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资料汇编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资料汇编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资料汇编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延安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会编;阎伟东,孙玉玲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现代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3560313
  • 页数:258 页
图书介绍: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资料汇编》目录

第一章 “延安时代”的概念 1

第二章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 3

第一节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 3

第二节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9

第三节 领导了全国的八年抗战 11

第四节 建立了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政府 14

第五节 在窑洞大学里培养了一大批革命英才 15

第六节 发动大生产运动,进行衣食自给 18

第七节 开展整风运动端正党风 19

第八节 胜利召开了“七大” 21

第九节 为和平民主斗争 22

第十节 转战陕北迎接胜利 24

第三章 毛泽东在延安十三年 31

第一节 毛泽东在中共党内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加强 32

第二节 毛泽东的领导和军事指挥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34

第三节 毛泽东创造了“我们这个民族突出的、完整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建国的正确理论”,即毛泽东思想 40

第四节 毛泽东开创和实施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45

第五节 毛泽东率先垂范,精心培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50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重要领导人在延安的活动 55

第一节 毛泽东 55

第二节 周恩来 62

第三节 朱德 66

第四节 刘少奇 68

第五节 任弼时 69

第六节 彭德怀 72

第七节 林伯渠 75

第八节 秦邦宪 77

第九节 王 明 78

第十节 张国焘 79

第五章 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的组织机构 83

第一节 遵议会议确定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83

第二节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定的中共中央组织机构 84

第三节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1943.3 )确定增设的中共中央机关 88

第四节 “洛川会议”确定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组织机构 89

第五节 转战陕北时中共中央领导机构 91

第六节 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西北局)组织情况 92

第六章 中共在延安行政组织机构 94

第一节 清涧起义组织机构 94

第二节 渭华起义组织机构 94

第三节 旬邑起义组织机构 96

第四节 中共陕甘边特委历任书记名单 96

第五节 陕甘边工农民主政府组织机构 97

第六节 中共陕北特委成员名单 97

第七节 陕北省工农民主政府组织机构 98

第八节 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 98

第九节 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 99

第十节 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机构 99

第十一节 鲁迅艺术文学院组织机构 101

第十二节 陕北公学组织机构 102

第十三节 延安日本工(劳)农学校组织机构 103

第十四节 延安整风学习组织机构 104

第十五节 中央党校学员编制 104

第十六节 延安主要文艺社团组织 105

第十七节 “抗大”行政组织系统表 106

第七章 中共在延安部队序列组织机构 107

第一节 西北红二十六军序列 107

第二节 西北红二十七军八十四师序列 108

第三节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序列 108

第四节 红十五军团序列 109

第五节 中国红军抗日先锋军序列 110

第六节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亦称十八集团军)战斗序列 110

第七节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战斗序列(一) 112

第八节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战斗序列(二) 113

第九节 八路军后方留守处部队序列 115

第十节 八路军留守兵团序列 116

第十一节 八路军南下支队序列 117

第十二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序列 118

第八章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主要驻地 119

第一节 吴起镇 119

第二节 下寺湾 120

第三节 瓦窟堡 121

第四节 保安 122

第五节 凤凰山 122

第六节 杨家岭 124

第七节 枣 园 126

第八节 王家坪 127

第九节 任家山 127

第十节 枣林沟 128

第十一节 王家湾 129

第十二节 小河村 129

第十三节 朱家寨 130

第十四节 神泉堡 130

第十五节 杨家沟 131

第九章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召开的重要会议 132

第一节 瓦窑堡会议 132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 132

第三节 洛川会议 133

第四节 六届六中全会(扩大) 133

第五节 九月政治局扩大会议 135

第六节 六届七中全会(扩大) 135

第七节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36

第八节 陕甘宁边区第一、二、三届参议会 138

第九节 中共中央前委扩大会议 139

第十节 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139

第十一节 延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 139

第十章 陕甘宁边区专员县长名录 141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各分区专员 141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各县县长 146

第十一章 陕甘宁边区时期政务举要 167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 167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169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组织暂行条例 173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县政府组织暂行条例 175

第五节 陕甘宁边区各县区公署组织暂行条例 178

第六节 陕甘宁边区各乡市政府组织暂行条例 180

第七节 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纲领(草案) 181

第八节 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功臣油矿”——延长油矿 185

第十二章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大事记 191

第一节 一九三五年 191

第二节 一九三六年 193

第三节 一九三七年 195

第四节 一九三八年 198

第五节 一九三九年 199

第六节 一九四○年 200

第七节 一九四一年 202

第八节 一九四二年 203

第九节 一九四三年 204

第十节 一九四四年 206

第十一节 一九四五年 207

第十二节 一九四六年 209

第十三节 一九四七年 211

第十四节 一九四八年 214

第十三章 延安对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 216

第一节 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216

第二节 刘志丹和谢子长 217

第三节 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和发祥地 221

第十四章 中共中央在延安培育的精神支柱——延安精神 229

第一节 延安精神定义概说 229

第二节 延安精神的基本内容 230

第三节 延安精神的产生和形成 233

第四节 延安精神形成的主要标志 235

第五节 延安精神的主要特征 236

第六节 延安精神的科学体系 239

第七节 延安精神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基础 242

第八节 延安精神的显著作用 244

资料来源 24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