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叶萍,杨甘霖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63510516
  • 页数:25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力求从新课程体系和要求出发,结合十六大以来的中央文献精神和大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借鉴了近年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希望能对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所帮助,提高大学生理解党的方针的自觉性。
上一篇:自治论下一篇:刑事诉讼法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 1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5

三、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意义和方法 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11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1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过程 14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7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9

小结 22

第二章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24

第一节 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和发展 24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重新确立 24

二、解放思想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26

三、与时俱进是思想路线的新要求和新发展 28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30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 30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思想基础 31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各个领域 33

第三节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38

一、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38

二、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41

三、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各项工作创新 42

第四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和基本要求 44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相互关系 44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本要求 46

小结 47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49

第一节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 49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49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过程 53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容和重大意义 55

一、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容 55

二、社会主义本质概括的重大意义 5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62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62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64

小结 70

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探索 71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7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7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74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78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7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79

三、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81

第三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84

一、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84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86

一、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不平凡的历史进程 87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87

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 89

小结 91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93

第一节 邓小平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 93

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93

二、“三步走”发展战略 94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97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97

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99

三、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发展 101

第三节 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102

一、科教兴国战略 102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 107

第四节 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110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110

二、西部大开发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111

小结 11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11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117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1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19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2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12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及完善 123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125

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变革与完善 130

一、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30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分配原则 132

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133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结构调整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35

一、调整优化产业经济结构 135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38

小结 140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142

第一节 发展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42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142

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程 145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146

一、坚持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147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8

三、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51

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52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53

一、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53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56

第四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159

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与意义 159

二、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与主要任务 160

三、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162

小结 163

第八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6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16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和特征 16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166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 17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7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 173

一、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174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174

二、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75

三、积极推动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79

四、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81

第四节 三大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183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183

二、三大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184

小结 186

第九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88

第一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188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与发展 188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涵义及其基本内容 190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91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192

一、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 192

二、香港、澳门回归后落实“一国两制”的实践 194

第三节 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 196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97

二、解决台湾问题的新主张 199

小结 202

一、当今国际形势的总体特征 204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204

第十章 社会主义的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 204

二、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提出 207

三、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科学内涵 209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10

一、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宗旨 210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211

三、新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任务 215

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18

五、建立新型的党际关系 220

一、“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 221

第三节 积极应对国际局势的新变化 221

二、“9·11”后我国外交战略的变化和调整 222

三、“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 223

小结 225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227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27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形成和确定的依据 227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29

第二节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231

一、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新的伟大工程总体部署 231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234

三、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238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241

一、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241

二、农民阶级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 242

三、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43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243

五、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44

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245

小结 248

参考文献 25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