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庞松,陈述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208032297
  • 页数:659 页
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目录

目录 1

一、民主共和国的曙光 1

风雨如磐 1

第一章 喷薄欲出 1

开天辟地 7

争取和平建国 11

历史的转折点 13

决战决胜 18

二、擘画蓝图 21

新国家的大政方针 21

新国家的经济构成 27

新政协的筹备 30

三、缔造新中国 33

开国盛会 33

建国纲领 36

崭新的政府 40

统一大陆和清匪反霸 44

第二章 旭日初升 44

一、巩固政权与稳定经济 44

对外关系与中苏同盟 49

初建国民经济的基础 51

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 55

争取财政经济基本好转 59

二、抗美援朝和民主改革 62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62

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67

镇压反革命和工矿民主改革 73

清除旧社会的遗毒 77

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81

三、实施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 81

民主建政和民族区域自治 88

教育文化的改革和初步建设 92

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 99

经济恢复的奇迹 102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05

四、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105

工业化建设的起步 110

推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合作化 117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124

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130

五、过渡时期的国家建设 130

文化建设和思想领域的斗争 139

增强执政党的团结 146

军队正规化现代化的初步建设 151

初登国际舞台 156

三大改造的急促完成 166

六、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66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0

深刻的社会变革和遗留问题 182

第三章 耀日疾风 186

一、全面建设的开局 186

以苏联为鉴戒 186

探索的积极成果 192

经济关系的调整 196

两类矛盾与整风运动 204

二、“多事之秋” 204

骤起急风暴雨 210

三、“大跃进”年代 218

赶超战略和批判反冒进 219

“大跃进”高潮 226

人民公社化运动 233

四、纠偏与逆转 241

降温和压缩空气 241

风云突变 251

“反右倾”运动 257

陷入严重困难 260

五、以退为进的调整 264

“八字”方针和农业的调整 265

经济各部门的初步调整 272

坚决退够 全面调整 277

文化和政治关系的调整 284

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斗争 292

六、国际斗争和对外关系 292

中苏关系的恶化 295

中印边界武装冲突 299

积极发展多边对外关系 301

七、前进中的两种趋向 304

重提阶级斗争 305

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307

思想文化领域的过火批判 316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 321

第四章 蔽日遮天 331

一、风暴来临 331

两个对立的文件 331

“炮打司令部” 340

红卫兵运动的兴起 345

二、全国动乱 349

夺权风暴 349

二月抗争 352

内乱悲剧 355

动乱的升级与反复 357

三、纠“左”与顿挫 364

庐山之变与林彪集团覆灭 364

收拾危局和批极左的努力 370

蹒跚中的国民经济 379

动荡中开辟外交新格局 385

四、整顿与反整顿的较量 391

“批林批孔”运动 391

“组阁”风波和四届人大 394

雷厉风行 全面整顿 398

五、“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407

“反击右倾翻案风” 407

人民觉醒与“四五运动” 409

粉碎“四人帮” 413

第五章 拨云见日 419

一、徘徊中前进 419

历史关头的不同选择 419

“两个凡是”的阴影 423

冲破禁锢的合声 426

主题的明晰 430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437

二、走向伟大的转折 437

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44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48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56

三、系统的拨乱反正 458

全面平反冤假错案 458

国民经济的初步调整 462

社会政治关系的调节 465

长治久安的举措 468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474

农村经济改革的突破 477

四、改革开放的起步 477

城市改革的试点 482

创办经济特区 485

第六章 日升月恒 492

一、全面开创新局面 492

历史的结论:走自己的路 493

修订宪法与加强民主和法制 496

发展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501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505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505

农村第二步改革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510

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 515

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和地区 522

军队改革和国防现代化建设 524

三、跻身国际社会和推进统一大业 532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532

外交工作的重大进展 535

“一国两制”的构想 543

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 546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54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548

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54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557

政治体制改革的起步 561

五、渡过严峻考验 564

价格“闯关”和经济波动 565

北京政治风波与苏联东欧的政治震荡 567

实现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 571

在治理整顿中稳步前进 574

第七章 如日中天 580

一、大潮新起 580

南方谈话冲击波 581

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和中共十四大 585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体系 588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591

二、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93

计划模式的关键性突破 593

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 599

经济加速发展与“软着陆” 603

对外开放的新进展 606

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609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 610

制定跨世纪的宏伟纲领 615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 617

规制立范与反腐败斗争 620

四、“一国两制”的实施 622

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的谈判 622

制定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及香港回归 624

促进两岸高层的沟通 630

五、迈向新世纪 635

转承启合 继往开来 635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639

新的所有制结构 644

跨世纪的新一届政府 649

迎接21世纪的太阳 652

后记 65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