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世界大国军事史译著丛书  日本军事史
世界大国军事史译著丛书  日本军事史

世界大国军事史译著丛书 日本军事史PDF电子书下载

军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藤原彰著;张东,徐更智,孙绍红,杨久成,蔡润红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06569521
  • 页数:42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由日本权威军事历史学家撰写的一部系统阐述和研究日本战前和战后军事史的专著,在日本多次再版,最新修订版于2007年出版。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各十章,共六百多页。上卷为战前篇,下卷为战后篇。上卷战前篇,主要介绍了从日本幕末维新期到太平洋战争的日军军事史,其中包括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满洲事变、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下卷战后篇,主要介绍了战败后日军的解体、日本重整军备、日本自卫队的创设及历史沿革,以及日本从经济大国向军事超级大国迈进的沧桑历史。(附提纲)
《世界大国军事史译著丛书 日本军事史》目录

战前篇 3

第一章 武士团解体与引进近代军制 3

一、封建军备的乏力 3

大盐之乱 3

军役制的空洞化 4

武士团的衰落 4

二、幕府各藩的军制改革 7

引进近代武器 7

军事组织的近代化 8

幕府三兵 9

长州藩与萨摩藩 9

各部队的性质 10

三、维新内乱的军事意义 13

王政复古政变 13

鸟羽伏见之战 13

萨长兵与幕府军 14

内战的深化 15

戊辰战争 16

整备中央军制 17

第二章 实行征兵制与整备中央兵力 19

一、武士团的解体与创建中央兵力 19

维新政权的军制 19

处置东北凯旋兵 20

藩兵的动向 21

成立御亲兵 22

设置镇台 22

整备军制 23

二、征兵制的实施及其矛盾 25

制定征兵令 25

免役制的性质 26

军队的纪律和训练 27

三、西南战争和近代军队的确立 28

维新后的萨摩藩 28

西乡和私学校党 29

爆发内乱 30

两军的素质与战略 31

战争的结果与意义 33

第三章 天皇制军队的成立 35

一、从对内的军备转向对外的军备 35

台湾与琉球 35

围绕朝鲜的日清对立 36

对清军备的扩张 37

国权与民权的对立 39

国民皆兵的基础 39

征兵制的矛盾 40

国民军队的内情 41

法国和普鲁士的军制 42

转向普鲁士式军制 43

二、修改征兵令 44

修改的必然性 44

向国民扩大 45

国民皆兵的实态 46

兵役忌讳 47

三、1886年~1889年的军制改革 48

军制改革的背景 48

宪兵和军纪 49

加强军队内务 50

军队标准化 51

干部养成与统一化 52

对改革的批判 53

法国派的失败 54

第四章 日清战争 56

一、海军的建设及战争准备 56

海军的创设 56

扩充海军实力 57

迅速构建对清海军力量 58

二、战争的经过及总结 58

挑起战争 58

两军的兵力及作战计划对比 59

战争经过及胜负原因 64

对战争的总结 66

三、军事技术的发展 67

武器生产水平的提高 67

造船业的发展 69

战术的变化及操典的修订 70

第五章 日俄战争 72

一、战争的准备 72

卧薪尝胆 72

陆军的扩张 72

海军的扩张 74

义和团事件 74

二、战争的经过 75

选定开战时机 75

军的作战计划 77

战况的推移 78

三、战争胜负的原因 80

武器与装备 80

军队的素质与士气 81

日军取胜的原因 82

日军的苦战和矛盾 82

吞并朝鲜的战争 84

第六章 转变为帝国主义军队 86

一、日俄战争后条令的修改及其意义 86

日军的独特性 86

强调精神主义 87

攻击精神与轻视生命 88

引入家族主义 89

士兵缺乏主动性 89

二、帝国主义制度下的军队及其矛盾 91

军纪涣散 91

强制服从 91

良民与良兵 92

农本主义的出现 93

三、军部与政治 94

军部地位的提高 94

制定国防方针 94

插手国民教育 96

设立在乡军人会 97

干涉中国内政 97

四、陆海军的军备扩张 99

日美对立及造舰竞争 99

海军的大规模扩张 100

增设2个陆军师团的问题 101

五、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出兵西伯利亚 103

参战与青岛攻略 103

占领南太平洋诸岛 104

出兵西伯利亚 105

对出兵的总结 106

修订国防方针 107

第七章 总体战阶段及其各种矛盾 109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09

战争性质的变化 109

总体战的理念 110

反军国主义运动 111

二、裁军及其意义 112

华盛顿会议及海军裁军 112

落后的日本陆军 113

改革的必然性 114

为实现合理化而裁军 116

三、建立总体战体制及其矛盾 117

宇垣裁军的目的 117

难以征召大众化军队 117

装备现代化进程迟缓 119

四、军队性质和结构的变化 120

强化速决战的战术 120

青年军官的激进运动 120

军队参与全民总动员 121

第八章 满洲事变 124

一、侵略中国的冲动 124

中国革命与出兵山东 124

确保满蒙的要求 125

对于中国革命的危机感 126

伦敦条约 127

二、军部内部的革新运动 128

对外危机感和青年军官运动 128

陆军军官的出身 128

特权身份的再生产 131

革新运动的性质 132

三、满洲事变 133

关东军占领满洲的计划 133

事变的扩大 134

占领满洲北部 135

占领满洲的结果 136

上海事变 136

热河作战与关内作战 138

四、军备的扩张与军队的矛盾 140

在满兵力的整顿 140

海军的造舰计划 141

军队内部的思想问题 141

第九章 日中战争 144

一、法西斯主义体制的确立和军部的职责 144

军部的政治化和派系对立 144

青年军官的激进化 146

二二六事件的动机和目的 146

二二六事件的结果 148

国防方针的修定 149

二、日中战争的开始 150

华北分离工作 150

战争扩大的原因 151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152

近卫内阁的强硬态度 153

华北总进攻 153

向全面战争扩大 154

南京占领和大屠杀 155

和平工作的失败 156

不扩大战争局面的方针及其失败 156

张鼓峰事件和武汉会战 157

诺门坎事件 158

大战的爆发 160

三、军队的扩大与变质 162

战争的规模 162

军队的扩大及其矛盾 163

军纪倒退与士气低下 164

第十章 太平洋战争 166

一、对英美开战 166

德国的胜利和时局处理要纲 166

苏德战争和关东军特种演习 167

对英美战备的进展 168

战争的预测 169

二、初期的战局和问题 171

初期作战的成功 171

胜利当中隐藏的败因 171

三、战局的转换 173

珊瑚海海战 173

中途岛海战 174

瓜达尔卡纳尔之战 175

战败的诸多原因 176

设定绝对国防圈 177

四、战线的崩溃 178

马里亚纳攻防战 178

战争经济的崩溃 179

英帕尔战役 180

中国战线的情况 181

莱特岛、硫黄岛、冲绳岛战役 182

本土空袭 184

本土决战和“一亿玉碎” 184

五、战败的军事原因 186

战争指导的分裂 186

非理性的精神主义 187

军事技术落后 188

天皇军的本质 190

战后篇 199

第十一章 战败与军队解体 199

一、战败时的陆军与海军 199

规模庞大的陆军和海军 199

军队素质低下 200

装备不足 201

军纪涣散 202

二、投降与复员 203

本土的复员 203

海外部队的投降 204

关东军的战败 205

三、占领军的非军事化政策 207

美国对日本的占领 207

非军事化的进行 208

对冲绳的占领和军政 209

保存火种的努力 210

残存的军事功能 211

第十二章 重整军备的开始 213

一、占领政策的转换与日本重整军备构想 213

冷战与“罗雅尔演说” 213

美国的日本重整军备论 214

中国革命与朝鲜半岛 215

二、朝鲜战争与警察预备队的创建 216

朝鲜战争的爆发 216

“麦克阿瑟书信”的发出 217

警察预备队的成立 218

三、占领下重整军备的性质 220

对美军的从属性 220

压制群众运动的武装力量 222

四、警察预备队的成长及海上警备队的创建 223

旧军人的录用 223

海上保安厅的强化 224

海上警备队的创建 225

第十三章 和约与安保条约及保安队与警备队 227

一、和约与安保条约的缔结 227

《旧金山和约》与军事条款 227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228

行政协定与美军基地 229

二、保安厅的新设 231

日美重整军备的构想 231

保安厅的成立 233

重整军备与宪法 233

三、保安队与警备队 234

保安队的改编 234

警备队与《日美船舶借贷协定》 235

保安大学与保安研修所 236

朝鲜停战 237

日本的重整军备构想 237

“池田·罗宾逊会谈” 238

第十四章 自卫队的成立 242

一、正式走向重整军备之路 242

政界的动荡与重整军备论 242

保守党的防卫谈判 243

《防卫二法》的通过 244

重整军备的具体方案 244

二、航空力量的独立 246

旧军人的独立空军方案 246

保安队的航空学校 246

航空自卫队的创建准备 247

三、防卫厅和三自卫队的创建 248

防卫厅与参谋长联席会议 248

美军撤出北海道与陆上自卫队 249

海上自卫队与航空自卫队 250

自卫队成立与宪法问题 250

和平运动的发展 253

四、国防方针与防卫计划 255

自卫队成立后的增强 255

国防会议与《国防基本方针》 256

《第一次防卫力量整备计划》 257

第十五章 《安保条约》修改与自卫队的转变 260

一、美国远东战略的变化与自卫队 260

“新面貌战略” 260

“导弹差距” 261

《第一次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与自卫队的“现代化” 262

下一代主力战斗机机型问题 263

二、《日美安保条约》修改和反对斗争浪潮 264

《安保条约》的修订 264

反对运动的高涨 264

出动自卫队的问题 265

向低姿态的转变 266

三、《防卫二法》的修订与《二次防》 267

《防卫二法》的流产与成立 267

自卫队的变化 267

《第二次防卫力量整备计划》 268

对治安政策的重视 269

与肯尼迪战略的关系 270

四、对苏战略与核战争 272

美国远东战略与自卫队的作用 272

是从属军队还是独立军队 274

“三无事件” 275

第十六章 《日韩条约》与日美军事体制的新阶段 278

一、“三矢研究” 278

经济高增长与“安保效用论” 278

日益紧张的亚洲局势 279

“三矢研究”的曝光 280

朝鲜半岛的军事形势 281

二、《日韩条约》的缔结 281

日韩会谈 281

《日韩条约》的军事目的 282

自卫队在朝鲜的作用 283

三、越南战争的升级与《三次防》 284

越南战争的升级 284

反对越战运动 285

《第三次防卫力量整备计划》 285

《三次防》的目标 286

与美国战略的结合 287

第十七章 高速增长与《四次防》 288

一、冲绳回归与1970年安保问题 288

高速增长与佐藤内阁 288

尼克松上台与“关岛主义” 289

冲绳回归运动 289

佐藤与尼克松《联合声明》和日美军事体制 290

安保自动续约 291

实现冲绳回归 292

二、《第四次防卫力量整备计划》 294

“美元危机”与日中复交 294

诸事不利的防卫厅 295

《防卫白皮书》与难产的《四次防》 296

《四次防》的内容 297

驻军冲绳与反对运动 298

三、越战泥沼与自卫队的职责 299

《越南和平协议》 299

“石油危机”和保守政权危机 300

《四次防》的停滞 301

第十八章 日美安保体制的新阶段 304

一、“三木·福特会谈” 304

西贡陷落 304

全球经济危机与日本 305

日美防卫合作的强化 305

防卫合作小委员会的设置 306

二、防卫计划大纲 307

后《四次防》问题 307

《防卫计划大纲》的确定 308

防卫费上限的确定 308

F-15与P-3C 309

三、《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和“有事立法” 311

稳定背景下的“右倾化” 311

“栗栖发言”和“有事立法” 312

《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制定 313

《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内容 314

《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问题 315

联合作战的具体化 317

第十九章 军备增强之路 319

一、日美联合作战体制的紧密化 319

强调苏联的威胁 319

军扩造势运动 320

《中期业务评估》的出炉 321

《五三中业》的问题 322

参加“环太平洋联合演习” 322

二、《五六中业》和军备扩张 323

“大平·卡特会谈” 323

要求提前完成《五三中业》的意义 324

铃木内阁和军扩 325

“铃木·里根会谈” 326

《五三中业》和《防卫计划大纲》的修订 327

《五六中业》的制定 328

三、核战略体制的强化 329

里根的核战略和日本 329

“赖肖尔发言” 330

“无核三原则”的松动 331

铃木政权的动摇 332

第二十章 从经济大国走向军事大国 335

一、日本列岛化为“不沉航母” 335

中曾根政权上台 335

首相的访韩和访美 336

“不沉航母发言” 337

战后“总清算” 338

二、《五九中业》和新防卫计划 339

《五九中业》的制定 339

升级为政府计划 340

新防卫计划的内容 341

新计划的问题 342

防卫费突破1%框架 343

“安全保障会议”和“安全保障室” 344

参加“星球大战计划”(SDI) 345

三、自卫队守卫什么? 346

不受限制的大规模军扩 346

日美联合作战的深化 347

自卫队保护的是什么? 349

卷入战争的危险 350

参考文献 35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