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依法治国论
依法治国论

依法治国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力宇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300055699
  • 页数:602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论述了以邓小平的法制理论和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法治思想。
《依法治国论》目录

上篇 依法治国的基本理论 3

第一章 依法治国是邓小平法制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继续和发展 3

一、邓小平法制理论是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法学 3

(一)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主要内容 4

(二)邓小平法制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丰富和发展 6

二、邓小平法制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9

(一)邓小平法制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 10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邓小平法制理论的核心 12

(三)邓小平法制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17

三、邓小平法制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重要发展 19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思想的提出 19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法治思想的核心 22

(三)在实践中坚持、发展和完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 28

第二章 依法治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34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4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领导核心 34

(二)人民是依法治理国家的主人 36

(三)严格依法办事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之一 39

二、依法治国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42

(一)市场主体需要法律确认 43

(二)市场行为需要法律调整 44

(三)市场秩序需要法律维护 46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需要法律规定 47

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48

(一)法治体现了民主、平等、自由、正义等价值的追求 49

(二)制度文明是一种重要的文明形态 57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61

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61

(二)法的规范作用、社会作用与国家的稳定 63

(三)建立新型的法律秩序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 65

第三章 依法治国与中国的先进生产力 68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在当代中国法制建设中的发展 68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法律之间关系的思想 68

(二)邓小平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对我国法制建设的指导 75

(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我国的法制建设 82

二、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5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解放和发展当代中国生产力的最好经济体制 8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社会主义法治经济 90

(三)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96

(四)建立、改革和完善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司法体制、行政执法机制及法律服务机构 104

(一)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06

三、依法治国与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 106

(二)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对法律的影响 111

(三)我国的法制建设与科教兴国战略和经济全球化 114

四、法律与可持续发展 120

(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120

(二)我国的法制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123

(三)我国的法制建设与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人口问题 125

第四章 依法治国与中国的先进文化 130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当代中国法制建设中的发展 130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法律现象 130

(二)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我国的法制建设 142

(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我国的法制建设 146

二、依法治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51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依法治国的重要作用 151

(二)依法治国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153

(三)培养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155

三、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 157

(一)关于法律文化 157

(二)关于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166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的几个问题 171

第五章 依法治国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79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与利益的关系的思想在当代中国法制建设中的发展 180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法律与利益的关系的论述 180

(二)邓小平关于利益问题的思想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影响 186

(三)依法治国与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93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根本政治制度 198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质 199

(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9

(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04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基本政治制度 204

(二)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论述 205

(三)依法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208

第六章 依法治国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212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政治的理论 213

(一)民主就是人民主权,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 213

(二)民主是多数人的专政 215

(三)民主与自由、平等 216

(四)民主与集中 219

(五)民主与法治 220

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民主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 221

(一)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222

(二)在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23

(三)在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决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225

(四)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 227

(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229

(六)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237

三、依法治国——党的执政方式和国家权力运作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239

(一)人治与法治的模式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239

(二)政策和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配合作用 240

(三)以法律手段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 244

中篇 依法治国与当代中国现实的重大问题 253

第七章 当代中国的法治理论 253

一、人治理论、法制理论和法治理论 253

(一)人治理论 253

(二)法制理论 255

(三)法治理论 255

(四)关于“人治”和“法治”之争 258

二、法治理论的基本内容 261

(一)对法治的三种理解 261

(二)关于“法制”和“法治”、“以法治国”和“依法治国”、“法制国家”和“法治国家”的提法问题 262

(三)法治的内涵:方略、原则、要求、观念和状态 268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基本内容 271

(一)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点和目标 271

(二)我国法治应当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 277

(三)建立部门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和谐、体例科学的法律体系 280

(四)树立法律的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依法办事 281

(五)依法治国的主体、客体和标准 281

四、关于中国的法制现代化问题 286

(一)法制现代化的含义 287

(二)世界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模式 293

(三)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道路 299

第八章 依法治国与当代人权 306

一、人权的基本含义 306

(一)人权概念的起源 306

(二)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309

(三)当代人权的基本内容 321

二、中国对当代人权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322

(一)邓小平的人权思想 322

(二)江泽民同志关于人权问题的论述 329

(三)我国理论界对人权内涵的丰富 330

三、我国当代人权的历史性发展 334

(一)生存权、发展权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巨大改善 334

(二)公民权、政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342

(三)对妇女、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的权益的保护 345

(四)对少数民族人权的保护 349

(五)人权的执法和司法保障 352

(六)中国人权保障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 354

四、中国与西方在人权观方面的共识与分歧 356

(一)关于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人权的共同标准 356

(二)关于人权的内涵 360

(三)关于主权和人权的关系 362

第九章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366

一、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366

(一)非马克思主义的法律思想家关于法律和道德关系的观点 366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法律和道德关系的论述 368

(三)邓小平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 372

(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提出 374

(一)“德治”的基本内涵 376

二、法治和德治 376

(二)法治和德治的历史考察及其对治理国家的影响 377

三、依法治国与加强道德建设 381

(一)德治、以德治国在当代中国的含义 381

(二)社会主义法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385

(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388

第十章 依法治国与惩治腐败和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394

一、依法惩治腐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395

(一)腐败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395

(二)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398

(三)健全法制是惩治腐败的最重要基本保证 402

二、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406

(一)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406

(二)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措施 410

(三)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重要方针 414

三、加强政法机关和队伍的建设 416

(一)加强政法机关的建设 418

(二)提高政法队伍的素质 419

(三)改革和完善政法干部制度 423

下篇 依法治国与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 427

第十一章 当代中国的立法 427

一、依法治国与立法 427

(一)立法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 427

(二)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432

二、当代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436

(一)当代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 436

(二)当代中国的立法原则 44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及其划分 445

三、关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若干问题 445

(二)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449

(三)“一国两制”条件下的法律体系问题 451

(四)关于公法、私法和社会法的划分问题 454

四、当代中国立法制度的完善 458

(一)我国的立法制度 458

(二)我国立法体制的完善 463

(三)我国立法程序的完善 465

第十二章 当代中国的行政法制建设 468

一、依法治国与行政法制建设 468

(一)行政法制建设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 469

(二)我国行政法制理论的发展 471

(一)依法行政与行政权 476

二、当代中国的依法行政 476

(二)形成依法行政的观念和制度 479

(三)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 485

三、完善当代中国的若干重要行政法律制度 489

(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公务员制度 489

(二)国家机构改革的制度化 495

(三)我国一些重要行政法律的完善问题 499

第十三章 当代中国的司法 506

一、依法治国与司法 507

(一)司法的构成要素 507

(二)司法是实现法治的关键 507

二、我国的司法制度和司法原则 509

(一)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司法制度 509

(二)我国的司法原则 511

(一)司法独立是司法制度改革的基石 520

三、我国的司法改革 520

(二)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 527

(三)司法程序改革 532

第十四章 当代中国的法律监督 541

一、依法治国与法律监督 541

(一)法律监督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 541

(二)马克思主义监督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543

(三)我国法律监督的原则 551

二、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监督机制 555

(一)立法监督 555

(二)行政监督 559

(三)司法监督 563

三、当代中国若干重要法律监督制度的建设问题 565

(一)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监督与工作监督 565

(二)关于制定《监督法》的问题 571

(三)在党的领导下实行各方面的监督 574

第十五章 当代中国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教育 578

一、我国的法律服务 578

(一)关于律师制度和律师事务所 579

(二)关于公证制度和公证机构 580

(三)基层法律服务 582

(四)法律援助制度和法律援助机构 583

二、我国的法律教育 588

(一)法律职业和法律职业伦理 588

(二)法律职业的一体化 589

(三)法学教育 591

(四)统一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 594

(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597

后记 6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