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下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3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南炳文,汤纲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208124806
- 页数:1530 页
第十五章 明朝后期的政治(上) 633
第一节 长期怠政与官曹空虚 633
一、名副其实的专制君主 633
二、昙花一现的励精图治 643
三、万历十四年以后的长期怠政 647
四、人滞于官与官曹空虚 655
第二节 压抑不住的谏诤风气及官吏中的党派纷争 666
一、基本情况 666
二、万历二十九年以前的争国本及两派斗争 668
1.从皇三子出生到三王并封之争——争国本的第一阶段 668
2.从皇长子出阁讲学到储位之定——争国本的第二阶段 675
3.癸巳京察 678
三、首辅沈一贯对正直官吏的打击与乙巳京察 680
1.楚宗案 681
2.《续忧危竑议》妖书案 682
3.乙巳京察 686
四、东林党与宣昆齐楚浙诸党的斗争 689
1.东林党名称的出现及宣昆齐楚浙各党的形成 689
2.王元翰案 692
3.淮抚李三才之争 693
4.辛亥京察 695
5.荆熊相争 696
6.韩敬科场案 697
7.李朴上言 698
五、梃击案与丁巳京察 700
1.梃击案 700
2.丁巳京察 707
第三节 明神宗的大肆挥霍和流毒全国的矿监税使 710
一、挥霍浪费的主要表现 711
二、传索帑金 725
三、矿监税使的派出 728
四、矿监税使的搜刮手法 733
1.督民开采,坐地分成 733
2.包矿 734
3.重征叠税 734
4.增加征税的对象和名目 735
5.包税 735
6.攘夺和敲诈 736
7.盗掘古墓 737
五、矿监税使搜刮的经济后果 738
1.肥了皇室 738
2.饱了税使及其爪牙 744
3.苦了人民大众 746
4.浪费了社会财富 747
5.妨碍了商业和手工业的正常发展 748
6.国库亏损 749
六、群臣的劝谏 751
七、地方官与矿监税使的冲突 756
1.北直隶和山西 757
2.山东和江西 758
3.湖广 759
4.三个边远地区——陕西、辽东和云南 761
八、各地反对矿监税使的民变和兵变 762
1.临清反对太监马堂的民变 763
2.湖广反对太监陈奉的民变 763
3.苏州民变 766
4.江西反对太监潘相的民变 767
5.辽东反对太监高淮的民变和兵变 768
6.云南反对太监杨荣的民变和兵变 769
7.福建反对太监高寀的民变 769
九、万历三十三年后开矿榷税政策的变化 771
第四节 社会矛盾的日趋激化和人民的反抗斗争 775
一、吏治败坏 776
二、军队腐朽 778
三、财政吃紧 784
1.太仓库 785
2.节慎库 788
3.太仆寺库 788
4.光禄寺库 789
5.京通仓储 789
四、赋税加重 790
五、势豪骄横 793
六、人民群众痛苦不堪 798
七、反封建斗争经常发生 800
1.兵变 801
2.劳动群众发动的反封建起义 803
3.秘密宗教组织的起义 807
第十六章 明朝后期的政治(下) 810
第一节 泰昌、天启年间的政争和魏忠贤专权 810
一、光宗在位和红丸案 810
二、熹宗即位和移宫案 816
三、“众正盈朝” 821
1.“东林方盛”局面的出现和改良政治的努力 821
2.对邪恶派官僚的穷追不舍 825
四、魏忠贤集团的形成 828
五、杨涟怒上二十四罪疏和魏忠贤的反击 833
六、魏忠贤集团的黑暗统治 838
1.遍置死党 838
2.迫害东林 840
3.冒功滥赏 852
4.广建生祠 853
七、熹宗之死和魏忠贤自杀 857
八、人民群众的反封建起义和兵变 859
1.封建压榨日益加重 859
2.徐鸿儒、于弘志领导的白莲教起义 862
3.以农民为主的劳动群众的反封建起义 865
4.兵变 866
第二节 明思宗挽救明朝的努力及其失败 867
一、锐意求治的皇帝 868
1.勤于政事 868
2.重实才,改革用人制度 869
3.不贪女色,崇尚节俭 872
二、急于求成和重典绳下 873
三、虚荣、刚愎自用与奸佞之进 876
四、疑心重重,重用宦官 879
五、士大夫的门户纠纷继续存在 885
1.崇祯初年的门户之争和明思宗的态度 886
2.门户之争的主要事件 889
3.复社与门户之争 892
六、文官武将大肆贪污 896
七、赋税加派重到极点 898
八、两极分化空前加深 903
第十七章 明后期中央政府与边疆各族的关系 905
第一节 蒙古族 905
一、黄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 905
二、察哈尔部林丹汗的兴亡和喀尔喀部归附后金 906
三、漠西额鲁特蒙古和《卫拉特法典》 909
四、和硕特部顾实汗进入西藏 910
第二节 宁夏哱拜的叛乱 911
一、哱拜的身世及叛乱经过 911
二、叛乱的平定 913
第三节 播州土司杨应龙的反叛和平定 914
一、播州的土司制度 914
二、杨应龙的叛乱 915
三、叛乱的平定及播州地区“改土归流” 917
第四节 “奢安之乱” 919
一、奢崇明的叛乱 919
1.永宁宣抚司的设置及其内讧 919
2.奢崇明部于重庆反叛 921
二、安邦彦的叛乱和进围贵阳 922
1.贵州宣慰司的设置 922
2.安邦彦发动叛乱 924
三、奢安联兵及其被平定 925
四、奢安之乱的性质 927
第十八章 满族的兴起和后金的扩展(上) 931
第一节 满族的兴起 931
一、满族的先世 931
二、建州三卫的设置和海西四部 937
1.建州三卫的设置 937
2.海西四部 942
3.明朝政府采用“分而治之”的政策 943
第二节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海西女真和后金政权的建立 946
一、建州左卫努尔哈赤的崛起 946
1.努尔哈赤的身世 946
2.“十三副遗甲”起兵 948
3.统一建州各部 949
4.统一海西女真 952
5.征服“东海”诸部 958
二、军政机构建设与后金政权的建立 959
1.八旗制度的建立 960
2.理政大臣的设置 963
3.创制满文 964
4.城池的建筑和后金政权的建立 966
三、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和萨尔浒之战 968
1.“七大恨”告天誓师 968
2.袭取抚顺 971
3.萨尔浒之战 972
四、熊廷弼经略辽东和辽沈失陷 978
1.熊廷弼出任辽东经略 978
2.辽沈失陷 980
3.经抚不和与广宁之役 982
五、袁崇焕和宁远保卫战 984
第三节 满族社会的发展 988
一、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 988
二、努尔哈赤时期满族的阶级关系 990
1.奴隶主 990
2.奴隶 992
3.自由民 993
三、满族社会的封建化 994
1.编户为民和“计丁授田” 994
2.辽沈地区人民的反抗 997
3.“拖克索”田制的演变 999
第十九章 满族的兴起和后金的扩展(下) 1001
第一节 汗位之争和皇太极即位 1001
一、汗位之争 1001
二、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 1003
三、皇太极即位 1005
四、后金政权的进一步封建化 1006
1.削弱八旗贝勒权力,提高汗权 1006
2.仿照明制,改革国家机构 1008
五、满族社会的进一步封建化 1010
第二节 明清间的和战与清兵进关 1011
一、明清间的相持和议和 1011
二、宁锦之役 1013
三、袁崇焕冤死 1014
1.袁崇焕督师蓟辽 1014
2.诛杀毛文龙 1015
3.朱由检冤杀袁崇焕 1016
4.皇太极攻陷大凌河和奔袭宣大 1018
四、皇太极称帝和清军远袭京师 1019
1.皇太极称帝 1019
2.清军袭击京畿和深入冀鲁 1020
五、松锦决战 1022
1.清军围困锦州和八总兵赴援 1023
2.松锦陷落 1024
六、松锦之役后的明清关系 1026
1.“款边剿寇”和清军第五次入口 1026
2.皇太极之死和清军全力挺进内地 1028
第二十章 明后期的中外关系 1030
第一节 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和郑成功收复台湾 1030
一、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1030
二、荷兰殖民者对台湾人民的残酷统治 1032
1.“长老”、“结首制度”和基督教 1033
2.苛捐杂税、贩卖鸦片和抢掠奴隶 1034
三、台湾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1036
四、郑成功收复台湾 1038
1.进军台湾 1038
2.收复普罗文查和围困热兰遮城堡 1041
3.荷兰殖民者签署投降书 1045
4.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 1047
第二节 华侨与东南亚人民的友谊和共同反对西方殖民者的斗争 1048
一、华侨与东南亚人民的友好关系 1048
二、华侨和东南亚人民共同反抗西方殖民者 1050
第三节 中朝人民的友谊和联合抗日 1052
一、中朝人民的友谊 1052
二、日本丰臣秀吉发动对朝鲜的侵略和中朝联合抗日 1053
1.日军第一次侵略朝鲜和李如松东征 1053
2.日军再次侵朝和中朝联军的最后胜利 1056
第四节 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和中西文化交流 1058
一、耶稣会士来华传教 1058
1.基督教三次入华和耶稣会士东来 1058
2.罗明坚与利玛窦进入中国内地传教 1060
二、中西文化交流 1062
1.天文学和历法 1062
2.西式火器的传入、仿制和使用 1066
3.机械工程学与物理学 1068
4.数学 1070
5.地理学 1071
三、中国儒家典籍的西传及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1073
第二十一章 推翻明朝北京中央政权的农民大起义 1075
第一节 大起义的爆发及其初期阶段 1075
一、大起义爆发于陕西的原因 1075
二、大起义的酝酿和爆发 1080
三、崇祯三、四年的战局 1084
四、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早期活动 1093
五、起义军活动地区的转移和初期阶段的结束 1096
第二节 起义活动范围扩大后的双方相持 1104
一、大起义中期的基本特点 1104
二、转战豫楚川陕与“车箱困” 1107
三、兵锋东指与焚皇陵 1110
四、洪承畴关中围剿计划的失败 1112
五、高迎祥被俘黑水峪 1116
六、明政府对付起义军的新措施和起义低潮的出现 1120
第三节 起义的高潮阶段 1130
一、起义高潮阶段的到来 1130
1.张献忠、罗汝才等部的再起 1131
2.河南、山东等地“土寇”的活跃 1136
3.李自成部起义军的再度活跃和日益壮大 1141
二、闯、献两部分战南北 1157
1.李自成部起义军凯歌猛进豫、楚、陕 1158
2.张献忠在湖广、江西英勇转战 1168
三、李自成起义军在北京 1174
1.胜利进军北京城 1175
2.刘芳亮率领的南路偏师 1177
3.明思宗的垂死挣扎 1179
4.明朝北京中央政权的覆灭 1185
5.起义军在北京的活动 1187
6.起义军战斗意志的消沉 1195
7.山海关之战和起义军退出北京 1197
第二十二章 南明政权及农民军余部的拥明抗清 1201
第一节 弘光政权 1202
一、福王即位于南京 1202
二、连绵不断的内部纷争 1204
三、“相公止爱钱,皇帝但吃酒” 1205
四、错误的“联清灭顺”方针 1207
五、弘光政权的覆灭 1208
第二节 退出北京后的大顺政权 1211
一、晋冀鲁豫地区原明朝官绅的叛变活动 1212
二、永昌元年五六月大顺政权巩固山西的努力 1213
三、永昌元年七月至九月的顺、清战局 1214
四、怀庆之役、潼关失守与放弃关中 1218
五、李自成牺牲九宫山 1221
六、大顺政权退出北京后遭到失败的原因 1225
第三节 公元1645年下半年至1646年冬季的明、清斗争形势 1228
一、概述 1228
二、浙东鲁王政权 1234
三、福建唐王政权 1236
四、大顺军余部拥明抗清的开始 1239
第四节 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 1244
一、张献忠占领四川 1244
二、大西政权的建立 1247
三、大西政权的几项政策 1249
四、明朝残余势力的抵抗和反扑 1259
五、明朝在川的残余势力更加猖狂 1264
六、张献忠残酷报复 1266
七、放弃成都,出走川北 1270
八、清兵偷袭和张献忠的牺牲 1273
第五节 公元1651年前的永历政权和大西军余部 1276
一、公元1651年前的永历政权 1276
1.永历、绍武两政权的冲突和公元1647年永历政权的战局 1276
2.郝永忠部在桂林地区与南明部队的共同抗清 1280
3.江西、广东“反正”与肇庆时期的永历政权 1282
4.两广地区的丧失 1285
二、大西军余部占据云南及秦王封爵之争 1288
1.张献忠牺牲后大西军余部的向南转移和政策调整 1288
2.“沙定洲之乱”和大西军入滇 1290
3.秦王封爵之争 1293
第六节 大西军余部的失败和永历政权的灭亡 1295
一、大西军余部与清兵的激烈冲突及孙李矛盾的发展 1296
二、到达安龙后的永历帝及李定国迁之入滇 1298
三、孙可望叛变降清和清兵入滇 1300
四、永历政权的覆灭和李定国之死 1304
1.缅甸对永历帝的态度 1304
2.永历帝和李定国之死 1305
第七节 郑成功抗清和坚持永历年号的台湾郑氏集团 1306
一、郑成功抗清队伍的兴起 1307
二、拒绝招降,英勇奋斗 1309
三、郑成功与永历帝、李定国的交往 1310
四、郑成功之死及其后的台湾郑氏政权 1312
第二十三章 明代的哲学、史学、地理学和宗教 1315
第一节 哲学思想 1315
一、明初期程朱理学的统治 1315
二、明代心学的前驱——陈献章 1318
三、王守仁的心学及其社会政治思想 1320
1.“心外无物”和“心外无理” 1321
2.致良知 1323
3.“知行合一”说 1323
4.王守仁的社会政治思想 1324
5.南赣乡约 1327
四、“浙中王门”、“江右王门”及“泰州学派” 1330
1.王阳明学派的分化 1330
2.“浙中王门”与“江右王门” 1332
3.“泰州学派” 1334
五、李贽的进步思想 1336
六、罗钦顺、王廷相的反理学斗争 1341
第二节 史学和地理学 1344
一、官修史书 1344
1.《元史》 1344
2.《明会典》 1346
3.《明实录》 1346
二、私家修撰的当代史书 1348
1.王世贞及其史学著作 1348
2.何乔远的《名山藏》 1349
3.谈迁与《国榷》 1350
4.郑晓的《吾学编》和张萱的《西园闻见录》 1351
5.焦竑的《国朝献征录》和陈子龙等选辑的《皇明经世文编》 1352
三、私家修撰的前代史书 1352
四、明代的地图、地理学和地方志 1353
1.《广舆图》和《皇明职方地图》 1354
2.九边图和海防图 1355
3.志书 1356
第三节 宗教 1358
一、道教 1358
二、佛教 1360
1.明朝诸帝对待佛教的态度 1360
2.明代佛教各宗派 1362
3.士大夫中的佛教研究 1367
第二十四章 明代的文学艺术 1369
第一节 诗文 1369
一、明初诗文的师古风格和“台阁体” 1370
二、拟古派和唐宋派 1371
三、公安派和竟陵派 1374
第二节 小说 1376
一、长篇小说 1377
1.《三国演义》 1377
2.《水浒传》 1379
3.《西游记》 1382
4.《金瓶梅》 1384
5.《封神演义》 1386
6.《四游记》 1387
二、短篇小说《三言》、《二拍》 1388
第三节 戏曲 1390
一、杂剧 1391
二、南戏和元末明初的传奇 1393
三、昆腔的兴起 1395
四、梁辰鱼和《浣纱记》 1396
五、汤显祖和晚明戏曲 1397
六、朱载堉创建“新法密率” 1400
第四节 绘画与雕塑 1402
一、绘画 1402
1.明代的宫廷绘画 1402
2.浙派画家 1404
3.吴派画家 1405
4.徐渭和陈洪绶 1406
二、雕塑 1407
1.宫殿和陵墓的雕饰 1408
2.石窟雕像和寺庙雕塑 1409
3.佛塔和牌坊、照壁、廊柱雕饰 1410
第二十五章 明代的科学技术 1413
一、建筑 1413
1.规划整齐的北京城和瑰丽的皇宫 1413
2.明代的万里长城 1415
3.园林建筑 1416
二、商业数学和珠算 1418
1.《九章 算法比类大全》 1418
2.珠算和《算法统宗》 1419
三、医药学 1420
1.瘟病学说的建立 1420
2.种痘法的发明 1421
3.外科 1422
四、明朝晚期四大科学家及其著作 1424
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1424
2.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1426
3.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1427
4.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1428
第二十六章 明代的图书事业 1430
第一节 图书的刊刻和收藏 1430
一、刻书业的发达和写本书 1430
1.刻书业的基本状况 1430
2.官、私刻书 1433
3.印刷装帧技术的进步 1442
4.对明刻本的评价 1445
5.写本书 1448
二、图书的收藏和流通 1451
1.官府藏书 1451
2.众多的私人藏书家 1457
3.图书保管技术的新成就 1467
4.国内图书流通状况 1470
5.图书输出 1473
第二节 类书和丛书的编纂 1476
一、卷帙空前浩繁的大类书——《永乐大典》 1476
1.编纂 1476
2.流传 1477
3.体例 1478
4.价值 1479
二、种类繁多的私修类书 1480
三、丛书的编纂 1483
结束语 1487
附录:明史大事年表 1495
初版后记 1529
再版后记 1530
- 《二十四史全译 繁体精装版 第4册 明史》许嘉璐主编;章培恒,喻遂生分史主编 2012
- 《中国古代司法文明史 第1卷》张晋藩主编 2019
- 《二十四史全译 繁体精装版 第1册 明史》许嘉璐主编;章培恒,喻遂生分史主编 2012
- 《不可不知的古代地中海文明史》(中国)蒋家瑜 2019
- 《新视野下的英国文明史研究》(中国)孟广林,赵秀荣 2019
- 《重写晚明史 王朝的末路》樊树志著 2019
- 《中国古代司法文明史 第2卷》张晋藩主编 2019
- 《二十四史全译 繁体精装版 第3册 明史》许嘉璐主编;章培恒,喻遂生分史主编 2012
- 《石像、神庙与失落的文明:改写世界文明史的玛雅发现之旅=THE EXTRAORDINARY JOUMEY OF JOHN L.STEPHENS AND FREDERICK CSTHERW》AND THE DISCOVERY OF THE LOST CIVILIZATION OF THE MAYA
- 《中亚文明史 第6卷 上、下 走向现代文明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恰赫里亚尔阿德尔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