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当代西方宗教哲学
当代西方宗教哲学

当代西方宗教哲学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单纯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0446721
  • 页数:454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介绍了当代西方宗教哲学的分支、发展、变化,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上一篇:宗教研究概论下一篇:哲学与生活
《当代西方宗教哲学》目录
标签:宗教 哲学

第一节 当代西方宗教哲学的历史背景 1

一 “宗教哲学”与“宗教的哲学” 1

二 当代宗教哲学的直接渊源 2

三 当代宗教哲学的主要流派 5

第二节 宗教与哲学的关系 11

一 宗教与哲学的对象 11

二 方法上的区别 12

三 哲学与宗教的联系 13

第三节 来自哲学的挑战 14

一 来自分析哲学的挑战 14

二 存在主义对宗教议题的挑战 16

三 过程哲学对传统宗教观念和形而上学的修正 19

四 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神学和形而上学的质疑 20

第四节 变化中的宗教哲学问题 21

一 神学议题与宗教哲学问题 22

二 形而上学的上帝观念:Being 25

三 怎样思考和谈论上帝 27

四 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传统 27

五 归正宗认识论中的宗教哲学问题 28

六 维特根斯坦主义者的问题 29

七 新托马斯主义的问题 30

第五节 宗教哲学的发展趋势 31

一 宗教哲学研究的内容在不断扩展 31

二 哲学流派的多元化的启示意义 32

三 无神论的影响越来越大 34

四 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36

第一章 分析哲学 38

第一节 分析哲学的概貌 38

第二节 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与宗教哲学 40

一 生平:请告诉我,我是不是十足的白痴? 40

二 所有的哲学问题都解决了? 42

三 哲学思想 44

四 宗教中的命题都是无意义然而又神秘的 48

五 对维特根斯坦宗教思想的评论 51

第三节 艾耶尔的宗教哲学 54

一 经验主义的几种原则 54

二 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 55

三 “柔性实证原则” 57

四 宗教议题:如何解释“上帝存在” 59

五 对艾耶尔宗教思想的评论 62

第四节 海尔的宗教哲学 64

一 宗教陈述与“怖戾克” 64

二 “怖戾克”的局限性 66

第五节 巴希尔·米歇尔的宗教哲学 67

一 宗教信仰与观察判断之间的区别 67

二 “知性”是哲学而非宗教的规则 70

三 对米歇尔宗教哲学的评论 72

一 知性不仅仅是推理,而且还是领悟 73

第六节 马斯克沃:反经验论的宗教哲学 73

二 怎样理解人的有限语言与上帝的无限特征 76

第七节 约翰·威斯顿的宗教哲学 79

一 分析哲学的目的:消除上帝存在的经验证据 79

二 园丁的故事 80

三 对威斯顿分析思路的评论 84

第八节 布雷斯韦特的心理意向意义理论 85

一 心理意向意义的理论 85

二 怎样理解宗教信仰中的主观意图? 88

第九节 信之以诚:麦克因泰尔的宗教哲学 89

一 宗教信仰是一种生命体验的意义 89

二 宗教的真谛:信之以虔诚而非信之以真实 90

三 对信之以诚的评论 92

第十节 语言分析:拉姆齐的宗教哲学 93

一 令人困惑的宗教语言 93

二 “良心发现”与“执著奉献” 95

三 宗教语言的特征:言约义丰的“废话” 97

四 宗教语言:怎样谈论上帝? 99

五 宗教语言的先验性:“逻辑叫停牌” 102

六 宗教语言与认知模型 102

七 对宗教认知模型的分析 105

第十一节 索斯凯斯:再论隐喻与宗教语言 108

一 反思型实在论 108

二 隐喻在宗教语言中的意义 109

三 隐喻与宗教经验的转化 113

第十二节 总评 114

一 分析哲学与宗教哲学 114

二 基础主义与证据主义 117

第二章 归正宗认识论 121

第一节 归正宗认识论的概貌 121

一 归正宗认识论:回应证据主义 124

第二节 普兰汀格与归正宗认识论 124

二 基础主义的自相矛盾 126

三 普兰汀格的宗教哲学 127

第三节 阿尔斯顿与归正宗认识论 131

一 感知上帝 131

二 信仰的逻辑实践 134

三 基督教的神秘体验是自明的 136

第四节 约翰·希克的宗教认识论 138

一 宗教多元论与“体验为” 138

二 宗教意识的伦理意义 141

三 结论:不同凡响的宗教实在主义 142

第五节 斯温伯恩的宗教认识论 147

一 贝叶斯式的概率论 147

二 可能性、定性与轻信原则 150

第六节 菲利普斯对归正宗认识论的反思 152

一 宗教实在论的误区 152

二 宗教议题的超验特性 154

三 伦理价值:宗教知识的实用性 157

四 “爱你的邻人” 158

五 对宗教认识论的反思 159

第三章 宗教哲学中的无神论者 162

第一节 弗卢的无神论思想 162

一 背景:逻辑实证主义与启示实证论 162

二 弗卢对有神论的挑战 164

三 上帝:没有证据就无罪推定 166

第二节 尼尔森的无神论思想 168

一 精神分析师的笑话 168

二 上帝存在:必须满足经验和逻辑这两个条件 170

第三节 洛威的无神论思想 172

一 怀疑上帝存在的三段论形式 172

二 三种无神论者 174

三 怎样理解“友好的无神论” 174

第一节 存在主义的概貌 177

第四章 存在主义 177

第二节 卡尔·雅斯贝斯的存在主义 180

一 存在主义与人的主体性价值 180

二 作为信仰的哲学 182

三 启示与自由 184

四 存在与理性 186

五 宗教文化与轴心文明 187

第三节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190

一 若即若离的宗教影响 190

二 《存在与时间》 191

三 虚无的奥义 193

四 存在的超越性与宗教情怀 196

五 结论:存在与上帝 198

第四节 萨特的存在主义 200

一 萨特:浪漫的生平 200

二 “自觉的存在”与“自在的存在” 201

三 结论:“存在先于本质” 205

第五节 马塞尔的存在主义 207

一 生平:彼此反感、自相矛盾 207

二 人的存在:沟通哲学与宗教的基础 208

三 “参与”:哲学及宗教的解释 210

第六节 蒂利希的存在主义 214

一 生平:移民神学家 214

二 存在:哲学与神学的关联性 215

三 上帝、终极关怀、自存在 218

第五章 新托马斯主义 222

第一节 新托马斯主义形成的背景和基本特征 222

第二节 马利坦的宗教哲学 225

一 思想三变:科学、直觉、神学 225

二 回应经验主义——分析哲学体系 227

三 知识的等级 228

四 上帝与先验的存在性 232

五 信仰的价值 235

第三节 埃梯厄纳·日尔松的宗教哲学 236

一 重新解读阿奎那 236

二 启示与理性:托马斯与笛卡尔 237

三 本质先于存在 241

四 结论:形而上学的末路与宗教的开端 244

第四节 卡尔·拉纳的宗教哲学 245

一 生平:影响“梵二会议”的神学家 245

二 “预期理解”:融合康德与托马斯 246

三 神学人类学 251

四 结论:从宗教信仰中转化出伦理价值 253

第六章 过程哲学与过程神学 257

第一节 过程哲学与过程神学总论 257

第二节 伯格森的过程哲学 261

一 直觉主义的认识论 261

二 《创造的进化论》 263

三 心理学的解释:直觉主义的方法论 266

四 上帝:我们随时体验的生命意识 269

五 结论:对上帝的两种理解方式 271

第三节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 274

一 一生都在思考有关上帝的问题 274

二 宗教是一种超越性的“独处” 276

三 从实在论转向时间、变化、创造性的过程论 279

四 “实际的自体”与上帝自体 281

第四节 夏尔丹的过程哲学 285

一 身兼三职:哲学家、牧师和古生物学家 285

二 人的特性与“智力生命圈” 286

三 “奥米伽点” 289

第五节 哈特肖恩的过程哲学 291

一 生平:标新立异的有神论者 291

二 对上帝观念的三种判断 293

三 结论:如何理解上帝的“无所不知”与“无所不能” 295

第七章 法兰克福学派 300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理论旨趣 300

一 法兰克福学派的形成 300

二 法兰克福学派的基本思想 302

第二节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宗教思想 306

一 宗教仅仅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306

二 纠正启蒙运动的宰制:艺术、批判性思考和宗教 309

第三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激进派——马尔库塞 312

一 “真我”与异化 312

二 宗教:矫正单向度的人? 313

第四节 温和派——哈贝马斯 315

一 工具理性与交往理性 315

二 交往理性对宗教的启发 317

第五节 结论 320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的概貌 322

一 基本涵义 322

第八章 后现代主义 322

二 后现代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325

第二节 尼采思想:酒神式后现代主义的先驱 328

一 尼采:以多样性的“观点”对抗普遍的规则 328

二 酒神式的后现代主义与“虚拟实在” 331

第三节 福柯的基督教批判 332

一 生平:博学而充满矛盾 332

二 人性考古学 334

三 基督教摧残了人的创造性和生命力 336

四 结论:以古希腊罗马传统矫正基督教传统 337

第四节 克尔凯郭尔与弥赛亚式的后现代主义 340

第五节 德里达的宗教思想 343

一 生平:文化边缘的犹太人 344

二 引人注目的思想家 346

三 差异与差延 347

四 解构与解构的悖论 350

五 似非而是的方法 352

六 声音中心主义与逻格斯中心主义 354

七 解构声音中心主义和逻格斯中心主义 356

八 解构主义与否定的神学 358

九 没有宗教的宗教 360

十 结论:宗教多元论的意义 362

第六节 库比特的非实在论宗教思想 364

一 实在论的上帝观是“粗暴的错误” 364

二 宗教的价值:自我圆满 367

第七节 马利安的后现代主义宗教哲学 371

一 从上帝的绝对存在性开刀 371

二 偶像与圣像 372

三 重塑上帝的神圣性 376

四 对马利安宗教哲学的评论 380

第九章 女性主义与宗教哲学 382

第一节 女性主义宗教哲学的相关背景 382

一 挑战男性上帝的开路先锋 384

第二节 马丽·达丽:女性主义宗教哲学的开路先锋 384

二 解放神学与解放女性 385

三 以女性议题代替上帝议题 388

四 女性主义的新上帝观念 391

五 走向激进主义 392

第三节 麦克法格:温和派的女性宗教哲学 394

一 温和主义的立场 394

二 解构宗教语言中的男性霸权 396

三 隐喻的宗教价值 399

四 解读“天父上帝” 400

五 结论:“朋友神”隐喻 403

第四节 后结构主义的女性宗教哲学(上):埃瑞伽蕾 405

一 埃瑞伽蕾:性心理分析的立场 405

二 性差异与社会平等 408

三 重塑女性的神圣 409

一 与宗教有关的价值危机 412

第五节 后结构主义的女性宗教哲学(下):克里斯蒂娃 412

二 符号:语言结构中女性的神圣性 414

三 解构语言普遍性中的男性权威 416

四 结论:女性与重现圣爱 419

第六节 女性主义宗教哲学的反思与探索:安德森 423

一 《女性主义的宗教哲学》 423

二 女性主义的认识论 424

三 神话:从反思“性偏见”中重构宗教信仰 428

四 结论:重估神秘性的价值 431

第七节 简珍对重塑神圣系统的探索 434

一 男性优越是误置的神圣观念 434

二 神圣的欲望 436

三 重塑神圣的象征系统 440

第八节 女性主义宗教哲学的结论 443

主要参考文献 446

后记 45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