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纲目体系论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衡勋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51051
- 页数:504 页
引言 近现代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之回顾与反思 1
一 近现代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简要回顾 2
(一)研究的开端与奠基 2
(二)研究的发展与限度 13
1.“史”方面研究的发展与限度 13
2.“论”方面研究的发展与限度 20
二 对近现代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之反思 25
(一)对研究态度问题的反思 26
(二)对文学观念和理论体系问题的反思 28
(三)对作为基础的哲学问题的反思 32
第一章 导论:中国学问大传统与古代文论纲目体系 37
一 中国礼乐文化精神与文学观念之形态 38
(一)中国礼乐文化系统与文学(诗)的文化根系 38
1.中国文化中最早出现的观念形态 38
2.中国文化的礼乐结构 41
3.“礼崩乐坏”及《乐经》失传与诗的根系 46
(二)中国心文化精神与文学观念形态 54
1.中国心文化的精神 54
2.中国文学观念形态 62
二 中国心性哲学的特质与古代文论的纲领 67
(一)中国哲学的学理探索 67
(二)哲学的共同模型与哲学两种理论形态 71
1.全部哲学的共同模型 71
2.哲学的两种理论形态 80
(三)中国心性哲学的特质与古代文论的纲领 86
1.中国心性哲学的特质 87
2.中国古代诗论与文论的纲领 98
三 中国学术研究的“基准”与古代文论纲目体系 110
(一)由哲学的共同模型到文论两种体系形态 111
1.西方认识论哲学与西方文论概念逻辑体系 112
2.中国心性哲学与中国古代文论纲目体系 114
(二)中国学术研究基准与“人体解剖对猴体是钥匙” 115
1.中国史学与哲学研究的“基准”或“阶梯” 118
2.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基准”或“阶梯” 122
3.中国学术研究基准与“人体解剖对猴体是钥匙” 126
(三)中国古代文论纲目体系的构想 130
1.对古代文化哲学纲目体系建构模式的考察 130
2.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纲目体系的构想 135
四 研究中国学术与中国文论的思想方法论 147
(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48
(二)“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152
(三)“唯务折衷” 157
第二章 “道”论 162
一 综论作为纲的“道” 162
(一)从《文心雕龙》的道的现代研究谈起 162
(二)道研究的哲学框架及其意义取向 165
(三)作为古代文论纲目体系的纲的“道” 173
1.关于《文心雕龙》中的道 173
2.作为古代文论纲目体系的纲的道 187
二 作为纲的道与其统辖的目 191
(一)道与德 191
1.道与德关系的哲学分析 191
2.作为道之目的德与文学的关系 196
(二)道与理 199
1.道与理关系的哲学分析 199
2.作为道之目的理与文学的关系 203
(三)道与志 207
1.道与志关系的哲学分析 208
2.作为道之目的志与文学的关系 210
(四)道与情 214
1.道与情关系的哲学分析 215
2.作为道之目的情与文学的关系 222
(五)道与意 225
1.道与意关系的哲学分析 226
2.作为道之目的意与文学的关系 229
第三章 “圣”论 233
一 综论作为纲的“圣” 234
(一)“圣”的心性哲学意义分析 234
1.先从圣字谈起 234
2.“仁且智”与圣的德性人格 237
3.“仁且智”与圣的才性人格 241
4.“作者曰圣” 247
(二)“圣”与天才 249
1.西方的天才论 249
2.中国的天才说 254
3.圣与天才的关系 258
(三)作为纲的圣与其所统辖的目 259
1.作者何谓 259
2.作为纲的圣与其所统辖的目 262
二 “师乎圣”——创作论 268
(一)“原道心以敷章”的文学创作纲领 269
1.文心与道心 269
2.文心上升到道心的中介:实践与修养工夫 272
3.“诗何为而作”与“原道心以敷章” 278
(二)“思—意—言”的文学创作过程论 280
1.从哲学高度看文学创作过程 280
2.古代有关文学创作过程的若干学说 284
3.“思—意—言”的文学创作过程论 288
(三)中国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 294
1.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 295
(1)“负的方法”与“智的直觉” 295
(2)中国哲学思维方式与文学创作思维方式的特点 300
2.中国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 302
(1)“观物取象”与赋比兴 303
(2)“妙悟”与“现量” 312
(四)“道”与“技”论 318
1.“能有所艺者,技也” 320
2.道,“进乎技” 322
第四章 “文”论 328
一 综论作为纲的“文” 328
(一)“宗经”和以“文”为纲 328
1.先从文谈起 328
2.“宗经”和以“文”为纲 331
(二)“禀经以制式”与文体纲目关系 337
1.从对文体论之认识与评价谈起 337
2.“禀经以制式”与文体纲目关系 341
3.“文学本《诗》” 345
(三)“进于道的文学”与“止于技的文学”的纲目关系 349
1.先从“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谈起 350
2.“进于道的文学”与“止于技的文学”的纲目关系 356
二 中国文学之美与美的“最上”形态 369
(一)中国文学之美与心性哲学美学 369
1.心性哲学美学与牟宗三美学新说的启示 369
2.中国文学之美 379
(二)意境:文学美的“最上”形态 386
1.意境的哲学基础:境界形态的形而上学 386
2.意境内涵的结构与层次 393
3.“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 403
第五章 “闻道”论 414
一 综论作为纲的“闻道” 415
(一)确立“闻道”为纲的意义 415
1.先从“知音”谈起 415
2.“闻道”和“闻道”的源起 421
3.确立“闻道”而不是“知音”为纲的意义 425
(二)作为纲的“闻道”与其统辖的目 429
1.“见仁见智”与“澄怀观道” 429
2.“诗无达诂”与“味无味” 432
二 中国文学的评论方式 437
(一)中国文学评论方式溯源 437
(二)诗话词话方式 440
1.何谓诗话词话方式 440
2.中国诗话与西方诗学 443
(三)小说评点方式 445
1.小说评论何以选择评点方式 445
2.“童心”说:小说评点的灵魂 447
3.小说评点与叙事学 451
第六章 “诗教”论 459
一 综论作为纲的“诗教” 460
(一)何谓“诗教” 460
1.从现代学界对“诗教”的研究谈起 460
2.何谓“诗教” 463
3.作为纲的“诗教”与其统辖的目 469
(二)“诗教”范式 472
1.“兴于诗” 474
2.“立于礼” 475
3.“成于乐” 477
二 “诗教”与美育 479
(一)西方无“诗教”而有美育 479
(二)“诗教”与美育比较 483
全书结语:“原始要终” 493
后记 501
- 《中医女科十大名著 济阴纲目 大字本》(明)武之望著 2012
- 《国内外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对比研究》上海市辐射环境监督站 2019
- 《中国的新型正义体系》黄宗智著 2019
- 《早期道教经韵授度体系研究》陈文安著 2019
- 《南朝学术与文论》袁济喜著 2019
- 《本草纲目家庭读本 第2版》庞德湘 2019
- 《地方文化特色历史课堂与学科体系的构建》刘金林,聂亚珍 2019
- 《溯源 重生 岩彩绘画课程体系实践轨迹 续 平凡物语》胡明哲主编;张新武,陈静,鲍营编著 2019
- 《生态系统价值核算与业务化体系研究》张林波,高艳妮等著 2019
- 《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体系规划教材 实用简笔画》夏铭,谭芳,李剑虹 2019
- 《一定要告诉孩子的18堂商业思维课》林明樟,林承勋著 2019
-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药药理学 英文版》陈长勋著 2017
- 《孤独六讲》蒋勋著 2020
- 《风雨龙吟室丛稿》龙沐勋著 1931
- 《生活十讲》蒋勋著 2020
- 《排序与时序系统最优化引论=INTRODUCTION TO SCHEDULING AND SEQUENTIAL OPTIMIZATION》林诒勋著 2019
-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传播研究》赵勋著 2016
- 《影响孩子一生的中外名人成才故事 军事将领 彩图版》龚勋著 2009
- 《影响孩子一生的中外名人成才故事 圣哲明师 彩图版》龚勋著 2009
- 《地球真相》龚勋著 2009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