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水稻抗性遗传和资源
水稻抗性遗传和资源

水稻抗性遗传和资源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银喜编写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7535700756
  • 页数:39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介绍了目前水稻的主要病虫害及我国病源菌菌系抗源筛选和抗性遗传等情况。
上一篇:蔬菜采种技术下一篇:园艺学概论
《水稻抗性遗传和资源》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作物对病虫的抗性 1

第一节 水稻抗病虫性育种的意义 1

一、历史上作物病害的两次大流行 1

二、抗病性 2

三、两种抗病性 2

(一)专化抗病性 2

(二)非专化抗病性 2

四、抗虫性 3

五、三种抗虫性 3

一、选择压力 4

第二节 影响品种抗性变化的因素 4

(三)耐害性 4

(二)抗生性 4

(一)抗选择性 4

二、菌种 5

三、苗期鉴定 5

四、植物养分的改变 5

五、温度 6

六、土壤 6

七、光照 6

第三节 保持作物品种抗病性相对稳定的途经 7

一、品种抗性丧失的原因 7

(一)品种本身的原因 7

(三)人为的因素 9

(二)病源菌的变化 9

(一)选育含有多主效基因的品种 10

二、保持作物品种抗病性相对稳定的方法 10

(二)采用多系混合品种 11

(三)选育具有水平抗性的品种 13

(四)选育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相结合的品种 15

(五)注意抗源基因合理布局和轮换 18

第四节 品种品质、食味与抗性结合的可能性 20

一、米的品质和食味 20

二、品质和食味的遗传 21

三、稻瘟病抗性与品质、食味的关系 23

一、国外的研究概况 27

(一)日本的小种鉴别 27

第一节 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 27

第二章 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抗性遗传及抗源 27

(二)美国的小种鉴别 31

(三)南朝鲜的小种鉴别 31

(四)菲律宾的小种鉴别 33

(五)印度的小种鉴别 33

(六)哥伦比亚和尼日利亚的小种鉴别 34

(七)国际鉴别品种鉴别的小种 34

二、我国对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 35

(一)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别品种 35

(二)我国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 38

(一)广东省小种的鉴别 44

三、各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别 44

(二)广西自治区小种的鉴别 47

(三)四川省小种的鉴别 50

(四)福建省小种的鉴别 50

(五)台湾省小种的鉴别 50

(六)浙江省小种的鉴别 56

(七)湖南省小种的鉴别 56

(八)江苏省小种的鉴别 56

(九)上海市小种的鉴别 60

(十)云南省小种的鉴别 60

(十一)贵州省小种的鉴别 60

(十二)河北省小种的鉴别 60

一、稻瘟病专化抗性基因的遗传 65

(一)亲本的遗传效应 65

(十三)吉林省小种的鉴别 65

第二节 抗稻瘟病菌基因的遗传 65

(十四)黑龙江省小种的鉴别 65

(二)品种抗病性基因分析 77

二、稻瘟病水平抗性的遗传 92

(一)水平抗性基因的遗传力 92

(二)水平抗性基因分析 93

(三)单基因遗传的非专化抗性 93

三、水稻抗稻瘟病基因分析方法 94

(一)基因分析杂交法 94

(二)基因分析突变法 95

第三节 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及抗源 96

(三)基因分析频率分布曲线法 96

一、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 97

(一)水稻品种在各稻区的抗性表现 97

(二)不同基因型的抗性表现 99

(三)籼、粳稻抗性的差别 99

(四)抗性的相关性 101

二、我国最近十年鉴出的抗源 107

(一)全国性组织或单位鉴出的抗源 107

(二)各省、市、区鉴出的抗源 116

1.广东省的抗源鉴定 116

2.广西自治区的抗源鉴定 119

3.四川省的抗源鉴定 121

4.福建省的抗源鉴定 125

5.浙江省的抗源鉴定 131

6.湖南省的抗源鉴定 134

7.上海市的抗源鉴定 162

8.云南省的抗源鉴定 162

9.贵州省的抗源鉴定 172

10.河北省的抗源鉴定 176

11.陕西省的抗源鉴定 177

12.辽宁省的抗源鉴定 177

13.吉林省的抗源鉴定 178

第三章 白叶枯病的菌株、抗性遗传及抗源 179

第一节 白叶枯病菌系 179

一、国外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研究状况 179

(一)日本对白叶枯病菌系的研究 179

(二)国际水稻研究所对白叶枯病菌系的研究 182

二、我国对白叶枯病菌的研究 185

(一)广东省的小种鉴定 188

(二)云南省的菌系鉴定 194

(三)山东省的菌系鉴定 198

第二节 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遗传 200

一、国外对白叶枯病的抗性遗传研究 200

(一)日本对白叶枯病的抗性遗传研究 200

(二)国际水稻研究所对白叶枯病抗性遗传研究 201

二、国内对白叶枯病抗性遗传的研究 207

(一)IR26、IR28、IR30、IR1529—680—3和福包矮的抗性基因分析 208

(二)早生爱国3号、中新120、金南凤、农垦58、南粳15、桂花黄和辛尼斯的抗性基因分析 212

(四)IR26、IR28等13个品种的抗性基因分析 220

(三)IR20等40个品种的抗性基因分析 220

(五)DV85、IR28、Dulat的抗性基因分析 231

(六)南粳11、南粳15的抗性基因分析 238

第三节 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240

一、水稻品种的抗病性类型 240

二、水稻品种的成株期抗性 243

三、品种抗性对不同菌系的反应 244

四、籼、粳稻抗性差别 245

五、杂交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247

六、水稻对白叶枯病抗性的变异 250

第四节 我国最近10年鉴出的抗源 254

一、中国农科院的抗源鉴定 254

二、广东省的抗源鉴定 259

三、广西自治区筛选出的抗源 261

四、福建省的抗源鉴定 264

五、浙江省的抗源鉴定 266

六、湖南省的抗源鉴定 272

七、江苏省的抗源鉴定 286

八、上海市的抗源鉴定 289

九、湖北省的抗源鉴定 291

十、安徽省的抗源鉴定 292

十一、陕西省的抗源鉴定 293

十二、山东省的抗源鉴定 294

第一节 水稻黄矮病毒的株系 295

一、浙江、湖南、江西的黄矮病毒 295

第四章 黄矮病的毒系及抗源 295

二、景洪黄矮病毒 296

第二节 我国的抗源筛选及评价 296

一、籼、粳稻对黄矮病的抗性 296

二、我国筛出的抗源及评价 298

(一)湖南省筛出的抗源及评价 298

(二)福建省筛出的抗源及评价 315

(三)广东省筛出的抗源评价 316

(四)云南省筛出的抗源及评价 316

(五)江西省筛出的抗源及评价 317

(六)安徽省筛出的抗源及评价 318

(七)浙江省筛出的抗源及评价 318

(一)生物型鉴定 319

一、我国褐稻虱生物型的鉴定 319

第一节 褐稻虱的生物型 319

第五章 褐稻虱的生物型、抗性遗传及抗源 319

(二)褐稻虱在不同抗性基因品种上的群体建立 326

(三)褐稻虱在不同抗性基因品种上的生存率 328

(四)褐稻虱在不同抗性基因品种上分泌的蜜露量 337

二、褐稻虱生物型的改变 339

第二节 水稻对褐稻虱的抗性遗传及基因分析 341

一、抗性基因分析 341

(一)IR36、ASD7、Babawee、Sinna Sivappu的抗性基因分析 341

(二)Mudgo、32选5、越南香米、8073、IR28、IR2061-464-2-4-5、7134、IR26、601、ASD7、581、IR36、IR54等的抗性基因分析 345

二、抗性基因的遗传力 348

三、苗期与成株期抗性的关系 348

四、抗性品种与褐稻虱为害的极限 349

五、抗性亲本的利用及后代选择 350

(一)利用中间亲本提高籼、粳交后代结实率和加速性状的稳定 350

(二)抗虫品种与抗虫亲本 351

(三)抗虫育种应重视前期抗性筛选 353

六、籼粳稻间的抗性差别 353

第三节 我国筛出的抗源及抗性品种 354

一、江苏省育成的抗性品种及抗源 354

(一)新育成的品种(系) 354

(二)抗源 355

二、浙江省育成的抗性品种、筛出的抗源 356

三、福建省育成的抗性品种、筛出的抗源 357

(一)新育成的抗褐稻虱品种 357

四、广东省筛出的抗源 360

(二)抗源 360

五、湖南省新育成的抗性品种、筛出的抗源 361

(一)新育成的抗性品种 361

(二)抗源……………………………………………………………第六章 水稻对黑尾叶蝉的抗性及抗源 367

第一节 水稻对黑尾叶蝉的抗性 367

一、黑尾叶蝉在不同抗性品种上的生存率 367

(一)黑尾叶蝉成虫在不同抗性品种上的生存率 367

(二)黑尾叶蝉若虫在不同品种上的生存率 368

(三)抗性品种对黑尾叶蝉产卵、蜉化和羽化的影响…………37?二、抗性品种在大田开放条件下的抗生作用 374

三、黑尾叶蝉在不同抗性品种上栖息、取食特性 375

(一)取食的偏嗜性 375

(二)取食的趋上性 377

(二)抗性品种的感受化 378

(一)抗性随生育期的变化 378

四、抗性品种全生育期抗性变化和抗性感受化 378

第二节 抗虫品种的评价和筛选 379

一、水稻对黑尾叶蝉抗生的原因 379

二、抗虫性鉴定的方法 380

(一)抗源筛选法 381

(二)杂种后代的筛选 381

三、加速抗虫品种的选育 381

四、抗源筛选及分布 382

(一)湖南省的抗源筛选 382

(二)湖南省筛出的抗源 382

(三)云南省筛出的抗源 389

(四)浙江省筛出的抗源 38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