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宪制变迁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宪制变迁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宪制变迁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常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208663
  • 页数:273 页
图书介绍:本书首先分析了清末立宪中的平满汉畛域、边疆新政等命题,凸显清末立宪本身所具有的从古典王朝到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宪制意蕴。其次从宪法思想史、制度史角度,对五族共和这一清末民初重要宪法思潮的渊源、彰显、延续做了深入考察;及至南京国民政府,由于面临的国内外局势更为严峻,在民族治理和边疆整合方面更多采取的是一种国族主义的思路,但并未实现其制度初衷。本书也由此从宪法学视角出发,对20世纪50年代的西藏民主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改革开放后,中国所面临的是一种国内外局势的全方面变迁,这种变迁也直接影响到了当代中国的民族治理,本书最后对国家统一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民族国家建构的宪法表达问题、少数人权利保护与公民平等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宪制变迁》目录

导言 1

第一章 从王朝到民族—国家 9

第一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法政思想源流 11

一、地理空间、民族分布与天下体系的构成 11

二、华夷之辨的相对性 15

三、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20

第二节 清代政治安排的独特性与近代挑战 26

一、作为中国中央王朝正朔的“清” 27

二、首崇满洲与满汉畛域 30

三、多民族帝国的政治秩序塑造 33

四、清代政治秩序的近代危机 36

第三节 立宪、民族关系与国家建构 41

一、清末立宪: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国家建构之始 42

二、平满汉畛域、满洲认同与立宪的内在悖论 47

三、清末立宪在边疆:民族因素的另一个侧面 54

四、未完成的民族国家建设:清末立宪再审视 60

第二章 五族共和:渊源、彰显与延续 64

第一节 五族共和说的思想渊源——宪法思想史视角下的清末民族观论争 65

一、宪制、建国与民族观 65

二、救亡图存与民族建国主义 69

三、单一族裔建国还是五族合一建国:清末民族观论争的宪法思想史意蕴 73

四、从“五族君宪”到“五族共和” 79

第二节 五族共和的彰显:《清帝逊位诏书》 83

一、孙中山与五族共和 83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相关宪法实践 86

三、五族共和的彰显:《清帝逊位诏书》再解读 88

第三节 五族共和之延续:北洋政府时期 102

一、北洋政府成立时关于五族共和的宣言与政令 104

二、五族共和与北洋时期的制宪活动 109

三、北洋时期民族治理事务机构的设立与政区改革 115

第三章 国族主义的话语与实践 119

第一节 国族主义的勃兴与“中华民族”立宪话语 120

一、孙中山的国族主义观 120

二、国民党相关决议中的“国族”整合方案 124

三、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中的“民族”观 127

四、“国内各民族均为中华民族之构成分子”的立宪话语 129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族整合与边疆治理 133

一、从“民族”到“边政”:以蒙藏委员会为例 135

二、政区改革:国家权力的深入困境 138

三、委托与渗透:中央政府与边疆军阀 141

四、优礼上层人士的意义与限度 145

第四章 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渊源与早期实践 14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苏联相关政治实践 148

一、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 148

二、反帝、民族解放与民族自决 151

三、联邦制与多民族的社会主义民族国家塑造 153

四、苏联民族、政治实践中的教训 156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民族治理的早期法制构想与实践 159

一、民族平等与各民族团结互助的理念与实践 159

二、中共早期民族自决、联邦建国论的理解与背景分析 161

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观”的阐释与政治实践 165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萌芽:抗战、解放期间的自治实践 169

第五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奠基历程 174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政治决断 175

一、新中国建国大纲 176

二、新中国成立前夕边疆多民族地区的严峻形势 178

三、基于历史发展和革命发展状况的政治决断 181

第二节 宪法安排与政治措施 187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政立法实践 187

二、宪制安排与政治措施 189

三、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基的关键 195

第三节 西藏地区民主改革的宪法学解读 200

一、香格里拉神话背后的前现代政治本质 203

二、从神权政权到普选政权:西藏人民之“自由的新生” 207

三、西藏地区民主改革:世界人权史上的一章 壮美诗篇 212

四、政教分离:现代政治的必然要求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 218

第四节 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国家建构 223

一、民族区域自治与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国家建构 223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宪制建构 224

三、“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共同的政治认同基础 226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与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秩序重塑 230

第六章 民族治理、国家建构与宪法安排 234

第一节 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新特征及其对国家建构的影响 235

一、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核心的民族治理宪法体系 235

二、市场化、区域差距与边疆多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 238

三、族裔意识与政治认同 240

四、基层治理与国家建构 242

五、后冷战时代地缘政治格局中的边疆安全问题 244

第二节 多民族大国的民族治理与国家建构:作为宪法命题 245

一、国家统一与民族区域自治 246

二、民族国家建构的宪法表达:宪法文本中的“中华民族” 247

三、少数人权利保障、优惠政策与公民平等 249

四、政治认同、基层治理与地方试验 252

五、宪法义务的规定与奉行:以宪法第52条的争议为例 254

参考文献 257

后记 27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