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人性:存在与超越的省视  中西方道德教育思想与实践比较研究
人性:存在与超越的省视  中西方道德教育思想与实践比较研究

人性:存在与超越的省视 中西方道德教育思想与实践比较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申申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新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01146144
  • 页数:336 页
图书介绍:
《人性:存在与超越的省视 中西方道德教育思想与实践比较研究》目录

第一章 历史的回顾——中西方道德教育思想与实践发展的脉络 1

一、中国道德教育递嬗的历史考察 1

(一)华夏道德的奠基时代——周朝 1

(二)百家争鸣的道德论辩——春秋战国 3

(三)儒家道德统治地位的逐步确立——秦汉 17

(四)道教的兴盛与佛教的传入——魏晋隋唐 20

(五)儒释道合流集封建道德之大成——宋明 25

(六)华夏文明遭遇西方文明的挑战——清末民初 35

二、西方道德教育演进的基本线索 40

(一)智性文化的起源——古希腊罗马 40

(二)神学笼罩下的道德精神——西欧中世纪 49

(三)人性的复归与反叛——文艺复兴 53

(四)资产阶级主流道德观的崛起与传播——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61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教育思想 77

(一)论道德的发生及其社会性 77

(二)对资产阶级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分析、批判 80

(三)无产阶级道德和道德教育的任务 82

第二章 异同优缺的辨析——中西方道德教育思想与实践之比较 84

一、共同的特征 84

(一)道德和道德教育是人类生活中的永恒主题 84

(二)德育平行发展历程中方法与手段的相同斜率 86

二、智性传统与德性传统的历史差异 96

(一)家国本位与个体本位 97

(二)明伦重情与法约至上 107

(三)“义”为主导与“利”为主导 113

(四)“天人合一”与“天人分离” 128

(五)内省自觉与行为训练 138

第三章 成因的探讨——中西方道德教育思想与实践形成的诸种因素 141

一、政治体制支配着泾渭分明的道德观念 141

二、自然环境孕育出两种道德文化 147

三、社会生产方式引发不同的价值体系 152

四、辩证理性与逻辑理性在道德中的推演 157

五、内在超越的人性和外在超越的神性 170

一、“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道德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发展和演变 177

(一)“新文化运动”引发德育的革命 177

第四章 当代的发展—20世纪中西方道德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发展 177

(二)战火中的道德教育 181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道德教育探索 209

二、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发展 220

(一)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 221

(二)现行的学校道德教育模式和道德教育内容 226

(三)学校道德教育的途径 228

(四)学校道德教育的方法 233

(五)当代西方新的道德教育理论 235

三、苏联:道德教育发展史上的尝试 239

(一)新的道德教育理论的建立 240

(二)德育实践的前行轨迹 253

一、完整人性的结构特征 268

(一)人性概念的界定 268

第五章 智性与德性的交融——未来中西方道德教育思想与实践发展走向 268

(二)智性与德性在人性结构中的地位 281

(三)道德教育在提升人性中的价值和作用 284

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殊途同归 292

(一)中西方对人性反思的共同趋向 292

(二)道德教育观念的更新与相互启发 305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性质、特点和指导思想 31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性质和特点。 318

第六章 对策的提出——我国新时期的德育工作策略 31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总的指导思想 321

二、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建构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理论 322

三、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25

(一)提高对学校德育的认识,做好德育首位的落实工作 325

(二)克服形式主义,改革德育方法 326

(三)拓宽德育内容 329

(四)克服消极影响,优化社会环境 334

(五)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增强团队组织的吸引力 3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