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彭友今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800921131
  • 页数:751 页
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目录
标签:主编 人民

绪论 1

目录 1

第一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及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作用 17

第一章 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 17

第一节 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 17

一、革命新高潮,统一战线新形势 17

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 “五一”号召 21

三、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民主人士代表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 23

第二节 统一思想认识,共商建国大计 25

第三节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召开 30

一、筹备会概况 30

二、商定新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名单 34

三、拟定新政治协商会议文件草案 36

第一节 宣告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性盛会 40

第二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40

第二节 为新中国奠基的三个历史性文件 51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52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56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58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与开国大典 59

第四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历史意义 61

第三章 政协全国委员会的建立及其在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的斗争中的作用 64

第一节 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及建立工作机构 64

第二节 协助政府动员人民开展各项社会改革运动 69

一、土地改革运动 70

一、协助政府镇压反革命 76

三、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78

一、谴责美国侵略行径,志愿军赴朝 83

第三节 动员人民反对美国侵略,保卫祖国安全,发起并推动抗美援朝运动 83

二、发起并推动抗美援朝运动 86

三、抗议美国进行细菌战和强迫扣留中朝战俘,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而努力 89

四、组织赴朝慰问工作 90

第四节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 93

一、推动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 94

二、支持缔结五大国和平公约 95

三、推动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参加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工作 98

四、支持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会议 100

五、发表《为解放台湾联合宣言》,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102

第四章 为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创建和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而努力 104

第一节 协商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项 104

一、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104

二、国家事务中重大事项的协商 106

第二节 调整关系,巩固和增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内部的团结 115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统一战线内部的阶级关系 115

二、人民政协在调整阶级关系中的作用 117

三、人民政协在协调党派关系中的作用 123

第三节 推动和帮助各界人士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 124

一、在变革世界的实践中人人需要改造 124

二、组织学习,推动各界人士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 127

三、参加社会改革的实践,在实际斗争中改造思想 130

第四节 为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准备 132

第二编 人民政协继续发挥统一战线组织的作用和所经历的挫折 142

第五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的组织和职能的变化 142

第一节 关于召开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的提出和准备 142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仍有存在必要 142

二、关于召开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的决定 143

三、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关于人民政协的性质等问题的讨论 146

第二节 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的召开 147

第三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主要内容 153

一、人民政协的性质 153

二、人民政协的任务和共同遵守的准则 154

三、人民政协的组织结构 156

四、人民政协地方委员会的设置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156

第六章 为实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所进行的工作 158

第一节 协助政府推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 158

一、协商有关调整公私关系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159

二、沟通思想,组织学习,推动工商业者的思想改造 162

第二节 协商有关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其他方面的重大措施 165

一、关于农业合作化的两个文件的协商 165

二、关于《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协商 166

三、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草案)》的协商 167

四、关于战犯、战俘处理问题的协商 168

五、关于宽大处理和安置城市残余反革命分子的协商 169

六、关于文字改革问题的协商 171

七、关于建立宁夏、广西两个民族自治区的协商 172

第三节 政协委员的视察工作 175

第七章 知识分子政策、“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贯彻 182

第一节 知识分子政策的贯彻执行 182

一、知识分子问题的提出 182

二、推动和贯彻知识分子政策的一次会议——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185

三、知识分子政策在政协工作中的贯彻落实 187

第二节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189

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及其重要意义 189

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宣传、推动和贯彻 192

一、帮助共产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及其后果 195

第三节 整风、反右派斗争和交心运动 195

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整风交心运动的影响 198

第八章 调整关系,加强团结 201

第一节 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 203

一、一个扩大的、团结前进的委员名单 203

二、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与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同时召开 205

三、政协全国委员会增设新的工作机构 208

第二节 三年经济暂时困难时期贯彻“弛”的方针 209

一、推动和运用“神仙会”方法进行形势教育和思想教育 209

二、结合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广泛听取意见,沟通政策思想,改善关系 212

三、对非共产党的政协委员、各界有代表性人士及其家属给予各种生活照顾 215

四、协商讨论右派分子的摘帽和在非共产党人士中进行甄别平反问题 217

一、加强联络工作,密切与政协委员及各界人士的联系,增强团结,调动他们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积极性 219

第三节 采取措施进一步调动各方面人士的积极性 219

二、在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中调动各界人士的积极性 220

三、对特赦人员进行安置 223

第四节 贯彻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精神 227

一、关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发展的讲话和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部署 227

二、“左”倾错误思想对政协工作的影响 230

第九章 十年动乱中的人民政协 233

第一节 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和“文化大革命”的冲击 233

第二节 周恩来采取措施保护民主人士 236

第三节 政协工作初步恢复 239

一、组织民主人士学习、参观 240

二、组织纪念活动和参加重大节日活动 241

三、协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241

第一节 人民政协恢复工作 246

一、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后政协开始恢复工作 246

第三编 人民政协工作的恢复和发展 246

第十章 人民政协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46

二、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 248

三、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政协工作逐步恢复 249

四、积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学习讨论 251

第二节 人民政协工作的新阶段 252

一、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新形势下提出新的方针和任务 253

二、政协工作为三大任务服务取得显著成绩 255

第三节 适应新形势,修改政协章程 265

一、认真组织章程修改工作 266

二、新章程的重要特点 268

第四节 认真贯彻“十六字方针”,加强与民主党派的联系 271

第一节 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新阵容的产生 279

一、协商通过参加单位和委员名单 279

第十一章 开创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 279

二、选举产生新的领导机构 281

第二节 进一步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 283

一、定期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和常务委员会议、主席会议 283

二、组织和参加各种民主协商会 286

第三节 发挥人才聚集的优势,为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献计出力 287

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主动献计献策 287

二、组织委员参观视察,促进地区经济建设 290

三、通过多种方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92

第四节 大力推动为政协委员落实政策的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 295

第五节 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299

一、发扬爱国精神,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出贡献 300

二、对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开展多种形式的联络工作,广交朋友,宣传政策 301

三、通过各种活动,增进海峡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同胞情谊 302

第六节 开展人民外交活动,增进同各国人民的友谊 303

一、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人民外交活动,联系范围不断扩大 304

二、积极宣传国家的各项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 305

三、在对外交往中注意体现政协的特点,不断扩大政协的影响 307

第四编 政协全国委员会的经常性活动 316

第十二章 各工作组的工作 316

第一节 工作组的创建 316

第二节 工作组的工作概况 318

一、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工作组 318

二、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到“文化大革命”前的工作组 320

三、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开始后的工作组 323

第三节 新时期工作组的活动内容 326

一、采取宣传和学习相结合的方针,宣传、贯彻国家宪法、法律和各项方针、政策,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326

二、反映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326

三、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27

四、开展法制宣传,协助法制建设 329

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联络,增强团结,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服务 330

六、开展“三胞”联谊工作和对外友好活动 332

第十三章 提案工作 335

第一节 提案工作的历史概况 335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提案工作 336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的提案工作 337

三、新时期的提案工作 338

第二节 新时期提案工作的发展 339

一、进一步明确了提案的性质及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340

二、建立了提案工作常设机构——提案工作委员会,提出对委员提案实行“三不限制”的原则 341

三、密切同承办单位和政协委员的联系,通过多形式、多渠道,推动提案的办理和落实 341

四、加强了政协内部工作的配合和协作,使提案工作与工作组的活动相结合,并密切了与地方政协的联系 342

五、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提案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343

第三节 提案在新时期的作用 344

一、学习工作是政协的一项重要任务 348

第十四章 学习、教育和宣传工作 348

第一节 学习工作 348

二、学习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353

三、学习工作的基本经验 358

第二节 统一战线系统的最高学府——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361

一、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建立和发展 361

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恢复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364

第三节 爱国统一战线的喉舌——《人民政协报》 367

第十五章 文史资料工作 375

第一节 文史资料工作的开创 375

第二节 文史资料工作的任务 376

一、文史资料的征集 378

二、文史资料的整理研究 382

三、文史资料的编辑出版工作 383

第三节 文史资料工作的方针 386

第四节 文史资料工作的作用 389

第五编 人民政协地方委员会 395

第十六章 政协地方委员会的沿革 395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395

第二节 政协地方委员会 401

第十七章 政协地方委员会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407

第一节 协商委员会的活动 407

一、协商并提出对同级人民政府的建议 407

二、接受与反映人民的意见 411

第二节 政协地方委员会的重要会议和调查研究工作 415

一、开好政协各种会议,协商地方重要事务 415

二、深入调查研究,主动献计献策 420

第三节 政协地方委员会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发展过程 425

一、团结地方各界人士,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432

第一节 促进人民大团结,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432

第十八章 政协地方委员会的各项重要工作 432

二、调整关系,促进团结 435

三、落实各项政策,加强爱国统一战线 443

第二节 组织学习,推动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 445

一、学习组织机构的情况 445

二、学习的形式、内容和参加者 446

三、学习的方针和方法 448

第三节 组织各界人士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451

一、组织推动各方面人士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451

建设服务 451

二、组织推动各方面人士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456

第四节 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开展宣传联谊活动和 “三引进”工作 461

一、解除顾虑,广交朋友,积极开展“三胞”联谊活动 461

二、为“三引进”牵线搭桥 462

结束语 465

后记 471

附录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大事年表 472

附录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558

附录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570

附录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575

附录五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583

附录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名单 601

附录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历届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委员名单 611

附录八 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暂行规定 707

附录九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 711

彩色插图目录 720

人名索引 725

英文目录 73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