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王泽鉴法学全集
王泽鉴法学全集

王泽鉴法学全集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泽鉴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62024936
  • 页数:62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台湾著名民法法学家王泽鉴教授所著,为王泽鉴法学全集第11卷,书中论述了民法总则的基本理论与基本体系,本套丛书堪称民法领域之经典著作。
《王泽鉴法学全集》目录
标签:法学 全集

简目 1

第一节法律的斗争 1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法律的斗争 1

第二节民法的体系构成及编制体裁 10

第二节民法的体系构成及编制体裁 10

第一款法律体系:公法与私法 10

第二款民法典的制定、编制体裁 17

第三款民法与特别民法 22

第三节民法总则、民法的学习与请求权基础的思维方法 24

第三节民法总则、民法的学习与请求权基础的思维方法 24

第一款民法总则编的构成 24

第二款民法总则的优点及缺点 26

第三款民法思维与请求权基础 28

第四节民法的历史基础、伦理性、社会模式及民法的发展趋势 33

第四节民法的历史基础、伦理性、社会模式及民法的发展趋势 33

第一款民法的历史基础 34

第二款以人为本的民法 35

第三款社会模式的变迁与民法发展 37

第二章民法的法源及法律的适用 42

第一节第一条、法源及法学方法 42

第一款问题的提出 42

第一节第一条、法源及法学方法 42

第二章民法的法源及法律的适用 42

第二款第一条的规范意义及民法的法源 43

第三款法学方法 45

第二节法律及其解释 48

第一款第一条所称的法律 48

第二节法律及其解释 48

第二款法律解释 51

第三款不确定法律概念及概括条款 56

第三节习惯法及习惯 57

第三节习惯法及习惯 57

第一款“法律”漏洞与“习惯法”的适用 57

第二款习惯法 59

第三款事实上的习惯 60

第四节法理与类推适用 61

第四节法理与类推适用 61

第一款“法理”之作为一种法源 62

第二款法律漏洞与类推适用 65

第五节判例与学说 70

第五节判例与学说 70

第一款判例 71

第三款判例与学说的协力与民法的发展 74

第二款学说 74

第六节使用文字的准则 75

第六节使用文字的准则 75

第七节决定数量的标准 80

第七节决定数量的标准 80

第一款法律关系的意义 82

第一节法律关系的结构分析 82

第三章法律关系与权利体系 82

第三章法律关系与权利体系 82

第一节法律关系的结构分析 82

第三款例题解说:债之关系 84

第二款法律关系及其权利义务的移转 84

第一款权利的概念 85

第二节权利的概念、功能及体系 85

第二节权利的概念、功能及体系 85

第二款权利的机能 86

第三款权利的分类及体系 87

第四款例题解说 89

第三节物权与债权 90

第三节物权与债权 90

第一款物权与债权的区别 91

第二款例题解说 92

第四节请求权、抗辩权及形成权 94

第四节请求权、抗辩权及形成权 94

第一款请求权 94

第二款抗辩权 97

第三款形成权 99

第四款例题解说 103

第一节自然人 106

第四章权利主体 106

第一款自然人的权利能力 106

第一项权利能力的意义、取得及规范功能 106

第四章权利主体 106

第一节自然人 106

第二项胎儿的权利能力 109

第三项权力能力的终期 113

第四项同时死亡 120

第二款行为能力及其他法律上的能力 122

第一项行为能力 123

第二项责任能力 125

第三项民事诉讼法上的能力 127

第四项综合整理 127

第三款人格保护 128

第一项人格保护是民法的首要任务 128

第二项人格权的保护 129

第三项身份权的保护 140

第四款自然人的住所与居所 143

第一款法人的机能、意义、本质及“宪法”基础 149

第二节法人 149

第二节法人 149

第一项法人的机能 150

第二项法人的意义及本质 153

第三项法人制度的“宪法”基础 154

第一项法人的种类 155

第二款法人的种类及其成立 155

第二项法人之设立 158

第三项例题解说及体系构成 160

第三款法人的成立、住所、机关、消灭及监督 164

第四款法人的能力及责任 169

第一项法人的权利能力在性质上的限制 170

第二项法人行为能力、董事代表权及其限制 174

第三项法人的契约责任及侵权责任 177

第二项社团的设立及设立中的社团 183

第一项结社自由与社团自治 183

第五款社团法人 183

第三项社团章程 188

第四项社团总会及决议 189

第五项社员的地位 192

第六项社团罚:社团对社员的制裁 196

第七项无权利能力社团 199

第六款财团法人 204

第一节概说 210

第五章权利的客体——物、财产、企业—— 210

第五章权利的客体——物、财产、企业—— 210

第一节概说 210

第二节物 212

第二节物 212

第一款物的意义、种类与物权标的物特定主义 212

第一项物的意义 213

第二项物的种类 216

第三项物权标的物特定原则及物权之变动 219

第二款人的身体与物 222

第三款物之成分 225

第一项成分的意义及种类 225

第二项不动产的成分 227

第三项动产的成分 228

第四款主物与从物 230

第五款天然孳息与法定孳息 233

第一项天然孳息 233

第三项抵押权与孳息 237

第二项法定孳息 237

第三节财产与企业 239

第三节财产与企业 239

第一款财产 240

第二款企业 242

第六章权利的变动 244

第一节总论 244

第一款权利的得丧与变更 244

第六章权利的变动 244

第一节总论 244

第一项权利得丧变更与法律事实 245

第二项例题解说 248

第二款私法自治 251

第一项私法自治的意义 251

第二项私法自治的功能 253

第三项私法自治的限制 254

第四项私法自治的实践 255

第二节法律行为 255

第一款法律行为的功能、意义及要件 255

第一项法律行为的功能:实现私法自治 255

第二节法律行为 255

第二项法律行为的意义 256

第三项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及生效要件 257

第二款法律行为、事实行为与准法律行为 260

第一项问题的提出 261

第二项事实行为 261

第三项准法律行为 262

第四项体系构成 264

第三款法律行为的种类:负担行为、处分行为及无因性理论 265

第一项单方行为、契约及合同行为 265

第二项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 268

第三项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 273

第四项无因性理论及其法律效果 275

第五项体系整理 279

第一款概说 281

第三节法律行为内容的限制 281

第三节法律行为内容的限制 281

第一项规范功能及其思考层次 282

第二款法律行为违反强制或禁止规定 282

第二项强制规定的意义 283

第三项强制或禁止规定的违反 286

第四项违反强制或禁止规定的法律效果 288

第一项脱法行为的意义 291

第三款脱法行为 291

第二项通谋虚伪表示与脱法行为 292

第三项巧取利益的禁止与脱法行为 293

第四项赌债之更改与脱法行为 294

第五项脱法行为乃法律解释问题 294

第四款法律行为背于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 295

第一项规范功能 296

第二项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之违反 297

第三项具体化及案例类型 299

第四项实例解说 304

第一项规范功能、要件及效果 307

第五款暴利行为 307

第二项例题解说 309

第六款法律行为的方式 310

第一项私法自治与法律行为的方式 311

第二项民法上的要式行为 313

第三项违反法定方式的法律效果 317

第四节行为能力 319

第四节行为能力 319

第一款行为能力制度的功能 319

第一项行为能力制度及类型化 319

第二项无行为能力人及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保护优先于交易安全 323

第三项体系构成及请求权基础的思考模式 325

第二款无行为能力人的法律行为 329

第三款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律行为 331

第一项法定代理人的允许 332

第二项不必得法定代理人允许的法律行为 336

第三项未得法定代理人允许的行为 339

第一款意思表示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343

第一项意思表示的概念 343

第五节意思表示 343

第五节意思表示 343

第二项意思表示的方法 347

第二款意思表示的发出 350

第三款意思表示的生效 353

第六节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360

第一款问题的提出及规范模式 360

第六节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360

第一项问题的提出 361

第二项意思与表示的关系 362

第三项现行民法的规范模式 363

第二款单独虚伪表示(心中保留) 365

第一项通谋虚伪表示的意义及效力 367

第三款通谋虚伪表示 367

第二项虚伪表示与隐藏行为 374

第三项信托行为 375

第一项问题的提出、规范模式及解释原则 378

第四款意思表示错误 378

第二项意思表示错误的态样 380

第三项撤销权的限制 391

第四项撤销权的行使及其法律效果 393

第五项例题解说 395

第七节意思表示不自由 398

第一款概说 398

第七节意思表示不自由 398

第二款诈欺 399

第三款胁迫 406

第八节意思表示的解释 412

第一款意思表示解释的基本问题 412

第八节意思表示的解释 412

第二款意思表示解释之目的、客体及方法 414

第三款契约的补充解释 422

第四款契约解释:事实问题?法律问题? 426

第一节概说 429

第七章条件与期限 429

第一节概说 429

第七章条件与期限 429

第二节条件 432

第二节条件 432

第三节期限 447

第三节期限 447

第一节总说 450

第八章代理 450

第一节总说 450

第八章代理 450

第二节代理的要件及法律效果 458

第二节代理的要件及法律效果 458

第一款代理的要件 459

第二款代理的法律效果 463

第三节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 465

第三节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 465

第四节代理权的发生、范围与消灭 469

第四节代理权的发生、范围与消灭 469

第一款法定代理 469

第二款意定代理权 471

第五节无权代理 479

第五节无权代理 479

第一款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 479

第二款无权代理的要件及效果 480

第三款无权代理规定的类推适用 484

第六节代理制度的体系构成 486

第六节代理制度的体系构成 486

第九章法律行为的效力——无效、得撤销及效力未定—— 488

第九章法律行为的效力——无效、得撤销及效力未定—— 488

第一节概说 488

第一节概说 488

第二节无效的法律行为 491

第一款无效的意义及法律效果 491

第二节无效的法律行为 491

第二款绝对无效、相对无效与善意第三人之保护 495

第三款法律行为一部无效、全部无效 499

第四款无效法律行为的转换 503

第三节得撤销的法律行为 505

第三节得撤销的法律行为 505

第四节效力未定的法律行为 512

第一款法律行为“效力未定”的意义 512

第四节效力未定的法律行为 512

第二款须得第三人同意的法律行为 513

第三款授权处分与无权处分 514

第一项授权处分 515

第二项无权处分 516

第十章期日与期间 522

第十章期日与期间 528

第十一章消灭时效 528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528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528

第十一章消灭时效 528

第二节消灭时效的意义及存在理由——权利的行使在时间上的限制—— 529

第二节消灭时效的意义及存在理由——权力的行使在时间上的限制—— 529

第三节消灭时效的客体 536

第三节消灭时效的客体 536

第四节消灭时效的期间 540

第四节消灭时效的期间 540

第五节消灭时效期间的起算 545

第五节消灭时效期间的起算 545

第六节消灭时效中断与消灭时效不完成 547

第六节消灭时效中断与消灭时效不完成 547

第一款消灭时效中断 548

第二款消灭时效不完成 552

第三款时效中断与时效不完成的区别 555

第七节消灭时效完成的效力 557

第七节消灭时效完成的效力 557

第一节概说 563

第十二章权利的行使 563

第一节概说 563

第十二章权利的行使 563

第二节行使权利及履行义务 564

第二节行使权利及履行义务 564

第一款第一四八条的规范意义及适用关系 564

第二款权利的行使不得以损害他人为主要目的 565

第三款权利的行使不得违反公共利益 568

第四款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依诚实信用原则 570

第三节权利的自力救济 576

第三节权利的自力救济 576

第一款正当防卫 577

第二款紧急避难 582

第三款自助行为 583

主要参考书目 585

中文事项索引 588

附录:台湾地区“现行民法”(总则部分) 595

现行“民法总则施行法” 62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