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粮油棉优质高效栽培新技术手册
粮油棉优质高效栽培新技术手册

粮油棉优质高效栽培新技术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倪玉峰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109064433
  • 页数:356 页
图书介绍:
《粮油棉优质高效栽培新技术手册》目录

目 录 1

出版说明 1

序 言 1

前 言 1

第一章水稻旱育秧技术 1

一、概述 1

(一)育秧方式变化 1

(二)旱育秧技术的产生 2

(三)旱育秧技术的引进 3

(四)旱育秧技术的发展 4

(五)旱育秧技术的效益 5

(六)旱育秧技术的推广应用前景 7

二、旱育秧的特征、特性 8

(一)旱育秧的特征 8

(二)旱育秧的特性 9

三、旱育秧是培育标准壮秧的最佳方式 11

(一)对壮秧关键控制因子的认识 11

(二)对壮秧标准的认识两次飞跃 12

(三)旱育壮秧标准 13

(四)旱育秧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四、旱育秧苗床与培肥技术 15

(一)床址选择 15

(二)苗床面积 16

(三)苗床培肥 17

(四)床土调酸 23

(五)床土消毒 25

(六)苗床制作 25

五、旱育秧技术 26

(一)适宜播种期的确定 26

(二)适宜播种量的确定 27

(三)播种 29

(四)苗期水分管理技术 31

(五)苗期追肥技术 35

(六)矮化促蘖技术 36

(七)旱育秧黄化死苗的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36

(三)叶面积与茎蘖数发展动态是群体质量的诊断指标 1 40

六、水稻旱育秧技术物化产品 45

(一)壮秧剂 46

(二)药肥缓释高分子吸水种衣剂 47

(三)旱育秧专用种衣剂 49

(四)旱秧净 50

(五)壮秧宝 51

第二章水稻抛秧技术 53

一、水稻抛秧的发展概况 53

(一)水稻抛秧起源 53

(二)水稻抛秧优势 55

(二)根的分布 57

二、抛秧稻的基本特征特性 57

(一)生育进程 57

(四)叶片 58

(三)基部节间 58

(五)分蘖 59

三、抛秧稻的高产机理 59

(一)前期早发稳长 60

(二)中期稳健壮秆攻穗型 61

(三)协调源库优势 62

(四)后期青秀老健 63

(五)田间小气候 64

四、塑盘湿润育苗抛秧技术 65

(一)壮秧标准 65

(二)育秧材料的准备 66

(三)品种选择 68

(四)苗床制作 68

(五)营养土配制 69

(六)播种 70

(七)苗床管理 71

(八)大田平整 71

(九)抛栽技术 72

(十)大田管理技术 74

五、旱育抛秧技术 79

(一)旱育抛秧的主要特征特性 81

(二)旱育抛秧配套栽培技术 84

六、机抛秧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91

(一)机抛秧的优势 91

(二)育秧技术 92

(三)机抛与大田栽培技术要点 94

一、概述 99

(一)直播稻概况 99

第三章水稻直播技术 99

(二)水稻直播类型 100

(三)水稻直播技术的发展趋向 102

二、直播稻的生育特性和产量构成特点 103

(一)直播稻的主要生长发育特征特性 103

(二)直播稻产量构成的主要特点 105

三、直播稻高产稳产配套栽培技术 105

(一)直播稻增产的主要障碍 105

(二)直播稻高产稳产配套栽培技术 106

四、几种主要形式直播稻栽培技术要点 120

(一)单季稻机械旱直播 120

(二)单季稻机械水直播 122

(三)双季稻直播 124

五、直播稻有关技术难题的研究 126

(一)直播稻品种的选择利用 127

(二)除草剂的选用 128

(三)防倒 130

(四)连作周期与秸秆还田 130

第四章小麦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 134

一、小麦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效果 134

(一)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过程 134

(二)小麦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 136

二、小麦高产群体质量指标 137

(一)开花后光合产物积累量是群体质量的本质指标 137

(二)总结实粒数是群体质量的经济指标 139

(四)茎蘖成穗率是群体质量的调控指标 141

(五)粒叶比是群体质量的综合指标 142

(六)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生育进程指标 144

(一)小麦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的吸肥规律 145

影响 145

三、小麦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的吸肥规律及对产量的 145

(二)高产小麦吸肥动态与产量形成关系 147

四、小麦群体质量栽培的配套技术 149

(一)适期早播 149

(二)精播控苗 151

(三)培育壮苗 153

(四)高效增肥 154

(五)抗逆应变 158

第五章稻田套播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64

一、稻田套播小麦高产高效栽培体系的形成与应用 164

(一)稻田套播麦的历史演变 164

(二)稻田套播小麦高产高效的生产优势 165

(三)稻田套播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效果 167

(一)稻套麦麦田生态环境特征 168

二、稻田套播麦高产高效的栽培生理 168

(四)稻田套播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68

(二)稻套麦的器官建成特点 170

(三)稻套麦群体发展动态 173

(四)稻套麦“土壤—植株”供肥和吸肥特性 174

(五)稻套麦高产形成的生育诊断指标 177

三、稻田套播麦高产高效配套技术 179

(一)播种技术 179

(二)立苗技术 183

(三)管理技术 186

(四)抗逆技术 188

第六章棉田高效立体种植技术 191

一、棉田高效立体种植技术的发展概况与意义 191

(一)棉田高效立体种植技术的发展 191

(一)时空互补作用 196

二、棉田立体种植的高产高效原理 196

(二)发展棉田高效立体种植的意义 196

(二)作物协同作用 197

(三)叶·日积增加 198

(四)土地当量比提高 198

三、发展棉田立体种植的主要原则 199

(一)立足市场,以高效为核心 199

(二)立足棉花,充分利用时空互补优势 200

(三)立足投入,提高产出率 200

(四)减少污染,提高质量 200

(五)立足服务,以规模和品牌取胜 201

四、棉田立体种植的综合配套技术 201

(一)优化间套模式,选择适宜品种 201

(二)调整种植组合,扩大棉花行距 202

(三)普及育苗移栽,发展覆盖栽培 202

(五)合理化学调控,适当选留叶枝 203

(四)增加肥料投入,注意合理运筹 203

(六)科学防治病虫,以免造成公害 204

五、十种优化模式及栽培要点 204

(一)“棉花—大蒜”模式 205

(二)“棉花—荷仁豆”模式 206

(三)“棉花—西瓜”模式 207

(四)“棉花—马铃薯”模式 209

(五)“棉花—蚕豆”模式 210

(六)“棉花—番茄”模式 211

(七)“棉花—洋葱”模式 212

(八)“棉花—百合”模式 213

(九)“棉花—草莓”模式 214

(十)“棉花—贝母”模式 215

第七章移栽地膜棉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220

一、移栽地膜棉发展概况 220

(一)改善了棉株生长的土壤生态环境 221

二、移栽地膜棉的增产机理 221

(二)提高了棉株的光合效率 224

三、移栽地膜棉的生育特点 225

(一)发根快,根粗量大 225

(二)缓苗期短,生育进程快 226

(三)有效结铃期长,成铃强度高 226

(四)后期易早衰 227

四、移栽地膜棉的产量特点 227

(一)棉铃时空分布合理,成铃率高 227

(二)内围铃多,铃重、品级高 228

(三)产量高 229

五、移栽地膜棉配套栽培技术 229

(一)育苗技术 229

(二)调优茬口 231

(三)大田管理技术 233

六、存在问题与对策 238

七、移栽地膜棉单产皮棉1500~1875千克/公顷 239

操作规程 239

(一)主要指标 239

(二)栽培技术 241

第八章油菜秋发冬壮高产栽培技术 248

一、秋发冬壮的概念和内容 248

(一)几种不同栽培途径的概念 248

(二)油菜秋发冬壮的形态指标 250

(三)油菜秋发冬壮的主要优点 251

二、秋发冬壮的高产机理 252

(一)有利于增加群体角果数 252

(二)有利于优化油菜的群体质量 256

(三)有利于增强油菜的抗逆性能 260

三、秋发冬壮栽培技术 261

(一)选择品种 261

(二)育苗技术 264

(三)移栽技术 270

(四)苗期的生育特点与管理技术 276

(五)蕾薹期的生育特点与管理技术 281

(六)花角期的生育特点与管理技术 286

第九章甘薯脱毒及高产栽培技术 291

一、我国甘薯生产现状及甘薯脱毒技术发展概况 291

(一)我国甘薯生产的现状 291

(二)脱毒甘薯的示范与应用情况 292

二、甘薯脱毒技术的由来及脱毒技术原理 297

(一)甘薯病毒病的发现及种类 297

(二)甘薯茎尖组织培养与脱毒苗生产的原理与技术 299

三、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306

(一)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 306

(二)提高起垄质量、确保栽培密度 306

(五)集中连片种植,减少病毒传播 307

(三)根据地力,合理用肥 307

(四)促控结合,防止旺长 307

(六)加强田间管理,达到旱涝保收 308

四、脱毒种薯(苗)的贮藏、分级与繁育 308

(一)脱毒甘薯种薯的安全贮藏技术 308

(二)脱毒种薯(苗)的分级标准 309

(三)脱毒甘薯繁育体系的建立 311

(四)各级脱毒薯(苗)的繁育面积配置 312

五、推广脱毒甘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3

(一)适宜推广的脱毒甘薯品种较少,应以市场为导向 313

培养各种用途的优良脱毒品种 313

(二)市场混乱,种薯质量参差不齐,应加强病毒检测,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机构,完善脱毒甘薯繁供体系 313

(三)脱毒甘薯被“神化”,造成许多误解,要全面了解脱毒品种的特征特性 314

(四)繁殖系数低,肥料运筹不合理,应加大繁殖系数,降低生产成本,搞好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 314

六、几个主要的脱毒甘薯品种简介 315

一、概述 320

第十章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 320

二、玉米高产群体质量理论原理 321

(一)提高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是玉米高产群体质量的 322

本质特征 322

(二)玉米吐丝期高光效群体的主要质量指标 323

(三)玉米高产群体质量的建立途径 331

三、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栽培配套技术 333

(一)精选种子发挥良种增产潜力 333

(二)适期播种保证玉米生育进程与最佳季节同步 335

(三)适宜密植攻大穗增加玉米群体总粒数 337

(四)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栽培肥料运筹技术 340

(五)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水分调控技术 345

(六)玉米高产群体质量生化制剂调控技术 349

(七)高产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35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