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传统道德论探微
中国传统道德论探微

中国传统道德论探微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正平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4261939X
  • 页数:37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领域的著作。
《中国传统道德论探微》目录
标签:道德 传统

引论 汲取中国固有道德之智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 3

目录 3

一 中国传统道德哲学和道德教育 11

(一)道德哲学在中国哲学中的位置 12

1.中国传统哲学的人本主义倾向 13

2.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德”与“道德”概念 15

(二)人格的“至善”——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宗旨 18

1.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理想的道德人格 18

2.道德教育在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中占首要地位 20

1.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 25

二 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和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25

(一)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基本特点 25

2.在道德价值的应用上,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 27

3.在道德价值的导向上,维护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强调个体服从整体 29

4.在道德价值的分寸把握上,具有中庸居间的性质 31

5.在道德价值的取向上,具有“重义轻利”、“贵义贱利”的倾向 32

(二)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34

1.“德教”与“修身”合一 35

2.“知道”与“躬行”合一 37

3.“言教”与“身教”合一 38

三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43

(一)孔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 44

1.仁者“爱人” 45

2.“智、仁、勇”统一 46

3.见利思义 48

4.中庸 49

(二)孔子“导之以德”的道德教育思想 51

1.德教为主 52

2.寓德教于教学 52

3.为仁由己 53

4.以身作则 55

(一)墨子以“兼爱”说为中心的道德观 59

四 墨子的“兼爱”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59

1.兼爱 60

2.节俭 62

3.义利合一 64

(二)墨子“有道者劝以教人”的道德教育思想 66

1.人性如素丝 66

2.有道者劝以教人 67

3.志功合一 67

五 老子以“无为”为原则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71

(一)老子以“无为”为原则的道德观 71

1.无为 72

2.不争 74

3.贵柔 75

4.知足 76

(二)老子“使民无知无欲”的道德教育思想 77

1.使民无知无欲 77

2.复归于婴儿 78

六 孟子以“仁义”为最高原则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83

(一)孟子以“仁义”为最高原则的道德观 83

1.仁义 84

2.四心 86

3.人性善 87

4.去利怀义 89

(二)孟子“存心养性”的道德教育思想 90

1.存心养性 90

2.培养“大丈夫”人格 92

七 荀子以“礼”为最高行为准则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97

(一)荀子以“礼”为最高行为准则的道德观 97

1.隆礼 98

2.人性恶 100

3.以义制利 102

1.化性起伪 104

(二)荀子“化性起伪”的道德教育思想 104

2.疆学而求 105

3.积善成德 106

4.师贤师 107

5.知不若行 108

八 董仲舒“天人合类”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113

(一)董仲舒以“天人合类”为特征的道德观 113

1.道之大原出于天 114

2.三纲 115

3.五常 117

4.正其谊不谋其利 119

(二)董仲舒“以教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 121

1.“性三品”说 122

2.“成性”、“防欲”论 123

九 韩愈以“性情三品”说为基础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129

(一)韩愈以“性情三品”说为基础的道德观 129

1.性情三品 130

2.博爱之谓仁 132

(二)韩愈“从师学习”的道德教育思想 134

1.品德可导 135

2.从师学习 135

(一)王安石“善恶由习”的道德观 141

十 王安石“善恶由习”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141

1.性情一 142

2.善恶由习 143

3.“道德”即“仁义” 146

4.“新”功利论 147

(二)王安石“教学成才”和“五事成性”的道德教育思想 148

1.教学成才 149

2.五事成性 150

十一 二程以“天理”为核心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155

(一)二程以“天理”为核心的道德观 157

1.天理圣人循而行之谓道 158

2.“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 159

3.以理胜气、明理灭欲 162

(二)二程“格物穷理”的道德教育思想 163

1.格物穷理 164

2.上智下愚亦有可移之理 166

3.学为圣人 167

十二 朱熹以“理”为基础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173

(一)朱熹以“理”为基础的道德观 173

1.理一分殊 174

2.仁包五常 176

3.性同气异 178

4.明天理,灭人欲 180

(二)朱熹“居敬穷理”的道德教育思想 184

1.居敬穷理 186

2.知先行后 187

3.循序渐进 189

十三 王阳明“致良知”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195

(一)王阳明以“致良知”为目的的道德观 196

1.心外无物 196

2.知行合一 197

3.格物致知 200

4.心本——良知 201

5.致良知 204

(二)王阳明“复其心体”的道德教育思想 206

1.心上工夫 206

2.省察克制 206

3.事上磨练 207

4.立志成圣 208

5.复其心体 209

十四 李贽反封建传统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213

(一)李贽反封建传统的道德观 213

1.人必有私 214

2.迩言为善 217

3.致一之理 220

(二)李贽“任物情”的道德教育思想 222

1.“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222

2.“任物性”的个性教育说 224

3.“自立”的人格教育说 227

十五 王夫之“习与性成”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231

(一)王夫之“习与性成”的道德观 231

1.习与性成 232

2.导欲于理 234

3.循天下之公 237

4.以身任天下 239

(二)王夫之“继善成性”的道德教育思想 241

1.继善成性 241

2.因人而进 243

3.施之有序 244

4.明人者先自明 245

十六 颜元重“功利”、“习行”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251

(一)颜元重“功利”的道德观 251

1.“气质”一元论和“气质”无恶 251

2.正其宜以谋其利 255

(二)颜元倡“实学”、重“习行”的道德教育思想 258

1.倡“实学” 259

2.重“习行” 260

十七 孙中山“天下为公”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265

(一)孙中山“天下为公”的道德观 266

1.天下为公,替众人服务 266

2.爱国心重,其国必强 269

3.人类以互助为原则 272

(二)孙中山的民族道德教育思想 274

1.恢复和改造民族固有的道德 274

2.改良国民人格来救国 278

(一)蔡元培的“公民道德”观 285

十八 蔡元培的“公民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285

1.“公民道德纲领”——“自由、平等、博爱” 286

2.“劳工神圣”说 289

(二)蔡元培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 291

1.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 291

2.以美育助德育 297

余论 中国传统道德智慧的现代启示 303

附录1 《大学》以“大学之道”为核心的道德观 315

附录2 《颜氏家训》的道德教育思想 327

附录3 “天人合一”: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智慧 343

参考书目 370

后记 3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