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
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

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修己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301025947
  • 页数:565 页
图书介绍:
《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目录
标签:新文学 编纂

目 次自 序 1

导 言 1

第一编1949年以前的编纂实践第一章新文学史编纂的开端 1

1.胡适的《最近五十年中国之文学》 1

新文学史研究的开始——《最近五十年中国之文学》的贡献2.“附骥式”的新文学史 9

赵景深的《中国文学小史》——陈子展的《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等书——冯沅君、谭正壁等的论述——钱基博的《现代中国文学史》第二章大学里的新课程 30

1.朱自清的新文学史课 30

《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文体分类型的体例——《纲要》的特色 30

2.周作人的讲演稿 39

周作人讲演《中国新文学源流》——循环论的观点第三章《中国新文学运动史》等著作 43

1.王哲甫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 43

第一部中国新文学史著——比较丰富的内容——平稳客观的态度——创作述评的不足2.30年代其他几部著作 54

伍启元的《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王丰园的《中国新文学运动述评》——鲜明的阶级论色彩——吴文祺的《新文学概要》——弗里契机械论的影响——其他3.《中国新文学大系》各集导言 70

对第一个十年的总结——史料的价值——独特的史识和文艺观——鲜明的学术个性第四章抗战以后的收获 82

1.李何林的《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 82

新的历史条件——政治斗争决定文艺斗争的观点——保存史料的成绩2.周扬的《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 91

《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提纲》的特色和新因素3.蓝海等人的几部著作 97

李一鸣的《中国新文学史讲话》——任访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几个方面的独特性——以创作演变为分期的依据——蓝海的《中国抗战文艺史》——记录亲历观感的价值——1949年以前的小结第二编1949年以后的编纂实践第五章新学科,新课程 121

1.新情况和新特色 121

建国后新文学史编纂的变化——第一次“文代会”对新文学史的总结——一个胜利阶级的需要2.新学科的建立 126

《〈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论证无产阶级对新文学的领导第六章《中国新文学史稿》等著作 132

1.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 132

几项新的“第一”——《史稿》的成就和特色——打着时代的烙印——出版总署的座谈会2.新文学史著的政治化 148

蔡仪的见解和他的《中国新文学史讲话》——特定的社会背景——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向着政治的大角度倾斜——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以论带史”的特色——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几部新文学史的比较第七章曲折和停顿 177

1.《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177

早春气候和《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作家论型体例的确立——曲折和反复2.在“大跃进”中 184

青年学生的集体编书——复旦大学学生的集体著作——深刻的教训 184

3.“文革”的大破坏 195

第八章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完成 200

1.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200

学科的恢复——一部总结性的著作——唐弢风范——虽展新姿仍存旧痕 200

2.恢复期的其他几部书 217

1.简编本传送新信息 226

为了应急而编书——拨乱反正的共同追求第九章寻求突破的努力和成果 226

学科发展中的创新趋向——唐 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2.几部有影响的新著 231

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数量与质量之间——钱理群等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吃螃蟹和吃蜘蛛第十章现代小说史的编纂 268

1.严家炎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268

出现早、收获多的小说史——捷足者的成绩——严著的贡献——重视科学论证2.杨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288

巨型化的趋向——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发现——总结、提炼之功——审美价值的重视——一个新的文化视角——比较文学的引入——语言和文采第十一章其他文体史的成绩 317

1.现代话剧史的编纂 317

一部夭折的话剧运动史——陈白尘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其他现代戏剧史、戏剧教育史 317

早出的《中国现代散文史稿》——俞元桂主编的《中国现代散文史》——《中国现代杂文史》等 329

2.现代散文史的编纂 329

3.现代文艺思潮史的编纂 348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19—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宝贵的实践经验第十二章其他类别的新文学史著 370

1.阶段性和地区性的新文学史 370

此类文学史著的作用——几种抗战文艺史——《中国五四文学史》——《中国解放区文学史》——行政区的新文学史2.其他一些有关著作 393

新诗史的初步收获——《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少数民族现代文学史的编纂——值得研究的问题——《中国翻译文学史稿》第十三章 台港版的中国新文学史 419

1.香港版的中国新文学史 419

早期出版物与内地的思想联系——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2.台湾版的中国新文学史 431

1.要善于把握机会 459

台湾的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工作——周锦的《中国新文学史》——苏雪林的《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其他台湾的有关著作第三编七十年后的沉思第十四章 回顾与展望 459

三个段落的回顾——第四次机会——大突破与集大成2.需要什么样的新文学史 463

优秀新文学史著的共性——“体、魂、形、衣”第十五章新文学史编纂与政治 472

1.史学与政治的关系 472

为什么修史——政治化偏向的深刻教训——难以截断的联系2.史学与现实的关系 488

正确理解史学的现实作用——政治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第十六章史学主体与史学客体 493

1.两种基本的倾向 493

各有所偏的两种观念——历史三态——尊重客体的独立品格2.新文学史观的意义 506

几种新文学史观——视角和视野——追求主客体的统一第十七章有关编纂学的问题 524

1.体例问题 524

不要看轻了体例——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描述型和阐释型2.学术风格 524

语言风格——证词和证据——有意史料和无意史料第十八章研究队伍的素养问题 536

1.新文学史的研究队伍 536

四代研究家——“史才三长”——才胜于学2.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 541

史德与讲真话——其他思想修养附录中国新文学史著作编目 549

本书参考书目 562

后 记 56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