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
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

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霞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010042837
  • 页数:411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运用时空交织法、纵横交织法以及主客观相统一、思想史与社会史相联结、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内在剖析与外在考察兼顾的多种方法,从理论渊源、文化背景、现实根源三个方面考察了道家生命观的产生,从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由三个方面梳理了道家生命观的主题从老庄到黄老再到玄学的发展轨迹,从生命本位、自然关怀、超越意向三个方面论述了道家生命观的特征,从生命本源观、生命机制观、生命结构观、生命过程观、生命本质观、生命价值观、生命存在观、生命修养观、生命境界观九个方面探讨了道家生命观的内容,从而勾勒出道家生命观的理论体系,并对道家生命观的理论得失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影响进行了反思。
上一篇:易经的处世智慧下一篇:成功的手段
《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目录

第一章 道家生命观的理论渊源与文化背景 1

第一节 老子的史官身份与道家生命观的理论渊源 1

一、老子的史官身份 1

二、老子生命观与上古神话中的生命意志 3

三、老子生命观与原始宗教中的生命崇拜 8

四、老子生命观与古代典籍中的生命关怀 10

第二节 楚淮道家发源地与道家生命观的文化背景 12

一、道家文化发源地:淮河流域 13

二、淮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及其对道家生命观的影响 14

三、楚淮文化的生命意蕴及其对道家生命观的影响 17

第三节 老庄的时代与道家生命观产生的现实根源 23

一、变革的时代与无序的社会 23

二、拯救社会与拯救生灵 27

第二章 道家生命观的主题嬗变与基本特征 29

第一节 道家发展四形态 29

一、老庄道家 29

二、黄老道家 31

三、向玄学与道教演变中的道家 33

四、玄学新道家 38

第二节 道家生命观的主题嬗变 40

一、老庄道家生命观的主题:生命与自然 40

二、黄老道家生命观的主题:生命与社会 45

三、向玄学与道教演变中的道家生命观的主题:个体养生 50

四、玄学新道家生命观的主题:生命与自由 52

第三节 道家生命观的基本特征 57

一、生命本位 57

二、自然关怀 60

三、超越意向 64

第三章 道生德成的生命本源观 69

第一节 生命产生的终极根源——道 69

一、生命根源问题的提出 69

二、生命产生的终极根源——道 71

第二节 生命存在的现实根据——德 85

一、老子的“德”论 85

二、庄子的“德”论 88

三、《管子》的“德”论 92

四、《淮南子》的“德”论 93

第四章 阴阳气化的生命机制观 96

第一节 “气”的原型及其与生命的关系 96

一、“气”的原型“风”与“土”及其与阴阳二气的关系 96

二、“气”与生命现象的关联 99

第二节 “气”的升华与道家生命机制观 101

一、“气”的伦理学升华——儒家的伦理之“气” 101

二、道家生命气化论的萌芽:老子的生命气化思想 103

三、道家生命气化论的形成:庄子的生命气化思想 105

四、道家生命气化论的发展:黄老道家的生命气化思想 109

第五章 形神相依的生命结构观 123

第一节 道家生命结构观的初步形成:《管子》的生命结构观 123

一、《老子》未提出生命结构问题 123

二、《管子》对生命结构问题的初步思考 124

第二节 道家生命结构观的发展:《庄子》的生命结构观 129

一、《庄子》对生命结构问题的高度重视 129

二、《庄子》的形神观 131

三、《庄子》的形心观 134

四、《庄子》的身心观 135

第三节 道家生命结构观的细化与深化:《淮南子》的生命结构观 137

一、《淮南子》的形、神、气生命三要素论 138

二、《淮南子》对形体与精神之内在要素的探讨 145

第四节 道家生命结构观的延续:桓谭、王充的生命结构观 147

一、桓谭《新论》中的形神观 147

二、王充《论衡》中的形、神、气三要素论 150

第六章 生死更替的生命过程观 156

第一节 “生”、“死”的本义与引申义:商周人的生死体验 156

一、商周人所理解的“生” 157

二、商周人所理解的“死” 158

第二节 道家生命过程观的形成:老庄道家的生死自然观 160

一、老子的生死自然观 160

二、庄子的生死物化观 165

第三节 黄老道家的生命过程观 173

一、《吕氏春秋》的宇宙大生命过程观 174

二、《淮南子》对先秦道家生命过程观的继承与综合 178

三、汉代儒道兼融的生死观 182

第四节 玄学新道家的生死观 186

一、正始玄学生死观:合道而生,失道而死 186

二、竹林玄学生死观:自然主义与神仙意识的交织 188

三、西晋玄学生死观:生死皆命,安生顺死 194

第七章 重人贵生的生命价值观 198

第一节 老庄道家的生命价值观 198

一、中国哲学诸流派对人的生命价值的不同认识 198

二、儒道在人类生命价值观上的思维取向之异 201

三、“四大”与“天人并生”:老庄道家对人的类生命价值的肯定 203

四、重身贵生:老庄道家对人的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 207

第二节 黄老道家的生命价值观 210

一、《吕氏春秋》对人的个体生命价值与群体生命价值的肯定 210

二、《淮南子》的生命价值观 216

第三节 玄学新道家的生命价值观 223

一、从建安文学到正始玄学:汉魏之际生命价值观的儒道转换 223

二、竹林玄学的生命价值观 227

三、西晋玄学生命价值观的实用化倾向 233

第八章 自然朴真的生命本质观 238

第一节 老庄道家自然朴真的生命本质观 238

一、理性与非理性:中西哲学生命本质观的特性之异 238

二、老庄道家自然主义生命本质观的宇宙论根据:道性自然说 241

三、老庄道家自然主义生命本质观的内涵:人性朴真 243

第二节 黄老道家对老庄生命本质观的引申 246

一、《吕氏春秋》的自然情欲论 246

二、《淮南子》对先秦道家生命本质观的综合 249

第三节 玄学新道家的生命本质观 254

一、从汉魏之际的品评人物到正始玄学的有情无情之辨 254

二、竹林玄学的情欲有害无害之争 258

三、西晋玄学的生命本质观:从自然主义到宿命主义 260

第四节 道家生命本质观对佛教心性论的影响 261

一、道家自然人性论对竺道生心性论的影响 262

二、道家自然人性论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 263

第九章 无为之为的生命存在观 266

第一节 自然无为的生存之道 266

一、老庄道家的自然无为说 266

二、黄老道家对老庄自然无为说的继承与发展 270

三、玄学新道家自然率真的生命存在观 276

第二节 理智机敏的处世之术 285

一、老子理智思辨的处世艺术 286

二、庄子巧智机敏的处世艺术 289

第十章 形神兼养的生命修养观 292

第一节 老庄道家的生命修养观 292

一、老庄道家对儒墨修养论的否定 292

二、老庄形神兼养而重于养神的生命修养观 295

第二节 黄老道家的生命修养观 306

一、《吕氏春秋》的养生观 306

二、《淮南子》的养生观 311

三、《老子河上公章句》的养生观 316

第三节 玄学新道家的生命修养观 320

一、正始玄学“无为无执”的生命修养观 320

二、竹林玄学“任性从欲”的生命修养观 322

三、西晋玄学“主静”、“坐忘”的生命修养观 328

第十一章 身心超越的生命境界观 332

第一节 老庄道家的生命境界观:身心超越 332

一、超越之意蕴:自然无待 333

二、解脱之途径:超越分别 336

三、超越之境界:逍遥自由 341

四、自由境界的人格化身:圣人、至人、真人、神人 342

第二节 黄老道家的生命境界观:身国同治 347

一、《管子》四篇 中的身国同治论 347

二、《吕氏春秋》的身国同治论 350

三、《淮南子》的身国同治论 352

第三节 玄学新道家的生命境界观:内圣外王 358

一、正始玄学的生命境界观:崇本举末 359

二、竹林玄学的生命境界观:个性自由 362

三、西晋玄学的生命境界观:内圣外王 366

结语:反思与扬弃 371

一、道家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 371

二、道家生命观的尚阴思维及其历史作用 381

三、道家生命观的平等意识及其现代价值 383

四、道家生命观的生命关怀及其现代意义 392

五、道家生命观的理论缺陷 394

主要参考文献 401

后记 40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