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昌勇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109062570
- 页数:311 页
目 录 1
绪 论 1
第一节 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 1
一、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地 1
二、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三、土壤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 4
四、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5
第二节 土壤及土壤科学的发展 6
一、土壤的概念 7
二、土壤肥力的概念 8
三、近代土壤科学的发展及主要观点 9
第三节 土壤学科体系、研究内容和方法 12
一、分支学科及研究内容 13
二、土壤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15
三、土壤学的研究方法 15
一、土壤矿物质的主要元素组成 21
第一节 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 21
第一章 土壤矿物质 21
第一 土壤组成和性质 21
二、土壤的矿物组成 22
第二节 粘土矿物 23
一、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 23
二、非硅酸盐粘土矿物 28
第三节 我国土壤粘土矿物分布规律 30
一、风化和成土作用与粘土矿物组成的关系 30
二、我国土壤粘土矿物分布规律 31
第二章 土壤有机质 32
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其组成 32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32
二、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及其组成 33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 34
一、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分解和转化 34
二、植物残体的分解和转化 35
三、土壤腐殖物质的分解和转化 35
四、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和转化的因素 36
第三节 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和性质 38
一、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 38
二、土壤腐殖物质一粘土矿物复合体 39
三、土壤腐殖酸的分组 40
四、土壤腐殖酸的性质 41
第四节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管理 44
一、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44
二、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 45
三、土壤有机质的管理 46
第三章 土壤生物 50
第一节 土壤生物多样性 50
一、土壤生物类型的多样性 50
二、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 51
三、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多样性 53
四、土壤微生物呼吸类型的多样性 54
一、温度 55
第二节 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的环境因素 55
二、水分及其有效性 56
三、pH 57
四、氧气和Eh值 57
五、生物因素 57
六、土壤管理措施 57
第三节 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发生和分布 58
一、不同类型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 58
二、土壤剖面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 59
三、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的分布 60
四、微生物与植物根的联合 60
第四节 土壤生物活性及表征 61
一、土壤酶 61
二、生物活性物质 64
第四章土壤质地和结构 66
第一节 土壤三相组成 66
一、土壤的密度和容重 66
二、土壤的三相和孔隙 68
一、土粒和粒级 69
第二节 土壤质地 69
二、各级土粒的组成和性质 72
三、土壤的机械组成和质地 74
四、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 77
第三节 土壤结构 80
一、土壤结构体 80
二、团粒结构的发生 82
一、土壤的孔性与孔度 89
第四节 土壤孔性和土体构造 89
二、团粒结构的多级孔度模型 93
三、当量孔径 93
四、土体构造 94
第五章 土壤水 98
第一节 土壤水的类型划分及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 98
一、土壤水的类型划分及有效性 98
二、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101
三、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 102
一、土水势及其分势 104
第二节 土壤水的能态 104
二、土壤水吸力 107
三、土壤水能态的定量表示方法 107
四、土水势的测定 107
五、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108
第三节 土壤水的运动 110
一、饱和土壤中的水流 110
二、非饱和土壤中的水流 111
三、土壤中的水汽运动 111
四、入渗、土壤水的再分布和土面蒸发 112
五、田间土壤水分平衡 115
第四节 土壤中的溶质运移 116
一、溶质的对流运移 117
二、溶质的分子扩散 117
三、溶质的机械弥散 117
四、溶质的水动力弥散 118
一、土壤空气的组成 119
第一节 土壤空气 119
第六章 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 119
二、土壤空气的运动 120
第二节 土壤热量 122
一、土壤热量的来源 122
二、土壤表面的辐射平衡及影响因素 123
三、土壤的热量平衡 124
第三节 土壤热性质 125
一、土壤热容量 125
二、土壤导热率 126
三、土壤的热扩散率 126
第四节 土壤温度 127
一、土壤温度的季节或月变化 127
二、土壤温度的日变化 128
三、地形地貌和土壤性质对土温的影响 128
第一节 土壤形成因素及其在土壤发生中的作用 133
一、土壤形成因素 133
第七章 土壤形成和发育 133
第二 土壤环境过渡 133
二、母质对土壤发生的作用 134
三、气候与土壤发生的关系 136
四、生物因素在土壤发生中的作用 139
五、地形与土壤发生的关系 141
六、成土时间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142
七、人类活动对土壤发生演化的影响 144
一、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大小循环 145
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 145
二、土壤发生中的基本成土作用 146
三、主要的成土过程 150
第三节 土壤发育 154
一、土壤的个体发育 154
二、土壤的系统发育 154
三、土壤剖面、发生层和土体构型 154
四、反映土壤风化发育的指标 156
第八章 土壤胶体化学和表面反应 158
第一节 土壤胶体的表面性质 158
一、土壤胶体表面类型 158
二、土壤胶体的比表面和表面积 159
三、土壤表面电荷和电位 160
第二节 土壤胶体对阳离子的吸附交换反应 162
一、离子吸附的一般概念 162
二、阳离子静电吸附 163
三、阳离子交换 163
四、阳离子的专性吸附 167
三、阴离子专性吸附 169
二、阴离子的负吸附 169
一、阴离子的静电吸附 169
第三节 土壤胶体对阴离子的吸附与交换 169
第九章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171
第一节 土壤酸、碱性的形成 171
一、土壤酸性的形成 171
二、土壤碱性的形成 173
第二节 土壤酸度的指标 175
一、土壤酸度的强度指标 175
二、土壤酸的数量指标 176
三、土壤碱性指标 177
四、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 178
第三节 土壤氧化还原反应 179
一、土壤氧化还原体系 180
二、土壤氧化还原指标 181
三、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的因素 183
第四节 土壤缓冲性 183
一、土壤缓冲性的概念 183
二、土壤酸、碱缓冲性 184
三、土壤氧化还原缓冲性 186
第五节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与生物环境 187
一、生物对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的适应性 187
二、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与养分的生物有效性 188
三、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与有毒物质的积累 189
四、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的调节 189
第十章 土壤养分循环 192
第一节 土壤氮素循环 192
一、陆地及土壤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 192
二、土壤氮的获得和转化 193
三、土壤氮的损失 195
四、土壤氮的调控 196
第二节 土壤磷和硫的循环 199
一、土壤磷的形态和数量 199
二、土壤磷循环与转化 202
三、土壤硫的含量和形态 203
四、土壤硫的循环及转化 204
第三节 土壤中的钾钙镁 205
一、土壤钾的形态和含量 205
二、土壤钾的转化及其调节 206
三、土壤钾的固定和释放及其影响因子 207
四、土壤中的钙和镁 208
第四节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循环 209
一、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来源及转化 209
二、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形态 210
三、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211
一、土壤养分的动态平衡 213
第五节 土壤养分平衡及有效性 213
二、土壤中养分向植物根的移动 214
三、土壤溶液中养分的补给 214
第三篇 土壤管理和保护 221
第十一章 土壤分类和调查 221
第一节 土壤分类的基本概念和要求 221
一、基本概念 221
四、土壤分类的依据 222
三、土壤分类的理论基础 222
二、土壤分类工作的内容 222
五、土壤分类的要求 223
第二节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 223
一、形成和发展 223
二、分类原则 229
三、命名方法 231
第三节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 231
一、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231
二、系统分类的结构 233
三、命名方法 234
第四节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235
一、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235
二、分类原则 235
三、分类系统和命名方法 236
四、特点 237
第五节 土壤调查及其应用 238
一、土壤调查的内容和步骤 238
二、土壤调查的技术 239
三、新技术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 240
四、土壤调查成果的农业应用 241
五、土壤调查成果的非农业应用 241
第十二章 土壤耕作和管理 242
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概念及其基本操作 242
一、耕作的概念 242
二、耕作的基本作业 243
第二节 土壤力学性质 245
一、土壤粘结性 246
三、土壤塑性 248
二、土壤粘着性 248
四、土壤胀缩性 250
五、土壤耕作阻力 250
第三节 土壤耕性和耕作管理 252
一、土壤力学性质与宜耕期的关系 252
二、土壤压板问题 253
三、水田土壤的粘闭及其防止 254
四、轮作与培肥 255
第四节 几种主要耕作方法 256
一、传统耕作方法 256
二、深松耕作法 257
三、免耕和少耕法 259
四、深耕施肥改土耕作法 261
第十三章 土壤污染与防治 263
第一节 土壤污染的概念 263
一、土壤背景值 263
二、土壤自净作用 264
三、土壤环境容量 265
四、土壤污染的概念 270
第二节 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271
一、重金属污染物 271
二、有机污染物 274
三、固体废物与放射性污染物 278
第三节 土壤组成和性质对污染物毒性的影响 279
一、土壤组成对污染物毒性的影响 279
二、土壤酸碱性对污染物毒性的影响 282
三、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对污染物毒性的影响 283
第四节 酸性沉降对土壤的影响 286
一、土壤酸化的阶段性发展过程 286
二、酸性沉降与土壤中铝的活化和溶出 287
三、土壤对酸性沉降的缓冲能力 287
四、酸性沉降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288
五、酸性沉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288
第五节 土壤污染的防治 288
一、提高保护土壤资源的认识 288
二、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289
第十四章 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 291
第一节 土壤退化的概念及分类 291
一、土壤退化的概念 291
二、土壤退化的分类 292
第二节 我国土壤退化的背景与基本态势 294
一、我国土壤退化的自然社会条件制约 294
二、我国土壤退化的现状与态势 296
一、土壤沙化和土地沙漠化 297
第三节 土壤退化主要类型及其防治 297
二、土壤流失 299
三、土壤盐渍化与次生盐渍化 303
四、土壤潜育化与次生潜育化 304
五、土壤肥力衰退和土壤污染防治 305
第四节 土壤质量及评价 305
一、土壤质量的概念 305
二、土壤质量评价参数与指标体系 306
三、土壤质量的评价方法 310
- 《基于地质雷达信号波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探测方法研究》赵贵章 2019
- 《土壤环境监测前沿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著 2018
- 《污灌农田污染土壤修复试验研究》齐学斌,樊向阳,乔冬梅 2019
-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要点分析》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著 2019
- 《深圳市土壤环境技术体系构建研究》郗秀平等编著 2019
- 《场地环境调查、风险评估与土壤污染修复案例详解》李登新等 2019
- 《我国土壤修复产业预测分析和发展战略》张红振等 2019
- 《果园土壤重金属镉污染与植物修复》林立金,廖明安主编 2019
- 《电子垃圾污染土壤修复》卢桂宁著 2019
-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华北农田土壤主要氮循环过程的影响》刘杏认,张晴雯著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