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福州市志  第6册
福州市志  第6册

福州市志 第6册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3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天禄总编;王怡挺主编;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方志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801224841
  • 页数:1244 页
图书介绍:
《福州市志 第6册》目录

第一章 早期中共福州地方组织 5

第一节 中共组织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5

第一篇 中共福州地方组织 5

第二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6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 13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 16

第二章 中共福州市委和所辖县(市、区)委 25

第一节 组织沿革 25

第二节 工作机构 30

第三节 县(市、区)委 36

第三章 党员代表会议和党的代表大会 43

第一节 党员代表会议 43

第二节 党的代表大会 44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重大活动 48

第四章 党的重大活动纪略 48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大活动 61

第五章 党的建设 78

第一节 基层组织 78

第二节 党员发展 84

第三节 党员教育 86

第四节 组织整顿 89

第五节 干部工作 91

第六章 宣传教育 100

第一节 中心任务和形势宣传 100

第二节 理论教育 104

第三节 教育培训阵地 107

第七章 纪律检查 113

第一节 机构队伍 113

第二节 党风党纪教育 115

第三节 案件查处 118

第四节 案件复查 120

第八章 统一战线 122

第一节 搞好合作共事 122

第二节 党外人事安排 126

第三节 落实统战政策 135

第九章 政策研究 137

第一节 调查研究 137

第二节 研讨服务 141

第三节 调研刊物和文集 142

第二篇 党派 147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福州市党部 147

第一节 组织沿革 147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48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53

第二章 中国青年党福州市党部 153

第一节 组织沿革 153

第三章 中国民主社会党福州支部 154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54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54

第四章 中国农工民主党福州市委员会 155

第一节 组织沿革 155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56

第五章 中国民主同盟福州市委员会 161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61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63

第六章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福州市委员会 167

第一节 组织沿革 167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68

第一节 组织沿革 173

第七章 中国民主建国会福州市委员会 173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74

第八章 中国致公党福州市委员会 178

第一节 组织沿革 178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79

第九章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福州市委员会 182

第一节 组织沿革 182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83

第十章 中国民主促进会福州市委员会 185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85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85

第十一章 九三学社福州市委员会 187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87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87

第一节 代表产生 191

第三篇 人民代表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 191

第一章 人民代表 191

第二节 代表构成 192

第三节 代表职权 195

第二章 福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5

第一节 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6

第二节 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7

第三节 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9

第三章 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 200

第一节 首届人民代表大会 201

第二节 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204

第三节 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206

第四节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207

第五节 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209

第七节 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211

第六节 革命委员会(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211

第八节 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214

第九节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219

第十节 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225

第四章 福州市人大常委会 227

第一节 常委会组成 227

第二节 办事机构 228

第三节 制定工作制度 231

第五章 市人大常委会主要活动 233

第一节 制定地方性法规 233

第二节 法律监督与工作监督 235

第三节 决定重大事项 238

第四节 人事任免 243

第五节 法制宣传和人大工作宣传 245

第六节 提(议)案办理与联系代表 247

第七节 联系交流与外事活动 255

第八节 指导县(市)区、乡(镇)人大换届选举 258

第四篇 政府 266

第一章 汉至清衙署 266

第一节 西汉至唐、五代衙署 266

第二节 宋至清衙署 274

第二章 民国时期政府 288

第一节 政府机构 288

第二节 区、乡镇和基层组织 292

第三节 政务纪要 294

第三章 福州市人民政府 297

第一节 市政府领导机构 297

第二节 市政府工作机构 301

第三节 辖县(市)、区人民政府 318

第四节 政务纪要 329

第一章 委员会议 358

第五篇 政协 358

第一节 一届委员会议 360

第二节 二届委员会议 360

第三节 三届委员会议 361

第四节 四届委员会议 362

第五节 五届委员会议 362

第六节 六届委员会议 363

第七节 七届委员会议 364

第八节 八届委员会议 365

第二章 组织机构 368

第一节 中共福州市政协党组 368

第二节 委员会(工作组) 368

第三节 办事机构 371

第四节 县(市、区)政协 371

第一节 组织学习 372

第三章 主要活动 372

第二节 参政议政 373

第三节 提案办理 376

第四节 “三胞”联谊 378

第五节 落实政策 379

第六节 交流接待 379

第七节 文史资料征集出版 381

第六篇 群众团体 385

第一章 工人团体 385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工会 385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会 390

第二章 青少年组织 411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青年组织 411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年组织 419

第三节 少年组织 434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妇女组织 437

第三章 妇女组织 437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女组织 441

第四章 农民团体 456

第一节 组织沿革 456

第二节 代表大会 456

第三节 主要活动 457

第五章 科学技术团体 457

第一节 组织机构 457

第二节 代表大会 465

第三节 主要活动 465

第六章 社会科学团体 472

第一节 组织机构 472

第二节 代表大会 474

第三节 主要活动 475

第一节 机构队伍 481

第七章 文化艺术团体 481

第二节 代表大会 484

第三节 主要活动 485

第八章 工商业者组织 493

第一节 机构沿革 493

第二节 代表大会 497

第三节 主要活动 499

第九章 其他团体 502

第一节 市红十字会 502

第二节 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503

第三节 市农村卫生协会 503

第四节 市台湾同胞联谊会 503

第五节 市个体劳动者协会 503

第九节 市消费者委员会 504

第八节 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504

第七节 市计划生育协会 504

第六节 市老年人体育协会 504

第十节 市金门同胞联谊会 505

第十一节 市残疾人联合会 505

第十二节 市老龄工作委员会 505

第十三节 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505

第七篇 公安 510

第一章 警察机构 510

第一节 清末警察机构 510

第二节 民国时期警察机关 511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警察机关 518

第二章 打击反革命犯罪 524

第一节 镇压反革命 524

第二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 528

第三节 内部清理与肃反 533

第四节 侦破特务间谍案 535

第五节 打击现行反革命 537

第三章 打击其他刑事犯罪 542

第一节 侦查破案 543

第二节 “严打”斗争 547

第三节 专项斗争 551

第四章 治安管理 558

第一节 特种行业管理 558

第二节 公共场所管理 562

第三节 爆炸物品管理 563

第四节 枪支管理 565

第五节 治安处罚 567

第六节 监改 帮教 569

第七节 群众治安保卫组织 573

第一节 查禁赌博 577

第五章 查禁取缔 577

第二节 查禁烟毒 580

第三节 查禁娼妓 582

第四节 查禁淫秽物品 585

第六章 户政管理 588

第一节 户政机构 588

第二节 常住户口管理 588

第三节 暂住人口管理 591

第四节 人口普查 593

第五节 居民身份证 594

第六节 口卡和信息 596

第七章 道路交通管理 59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98

第二节 路面管理 599

第三节 车辆管理 601

第四节 驾驶员管理 604

第五节 交通事故处理 607

第八章 消防 609

第一节 消防组织 609

第二节 火灾预防 611

第三节 火灾扑救 615

第八篇 检察 624

第一章 机构 624

第一节 清至民国时期机构 624

第二节 市人民检察院 624

第三节 县(市、区)人民检察院 627

第四节 鼓山地区人民检察院 631

第二章 刑事检察 631

第一节 审查批捕 631

第二节 审查起诉 636

第三节 出庭公诉 640

第四节 侦查监督 642

第五节 审判监督 645

第三章 经济检察 647

第一节 贪污案件检察 647

第二节 贿赂案件检察 652

第三节 其他经济罪案检察 654

第四章 法纪检察 657

第一节 侵权案件检察 657

第二节 渎职案件检察 661

第三节 重大责任事故案件检察 664

第四节 其他违法案件检察 666

第五章 监所检察 669

第一节 看守所检察 669

第二节 劳改场所检察 672

第三节 劳教场所检察 676

第一节 信访受理 679

第六章 控告申诉检察 679

第二节 控告案件检察 683

第三节 申诉案件检察 685

第四节 经济罪案举报 687

第五节 历史老案复查 689

第七章 其他检察 691

第一节 林业检察 691

第二节 民事行政检察 693

第九篇 审判 698

第一章 机构设置 698

第一节 民国以前审判机构 698

第二节 民国时期审判机构 699

第三节 人民审判机关 700

第二章 刑事审判 705

第一节 反革命案件审判 705

第二节 普通刑事犯罪案件审判 710

第三节 经济犯罪案件审判 714

第三章 民事审判 720

第一节 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审判 722

第二节 财产权益案件审判 724

第三节 其他民事案件审判 726

第四章 经济审判 731

第一节 经济合同纠纷案件审判 733

第二节 其他经济纠纷案件审判 739

第三节 涉外涉港澳台经济纠纷案件审判 740

第五章 行政审判 744

第一节 治安行政案件审判 746

第二节 其他行政案件审判 747

第六章 信访与告诉 748

第一节 信访处理 749

第二节 立审受理 752

第三节 督促程序办理 753

第四节 公示催告案件办理 753

第七章 审判监督 754

第一节 案件复查 755

第二节 申诉审理 761

第八章 案件执行 764

第一节 刑事案件执行 765

第二节 民事案件执行 766

第三节 经济纠纷案件执行 767

第四节 诉讼外执行 770

第十篇 司法行政 773

第一章 机构 773

第一节 民国及其以前司法机构 773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司法机构 773

第一节 宣传活动 775

第二章 法制宣传 775

第二节 依法治理 777

第三章 调解 778

第一节 组织建设 778

第二节 民事调解 780

第四章 律师 781

第一节 律师事务所 782

第二节 主要活动 784

第五章 公证 787

第一节 公证处 787

第二节 主要公证业务 789

第六章 监所管理 792

第一节 监所设置 792

第二节 管教 793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民政机构 798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政机构 798

第一章 机构 798

第十一篇 民政 798

第二章 拥军优抚 801

第一节 拥军 801

第二节 优属 805

第三节 抚恤 809

第四节 烈士褒扬 812

第三章 安置 815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815

第二节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 818

第四章 救济扶贫 820

第一节 灾害救济 820

第二节 困难救济 828

第三节 扶贫 838

第一节 福利机构 840

第五章 社会福利 840

第二节 福利生产 850

第三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853

第六章 老区 853

第一节 老区分布 853

第二节 老区扶持 860

第七章 其他民政事务 865

第一节 婚姻登记 865

第二节 殡葬管理 870

第三节 收容遣送 875

第四节 地名管理 879

第五节 社团管理 880

第六节 民族事务 881

第一节 重要港湾 890

第一章 要地 设施 890

第十二篇 军事 890

第二节 重要岛屿 892

第三节 山地要隘 894

第四节 机场 894

第二章 军事机关和驻军 895

第一节 汉至民国时期军事机关和驻军 895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军事机构 911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驻军 921

第三章 地方武装 927

第一节 汉至民国时期地方武装 927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武装 935

第四章 兵役 937

第一节 领导机构 939

第二节 募兵制 942

第三节 征兵制 943

第四节 志愿兵役制 945

第五节 义务兵役制 947

第五章 军队群众工作 950

第一节 支援地方经济建设 950

第二节 抢险救灾 953

第三节 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957

第四节 “三支两军” 961

第六章 民兵 962

第一节 领导体制 964

第二节 民兵组织 966

第三节 军事训练 970

第四节 政治教育 973

第五节 武器装备 976

第六节 民兵重要活动 978

第一节 机构 984

第七章 人民防空 984

第二节 组织指挥 986

第三节 人防工程 990

第八章 重要战事 994

第一节 汉至清代战事 994

第二节 辛亥革命时期军阀混战 1007

第三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战事 1011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战事 1017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战事 1024

第六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战事 1033

第十三篇 人事管理 1047

第一章 编制 1047

第一节 机构设置管理 1047

第二节 人员编制管理 1056

第二章 干部吸收录用 1059

第一节 招收干部 1060

第二节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1065

第三节 大中专毕业生分配 1067

第四节 “以工代干” 1071

第三章 干部教育培训 1077

第一节 文化学历教育 1077

第二节 上岗前培训 1078

第三节 岗位培训 1079

第四节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1081

第四章 干部调配 1082

第一节 工作需要调动 1082

第二节 调整用非所学 1086

第三节 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和家庭困难的调动 1087

第五章 人才引进 1089

第一节 人才交流 1089

第二节 智力引进 1091

第六章 干部行政岗位管理 1093

第一节 干部任免 1094

第二节 奖惩 1096

第三节 机关岗位责任制 1101

第四节 行政职务系列与职数管理 1102

第七章 专业技术职称(务) 1103

第一节 职称评定 1103

第二节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1104

第八章 工资 福利 1117

第一节 标准工资 1118

第二节 奖励工资 1124

第三节 津贴与补贴 1125

第四节 工资基金管理 1128

第五节 福利 1129

第一节 离(退)休干部安置 1132

第九章 离(退)休 1132

第二节 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 1136

第十章 统计与信息 1139

第一节 干部统计 1139

第二节 人才信息 1141

第十一章 人事行政机构 1142

第一节 政府人事部门 1142

第二节 政府监察部门 1144

第三节 编制管理机构 1145

第四节 离休干部管理机构 1146

第五节 科技干部管理机构 1146

第十四篇 劳动管理 1149

第一章 劳动就业 1149

第一节 组织就业 1149

第二节 失业安置 1150

第一节 职工人数 1152

第二章 工人队伍 1152

第二节 队伍构成 1153

第三节 队伍分布 1154

第三章 工人管理 1154

第一节 计划管理 1154

第二节 用工管理 1156

第三节 职业培训 1159

第四节 退休退职 1163

第五节 劳务输出 1166

第六节 劳动争议仲裁 1167

第四章 劳动保护 1168

第一节 安全生产 1168

第二节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 1172

第三节 劳动卫生 1177

第四节 女工与未成年工人保护 1181

第六节 保健食品 1182

第五节 防护用品 1182

第五章 工资 福利 保险 1183

第一节 工资 1183

第二节 福利 1197

第三节 劳动保险 1202

第六章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205

第一节 安置 1205

第二节 选调 1205

第七章 管理机构 1206

第一节 福州市劳动局 1206

第二节 县(市、区)劳动局 1209

第一章 机构 1214

第一节 涉外机构 1214

第十五篇 外事 1214

第二节 外国驻福州领事馆 1217

第二章 外事交往 1225

第一节 互访 1225

第二节 结为友好城市 1230

第三节 荣誉市民 1234

第三章 涉外管理 1238

第一节 护照签证 1238

第二节 选派驻外工勤人员 1240

第三节 外国专家管理 1240

第四章 涉外事件 1241

第一节 打捞救援外国沉船 1242

第二节 交涉渔船碰撞事件 1243

第三节 维护祖国尊严 1243

第四节 坚持“一个中国”立场 124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