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运输
汽车拖拉机节能
汽车拖拉机节能

汽车拖拉机节能PDF电子书下载

交通运输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秉兰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805381240
  • 页数:180 页
图书介绍:
《汽车拖拉机节能》目录

第一章汽车拖拉机发动机燃料与润滑油 1

第一节发动机燃料的种类 1

一、液体燃料 1

目录 1

二、气体燃料 4

第二节燃料的使用性能指标 5

一、液体燃料的使用性能指标 5

二、气体燃料的使用性能指标 8

第三节燃料的牌号与规格 9

一、汽油的牌号与规格 9

二、柴油的牌号与规格 10

三、植物油性能规格 11

四、醇类燃料的性能规格 11

一、润滑油的种类与和用途 14

五、气体燃料的主要性能规格 14

第四节润滑油的使用性能指标及牌号 14

二、润滑油的性能指标及其对内燃机工作性能的影响 15

三、降低内燃机润滑油消耗的技术措施 16

四、润滑油的命名、代号及规格 18

第二章燃料的燃烧 21

第一节燃料燃烧计算 21

一、燃料燃烧理论空气量 21

二、分子变更系数 23

三、燃料的热值 26

第二节燃料燃烧反应 27

一、燃烧的基本概念 27

二、温度对燃烧反应速度的影响 28

三、压力对燃烧反应速度的影响 29

第三节燃料的着火 30

一、着火的概念与着火方式 30

二、自发热力着火的热力理论 30

三、强迫着火的热力理论 34

第四节汽车拖拉机发动机混合气的燃烧 35

一、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35

二、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36

三、混合气的燃烧方式 36

第五节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39

一、燃烧过程 39

二、评价燃燃过程完善程度的指标 41

三、影响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因素 42

一、发动机的能耗指标 45

第一节发动机能耗指标与节能的根本途径 45

第三章发动机结构设计的节能技术 45

二、发动机能耗指标与动力性能之间的关系 46

三、发动机节能概念与节能率 47

四、发动机节能的根本途径 48

第二节发动机基本参数的正确选择 49

一、发动机压缩比的选择 49

二、气缸基本尺寸的选择 50

第三节喷射系统参数的正确选择 52

一、供油提前角的选择 52

二、喷油泵凸轮轮廓线的选择 53

三、供油起始角的选择 53

四、柱塞直径的选择 53

六、喷油器结构参数的选择 54

五、出油阀减压环带高度的选择 54

第四节化油器主要参数的正确选择 56

一、汽油机在不同工况下,对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56

二、汽油机混合气的空燃比 56

三、化油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57

第五节发动机进气系统主要参数的正确选择 58

一、充气效率与发动机节能的关系 58

第三节汽车燃油经济性能的测试 (1 60

二、影响充气效率的因素 60

三、进气系统主要参数的选择 61

一、燃烧室的一般要求 62

二、汽油机燃烧室主要参数对节能的影响与选择 62

第六节燃烧室主要参数的正确选择 62

三、汽油机典型燃烧室的评述 64

四、柴油机典型燃烧室的评述 65

第七节减少机械损失的结构措施 69

一、机械损失的组成 69

二、机械效率与机械损失及负荷率的关系 70

三、提高机械效率的结构措施 71

第一节发动机负荷率和转速的选择 72

一、发动机负荷率与燃料消耗率之间的关系 72

第四章发动机使用节能技术 72

二、发动机燃料消耗率与转速的之间关系 73

三、发动机负荷和转速的选择 74

第二节发动机技术状态对能耗的影响及技术维护 74

一、压缩系统技术状态对发动机能耗影响及技术维护 74

二、换气系统技术状态对发动机能耗的影响及技术维护 75

三、燃料供给系统技术状态对发动机能耗的影响及技术维护 75

四、润滑系统技术状态对发动机能耗的影响及技术维护 77

五、冷却系统技术状态对发动机能耗的影响及技术维护 77

六、点火系统技术状态对发动机能耗的影响及技术维护 78

二、柴油的净化措施 79

第三节油料的净化 79

一、燃料的净化对节能的影响 79

第一节发动机增压技术 82

一、发动机增压系统的类型 82

第五章发动机节能技术与节能装置 82

二、柴油机增压对其性能的影响 83

第二节汽油机稀燃节能技术 85

一、汽油机稀燃节能原理 85

二、分层充气稀燃发动机燃烧系统 86

一、高能点火节能技术 87

第三节高能点火与闭缸节能技术 87

二、局部闭缸节能技术 89

一、可变配气相位节能原理 89

第四节可变配气相位节能技术 89

二、配气相位可变机构的构造和工作 90

第五节燃油的掺水乳化节油技术 91

一、燃油的乳化节油原理 91

二、燃油乳化方法 91

三、使用乳化油的节油效果 93

第六节节油装置 93

一、强制怠速节油装置 93

二、空气节油器 94

三、真空节油器 96

四、改善燃油雾化的节油装置 97

五、风扇离合器节油装置 99

六、磁化节油减烟器 101

七、聚氧节油器 102

第六章汽车节能技术 103

第一节汽车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及试验方法 103

一、汽车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 103

二、汽车燃料消耗量的试验 103

三、试验数据校正及试验结果说明 104

第二节汽车燃料消耗方程及节能途径 105

一、汽车行驶阻力 105

二、行驶阻力所消耗的功率 107

三、汽车燃料消耗方程 108

四、汽车节能的途径 111

第三节汽车节能的结构措施 112

一、汽车传动系统的无级变速 112

二、中央传动器传动比的合理选择 115

三、子午线轮胎的选用 116

四、轮胎花纹的正确选用 116

第四节汽车节能的使用措施 117

一、离合器技术状态对汽车油耗的影响及技术维护 117

二、变速箱和中央传动技术状态对汽车燃料消耗的影响及技术维护 118

三、转向、制动系统技术状态对汽车燃料消耗的影响及技术维护 118

四、轮胎的使用与汽车燃料消耗的关系及正确使用 118

一、汽车起步、换挡操作技术 119

二、正确选用挡位和控制车速 119

第五节汽车节能操作技术 119

五、合理拖挂 119

三、合理滑行 120

一、试验方法 121

二、评定的原则 121

四、减少制动 121

第六节节能技术与节能装置的试验方法和评定原则 121

三、节油装置和技术节油效果的评定指标 122

第七章拖拉机节能技术 124

第一节拖拉机和机组的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124

一、拖拉机燃料消耗率 124

二、机组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及燃料消耗方程 125

第二节拖拉机节能技术 132

一、提高拖拉机传动效率的技术措施 132

二、提高拖拉机滚动效的率技术措施 134

三、提高滑转效率的技术措施 134

一、合理编组 135

第三节田间作业机组节能技术 135

二、提高时间利用系数和幅宽利用系数 137

三、减少机组的牵引阻力 138

四、采用复式作业机组 138

五、采用高挡大油门和高挡小油门的操作技术 139

第四节运输机组的节能技术措施 140

一、农业运输的特点 140

二、运输机组的节能措施 141

第五节固定机组的节能技术措施 142

一、固定作业机组的种类 142

三、固定作业机组节能技术措施 143

二、固定作业的机组的作业特点 143

第八章汽车拖拉机检测 144

第一节汽车拖拉机检测技术发展概况 144

一、国内外汽车拖拉机检测技术发展概况 144

二、检测技术的应用与节能的关系 144

第二节汽车拖拉机发动机检测设备 144

一、机械式测功器 144

二、水力测功器 145

三、TCY—69型发动机油耗转速自动测量仪 148

四、BCY—1型发动机油耗转速自动测量仪 150

五、QFC—3型汽油发动机测试仪 152

六、CFC—1型柴油发动机测试仪 158

二、试验设备 160

一、试验条件 160

第九章水剂清洗节能技术 162

第一节概述 162

一、我国水基清洗技术发展概况 162

二、应用水基金属清洗剂的优点 162

三、水基金属清洗剂的应用范围 162

第二节水基金属清洗剂的组成、类型及去污原理 162

一、组成及类型 162

二、去污原理 163

三、表面活性剂 163

四、助剂 164

五、防锈添加剂 164

六、水基金属清洗剂的配方 165

一、工业油污的种类和性质 166

第三节水基金属清洗剂的清洗工艺和节油效果 166

二、清洗工艺过程和方法 167

三、清洗质量的评定和废液处理 169

四、节油效果 171

第十章管理节能措施 173

第一节我国石油供需状况及供应政策 173

一、石油供需状况 173

二、石油供应政策 173

三、执行石油供应政策的原则 174

第二节燃油消耗定额管理 174

一、制订燃油消耗定额的原则 174

二、燃油消耗定额的制订方法 175

三、奖惩制度 175

二、各级节油领导机构与管理人员职责 176

第三节汽车运输企业节油管理机构与油料管理人员职责 176

一、节油领导机构 176

第四节油料使用全过程的各项规律制度 177

一、油料入库计量管理制度 177

二、油库管理制度 177

三、行车和保修用油定额管理办法 178

第五节农机节能管理措施 178

一、基层节油领导机构的职能 178

二、加强新机手的培训和老机手复训 179

三、加强农机技术监督、建立健全农机鉴定和检测机构 179

四、加强农机修理行业的管理 179

五、实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 179

六、乡镇农机油料供应管理和设施的建设 17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