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机志
山东省农机志

山东省农机志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山东省农机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山东省农机志编纂委员会
  • 出版年份:1990
  • ISBN:
  • 页数:301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竹荪栽培技术下一篇:爱犬养护500问
《山东省农机志》目录

概述 1

目录 1

大事记 8

第一篇 山东农业机械化自然、经济环境 31

第一章 农业自然条件 31

第一节 地貌、土壤 31

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 33

第三节 农业气候资源 35

第四节 农作物生长季的降水量及水资源 37

第五节 农业自然灾害 37

第一节 农业发展的历程、速度 40

第二章 农业经济环境、技术条件与农业机械化 40

第二节 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 41

第三节 农业净产值、资金收益率和农作物成本 42

第四节 劳动生产率和主要作物用工量 46

第五节 土地利用率 48

第六节 农副产品商品率 51

第七节 农民经济收入 52

第八节 农业生产结构 52

第九节 农业固定资产 54

第十节 农业现代化水平 54

第十一节 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投资 58

第十二节 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59

第二篇 山东古代农具发展史略 60

第一章 石制农业生产工具 60

第一节 旧石器时期的打制工具 60

第二节 新石器时期的磨制工具 60

第三节 金石并用时期的工具 65

第二章 铁制农具的发展 68

第三章 主要历史时期山东传统农具的演变 71

第一章 传统农具的品种、分类及用途 78

第一节 耕耘工具 78

第三篇 近代传统农具之鸟瞰和新式农具 78

第二节 平整工具 82

第三节 播种、镇压工具 84

第四节 中耕、除草工具 85

第五节 灌溉工具 86

第六节 收获、脱粒工具 89

第七节 农副产品加工工具 92

第八节 农业运输工具 94

第九节 其它工具 97

第二章 传统农具的制作与销售 99

第三章 山东传统农具的特点 100

第四章 各阶级占有农具的情况 102

第五章 山东名牌传统农具 103

第六章 建国后传统农具的增补 106

第七章 传统农具的改良及新式农具的推广 108

第一节 山东近代农具引进概况 108

第二节 建国初期传统农具的改良 110

第三节 新式农具的推广 112

第四节 农业工具改革运动 117

第一节 现代农业机械的出现 120

第二节 创办国营机械化农场 120

第一章 试办国营拖拉机站阶段 120

第四篇 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120

第三节 机械排灌的发展 121

第四节 试办国营拖拉机站 121

第二章 集体为主办农业机械化阶段 123

第一节 贯彻“三主方针”,国营站下放,实行社营 124

第二节 机械上收,再办国营站 124

第三节 国营站再次下放,发展队营 125

第三章 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并存阶段 126

第五篇 农机具及作业 129

第一章 农机动力结构及装备水平 129

第一节 农业动力结构的变化 129

第一目 农机总动力拥有量、总值 130

第二节 农机总动力拥有量、总值、结构 130

第二目 农机总动力结构 131

第三节 农机装备水平 141

第二章 农业机具及农业机械化水平 142

第一节 种植业机械化 142

第一目 耕耘机具 142

第二目 播种机具 146

第三目 农田排灌机具 149

第四目 植保机具 149

第五目 收获机具 151

第六目 场上及种子加工机具 152

第七目 农村运输机具 156

第二节 林业机械化 159

第三节 牧业机械化 159

第四节 农产品、饲料加工机械化 159

第一目 粮食加工机具 159

第二目 棉花加工机具 161

第三目 油料加工机具 161

第四目 饲料加工机具 162

第五节 渔业机械化 163

第六节 农机作业水平 163

第一章 管理机构沿革 165

第一节 省级管理机构 165

第六篇 农机管理 165

第二节 地市级管理机构 166

第三节 县及基层管理机构 167

第二章 管理内容 169

第一节 计划管理 169

第二节 劳动管理 173

第三节 机务管理 174

第四节 财务管理 177

第一目 国营站的财务管理 177

第五节 农机安全监理 181

第二目 集体经营单位的财务管理 181

第六节 油料管理 184

第七节 思想政治工作 185

第三章 经营管理的改革 186

第一节 国营站的改革 186

第二节 集体经营农机的改革 187

第三节 改革后的农机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建设 187

第七篇 农机科研、推广 189

第一章 科研推广体制 189

第二章 农机科研 190

第一节 科研活动 190

第二节 科研成果 191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区划 197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试点 203

第三章 农机推广 206

第一节 机械化农具的推广 206

第二节 机械化作业项目的推广 210

第三节 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 214

第四章 农机科普读物 217

第一节 《山东农机化》期刊 217

第二节 农机科普书籍 217

第五章 国际往来 219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农机人员培训 222

第二节 地市、县农业机械化学校(常训班) 222

第一章 农机培训 222

第八篇 农机培训、教育 222

第三节 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 223

第二章 农机教育 223

第一节 在职人员教育 223

第二节 中等农机化专业教育 224

第三节 高等农机化专业教育 227

第九篇 农机维修 230

第一章 农机维修体制 230

第二章 农机维修业务 230

第一节 拖拉机修配厂 230

第二节 拖拉机站的农机维修 231

第三节 三级农机修造网 232

第四节 农机维修业的改革与调整 234

第三章 农机维修制度与方法 235

第一节 农机维修制度 235

第二节 农机维修方法 237

第十篇 农机试验鉴定 238

第一章 试验鉴定体制 238

第二章 试验鉴定条件和方法 238

第一节 技术标准 238

第三节 试验鉴定方法 239

第二节 试验鉴定条件 239

第三章 农机试验鉴定 240

第一节 半机械化农具 240

第二节 柴油机 241

第三节 拖拉机 242

第四节 机械化农具 244

第五节 国外引进机具的试验 246

第六节 其它方面的鉴定 246

第十一篇 农机供应销售 252

第一章 机构沿革 252

第二目 新式农具 253

第一目 传统农具 253

第二节 经营范围 253

第二章 农机供应经营 253

第一节 经营原则 253

第三目 农业机械 254

第三节 经营方式 256

第四节 经营效益 257

第三章 农机供应企业管理 260

第一节 计划管理 260

第二节 财务管理 260

第三节 销售价格管理 262

第四节 仓储、运输、商检管理 264

第六节 农机产品积压、报废处理 265

第五节 推行经济责任制 265

附录杂记 267

一、山东新石器时代农业考古概述 267

二、论山东农业机械化的特征 273

三、鉴往知今、振兴齐鲁——编写《农机志》后之回顾、思考、启迪 276

四、十年来山东农机化在理论上、观念上的九大转变 281

五、庄农日用杂字 282

六、山东省1986~1989年农机化统计资料提要 284

七、1989年山东农机化稳步发展 285

八、山东省农业机械化重要文献辑存 287

九、农机英模录 28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