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考试推荐用书  公共基础知识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考试推荐用书  公共基础知识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考试推荐用书 公共基础知识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连昌,李文燕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10878131
  • 页数:50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根据江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标教材进行编写,分为“基础达标”、“能力挑战”、“探究创新”三部分,与教材内容同步,与实际教学课时同步。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考试推荐用书 公共基础知识》目录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第一节 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7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9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9

第二节 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12

第三节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4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9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9

第二节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28

第三节 对立统一规律 33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38

第一节 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38

第二节 认识的发展过程 41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46

第四节 真理及价值 48

第五节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52

第六节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 52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57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57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61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65

第四节 社会的观念结构 66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73

第一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73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 74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 76

第四节 历史的创造者 79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83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83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85

第三节 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87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90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90

第二部分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90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92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94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94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97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98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03

第一节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103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105

第三节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106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109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0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11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114

第一节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1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19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21

第一节 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121

第二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125

第三节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28

第四节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3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41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4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4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46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50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150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53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55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58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158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161

第三节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64

第一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166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66

第二节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实践 167

第十一章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70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70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72

第三节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73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175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75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76

第三节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78

第一节 法的概念、特征与作用 184

第一章 法理学 184

第三部分 法律 184

第二节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185

第三节 法的制定 187

第四节 法的实施 188

第二章 宪法 193

第一节 宪法基本理论 193

第二节 国家性质 194

第三节 经济制度 195

第四节 国家形式 196

第五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99

第六节 国家机构 200

第三章 行政法 206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 206

第二节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209

第三节 行政行为概述 213

第四节 抽象行政行为 216

第五节 具体行政行为 218

第六节 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 231

第七节 行政程序 232

第八节 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 236

第九节 行政赔偿 237

第十节 行政复议 242

第十一节 行政诉讼 248

第四章 刑法 257

第一节 刑法概述 257

第二节 犯罪的本质和概念 260

第三节 犯罪构成 260

第四节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262

第五节 犯罪的预备、未遂与中止 263

第六节 共同犯罪 265

第七节 刑事责任 266

第八节 刑罚的概念和目的 267

第九节 刑罚的种类 267

第十节 刑罚的具体运用 268

第十一节 犯罪的种类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犯罪 271

第一节 民法概述 273

第五章 民法 273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280

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284

第四节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285

第五节 物权与所有权 288

第六节 债权 291

第七节 知识产权 300

第八节 人身权 301

第九节 财产继承权 302

第十节 民事责任 303

第一节 经济法总论 305

第六章 经济法 305

第二节 经济组织法 307

第三节 市场管理法 314

第四节 宏观调控法 319

第五节 社会保障法 321

第四部分 行政管理 323

第一章 政府职能及其转变 323

第一节 政府职能的含义和作用 323

第二节 政府职能体系 324

第三节 政府职能转变 328

第一节 政府机构设置的原则 332

第二章 中国政府机构及其改革 332

第二节 政府机构改革 335

第三节 现行各级人民政府的架构 338

第三章 国家公务员制度 343

第一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 343

第二节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激励机制 346

第三节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保障机制 354

第四章 行政领导 360

第一节 行政领导概述 360

第二节 行政领导制度 365

第三节 行政领导方式、方法和艺术 370

第一节 行政决策与执行概述 376

第五章 行政决策与执行 376

第二节 行政决策 379

第三节 行政执行 385

第六章 行政监督 392

第一节 行政监督概述 392

第二节 我国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 394

第三节 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 398

第五部分 公文写作与处理 403

第一章 公文写作概述 403

第一节 公文 403

第二节 公文写作的特点 406

第一节 公文制作者 409

第二章 公文写作要素(一) 409

第二节 公文主旨 410

第三节 公文材料 412

第四节 公文结构 414

第三章 公文写作要素(二) 426

第一节 公文语言 426

第二节 公文表达方式 438

第四章 公文写作规则及程序 443

第一节 行文规则 443

第二节 公文写作程序 450

第一节 规范类公文的撰写 454

第五章 通用公文写作(一) 454

第二节 令知类公文的撰写 457

第三节 呈请类公文的撰写 465

第六章 通用公文写作(二) 473

第一节 见解商洽类公文的撰写 473

第二节 会议类公文的撰写 477

第三节 其他公文及材料的撰写 480

第七章 公文处理 487

第一节 公文处理概述 487

第二节 发文处理程序 489

第三节 收文处理程序 493

第四节 办结公文的处置 4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