政 444

第三节 教育经费 445

第四节 教师队伍 44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47

第五章 科技组织 447

第二节 群众团体 448

第二节 群众队伍 449

第一节 专业队伍 449

第六章 科技队伍 449

第二节 科技培训 451

第一节 科普宣传 451

第七章 科普工作 451

第二节 科研成果 452

第一节 技术开发与推广 452

第八章 科技研究应用 452

第三节 专业测报 453

第一节 机构 455

第一章 机构设施 455

第二十二编 文化 455

第二节 设施 457

第二节 书刊 458

第一节 创作 458

第二章 文学 458

第一节 音乐 舞蹈 459

第三章 艺术 459

第二节 曲艺 杂技 460

第三节 戏剧 461

第五节 美术 462

第四节 书法 摄影 462

第二节 档案 464

第一节 图书 464

第四章 图书 档案 464

第三节 广播 465

第二节 通讯报道 465

第五章 广播通讯 465

第一节 报刊 465

第一节 古遗址 467

第六章 文物古迹 467

第四节 电视 467

第三节 古建筑 468

第二节 古墓葬 468

第四节 馆藏文物 469

第五节 革命烈士陵园 470

第一节 县属卫生机构 471

第二十三编 卫生 体育第一章 卫生机构 471

第二节 基层卫生机构 472

第一节 中医 477

第二章 医疗 477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478

第二节 西医 478

第四节 各科简介 479

第六节 医疗制度 480

第五节 医疗器械 480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481

第三章 卫生防疫 481

第二节 公共卫生 482

第三节 防疫 483

第三节 儿童保健 485

第二节 妇女保健 485

第四章 妇幼保健 485

第一节 新法接生 485

第二节 药材生产 486

第一节 医药机构 486

第五章 医药 486

第三节 药品购销 488

第五节 药政管理 490

第四节 仓储养护 490

第二节 学校体育 491

第一节 机构设施 491

第六章 体育 491

第三节 群众体育 492

第五节 体育竞赛 493

第四节 武术 493

第一节 拥军 497

第二章 拥军优属 497

第二十四编 民政 497

第一章 机构 497

第二节 优属 498

第三节 抚恤 500

第四节 复退军人安置 501

第一节 救灾 503

第三章 救灾 扶贫 503

第二节 扶贫 504

第一节 老弱病残抚养 506

第四章 社会福利 506

第三节 婚姻登记 507

第二节 移民 507

第四节 殡葬改革 508

第一节 婚姻家庭 511

第二十五编 民俗 方言第一章 民俗 511

第二节 生活习俗 512

第三节 喜庆 514

第四节 禁忌 514

第五节 丧葬 514

第六节 礼仪 515

第七节 岁时节令 515

第八节 陋习及革除 517

第九节 新风尚 517

第二章 方言 518

第一节 概说 518

第二节 语音 520

第三节 词语 524

第四节 语法 530

第一节 民谚 531

第三章 民语 531

第二节 歇后语 535

第二十六编 人物 537

第一章 人物传略 537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565

第三章 人物表 578

第二十七编 杂志 591

一、旧志序言 591

二、历代诗文 599

三、碑刻铭记 609

四、史迹考略 612

五、轶闻传说 620

六、文献辑存 62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