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巴格莱氏教育学  上
巴格莱氏教育学  上

巴格莱氏教育学 上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荫庆,董众,兆文钧译
  • 出 版 社:北京共和印书局
  • 出版年份:1923
  • ISBN:
  • 页数:194 页
图书介绍:
《巴格莱氏教育学 上》目录
标签:教育学 教育

第一编 教育的功用 1

第一章 用简单名词,解释教育 1

一、教育既有精密的组织,我们就可以用简单名词解释之 1

二、教育的可能,只看生物容受已往经验利益的能量如何 4

三、许多动物没有这种能量,他们完全倚赖本能的适应作用 4

四、反射运动与本能运动,确是遗传上的产物 6

五、高等动物能用经验以改进遗传上的适应作用 8

六、人类在普通底发育中,能得改进作用的利益,所以实际上人类占特殊的地位 10

七、许多动物不能将后天的特性遗传后代 13

八、人类能将经验上的产物遗传后代 16

九、若人类缺乏这种能量,必远出其他动物之下 18

十、教育的可能,端赖文字的功用 26

十一、教育的定义 26

第二章 学校的功用 29

一、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的区别;及其利弊 29

二、家庭为正式教育的根本机关 32

三、学徒制度的发达及僧侣擅权时代的教育功能 34

四、近世学校的发达 37

五、在「婴儿」时期人与学校的关系;婴儿时期的意义:(甲)以经济不能独立观查之,(乙)以官能有可塑性观查之 38

六、学校为一种正式教育机关,对于学校暂下一个定义;证明正式教育在社会上的效益 42

七、凡儿童受环境的影响学校,都能加以裁制;学校中所「研究」底学科,皆是对于环境经验底表现 46

二、教育手续上的诸种法则,大都以独立为最终的目的 51

一、本章的问题 51

第三章 教育上道德的目的 51

三、由是区别教育上道德的目的与经验的目的 52

四、道德的目的,对于教育的法则,有重要关系 54

五、由实际方面,用精密方法,讨论道德目的:(甲)「谋生」目的。 56

六、(乙)「知识」目的 59

七、(丙)「文化」目的 61

八、(丁)「调和发展」目的 64

九、(戊)「道德」目的 70

十、(已)「社会」目的 75

十一、有社会效益人的特点 78

十二、社会目的的利益 82

第二编 经验的获得 85

第四章 由观查所得的意义,变成知觉的印象:统觉 85

一、感觉的功用在将(甲)全身的情形及(乙)与外界接触的情形,报告于心;用感觉为媒介,以达适应作用的目的 85

二、感觉上意识的性质,确非起于婴儿初生的时候;对于统觉暂下一个定义 86

三、统觉的根本原则;实质的证明 87

四、腱觉对于统觉发展上底重要;证明及证明的考证 92

五、腱觉联络作用底直接证明;(甲)病理学的(乙)解剖学的(丙)先发展的 97

六、腱觉在教育手续上的重要 103

七、结论 104

第五章 按生物的需要讨论统觉:统觉的等级与统觉的系统 107

一、用(甲)固有的需要,和(乙)后天的需要以判别统觉 107

二、按照固有的需要及后天的需要,区别(甲)「低级」统觉或(乙)「高级」统觉,并引「神经错乱病」作说明 109

三、低级的统觉与粗浅的适应作用相关联,属于随意(较大)筋肉;高级的统觉与精密的适应作用相关联,属于不随意(短小)筋肉;并加说明 110

四、用感觉失常病,说明统觉系统;统觉系统的定义;统觉系统为高级或为低级 112

五、统觉系统的起原:遗传与环境两要素都包括在内 118

六、低级的统觉系统受遗传的影响最大 119

七、统觉系统或「大」或「小」;无论大小,都可看作经验的「结晶」 122

第六章 就统觉上讨论注意,兴味,与意志:工作主义 123

一、第四第五两章的结论;本章的问题 123

二、注意是意识中的一种状态 124

三、注意的中心与注意的边环二者在原素上的区别;中心作用的功用 125

四、中心作用的情形;(甲)被动注意 126

五、(乙)自动注意 128

六、(丙)第二步的被动注意 130

七、由工作与游戏心理上的区别,以讨论注意 131

八、自动注意的能量与「意志」的能量的关系 133

九、注意是构造上的名词,统觉是功用上的名词 136

十、统觉的各系统与注意状态上的边环成分,均有关系 137

十一、统觉与注意,对于兴味上的关系;固有的兴味与后天的兴味的区别;各种兴味对于教育程序上的关系;按照生物学,说明工作为教育的中心特点 138

十二、以生物的要需及其对于统觉的关系,说明努力主义的改进,例举初等教育证明之 141

十三、第一二两编的结论 147

一、经验的功用(甲)类似习惯与(乙)类似判断,依其所含意识底程度最高或最低以判别之 149

二、习惯的证明 149

第七章 经验上有类似习惯的功用 149

第三编 经验的功用 149

三、习惯分(甲)自然动作(已成的习惯)与(乙)将成的习惯;感觉运动作用为将成习惯的标准 151

四、观念运动作用亦为将成习惯的标准 154

五、道德的习惯:(甲)清洁,(乙)勤勉,(丙)敬重 155

六、习惯的功用;养成习惯在教育程序上最为重要;养成习惯的方法;例举学校的工作证明之 158

七、习惯的破除;在教育上破除习惯的重要 162

八、注意于改正错误的结果 164

第八章 经验上有类似判断的功用 167

一、判断对于顾应新情境的功用 167

二、判断作用的情形;例证 168

三、判断的定义 169

四、判断的类别:(甲)用具体的经验,解决新情境,即是实用判断 170

五、实用判断包有分析,综合,比较,与选择诸种作用 171

六、实用判断的利益,及其范围 173

七、(乙)用凝结的经验,解决新情境,即是概念判断;且必须经过经验的凝结与概念的养成,始能有概念的判断 176

第九章 经验的凝结与概念的养成 181

一、凝结并非强为压合,乃公同要素的选择 181

二、以文字代表概念 182

三、概念的类别:(甲)集合的,(乙)个体的;例证 183

四、「自我」概念,是个体概念的一个标准 186

五、概念是一种明确的统觉系统;文字是统觉系统的重要代表;无有意象,文字亦能用得正确 187

六、教育上概念的养成;格言的意义:「由具体而进于抽象,由特别而进于普通」 190

七、教员要晓得养成判断作用时,凝结经验的程序,不是随便敷衍的 192

八、结论 19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