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新课程的学校体育评价
新课程的学校体育评价

新课程的学校体育评价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建军编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36127766
  • 页数:314 页
图书介绍:
《新课程的学校体育评价》目录

绪论 1

目录 1

第一章 新课程倡导的学校体育评价改革 8

第一节 有关评价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 8

一、评价的概念 8

二、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学校体育评价问题 9

第二节 国外关于体育教育评价的研究和改革 10

一、国外学校体育评价的主要特征 10

二、国外学校体育评价改革的趋势及特征 12

四、我国学校体育评价改革的趋势 13

三、我国学校体育评价存在的问题 13

五、实施发展性评价的条件 14

六、现代人才评价的基本内容 16

七、研究的现状 17

第三节 我国学校体育评价存在的问题 21

一、我国学校体育评价内容、方法存在的问题 21

二、我国学校体育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 25

第四节 新课程倡导的学校体育评价改革 25

一、关于学生的评价 25

二、关于教师的评价 26

三、关于学校体育的评价 28

四、关于体育课程和教材的评价 29

五、评价的热点问题 31

第二章 学校体育评价的价值及发展 37

第一节 学校体育评价的价值取向 37

一、目标取向的评价 38

二、过程取向的评价 38

三、主体取向的评价 39

第二节 学校体育评价的发展方向 40

一、以质性评定取代量化评定 40

三、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 41

二、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 41

四、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 42

五、评定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 42

第三节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方式的新进展 43

一、质性评价典范之一——档案袋评定 44

二、质性评价典范之二——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52

第三章 发展性学校体育评价的本质与实施建议 58

第一节 发展性学校体育评价的本质 58

一、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由来 58

二、发展性学校体育评价的基本理念 60

三、发展性学校体育评价的功能 61

四、发展性学校体育评价的基本内容 62

第二节 发展性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建立 63

一、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 63

二、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64

三、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 64

四、由单一内容评价向多元内容评价转变 65

第四章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67

第一节 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67

一、体育学习目标 68

二、一般性发展目标 72

三、体质评价的心理指标 73

四、健康素质测试 80

五、体质综合评价的方法 87

第二节 设计评价工具 92

第三节 搜集和分析反映体育学习情况的数据和证据 99

一、搜集反映学生体育学习情况的数据和证据 99

二、对搜集到的数据和证据进行分析 100

第四节 明确促进学生体育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101

第五节 应注意的问题 102

第一节 对体育教师的评价理念 104

第五章 建立促进体育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104

一、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目标的理解 105

二、学生喜欢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程度 105

三、素质教育思想是否作为指导 106

四、创造性工作能力 110

第二节 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110

一、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110

二、新体育课程的教案评价理念 114

第三节 依据新课程设计体育教师的评价工具 118

一、体育教师评价的目的 120

二、体育教师评价的依据 122

三、体育教师评价的理论知识 123

四、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 126

五、体育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评价 130

六、学生对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 131

七、体育教师工作表现及教学质量的评价 134

八、体育教师科研成果(教学研究)质量评价 136

九、体育教师的自评及完成工作量的评价 137

十、体育教师评价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138

十一、启示 140

一、体育课程改变要求体育教师的角色发生改变 141

第三节 新课程的体育教师评价理念 141

二、体育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是体育课堂教学改革 143

三、体育课程改革需要体育教师新的工作方式 145

四、体育课程改革需要体育教师具有新的教学技能 146

五、学生体育学习方式的转变向体育教师提出挑战 148

六、体育课程改革将引发体育教师教学策略的变化 150

第四节 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 152

一、“中评不中用”的课不是好课 154

二、“教师唱主角”的课不是好课 154

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是好课 155

四、学生主动参与的课是好课 155

三、“只达到体能和运动技能目标”的课不是好课 155

第五节 搜集和分析体育教师教学和素质的数据和证据 156

第六节 体育教师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156

第六章 建立促进学校体育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158

第一节 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159

第二节 设计评价工具 161

第三节 搜集和分析反映学校体育办学水平的数据和证据 163

第四节 明确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订改进计划 168

二、可行性 169

一、科学性 169

第一节 发展性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特点 169

第七章 发展性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特点和实施保障 169

三、灵活性 170

四、有创意 170

第二节 发展性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实施保障 170

一、教育管理者的共识 170

二、全社会的认同 171

三、体育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171

第八章 体育教科书评价的基本框架 173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原则 173

第二节 标准指标体系 176

第三节 体育教科书的评价程序 179

第四节 方法与工具 182

一、专家分析 182

二、调查 182

三、课堂观察 183

四、学习效果检测 184

第五节 关于教科书评价机制的建议 184

第六节 新教科书的功能 185

一、从知识传递到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185

二、教学模式:由封闭走向开放 187

三、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188

第九章 体育课程管理与体育课程资源的评价 190

第一节 重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管理的框架 191

一、重建的依据:走向共同参与决策的国际课程改革趋势 192

二、谁来开发学校体育课程:两类不同的主体 195

三、重建一种新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管理框架 198

四、三级权利主体的权责分配 200

第二节 体育课程评价的模式 203

二、CSE评价模式 204

一、梅特费赛尔模式 204

三、反对者模式 206

四、应答模式 207

五、消费者导向模式 207

六、自然探究模式 208

第三节 体育课程计划评价 210

一、体育课程计划的概念 210

二、体育课程计划评价的主要步骤 211

三、体育课程编制指导思想的评价 211

四、体育课程目标的评价 214

一、体育课程设置与课程目标一致性的评价 216

第四节 体育课程设置的评价 216

二、体育课程结构合理性评价 217

三、课时安排 219

第五节 体育课程改革实验与体育课程建设的评价 219

一、体育课程改革实验的评价 219

二、体育课程建设与教学的评价 220

第六节 体育教学大纲的概述 238

第七节 体育教学大纲评价的内容、指标与标准 241

一、体育教学大纲评价的基本内容 241

二、体育教学大纲评价的指标 243

三、体育教学大纲评价的标准 245

附录一 “普通中小学体育新课程计划”测评、监控与质量保障体系项目行动研究计划 249

附录二 “普通中小学体育新课程计划(NCP)”测评、监控与质量保障实施方案 253

附录三 普通中小学体育新课程计划试教情况调查问卷(教师用表) 265

附录四 “普通中小学体育新课程计划试验研究”输出调查教师座谈提纲 280

附录五 普通中小学体育新课程计划试教情况调查问卷(学生用表) 281

附录六 “普通高中体育新课程计划”试验研究校长访谈提纲 300

附录七 “普通中小学体育新课程计划”试验家长问卷调查 304

主要参考文献 311

后记 31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