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说在中国的运用研究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说在中国的运用研究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说在中国的运用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鲍银胜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4158625
  • 页数:28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如下几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说在中国的运用:一、关于中国经济发展中“价值”创造的研究饿反思二、科技、教育和文化是推动现代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三、资源、环境瓶颈约束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式。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说在中国的运用研究》目录

第一章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价值”创造的研究及反思 1

第一节 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货币化的价值形态分析 1

第二节 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商品价值载体的探析 4

一、使用价值是一般商品的价值载体 4

二、有效劳动创造真正的增量价值 6

三、商品价格的内在决定因素在于商品价值 7

第三节 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有效劳动 8

一、有效劳动是创造新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 8

二、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创造来自于生产领域而不是来自于投机领域 11

三、固化生产资料在价值创造中所起到的作用随着生产方式改变而改变 12

第二章 科技、教育和文化是推动现代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14

第一节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当前经济发展 14

一、关于超额价值的获取 14

二、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 15

三、发展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及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18

四、“生产力”是一个动态概念 20

第二节 技术进步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关键 24

一、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4

二、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25

三、技术进步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29

第三节 生产力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33

一、生产力的发展重于财富积累 33

二、机器改良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路径 34

三、创新、发明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 35

四、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利于发展劳动生产力 36

五、公平市场竞争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37

第四节 大力发展文化等新兴产业是中国实现经济赶超的战略支撑点 38

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保持市场竞争活力的必由之路 38

二、新兴产业的发展是打破垄断、取得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39

三、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取得超额利润的必由之路 39

四、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是我国实现全面崛起的必由之路 40

第五节 实现科技进步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前提在于优先发展教育 41

一、教育是缩小个人之间先天能力差距的主要手段 41

二、教育是推动技术进步和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的重要手段 42

三、发展教育是利用我国比较优势、提高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42

第三章 资源、环境瓶颈约束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 44

第一节 自然资源、原材料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 44

一、自然资源与劳动的结合是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最主要特征 44

二、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自然资源和原材料的利用 46

第二节 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马克思“自然资源无价论”的理论反思 49

一、现代经济条件下自然资源含有价值的主要原因 49

二、赋予自然资源价值含量的经济影响及解决路径 50

三、自然资源货币化的影响 51

第三节 资源、环境双重瓶颈约束下的我国经济发展 51

一、通过生产资料的节约保持经济持续发展 51

二、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2

三、通过可再生生产要素的培育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53

第四节 资源、环境瓶颈约束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58

一、实行集约化经营、培育新兴生产要素 58

二、通过创新推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发展 61

第四章 我国现行经济条件下市场价格作用机制 63

第一节 当前产品行业定价的一般规则 63

一、商品价值简单表现形式 63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经营的成本底线 64

第二节 影响市场物价的因素分析 64

一、价格的决定因素不只局限于价值 64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传导效应影响产品价格 65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关系影响物价的作用机理 66

第三节 价值规律在经济运行中的运用 73

一、边际价格理论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73

二、社会财富的增加在于提高产品价值含量 73

第五章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民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的均衡和协调 75

第一节 供求平衡规律对于国民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的影响 75

一、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对应关系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运用 75

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关系要求生产与消费之间保持均衡与协调 77

三、产业资本顺利实现循环要求国民经济总量及结构保持均衡与协调 79

四、国民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均衡与协调 81

第二节 国民经济总量平衡 86

一、生产力发展与货币资本的均衡 86

二、国民生产总值的真正内涵 87

第六章 经济货币化与我国金融产业的发展 88

第一节 我国经济货币化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88

一、正确处理自然资源货币化与劳动产品货币化之间的关系 88

二、正确处理货币发行量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 89

三、正确处理人民币发行与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 97

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币值稳定之间的关系 101

五、正确处理信用发展与金融市场效率之间的关系 104

六、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国际储备货币之间的关系 106

第二节 货币资本运营与当前我国银行业的经营 110

一、货币贷放不能离开实体经济的支持 110

二、货币贷款实现顺利回收是货币资本维持不断连续运行的中心环节 111

三、关于货币资本属性的论述对当前银行业经营的借鉴 112

四、经济发展与市场利率 117

五、银行传统业务——存款、贷款 119

第三节 金融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 123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 123

二、信用货币的最终支撑点 124

三、金属资本国际间的流动 125

四、汇票发行对经济的影响 126

第四节 经济货币化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127

一、大力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可行性 127

二、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 128

第七章 现代经济发展与商品流通 130

第一节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商品流通产业的必要性 130

一、商品顺畅流通是维持社会再生产正常运行的必要环节 130

二、大力发展商品流通产业是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必要手段 132

第二节 大力发展商品流通产业的主要路径 136

一、规范流通秩序,防止过度投机 136

二、发展商品流通市场,实现卖方与买方市场的有机结合 137

三、延长流通环节生产产业链,提升商品在流通环节的增值空间 141

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商品流通效率的必要外部条件 141

第八章 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 144

第一节 先进制造业与经济发展 144

一、先进制造业与劳动生产力 144

二、生产资料生产与发展先进制造业 145

三、先进制造业与财富创造 145

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工业的发展 148

第二节 提高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路径 149

一、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设备 149

二、减少生产设备损耗 149

三、正确处理现代化机器大生产与失业人口增加之间的矛盾 150

第九章 我国城市化与失地农民的再就业路径 153

第一节 城市化与失地人口的简单再生产 153

一、劳动力工资必须保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和后续劳动力的培养 153

二、劳动力、劳动强度与人的全面发展 154

第二节 城市化与失地农民的再就业 155

一、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充分就业 155

二、走渐进的、新型农村城市化之路 158

第三节 农村城市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162

一、走“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之路 162

二、通过创新的产权制度设计避免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血腥 163

第四节 城市化与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 164

一、关于土地投机 164

二、提高建筑业利润的主要途径 165

三、资本的产物是利润 165

四、地租的决定因素 166

第十章 发挥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167

第一节 消费是实现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的必要途径 167

一、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经济危机 167

二、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几种转换形态 168

三、货币流通的主要特征 169

第二节 居民收入分配与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 169

一、提高居民劳动收入水平是扩大消费的前提 169

二、当前改善居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结构的主要路径 174

三、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发挥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182

四、最大限度地缩小居民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之间的差距 187

五、正确处理由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跨境流动而导致的全球财富再分配 188

六、正确处理居民储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189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生产经营 193

第一节 企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 193

一、企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193

二、企业销售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194

三、企业赢利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197

第二节 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198

一、在确保产品适销对路的前提下,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 198

二、通过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来取得经济效益 200

三、进一步延长产品生产产业链,实现产品增值的最大化 200

四、通过扩大生产规模以及行业并购的方式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202

五、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03

六、通过加快商品周转速度的方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07

第三节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208

一、通过资金在各生产环节的合理配置,防范资金链断裂风险 208

二、走集约化扩张之路 208

三、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 209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210

一、通过制定科学的折旧率,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210

二、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企业创新 210

三、消除行业壁垒,鼓励企业充分竞争 211

四、加大教育、科研投入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212

第十二章 我国国际贸易收支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贸易转型 214

第一节 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与外汇储备的关系 214

一、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名义购买力与实际货币购买力的关系 214

二、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与国内货币供给 215

三、国际收支平衡与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的关系 216

第二节 我国出口贸易的改善与优化升级 218

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出口贸易结构 218

二、提高出口贸易技术含量,增强出口贸易竞争力 220

三、加强投机性外资入境监管,维护经常性国际收支平衡 222

四、国际特殊贸易结构、国际货币体系下的全球贸易收支均衡 222

第三节 对外贸易与一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223

一、对外贸易有利于实现各国资源的优势互补 223

二、对外贸易有利于提高一国劳动生产力 224

第十三章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 227

第一节 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途径 227

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政府调控 227

二、推动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在于真实的价值创造 230

第二节 政府宏观调控下的经济发展路径 232

一、提高劳动者素质,创造更多的价值 232

二、通过生产要素的培育和运用,推动经济发展 233

三、进一步细化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 236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充分就业 236

一、工资量的变动 236

二、通货膨胀与失业率 236

第四节 公共产品投资与经济发展 238

一、公共产品投资与政府职能 238

二、公共产品投资与市场运行效率 239

第五节 投资、消费和出口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239

一、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方式来刺激消费需求 239

二、通过优化投资结构的方式来提高投资效率 240

三、将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有机地结合起来 244

四、通过可再生生产要素的培育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245

五、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工具的选择原则和范围 247

第十四章 我国经济发展与市场化改革 266

第一节 国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借鉴 266

一、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必须强化对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 266

二、加强法制建设和市场监管 267

三、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269

四、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促进经济发展 269

第二节 市场化改革与我国经济发展 271

第三节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企业发展的关系 275

一、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改革 275

二、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277

参考文献 279

后记 28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