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阳信县志
阳信县志

阳信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山东省阳信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济南:齐鲁书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533304977
  • 页数:559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李秀成下一篇:暹罗民族研究译丛
《阳信县志》目录

序言 1

凡例 1

概述 1

目录 1

大事记 9

第一编 行政区域 37

第一章 地理位置 37

第二章 建置 37

第一节 隶属 37

第二节 境域 38

第三章 行政区划 40

第四章 县城 乡镇 46

第一节 县城 46

第二节 乡镇 48

附:阳信县政区归属和疆域变迁考 51

第二节 地貌 57

第一节 地质 57

第二编 地理环境 57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57

第二章 气候 59

第一节 气候特征 59

第二节 日照 60

第三节 气压 60

第四节 降水 61

第五节 风 61

第六节 气温 62

第七节 湿度 64

第八节 地温 64

第九节 物候特征 67

第三章 土壤 植被 68

第一节 土壤 68

第一节 土地 70

第二节 植被 70

第四章 自然资源 70

第二节 水 71

第三节 生物 72

第四节 矿藏 73

第五章 自然灾害 73

第一节 旱灾 73

第二节 涝灾 74

第三节 风灾 75

第四节 雹灾 75

第五节 霜灾 76

第六节 病灾 76

第七节 虫灾 76

第六章 环境保护 77

第一节 污染 77

第八节 地震灾害 77

第二节 污染治理 78

第三编 人口 81

第一章 规模 81

第一节 数量 81

第二节 分布 82

第二章 变动 82

第一节 自然变动 82

第二节 机械变动 84

第三章 构成 85

第一节 性别构成 85

第二节 年龄构成 87

第三节 文化构成 89

第四节 民族构成 90

第五节 职业构成 90

第一节 婚姻 92

第四章 婚姻 家庭 92

第五章 生育 93

第一节 生育状况 93

第二节 家庭 93

第二节 生育管理 94

第四编 农业 99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99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99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00

第三节 互助合作 103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 104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104

第二章 种植业 105

第一节 作物 105

第二节 耕作制度 110

第三节 作物栽培 111

第一节 畜禽饲养 115

第四节 农田建设 115

第三章 畜牧业 115

第二节 品种改良 116

第三节 疫病防治 117

第四章 水产业 118

第一节 水域 118

第二节 养殖 118

第五章 农具 119

第一节 传统农具 119

第二节 改良农具 119

第三节 农业机械 119

第五编 林业 123

第一章 林业资源 123

第一节 种类 123

第三节 蓄积 124

第二节 分布 124

第二章 植树造林 125

第一节 采种 125

第二节 育苗 125

第三节 四旁植树 125

第四节 林粮间作 126

第五节 果树栽培 127

附:一、优质鸭梨产地梨园郭 127

附:二、农民鸭梨专家朱万祥 127

第三章 苗圃 林场 130

第一节 苗圃 130

第二节 林场 131

第四章 林木管理 131

第一节 确权 131

第四节 林木抚育 132

第三节 防治病虫害 132

第二节 护林 132

第五章 名优林产品 133

第一节 阳信鸭梨 133

第二节 香椿 133

第六编 水利 137

第一章 河道治理 137

第一节钩盘河 137

第二节 东支流 139

第三节 白杨河 139

第四节 青坡干沟 139

第五节 德惠新河 140

第六节 商东河 140

第七节 沙河 140

第三节 温水线引黄分干 141

第二节 二干 141

第二章 干渠治理 141

第一节 一干 141

第三章 灌溉 142

第一节 灌溉设施 142

第二节 灌溉形式 146

第四章 抗旱 排涝 151

第一节 抗旱 151

第二节 排涝 152

第五章 水利管理 153

第一节 水政 153

第二节 设施管理 153

第七编 工业 157

第一章 所有制形式 157

第一节 私营工业 157

第二节 集体工业 158

第三节 国营工业 159

第二章 工业行业 160

第一节 机械 160

第二节 化工 161

第三节 酿造 161

第四节 食品 162

第五节 粮食加工 163

第六节 棉油加工 163

第七节 建材 164

第八节 五金家具 165

第九节 服装 制革 165

第十节 造纸 印刷 166

第十一节 电力 167

第十二节 其他手工业 168

第一节 管理体制 169

第三章 工业管理 169

第二节 生产管理 170

第八编 交通运输 173

第一章 道路 桥梁 173

第一节 古道 173

第二节 公路 174

第三节 桥涵 175

第二章 运输 176

第一节 运输工具 176

第二节 客运 177

第三节 货运 177

第三章 交通管理 17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78

第二节 运输管理 178

第三节 车辆监理 178

第四节 公路养护 179

第九编 邮电 183

第一章 机构 183

第二章 邮政 185

第一节 邮路 185

第二节 业务 187

第三章 电信 189

第一节 电话 189

第二节 电报 191

第十编 商业 195

第一章 所有制形式 195

第一节 私营商业 195

第二节 集体商业 196

第三节 国营商业 197

第二章 商品购销 199

第一节 生产资料 199

第二节 生活资料 203

第三节 石油煤炭 205

第四节 农副产品 208

第五节 粮食 210

第六节 油脂(料) 211

第七节 药材 212

第三章 商品储存 214

第一节 仓容 214

第二节 管理 214

第四章 饮食服务 215

第一节 饮食业 215

第二节 旅店业 216

第三节 其他服务业 216

第五章 市场贸易 217

第一节 集市贸易 217

第二节 物资交流会 219

第一节 出口商品收购 220

第六章 对外贸易 220

第二节 进口商品销售 222

第十一编 城乡建设 227

第一章 县城建设 227

第一节 公共建筑 227

第二节 公共设施 229

第二章 村镇建设 230

第一节 建设规划 230

第二节 乡镇建设 231

第三节 农村建设 231

第三章 建筑施工 232

第一节 施工队伍 232

第二节 施工技术 233

第三节 施工管理 233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 237

第十二编 财税 金融 237

第一章 财政 237

第二节 财政收支 238

第二章 赋税 241

第一节 税制 241

第二节 征管 242

第三节 税收 242

第三章 金融 246

第一节 金融机构 246

第二节 货币 247

第三节 信贷 249

第四节 存款与储蓄 251

第五节 债券 254

第六节 侨汇 256

第七节 保险 256

第一节 计划制定 261

第十三编 经济管理 261

第一章 计划管理 261

第二节 计划实施 263

第二章 统计管理 264

第一节 统计调查与监督 264

第二节 统计整理与服务 266

第三章 工商管理 267

第一节 市场管理 267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 269

第三节 合同商标管理 272

第四章 物价管理 273

第一节 物价调整 273

第二节 物价监督 275

第一节 度量衡管理 276

第五章 计量管理 276

第二节 度政 277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277

第六章 土地管理 277

第一节 土地征用 277

第二节 管理措施 278

第七章 审计 278

第十四编 党派群团 28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283

第一节 创建与发展 283

第二节 县委工作机构 285

第三节 党的建设 288

第四节 党员代表大会 291

第五节 重要活动 293

第六节 纪律检查 301

第七节 统一战线 302

第二章 社会团体 303

第一节 工人团体 303

第二节 农民团体 305

第三节 青年团体 306

第四节 少年团体 307

第五节 妇女团体 308

第六节 工商团体 310

第七节 协会 310

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 311

第一节 国民党阳信县党部 311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阳信县分团部 312

第十五编 政权 政协 315

第一章 权力机关 315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315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316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19

第四节 人民代表选举 320

第二章 行政机构 320

第一节 清县衙署 320

第二节 民国县公署(政府) 322

第三节 抗日民主政府 323

第四节 县人民政府 323

第五节 基层政权 329

附:一、日伪县政权 330

附:二、国民党地方军县政府 331

第三章 政协 331

第一节 机构 331

第二节 政治协商会议 331

第三节 参政议政 332

第一节 治安机构 335

第二节 对敌斗争 335

第十六编 公安 司法 335

第一章 公安 335

第三节 社会治安 337

第四节 户籍管理 338

第五节 消防 339

第二章 检察 340

第一节 检察机构 340

第二节 刑事检察 340

第三节 法纪检察 341

第四节 经济检察 341

第五节 监所检察 341

第三章 审判 342

第一节 审判机构 342

第二节 刑事审判 342

第三节 民事审判 343

附:刑事案件2例 343

第四节 经济审判 344

第五节 申诉复查 344

第四章 司法行政 345

第一节 司法行政机构 345

第二节 法制宣传 345

第三节 人民调解 345

第四节 公证 346

第五节 律师 346

第十七编 军事 349

第一章 驻军 349

第一节 清军 349

第二节 国民政府军 349

第三节 人民军队 349

第一节 国民军及国民党武装 350

第二章 地方武装 350

第二节 人民武装 351

附:日伪顽武装 354

第三章 兵役 355

第一节 募兵制 355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 355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 356

第四节 预备役 356

第四章 民兵 357

第一节 组织 357

第二节 训练 358

第三节 战勤 358

第五章 战事 359

第一节 重大战事 359

附:日顽罪行录 362

第二节 剿匪纪略 363

附:还乡团罪行录 364

第十八编 民政 369

第一章 拥军 优属 369

第一节 拥军支前 369

第二节 优待抚恤 370

第三节 烈士褒扬 373

第二章 安置 374

第一节 复退军人安置 374

第二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 375

第三节 回乡人员安置 375

第三章 救济 375

第一节 灾害救济 375

第二节 社会救济 376

第二节 收容遣送 377

第一节 孤寡老人供养 377

第四章 社会福利 377

第三节 扶贫 377

第五章 其他民事 378

第一节 移民支边 378

第二节 婚姻登记 378

第三节 殡葬管理 379

第十九编 劳动 人事 383

第一章 劳动 383

第一节 职工队伍 383

第二节 劳动就业 384

第三节 职工培训 385

第四节 退职 退休 387

第五节 工资 奖金 387

第六节 劳动保护 389

第二章 人事 389

第一节 干部队伍 389

第二节 干部管理 391

第三节 工资 福利 394

第四节 离休 退休 退职 396

第二十编 科技 401

第一章 科技机构 40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01

第二节 科研机构 402

第二章 科技团体与队伍 402

第一节 科技团体 402

第二节 科技队伍 403

第三章 科学试验 403

第一节 试验与推广 403

第二节 科研成果 405

第四章 科学普及 406

第一节 科普宣传 406

第二节 科技应用 407

第五章 地震、气象预测 408

第一节 地震预测 408

第二节 气象测报 408

第二十一编 文化 413

第一章 文化艺术 413

第一节 文化事业机构 413

第二节 文艺团体 414

第三节 文化娱乐设施 415

第四节 群众文化 416

附:优秀民间舞蹈简介 419

第五节 文学创作 419

第六节 电影 幻灯 420

第一节 广播 421

第二节 通讯报道 421

第三章 广播 电视 421

第二章 报刊 通讯 421

第一节 报刊 421

第二节 电视 423

第四章 图书 423

第一节 发行机构 423

第二节 发行业务 424

第五章 文物 424

第一节 馆藏文物 424

第二节 古迹 遗址 424

第三节 革命纪念地 426

第六章 档案 428

第一节 档案管理 428

第二节 档案利用 429

第一章 教育行政 434

第一节 管理体制 434

第二十二编 教育 434

第二节 教育经费 435

第三节 教育设施 436

第四节 勤工俭学 437

第二章 学前教育 439

第三章 普通教育 440

第一节 私塾 书院 440

第二节 小学教育 441

第三节 中学教育 443

附:阳信县第一中学简介 444

第四节 招生及人才输送 445

第四章 职业教育 447

第一节 师范教育 447

第二节 农业技术教育 448

第五章 成人教育 448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 448

第二节 职工在职教育 449

第三节 成人自学教育 450

第六章 教师队伍 451

第一节 状况 451

第二节 培训 452

第三节 待遇 453

第二十三编 卫生 医药 459

第一章 医疗 459

第一节 医疗机构 459

第二节 医疗队伍 462

第三节 医疗技术 463

第四节 医疗设备 464

第五节 医疗制度 465

第二章 预防 保健 466

第一节 疫病防治 466

第二节 妇幼保健 468

第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 469

第四节 公共卫生 470

第三章 医药 471

第一节 药品生产 471

第二节 药品供应 472

第三节 药政管理 472

第二十四编 体育 475

第一章 机构 设施 47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75

第二节 体育设施 475

第二章 社会体育 476

第一节 职工体育 476

第二节 农民体育 476

第三节 民间传统体育 476

第四节 学校体育 477

第五节 人才培养 478

第一节 国家级省级竞赛 479

第二节 地区级竞赛 479

第三章 竞技体育 479

第三节 县级竞赛 482

第二十五编 风俗 宗教 方言第一章 风俗 485

第一节 岁时 485

第二节 礼仪 487

第三节 生计 489

第四节 信奉 489

第五节 谚语 俗语 490

第六节 歇后语 493

第二节 道教 495

第三节 天主教 495

第一节 佛教 495

第二章 宗教 495

附:著名教址小刘天主教堂简介 496

第四节 基督教 496

附:阳信县教案始末 496

第五节 伊斯兰教 497

附:著名伊斯兰教址刘庙南清真寺简介 498

第一节 语音 499

第三章 方言 499

第二节 词语 502

第三节 语法 507

第二十六编 人物 541

附录 541

一、县志纂修与馆藏 541

二、历代县志序跋选 541

三、抗暴斗争纪略 544

四、轶闻异事 54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