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  1974-1984  下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  1974-1984  下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 1974-1984 下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文物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0100174X
  • 页数:194 页
图书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 1974-1984 下》目录

图 版 目 录 1

一秦始皇陵与秦俑坑外景 1

二一号兵马俑坑展览大厅外景 2

三一号兵马俑坑东端陶俑队列 3

四 一号兵马俑坑东端的陶俑、陶马 4

五T1K、T10K、T19K陶俑队列 6

六G 1—G10兵马俑队列 7

七 T19G9、T20G9陶俑队列 8

八T19G10、T20G10陶俑队列 9

九车兵军吏俑(T10G7:14) 10

一○ 车兵军吏俑(T2G2:97) 11

一一 陶马头部(T2 G2:⑦4) 12

一二陶马、砖墙及车迹 13

一三 陶俑出土现状(T2G4) 14

一四绘彩俑头一组 15

一五陶俑的彩绘 16

一六秦始皇陵 17

一七一号兵马俑坑发掘前的地貌及发掘现场 18

一八T1G4棚木及立柱炭迹出土状况 19

一九T 1、T10、T19建筑遗迹 20

二○ T1、T2建筑遗迹 21

二一T 1、T2南边壁及一、二号隔墙上的棚木槽 22

二二T20北边壁及九、一○号隔墙上的棚木槽 23

二三T19北边壁及八、九、一○号隔墙上的棚木槽 24

二四 T19G8、T20G8倒塌的红烧土硬块 26

二五T1东南角建筑遗迹 27

二六T1南边壁的二层台 28

二七T1南边壁的柱洞及T10六号隔墙上的棚木槽 29

二八T20的立柱及棚木槽 30

二九T19、T20的立柱遗迹 31

三○棚木、砖墙、夯土等建筑遗迹 32

三一 门 道 33

三二 甬道 34

三三席纹、铺地砖 35

三四夯土地基 36

三五T1K陶俑出土情况 37

三六T1陶俑、陶马出土情况 38

三七T 1、T2陶俑、陶马出土情况 39

三八T1G4陶俑出土情况 40

三九T10G5陶俑、陶马出土情况 41

四○ T10陶俑、陶马出土情况 42

四一T19陶俑、陶马出土情况 43

四二俑坑焚烧时烧坏的陶俑 44

四三陶俑足踏板出土情况 45

四四 Ⅰ式车兵军吏俑(T2G2:97) 46

四五 Ⅰ式车兵军吏俑(T2G2:97) 47

四六 Ⅰ式车兵军吏俑(T10G5:15) 48

四七 Ⅱ式车兵军吏俑(T1G3:15) 49

四八 Ⅲ式车兵军吏俑( T10G7:14) 50

四九 Ⅲ式车兵军吏俑(T10G7:14) 51

五○ Ⅲ式车兵军吏俑(T19G10:14) 52

五一御手俑(T20G10:98) 53

五二车右俑(T1G3:13) 54

五三车右俑(T19G10:13) 55

五四 Ⅰ式步兵军吏俑 56

五五 Ⅰ式、Ⅱ式步兵军吏俑 57

五六 Ⅰ式、Ⅲ式步兵军吏俑 58

五七 Ⅲ式、Ⅳ式步兵军吏俑 59

五八 Ⅳ式、Ⅴ式步兵军吏俑 60

五九 Ⅰ式袍俑 61

六○ Ⅰ式袍俑 62

六一 Ⅱ式、Ⅲ式袍俑 63

六二 Ⅲ式袍俑 64

六三 Ⅳ式袍俑 65

六四介帻甲俑(一) 66

六五介帻甲俑(二) 67

六六介帻甲俑(三) 68

六七介帻甲俑(四) 69

六八介帻甲俑及Ⅰ式扁髻甲俑 70

六九 Ⅱ式扁髻甲俑 71

七○ Ⅲ式扁髻甲俑 72

七一 Ⅱ式扁髻甲俑 73

七二 Ⅲ式扁髻甲俑 74

七三 Ⅳ式扁髻甲俑 75

七四 Ⅳ式扁髻甲俑 76

七五 Ⅰ式圆椎髻甲俑 77

七六 Ⅰ式、Ⅱ式圆椎髻甲俑 78

七七 Ⅱ式圆椎髻甲俑 79

七八 T10G6—G7、T19G8陶俑、陶马队列 80

七九T10陶俑、陶马队列全景 82

八○ T 1、T10、T19陶俑、陶马队列 84

八一T1K南端陶俑队列(局部) 85

八二T1K东南角陶俑队列 86

八三 T 1G 1及T19、T20G 11陶俑队列 87

八四 T2G2陶俑队列 88

八五T1G2车前的陶俑、陶马 89

八六T1G4陶俑队列 90

八七T10G5陶俑、陶马队列 91

八八T10G6陶俑队列 92

八九T19G10陶俑、陶马 93

九○ T19、T20陶俑、陶马 94

九一 T19G9陶俑、陶马及T20部分陶俑 96

九二靴、履及行滕 97

九三履、行滕、护腿 98

九四 带 钩(一) 99

九五带钩(二) 100

九六带钩(三) 101

九七带钩(四) 102

九八介帻及一型冠 103

九九二型、三型冠 104

一○○扁髻 105

一○一 圆椎髻 106

一○二 圆椎髻及发辫 107

一○三发辫 108

一○四 发辫及陶俑头像 109

一○五 陶俑头像 110

一○六 陶俑头像 111

一○七 陶俑头像 112

一○八T2G2:97军吏俑头像 113

一○九铠甲俑头像 114

一一○ T20G 10:97军吏俑头像 115

一一一 陶俑的脸型及面部表情(一) 116

一一二 陶俑的脸型及面部表情(二) 117

一一三 陶俑的脸型及面部表情(三) 118

一一四 T1K:23陶俑头像 119

一一五 陶俑的脸型及面部表情(四) 120

一一六 陶俑的脸型及面部表情(五) 121

一一七 陶俑的脸型及面部表情(六) 122

一一八T10G6:20陶俑头像 123

一一九 陶俑的脸型及面部表情(七) 124

一二○ 陶俑的脸型及面部表情(八) 125

一二一T1K:17陶俑头像 126

一二二 陶俑的脸型及面部表情(九) 127

一二三 陶俑的脸型及面部表情(一○) 128

一二四 陶俑的脸型及面部表情(一一) 129

一二五 陶俑的脸型及面部表情(一二) 130

一二六 陶俑的脸型及面部表情(一三) 131

一二七 陶俑的体型(一) 132

一二八 陶俑的体型(二) 133

一二九陶俑的体型(三) 134

一三○ 陶俑的体型(四) 135

一三一 陶俑的体型(五) 136

一三二陶俑的体型(六) 137

一三三陶俑的体型(七) 138

一三四 陶俑的体型(八) 139

一三五陶俑的体型(九) 140

一三六 陶俑的体型(一○) 141

一三七陶俑的体型(一一) 142

一三八 陶俑的体型(一二) 143

一三九一类一型铠甲 144

一四○一类二型、三型铠甲 145

一四一二类一型、二型铠甲 146

一四二二类三型铠甲 147

一四三陶俑的手势 148

一四四 陶俑的手势 149

一四五T19G10陶马一组 150

一四六T19陶马两组 151

一四七T10G7陶马 152

一四八 陶马头部(T10G5:③1—4) 153

一四九 T10G5陶马一组 154

一五○ 陶马头部(T20G10:⑧4) 155

一五一 陶马(T20G 10) 156

一五二 陶马(T20G10:⑧2) 157

一五三 陶马一组侧视(T10G5:③1—4) 158

一五四 陶俑足履、腿及躯干下部制法 159

一五五陶俑躯干制法 160

一五六陶俑手及头的制法 161

一五七陶俑头及陶马头制法 162

一五八陶马头及耳、飞鬃、尾 163

一五九陶俑彩色的化学保护 164

一六 ○车迹(T1G2:①) 165

一六一衡、轭(T1G2:①) 166

一六二车迹及陶马(T 1G2:①) 167

一六三车、鼓遗迹 168

一六四车辕炭迹(T10G7:④) 169

一六五车轮及辕(T10G7:④) 170

一六六车迹(T19G9:⑤) 171

一六七车及木环遗迹 172

一六八车迹及陶马(T19G9:⑤) 173

一六九车轮及辕 174

一七○铜甬钟 175

一七一车马器 176

一七二铜马饰件 177

一七三铜、骨车马器 178

一七四 陶笄及铁工具 179

一七五铜剑、金钩 180

一七六铜剑、璏、琕 181

一七七铜铍 182

一七八铜铍 183

一七九铜铍及铍格、剑格、铜矛 184

一八○铜戟出土情况 185

一八一铜戟 186

一八二铜戟刻辞 187

一八三铜戈 188

一八四铜錞及箭束出土情况 189

一八五铜錞出土情况 190

一八六弓箭出土情况 191

一八七箭束、箙及系箙的陶环 192

一八八铜镞、铜弩机 193

一八九铜镞、铁镞 19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