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生命与教育
生命与教育

生命与教育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建军著
  • 出 版 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4130990
  • 页数:386 页
图书介绍:《生命与教育》基于对生命与教育本体关系的理性思索,探讨了教育的生命本质和生命化教育的理念、特点,构建了生命化教育的体系,书写了有"人"的牛命教育学。它让人们重新审思教育的过去,向着生命的未来行进。在这个技术宰制一切的时代中,教育封闭了通向灵魂的大门,对生命的异化和遮蔽使其迷失了方向,越来越远离牛命的原点。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的到来,呼唤教育回归生命的本真。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教育的本真,引导教育的实践:将生命融十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显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
上一篇:就业指导下一篇:大学教育论业
《生命与教育》目录
标签:生命 教育

前言 回归生命的教育 1

第一章 生命:教育的原点 1

一、以“人”的方式来认识“人” 2

(一)对以往认识“人”的方式的反思 2

(二)人是双重存在的复杂生命体 5

二、种生命:未特定化的自然生命 10

(一)人是自然的存在物 10

(二)人是人的自然存在物 14

(三)人是未特定化的生物体 17

三、类生命:超自然生命的生命 21

(一)人是自为的存在 22

(二)人是文化的存在 24

(三)人是超越性的存在 26

四、教育: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 30

(一)对教育原点的思考 30

(二)人的未特定化对教育的规定 32

(三)人的文化性对教育的规定 35

(四)人的超越性对教育的规定 37

第二章 生命在教育中的失落与反思 41

一、问题:生命意义的消解 43

(一)人文教育的失落:失缺了生命的另一半 43

(二)教育与生活的割裂:丧失了生命的意义 47

(三)绝对主义的客观知识:泯灭生命的灵性和创造 51

(四)极端的道德理想主义:培育无根的生命 54

(五)规训:压抑自由的生命 58

(六)生命不能承受病理性教育之重 62

二、反思:对教育现代性的批判 67

(一)实证理性的僭越和价值理性的迷失 69

(二)科学世界的霸权与生活世界的遗忘和殖民化 72

(三)实证主义泛滥与科学的知识观 74

(四)主体性与教育过程中的主客关系 77

第三章 教育对生命的祈求与追寻 81

一、历史的追寻 82

(一)西方的探索 83

(二)中国的探索 105

二、时代的呼唤 118

(一)时代发展对生命的定位 118

(二)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中个体生命的凸显 122

(三)改革开放20年来教育理论对人的关注 128

第四章 教育的生命品性 139

一、教育在个体生命发展中的价值 140

(一)个体生命发展的含义 140

(二)个体生命发展的特点 144

( )学校教育在个体生命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150

二、教育的生命本质 156

(一)“工具性教育”质疑 157

(二)教育“轴心”的转换 160

(三)教育即生命 163

三、生命化教育的特征 170

(一)敬畏生命 170

(二)解放儿童 174

(三)融入生活 178

(四)充满人文关怀 183

四、关怀生命的教育研究 188

(一)质疑实证主义的教育研究范式 188

(二)关怀生命的教育研究:理解的人文科学研究范式 196

(三)关怀生命的教育研究方法 199

第五章 生命化教育的建构 207

(一)生命之三维 208

一、全人的教育内容 208

(二)教育学视野中的完整生命 211

(三)自然生命的教育 221

(四)精神生命的教育 225

(五)社会生命的教育 240

二、自由的教育活动 245

(一)自由:人的天性、天权 245

(二)人的自由与生命的自由发展 251

(三)教育活动中的自由 256

三、个性化的教育形式 269

(一)人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 269

(二)适应独特生命的个性化教育 273

第六章 生命的品质及其教育意蕴 293

一、生命的超越性及其教育意蕴 294

(一)生命的超越性及其实践本质 294

(二)“超越性”的教育学意义 298

(三)基于生命超越性的教育 301

二、生命的可持续性及其教育意蕴 309

(一)“生命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310

(二)终身教育:生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313

(三)基于生命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定位 317

三、生命的主体间性及其教育意蕴 326

(一)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生命的复归 326

(二)培养个体的“世界历史性”观念 329

(三)培养个体的宽容意识 335

(四)从“对象化活动”到“交往”:教育实践观的转变 342

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意蕴 344

(一)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 344

(二)非连续性教育的形式 349

五、生命的有限性及其教育意蕴 356

(一)生命的有限性 357

(二)基于生命有限性的教育 359

结束语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 369

参考文献 376

后记 38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