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学校体育研究与探索
学校体育研究与探索

学校体育研究与探索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滕子敬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11002493
  • 页数:28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四篇章,介绍了学校体育的概念、基本手段、目标,研究了学校体育史,论述了体育课本的建设和特点,对中国与美、日、苏三国体育系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研究,简述了中国学校体育科学论。
《学校体育研究与探索》目录

第一篇 学校体育导论 1

一、什么是体育理论 1

绪言 1

二、为什么要学习体育理论 2

三、怎样学习体育理论 3

体育的概念 4

一、体育概念的一般概述 4

二、体育的产生和发展 8

三、体育与人体发展的关系 12

四、体育和社会产生力发展的关系 19

一、体育的基本手段是身体练习 21

体育的基本手段 21

二、身体练习的技术和结构 22

三、身体练习的要素 24

四、身体练习的分类和运用 35

学校体育的目标 38

一、现代社会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目标的要求 38

二、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概况 50

三、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依据和学校体育目标的定位 63

第二篇 学校体育史研究 68

历史性转变时期的学校体育 68

一、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拨乱反正 69

二、学校体育卫生四个《暂行规定》的实施 76

三、体育教学大纲、教材与教学改革 84

四、恢复重建体育院系和培养体育师资 90

五、中国青少年、儿童体质调研和学校体育科学研究 95

六、学校群众体育与竞赛活动 101

改革开放时期的学校体育 111

一、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改革的指导思想与任务 112

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119

三、体育课程教材建设与学校体育思想理论研究 126

四、体育卫生师资队伍建设 139

五、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和学校体育卫生科学研究 145

六、群众体育、课余训练和竞赛 15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时期的体育课程建设和体育教学改革 171

一、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制订 171

二、《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实验 173

三、全日制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颁发 174

四、体育教材(课本)建设的新进展 175

五、体育教学改革 178

六、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184

第三篇 学校体育课程 188

试论中小学体育课的任务中锻炼身体和掌握知识技能技术的关系 188

一、问题的提出 188

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体育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89

三、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技术是体育课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 191

四、正确理解锻炼身体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技术的关系 192

五、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发展学生身体和掌握知识技能技术相互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197

我国体育课程的历史回顾 199

一、清末体操课和民国时期的体育课程 199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体育课程 209

中国、美国、日本、苏联体育系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221

一、问题的提出 221

二、研究方法 221

三、材料分析的讨论 222

四、结论与建议 232

一、美国体育课程的目的框架 234

中美体育课程目的框架的比较 234

二、中国体育课程的目的 236

三、中国、美国体育课程目的框架比较 238

体育课本建设刍议 240

一、体育课本的出现是体育教材建设的一大进步 240

二、编撰体育课本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24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244

一、什么是《课程标准》 244

二、《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245

三、《课程标准》和《体育教学大纲》的区别 251

我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关系的理解 253

一、关于课程的总目标、具体目标与内容标准的关系问题 253

二、关于“内容标准”的内涵问题 253

三、关于“‘内容标准’只提供一个内容框架;而不提出具体的教学内容”的问题 254

四、如何理解目标统领内容的要求,是不是每一种教学计划,包括课时计划都必须是先制订目标,再选择内容 255

一、高中阶段学校教育的性质定位 258

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 258

对《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258

三、要以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体育教学工作 259

四、以三维健康观和体育自身特点构建《标准》的课程结构和目标体系 260

五、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特征 261

六、普通高中实行学分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 262

七、要制订好水平、单元和学时三个教学工作计划 263

八、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264

九、要努力做好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264

十、教学评价要做好四个结合 265

第四篇 学校体育科学研究 266

第一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综述 266

一、基本情况 266

二、主要特点 268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271

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综述 273

一、论文征集情况 273

二、主要学术成果的特点 275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27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