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劳动就业原理与政策
劳动就业原理与政策

劳动就业原理与政策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波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717028
  • 页数:28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劳动就业理论与政策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跟踪劳动就业理论与政策研究前沿,解读最新前沿理论文献,发掘劳动就业理论的前沿问题,探究和分析劳动就业的现实问题及难点,注重理论逻辑思维和分析方法,做到“跟踪前沿,透视理论,锻炼思维,拓展方法,培养能力”。本书突出和重视“探究与思辨”,阐释劳动就业理论与政策的基本内容,展现劳动就业理论与政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问题以及政策措施;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劳动就业领域的新成果;把握现实问题,探究科学的解决方案;通过知识链接、观点透视等专栏,阐释劳动就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通过案例研究等专栏,分析劳动就业的现实问题和现象。
上一篇:物流基础下一篇:物业管理基础
《劳动就业原理与政策》目录

第一章 现代劳动就业的挑战:全球化与知识经济 1

第一节 生产组织方式:一体化抑或业务外包 1

一、一体化:组织规模化与多元化 1

二、业务外包:组织小型化与专业化 3

三、一体化还是业务外包 6

四、业务外包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7

第二节 分工与合作:跨国就业与跨行兼职 9

一、跨国就业:驱动力与理论解释 9

二、跨行兼职:内涵与表象 14

第三节 主导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从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 17

一、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交互作用 18

二、人力资本的理论探索 20

三、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21

延伸思考 23

深度阅读 24

第二章 劳动行为与劳动识别:一种探讨 25

第一节 劳动是谋生手段,还是客观需要? 25

一、何为劳动 25

二、为何劳动 26

三、谋生和客观需要 28

第二节 现代经济活动中的劳动行为:“死劳动”与“活劳动” 29

一、一种新生产函数:协作性“活劳动”与互补性企业资产的结合 32

二、企业收入分配的基本结构及其测算 34

三、讨论与拓展 37

四、知识经济:“活劳动”与“死劳动” 42

第三节 劳动类型及其划分标准:以建筑项目运作为例 45

一、经典劳动类型: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45

二、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劳动类型 47

三、建筑业中的劳动类型 49

第四节 劳动识别:方法与误区 52

一、劳动识别的方法 52

二、劳动的认识误区 55

延伸思考 57

深度阅读 57

第三章 劳动计量:理论与方法 58

第一节 劳动计量的理论 58

一、劳动计量:社会科学方法论 58

二、劳动计量:计件制、计分制、计时制 60

第二节 劳动计量的典型方法和模型 63

一、工作(劳动)测定法:体力劳动计量 64

二、工作(劳动)测定法:脑力劳动计量 66

三、工作(劳动)评定法:工作绩效评定与工作岗位评定 66

四、脑力劳动计量典型模型:智力PASS模型 67

第三节 劳动计量的问题与策略 72

一、劳动计量存在的问题 72

二、解决劳动计量存在问题的策略 73

延伸思考 75

深度阅读 75

第四章 劳动定价:机制与依据 76

第一节 市场抑或组织(企业)定价劳动 76

一、市场定价劳动:一种解释 77

二、组织(企业)权威定价劳动:一种探讨 80

第二节 劳动定价的依据:能力、行为与结果 84

一、劳动定价:企业内部的证据 84

二、劳动定价依据之一:劳动能力 85

三、劳动定价依据之二:劳动行为与态度 87

四、劳动定价依据之三:劳动结果 88

第三节 个体劳动定价的方法:计时与计件 89

一、劳动计时定价法 89

二、劳动计件定价法 90

三、计时和计件的选择 92

第四节 团队劳动定价与激励 94

一、团队劳动定价 94

二、基础定价 95

三、浮动定价 96

四、团队激励 97

延伸思考 99

深度阅读 99

第五章 认识就业及就业问题 100

第一节 经济与社会视角中的就业:对立与统一 100

一、就业的经济意义 100

二、就业的社会意义 102

三、就业中的对立与统一 103

第二节 度量就业:充分就业、不充分就业、失业 103

第三节 发挥就业的功能与作用:个人、组织、社会 106

一、个人:谋生手段与人生价值的实现 106

二、组织: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106

三、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106

第四节 为什么就业问题具有普遍性 108

一、就业问题具有普遍性的客观原因 108

二、中国就业问题产生的现实原因 110

三、全球化及国际分工:就业问题的新特征 112

延伸思考 113

深度阅读 113

第六章 就业质量的判定与改善 114

第一节 判定就业质量的标准:个体视角 114

一、工资报酬 114

二、工作安全性 115

三、工作稳定性 117

四、职业发展前景 119

第二节 判定就业质量的标准:社会视角 121

一、就业状况 122

二、福利和社会保障 125

三、劳动关系 127

第三节 提升就业质量:个人努力与社会促进 128

一、依靠个人努力,提升就业质量 128

二、寄予社会促进,改善就业质量 129

延伸思考 130

深度阅读 131

第七章 就业方式与就业制度变迁 132

第一节 就业内涵与就业核心素质的变化 132

第二节 就业时空的拓展与就业方式的多样化 135

一、灵活性就业 135

二、弹性就业 136

三、阶段性就业 136

四、流动性就业 136

第三节 劳动就业制度创新:中国特色 137

一、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统包统配制度(1949—1978年) 137

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化就业制度(1978—2002年) 138

三、新就业制度的探索(2002年至今) 139

第四节 劳动就业关系的新趋势 142

一、注重工作关系胜于雇佣关系 142

二、注重职业发展前景胜于薪酬 144

三、追求新兴行业胜于主导行业 144

四、追求独立创业胜于依附性就业 146

五、全球化与就业 147

延伸思考 148

深度阅读 148

第八章 就业水平与就业结构 149

第一节 测度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 149

一、测量经济活动人口 149

二、测量就业 150

三、测量就业不足 151

四、测量职工 152

五、测量失业 152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中的就业机会:就业弹性 153

一、经济发展与就业机会 153

二、就业弹性 154

第三节 产业调整中的就业机会:隐性失业 158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机会 158

二、隐性失业 159

第四节 科技进步中的就业机会:结构性失业 161

一、科技进步对就业水平与就业结构的影响 161

二、技术选择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162

三、剩余劳动力:来源与转移 163

延伸思考 164

深度阅读 165

第九章 就业管理与服务:政府职能定位 166

第一节 就业管理:目标与原则 166

一、公平就业 167

二、平等就业 168

三、积极就业 170

四、扩大就业 172

五、充分就业 172

第二节 就业管理:组织与工具 173

一、劳动政策 174

二、劳动监察 175

三、劳动仲裁 177

第三节 公共就业服务:方式和手段 178

一、失业预警:监测与预防 179

二、职业技能开发:知识转化与应用 180

三、职业介绍:供求沟通桥梁 183

四、就业援助:弱势群体救助 185

延伸思考 186

深度阅读 186

第十章 就业政策的着力点:从失业保险到就业能力保险 188

第一节 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其来源 188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 188

二、就业能力的来源与开发 192

第二节 测量就业能力:依据与方法 193

一、测量就业能力的依据 194

二、测量就业能力的方法 195

第三节 就业能力在长期失业因素中的地位 195

一、导致长期失业的因素 196

二、“失业概况分析(Profiling)”方法 196

第四节 开发就业能力的主要责任者:雇主与雇员 200

一、雇主的主要责任 200

二、工人代表与工人的角色 201

三、开发就业能力的关键时机与措施 201

第五节 开发就业能力的途径:从失业保险到就业能力保险 204

一、欧盟国家提出就业能力保险 204

二、就业能力保险的典型模式 206

延伸思考 206

深度阅读 207

第十一章 就业政策出发点:从就业援助到岗位创造 208

第一节 就业岗位数量:调整与增加 208

第二节 就业岗位创造: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到鼓励创业 211

一、中国创造就业岗位的主要方式及其演变 211

二、国际创造就业岗位的典型措施 214

第三节 创业带动就业的机理:以大学毕业生创业为例 216

一、优化企业家结构,改变低学历雇佣高学历的局面 216

二、优化创业类型,创造知识技能型就业岗位 217

三、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吸纳就业能力 219

四、延长企业寿命,稳定就业岗位 220

第四节 国家在就业创造中的责任与实现 221

一、发展经济:提供宏观环境 221

二、政策法规:提供制度保障 221

三、财政投入:提供资金支持 221

第五节 典型国家的创业政策 222

一、美国创业教育与投融资政策 222

二、欧盟创业激励措施 224

三、韩国创业法规与大学生创业政策 225

延伸思考 227

深度阅读 227

第十二章 失业治理的措施:从社会福利到工作福利 228

第一节 社会福利的负效应之一:失业陷阱 228

第二节 失业治理的探索:欧盟的脱困之旅 233

一、被动失业治理政策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 234

二、主动失业治理政策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236

第三节 工作福利的起源与本质 237

一、工作福利的起源 237

二、工作福利的本质 239

第四节 工作福利制度与政策 240

延伸思考 244

深度阅读 246

第十三章 丧失劳动能力与重新就业:从生活与康复保障到工作保障 247

第一节 丧失劳动能力者重新就业的理论模式 247

一、临床病理学研究 250

二、经济学研究 250

三、公共政策研究 250

四、社会学研究 251

第二节 医疗干预与非医疗干预 253

一、医疗干预与重新工作 253

二、职业性干预和其他非医疗干预 255

第三节 干预的就业效果 258

第四节 重新就业的刺激与阻碍因素 259

延伸思考 261

深度阅读 262

第十四章 劳动就业政策评估:指标与方法 263

第一节 劳动就业政策评估及其过程 263

一、评估规划设计 264

二、评估规划实施 265

三、评估终结 265

第二节 劳动就业政策评估的目的 265

第三节 劳动就业政策评估的关键指标 266

一、政策评估指标的筛选 266

二、政策评估指标的类型 269

第四节 评估劳动就业政策的典型方法与模式 272

一、定性评估方法与定量评估方法 272

二、政策评估方法的组合:典型政策评估模式 273

延伸思考 279

深度阅读 28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