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默全集 中国画论史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楚默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45809640
- 页数:464 页
第一章 先秦至两汉画论 1
第一节 先秦至两汉绘画理论概述 1
第二节 关于岩画的记载与描述 4
第三节 孔子“绘事后素”说 8
第四节 庄子“解衣般礴”的画学思想 10
第五节 《左传》“使民知神奸”说 14
第六节 《易传》的“观物取象”说 17
一、关于“象” 18
二、“立象以尽意” 20
第七节 《考工记》论画缋之事 23
第八节 韩非论画犬马难鬼魅易的含义 25
第九节 《淮南子》的“君形”说 28
第十节 王充论画 31
一、重世用,反对“尊古卑今” 32
二、斥虚画 33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画论 35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画论概述 35
第二节 顾恺之的“传神写照”论 37
一、关于顾恺之三篇画论的辩名 37
二、顾恺之“形神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 40
三、顾恺之“传神论”的具体内容 45
第三节 宗炳《画山水序》的画学思想 53
一、宗炳的思想及其对“神”、“道”的看法 53
二、“澄怀味象” 56
三、应会感神 58
四、论“畅神” 60
五、关于“去之稍阔,其见弥小” 61
第四节 王微的山水画创作论 62
一、“本乎形者融灵” 63
二、“纵横变化,故动生也” 65
三、画之情:“明神降之” 66
第五节 谢赫的“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 68
一、关于“气韵生动” 69
1.“气韵”的来源及其内涵 69
2.谢赫品画中的“气韵”的含义 71
二、关于“骨法用笔” 73
三、“气韵”“骨法”及“创新意” 76
第六节 姚最的《续画品》 78
一、“心师造化”与“立万象于胸中” 78
二、品评的“情有抑扬”与“性尚分流” 80
第七节 曹植论绘画的鉴戒作用 82
第三章 唐五代绘画理论 86
第一节 隋唐五代画论概述 86
第二节 彦惊的《后画录》、李嗣真论“骨气”和“画外之情”、《画断》论“象人之美” 88
第三节 杜甫的“题画诗” 94
一、“画中见真,真中带画” 94
二、“必及时事”——加深了画意 97
第四节 白居易“以似为工”说 100
第五节 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102
一、外师造化:观象、入神、体道 102
二、“中得心源”:生命形式的外化 104
第六节 张彦远的画论 106
一、绘画的功能及鉴赏 107
二、书画道殊与书画同体 109
1.关于“书画同体” 109
2.关于“书画同法” 110
三、释“六法” 111
1.以气韵求其画 111
2.气韵与用笔 112
3.运墨而五色具 114
四、论画学批评 115
五、论山水之变 117
第七节 荆浩的山水画理论 118
一、“画者,画也。” 119
二、绘画创作“六要” 121
三、关于笔、墨 123
四、“神、妙、奇、巧”与“二病” 125
第四章 宋代绘画理论 127
第一节 宋代绘画理论概述 127
第二节 逸格的确立:从朱景玄到黄休复 129
第三节 郭熙《林泉高致》的画学思想 132
一、“兼收并览”与“饱游饫看” 133
二、山水画创作论 136
1.“养得胸中宽快,意思悦适” 136
2.“注精以一之” 138
3.“三远” 139
4.“三大”及其他 142
第四节 郭若虚“气韵非师”论 143
一、“论气韵非师” 143
二、论用笔得失 147
三、论古今优劣 148
第五节 沈括“以大观小”之法 151
一、“以大观小之法” 151
二、“书画之妙,当以神会” 153
第六节 苏轼的画学思想 156
一、形神论 156
1.察物要“得其情而尽其性” 156
2.“空静”——胸中之竹的孕育 158
3.灵感与物化 159
二、“道艺”论 162
1.“画以适吾意” 162
2.“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 164
3.“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 166
三、“诗画本一律”论 167
1.用暗示的方式去画动作 169
2.以虚写实 170
第七节 黄山谷论“得妙于心”与“韵” 171
一、“欲得妙于笔,当得妙于心” 172
二、论“韵” 174
第八节 米芾平淡天真的文人画论 178
一、平淡天真 178
二、“非师而能”与“意似便已” 181
第九节 《画继》的画学思想 184
一、“画者,文之极也” 184
二、鉴赏:独推高雅 187
第十节 刘道醇识画之诀:“六要”“六长” 191
1.力与“气韵”、“细巧” 192
2.理与怪异 192
3.“笔”与粗卤、僻涩 193
4.师学舍短 194
第十一节 《广川画跋》的画学思想 195
一、“物各有神明” 195
二、“神定”与“以天合天” 198
三、“天然第一” 201
第十二节 《宣和画谱》的画学思想 203
一、山水画——“胸中自有丘壑,发而见诸形容” 203
二、人物画——“造不言之妙” 206
三、花鸟画——“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 209
1.“寓兴于此,于诗人相表里” 209
2.“传写物态,蔚有生意” 211
3.“曲尽精理” 212
四、界画——“游规矩准绳之内,而不为所窘” 214
第十三节 《山水纯全集》论“理”与“格法” 215
一、“理”与“格法” 215
二、论古今学者 218
第十四节 陈造论写神 陈郁论写心 219
第五章 元代绘画理论 222
第一节 元代绘画理论概述 222
第二节 赵孟頫“作画贵有古意”说 223
一、“作画贵有古意” 223
二、“到处云山是吾师” 227
三、“石如飞白木如籀” 228
第三节 李衎的画竹理论 230
一、“知其名目,识其态度” 230
二、“学者必自法度中来” 232
三、画竹之法 233
第四节 汤垕的鉴赏理论 236
一、“画者,当以意写之” 236
二、“观天真”“意趣”,“相对忘笔墨之迹” 239
第五节 饶自然的《绘宗十二忌》 241
一、构图所“忌” 241
二、画法所忌 243
第六节 黄公望《写山水诀》的画学思想 245
一、“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风” 246
二、“山水之法在乎随机应变” 248
1.师承古人和造化 248
2.笔墨之法 249
3.去“邪、甜、俗、赖”四个字 251
第七节 吴镇的墨戏说 251
一、家世及其思想 251
1.“曲直知有节”,不肯傍人篱 252
2.“直咬菜根”的平民意识 253
3.释道思想 254
二、“墨戏说” 256
1.“物我同一”的墨戏态度 256
2.墨戏的本质:陶写性情 257
3.墨戏规则:驰骋于法度之中 258
第八节 倪云林“逸笔草草”之说 259
一、关于写逸气 260
二、倪云林理解的“形”与“意” 262
三、逸笔草草——自然 264
四、逸笔草草——简约 265
五、逸人、逸笔、逸境 268
第九节 王绎的《写像秘诀》 271
第六章 明代绘画理论 274
第一节 明代画论概述 274
第二节 王履“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画学思想 276
一、“得其形者,意溢乎形” 276
二、“去故而就新” 278
三、对“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评价 280
第三节 《中麓画品》的风格批评 280
一、“风格”品评 281
二、“六要”和“四病” 282
三、风格类型 284
四、李开先推重“浙派”的原因 286
1.反对拘守一种风格 286
2.李开先对浙派的推重,是对一种笔墨风格的肯定 287
第四节 徐渭的“不求形似”与“舍形悦影” 288
一、“随手所至,出自家意” 288
1.崇尚“清真”的自然本色 289
2.“不教工而工” 291
3.“我却胸中无五色” 292
二、“要将狂扫换工描” 293
三、“舍形悦影” 295
第五节 董其昌与南北宗 298
一、南北宗论的哲学、文艺学背景 299
二、董其昌禅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302
三、绘画的历史与实践向理论提出了什么要求 305
四、南北宗论的几个重大问题 308
1.以禅喻画的含义 308
2.“天真之心”:质任自然 311
3.“悟”的途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13
4.“离、合”——对传统的“悟” 316
5.皴法和墨法 319
五、董其昌的矛盾与局限 323
第六节 李日华绘画三次第 325
一、绘事重“真工实能之迹” 325
二、“一任其自然而为之” 329
三、绘画“三次第” 331
四、妙境与胸次 333
第七节 唐志契论要看真山水 335
一、“要看真山水”“山水写趣” 335
二、气韵生动:默会而不可名言 337
三、“逸”的不同形态 339
第八节 顾凝远论画之生拙 341
第九节 沈颢论“似而不似,不似而似” 345
一、“似而不似,不似而似” 345
二、构图:“机之离合,神之去来” 347
三、“愈简愈入深永” 350
第十节 高濂论天趣、人趣、物趣 352
第十一节 傅山“纯任天机”说 356
一、“纯任天机” 356
二、“无法”和“正奇” 358
第七章 清代绘画理论 361
第一节 清代画论概述 361
第二节 王时敏、王原祁的学古理论 363
1.论龙脉开合起伏 367
2.设色取气 369
第三节 龚贤的墨气说 370
一、墨气说的哲学基础 370
二、“墨气”与用墨 372
1.墨的“润”与“湿” 373
2.“七遍墨法” 373
三、“墨气”与用笔 374
第四节 笪重光《画筌》的构图思想 377
一、“纵一横、有结有散” 378
二、构图中的“隐现断续” 379
三、“虚实相生” 380
第五节 恽南田的绘画理论 381
一、南田山水画论 382
1.“须优入古人法度”。相参无碍 383
2.“繁简和虚实” 384
3.“灵气能生静者心” 386
二、南田的花卉理论 388
1.“摄情” 389
2.“惟能极似,乃称与花写神” 390
3.“传韵” 391
第六节 石涛的“一画”论 392
一、“一画” 393
二、“一画”与“了法” 396
三、“一画”与“尊受” 399
四、“一画”与“笔墨” 401
五、“一画”与“山川”“资任” 403
第七节 高秉、高其佩的指画理论 407
一、“天资、学力、胸襟”缺一不足言指画 407
二、“传神写照在甲肉相半间” 409
三、信手涂抹皆自然 410
第八节 张庚论气韵的多种形态 412
一、气韵的多种形态 412
二、“气韵”和笔、墨 415
三、气韵与功夫、取资 418
第九节 金农“画以自赏”论 420
一、“画以自赏” 420
二、“游戏通神”“自出己意” 422
第十节 “活脱”——邹一桂的花卉理论 424
一、画有二字诀:曰活曰脱 425
二、“四知”之说 426
第十一节 郑板桥的“趣在法外”的画学思想 429
一、“意在笔先”与“趣在法外” 429
二、“气整——“一块元气团结而成” 432
三、“学一半,撇一半”,“各有灵苗各自探” 433
四、“冗繁削尽留清瘦” 435
第十二节 蒋骥的“以眼传神” 437
第十三节 方薰论画法 439
一、画法与画无定法 439
二、“悟法” 443
三、“意”与“法” 446
第十四节 范玑论画文同异 448
一、画意与文心 448
二、超乎象外,得其圜中 450
三、画品、人品 452
第十五节 盛大士的画学思想 453
一、气韵与乱头粗服、写真情 454
二、“气韵”与规矩、“悟” 456
第十六节 华琳以“推”释“三远” 457
一、关于“推法” 458
二、论“白” 460
后记 463
- 《莎士比亚全集 2》(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等译 2002
- 《俞樾全集 第5册 茶香室经说》(清)俞樾撰著;赵一生主编 2017
- 《甘肃民族民间歌曲全集 第2卷 酒泉市卷》周永利主编;郑午副主编 2016
- 《俞樾全集 第3册 诸子平议 上》(清)俞樾撰著;赵一生主编 2017
- 《刘泽华全集 先秦政治思想史 下》刘泽华著;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 2019
-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全集 1》(法)莫泊桑著;郝运,王振孙译 2019
- 《玛斯纳维全集 3》(波斯)莫拉维·哲拉鲁丁·鲁米著;宋丕方译 2019
- 《俞樾全集 第30册 曲园自述诗 补自述诗 小蓬莱谣 琼英小录 东瀛诗记 骊山传 梓潼传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 太上感应篇缵义 集外诗文录存》(清)俞樾撰著;赵一生主编 2017
- 《雅舍散文全集》梁实秋著 2018
- 《俞樾全集 第4册 诸子平议 下》(清)俞樾撰著;赵一生主编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