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管理实务 中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4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左连壁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802084847
- 页数:1870 页
一、戒粗 885
二、戒急 885
三、戒骄 885
第二节 选准突破口应掌握的四个要点 886
一、抓关键环节 886
二、抓关键人物 886
三、抓关键证据 886
四、抓关键问题 887
第三节 选准突破口的六种主要方法 887
一、选准突破对象 887
二、运用政策教育 888
三、充分运用证据 889
四、讲究谈话方式 889
五、做到声东击西 890
六、坚持“情”、“理”结合 890
第四节 选准突破口应注意的八个方面 891
一、容易落实的 891
二、比较薄弱的 892
三、比较重要的 893
四、近期违纪的 894
五、共同违纪中起骨干作用的 894
六、违纪者是个性的 894
七、固定的线索 895
八、侧面的线索 896
第五节 选准突破口应把握的十个特点和应盯住的十个问题 896
一、十个特点 896
二、十个盯住 897
第七章 办案的主要策略和艺术 898
第一节 案件突破的七种主要方法 898
一、心理突破法 899
二、矛盾问题突破法 899
三、审计突破法 900
四、措施突破法 900
五、联合突破法 900
六、证据突破法 900
七、博弈论原理突破法 901
第二节 研究和运用心理学 902
一、贪占心理 902
二、失望心理 903
三、贪欲心理 903
四、侥幸心理 904
五、享乐心理 905
六、攀比心理 905
第三节 灵活应用“攻心”战术办案 906
一、摸透心理变化,选择时机突破 906
二、注重人本办案,讲究攻心策略 907
第四节 把握战机 以快制胜 908
一、突出重点,迅速取证 908
二、把握案情,以快制胜 909
第五节 针对不同情况 采取不同策略 910
一、准确掌握案情,科学制定对策 910
二、把握个案特点,运用策略灵活 912
三、抠死证据细节,因案施策调查 912
第六节 充分发挥“细节”在办案中的作用 913
一、细节是情节真实的基础 914
二、细节是突破案件的关键 914
三、细节是发现串案、窝案的线索 915
四、细节是打破攻守同盟的利器 915
五、细节是辨别证据真伪的试金石 916
第七节 疑难案件的特点及查处对策 916
一、疑难案件形成原因 916
二、疑难案件调查对象的心理特点 917
三、疑难案件的查处对策 917
第八节 查办大案要案的谋略 917
一、在突破大要案中,善于把抓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结合 918
二、在突破口的选择上,先打小人物,后打大人物 919
三、在办案地点的确定上,实行就地办案与异地办案相结合 919
四、在突破口供方面,法纪威慑与政策攻心相结合 919
第九节 运用《妨碍案件调查条例》办案 920
一、运用条例办案,巩固调查成果 920
二、国外对妨碍案件调查处理的案例 921
第十节 正确使用“两规”、“两指” 922
一、“两规”、“两指”的适用条件 923
二、正确使用“两规”“两指”应注意的五个问题 923
三、正确使用“两规”、“两指”应抓好五个环节 923
四、正确使用“两规”、“两指”要做到“四防” 924
第十一节 利用再生证据扩大办案成果 924
第十二节 正确运用“条规”发挥职能作用 927
一、认真学好“条规”,正确认识“条规” 927
二、增强法律意识,关键于法必行 928
三、“条规”是执纪的依据,事实是查处的准绳 931
四、客观公正执纪,合情、合理、合法 932
五、办案大计,质量第一 933
六、教育惩处结合,保护监督并重 934
第十三节 办案策略管见 935
一、知己知彼,做好准备 936
二、见微知著,贯穿始终 936
三、选准时机,以快制胜 936
四、掌握心理,因人施策 936
五、先扫外围,由表及里 936
六、敲山震虎,声东击西 937
七、突击审查,重点突破 937
八、优势互补,联合办案 937
第十四节 办案应把握和处理好六个环节和七种关系 938
一、把握好“六个环节” 938
二、处理好“七种关系” 939
第十五节 指导办案需要注意的四个问题 940
一、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开展办案工作,全面考虑办案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 940
二、继续加强对办案工作的领导,充分调动办案人员的积极性 941
三、充分运用政策策略,严格按法定程序和职责权限依纪依法办案,努力提高查办案件工作的水平 941
四、确立“大案管”的工作思路,强化案件管理的综合协调职能,发挥其促进办案工作的重要作用 941
第十六节 办案要做到“十看一总结” 942
第八章 案件调查贵在创新 944
第一节 学无止境贵在提高 944
一、学习之本——克服“本领恐慌” 944
二、学习之要——不懈求索 951
三、学习之法——博学精进 954
第二节 勤于实践贵在总结 957
一、总结的目的 958
二、总结的内容 959
三、总结的方法 959
四、总结的实质 960
第三节 与时俱进贵在创新 962
一、思想方法、思想观念要与时俱进 962
二、工作方式、工作方法要与时俱进 963
三、人员素质、工作作风要与时俱进 964
第六篇 党纪政纪案件定性与处理 969
第一章 违犯党的纪律 969
第一节 违犯党的纪律的概念 969
一、违纪是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 969
二、违纪是违犯党的纪律规范的行为 970
三、违纪是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行为 971
第二节 违犯党的纪律的构成 971
一、违纪的客体 972
二、违纪的客观方面 972
三、违纪的主体 973
四、违纪的主观方面 974
第三节 违犯党的纪律的形态 975
一、故意违纪 975
二、过失违纪 976
三、共同违纪 978
四、党组织集体违纪 978
第四节 违犯党的纪律的定性 979
一、定性的概念 979
二、定性的方法 981
三、定性的原则 984
第二章 党的纪律责任 986
第一节 党的纪律责任概述 986
一、党的纪律责任的概念 986
二、党纪责任与党纪处分的联系及区别 987
三、党纪责任与法律责任的联系及区别 987
第二节 党的纪律责任的追责原则 988
一、过错责任原则 988
二、严格责任原则 991
三、严格责任 992
四、免除责任的事由 994
第三节 党的纪律责任的区分 998
一、共同故意违纪人员的责任区分 998
二、共同过失人员的责任区分 999
三、单位违纪的责任区分 1001
第三章 党的纪律处分 1003
第一节 党的纪律处分的概念 1003
一、党的纪律处分的含义 1003
二、党纪处分与其他惩戒措施的区别 1004
第二节 党的纪律处分的目的 1005
一、教育犯错误党员 1006
二、教育其他党员 1007
第三节 党的纪律处分的效果 1008
一、坚持党纪处分的必然性原则 1008
二、坚持党纪处分的适度性原则 1009
三、坚持党纪处分的及时性原则 1009
第四节 党的纪律处分的体系 1010
一、党的纪律处分体系的形成 1010
二、党的纪律处分体系的特点 1012
第五节 党的纪律处分的种类 1013
一、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 1013
二、对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的纪律处理措施 1015
第六节 其他组织措施 1016
一、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1016
二、对要求退党的党员宣布除名 1016
三、劝告退党 1017
四、对自行脱党的党员予以除名 1017
五、批评教育 1018
六、免予党纪处分 1018
七、责令辞职 1019
八、取消违纪所得利益 1020
第四章 纪律处分的运用 1021
第一节 量纪的概念 1021
一、量纪是对两个法益的权衡 1021
二、量纪是裁量决定纪律处分 1022
三、量纪是纪律检查机关的重要职能 1022
第二节 量纪的原则 1022
一、纪律处分与错误相适应的原则 1023
二、纪律处分与行为人主观状态相适应的原则 1024
三、纪律处分必须以党纪为准绳的原则 1025
第三节 量纪的情节 1026
一、量纪情节的概念 1026
二、量纪情节的作用 1027
三、量纪情节的分类 1028
四、量纪情节的适用 1031
第四节 量纪的规则 1033
一、从轻处分 1034
二、从重处分 1034
三、减轻处分 1034
四、加重处分 1034
五、在量纪幅度以外减轻处分 1035
六、免予处分 1035
七、合并处理 1035
八、对共同故意违纪的处理 1038
九、对集体违纪的处理 1038
十、比照处理 1039
第五章 对违法犯罪党员的纪律处分 1041
第一节 对受刑罚处罚党员的纪律处分 1041
一、对因故意犯罪被判处主刑的党员的纪律处分 1041
二、对单处或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党员的纪律处分 1042
三、对因过失犯罪被判处刑罚的党员的纪律处分 1042
第二节 对受劳动教养党员的纪律处分 1043
第三节 对受行政处理党员的纪律处分 1044
一、对受行政处罚党员的党纪处分 1044
二、对受行政处分党员的党纪处分 1044
三、对受到其他纪律处分党员的党纪处分 1045
第六章 各种违纪行为的定性处理 1046
第一节 各种违纪行为定性处理概述 1046
一、违纪行为的分类 1046
二、违纪行为的特征和名称 1047
三、违纪行为的处理规定 1049
第二节 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 1049
一、违反政治纪律行为概述 1049
二、组织、参加反对党的基本路线的集会游行示威 1050
三、公开发表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 1051
四、组织、参加会道门或者邪教组织 1051
五、参加国外境外情报组织或非法提供情报 1052
六、叛逃 1053
七、违反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1053
八、违反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 1054
第三节 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 1054
一、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行为概述 1054
二、违反规定发展党员 1055
三、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 1056
四、在党内搞非组织活动 1056
五、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 1057
六、考试、录取中徇私舞弊 1057
七、违反规定同国外机构、人员交往 1058
八、出走 1058
第四节 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 1059
一、违反廉洁自律规定行为概述 1059
二、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 1060
三、利用职务便利占用公物 1060
四、收受各种礼品 1061
五、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家庭成员收受对方财物 1062
六、党员领导干部家庭成员违反从业限制规定 1062
七、违反规定从事营利活动 1063
八、挥霍浪费公共财产 1063
第五节 贪污贿赂行为 1064
一、贪污贿赂行为概述 1064
二、贪污 1065
三、私分国有资产 1065
四、受贿 1066
六、介绍贿赂 1067
七、挪用公款 1067
第六节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行为 1068
一、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行为概述 1068
二、走私 1069
三、职务侵占 1070
四、非法经营同类业务 1070
五、为亲友非法牟利 1071
六、违反规定经商办企业 1071
七、不履行法定纳税义务 1072
八、非法占用、买卖、转让土地使用权 1072
第七节 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1073
一、违反财经纪律行为概述 1073
二、隐瞒、截留财政收入 1073
三、骗取财政拨款、退税或补贴 1074
四、借用公款 1074
五、擅自开设银行账户 1075
六、违反规定设置账外账 1075
七、违反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法律法规 1076
八、违反会计法律法规 1076
第八节 失职、渎职行为 1077
一、失职、渎职行为概述 1077
二、失职 1078
三、渎职 1078
四、在党的工作中失职 1079
五、在安全工作方面失职 1080
六、在执纪、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中失职 1081
七、强令他人履行非法定义务 1081
八、过失泄露党和国家秘密 1082
第九节 侵犯党员权利、公民权利的行为 1082
一、侵犯党员权利、公民权利行为概述 1082
二、侵犯批评权、检举权、控告权 1083
三、侵犯申辩权、辩护权、申诉权、作证权 1084
四、侵犯选举权、被选举权、表决权 1084
五、侵犯他人人身权利 1085
六、诬告陷害他人 1086
第十节 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 1086
一、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行为概述 1086
二、弄虚作假骗取荣誉 1087
三、通奸 1088
四、包养情妇(夫) 1088
五、利用职权或者其他关系与他人发生性行为 1089
六、临危退缩,能救而不救 1089
第十一节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1090
一、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概述 1090
二、嫖娼、卖淫 1091
三、组织、强迫、介绍、教唆、引诱、容留他人嫖娼卖淫 1091
四、进行淫乱活动 1092
五、吸食、制造、运输、贩卖毒品 1092
六、赌博 1093
七、伪造、变造或者买卖、使用伪造的公文、证件、印章 1094
八、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 1095
九、包庇 1095
第七篇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 1099
第一章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概述 1099
第一节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溯源 1100
第二节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历史经验及应把握的重点环节 1105
一、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历史经验 1105
二、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应把握的重点环节 1106
第三节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1107
一、“轻”——位置摆放不正 1108
二、“软”——配套措施不力 1108
三、“散”——有联合无合力 1109
四、“虚”——有“轰动”无“触动” 1109
五、“僵”——寓教而不于乐 1110
第二章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111
第一节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内涵 1111
一、纪检监察宣传教育是完整的体系 1111
二、纪检监察宣传教育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 1111
三、纪检监察宣传教育是一种动态的思想活动过程 1112
四、纪检监察宣传教育有鲜明的目的性 1112
五、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具有社会性 1112
第二节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地位 1112
一、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内在反映 1113
二、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是反腐倡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1113
三、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治本措施 1114
第三节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作用 1114
一、促进和保证新时期党的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实现 1114
二、促进和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能力 1115
三、促进和增强党员干部的法纪意识、监督意识 1115
四、促进和增强预防腐败滋生的力度 1116
五、促进和增强激励先进、弘扬正气,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1116
第四节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要纳入党的宣传教育的总体部署 1116
一、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课题 1117
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要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1117
第三章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指导思想 1119
第一节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指导思想的基本依据 1119
一、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建党思想和理论 1119
二、依据党的基本路线 1121
三、依据宣传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1122
第二节 指导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基本原则 1124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性、鲜明的政治性原则 1124
二、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1124
三、注重世界观改造的原则 1125
四、坚持正面宣传教育为主的原则 1126
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实际的原则 1126
六、坚持继承和创新的原则 1127
第三节 正确处理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的若干关系 1127
一、正确处理“硬”与“软”的关系 1128
二、正确处理“长”与“短”的关系 1128
三、正确处理“表”与“里”的关系 1128
四、正确处理“导”与“禁”的关系 1129
五、正确处理“情”和“理”的关系 1130
第四章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1131
第一节 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1131
一、宣传教育必须以增强党性原则为根本目的 1131
二、宣传教育必须以坚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基本要求 1132
第二节 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1133
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必须长期抓好纪检监察宣传教育 1133
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点工作和阶段性工作决定了宣传教育要分阶段实施 1134
第三节 紧迫性和有序性的统一 1135
一、宣传教育要服从反腐倡廉工作紧迫性的需要 1135
二、宣传教育要服从于反腐败斗争有序推进的需要 1136
第四节 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1136
一、理论性和实践性必须实现一体化要求 1136
二、必须注意实践对理论的检验 1137
三、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必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 1137
第五节 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统一 1137
一、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科学性 1137
二、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系统性 1138
三、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必须尊重科学性,体现系统性 1139
第六节 传统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1139
第五章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对象和任务 1141
第一节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对象 1141
第二节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基本任务 1146
一、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1146
二、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主题任务是使党员干部增强艰苦奋斗、廉洁从政意识 1147
三、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目标任务是使党员干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149
四、全面提高党员干部队伍和各级党组织的整体素质是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重要任务 1149
第三节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要不断适应新形势 1151
一、要准确把握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 1151
二、要不断创新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思路 1152
第六章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 1154
第一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1154
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宣传教育 1155
二、正确人生观的宣传教育 1155
三、正确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1156
第二节 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宣传教育 1156
一、权力观的宣传教育 1157
二、地位观的宣传教育 1157
三、利益观的宣传教育 1158
第三节 发展观政绩观群众观的宣传教育 1159
一、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1159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1160
三、坚持正确的群众观 1161
第四节 党的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 1161
一、党的基本理论宣传教育 1161
二、党的基本路线的宣传教育 1165
三、党的基本纲领的宣传教育 1167
四、党的基本经验的宣传教育 1168
第五节 理想信念的宣传教育 1170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 1170
二、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1171
三、理想信念宣传教育要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内容常抓不懈 1171
第六节 社会主义道德的宣传教育 1172
一、从政道德教育 1173
二、社会公德教育 1174
三、职业道德教育 1175
四、家庭美德教育 1176
第七节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宣传教育 1177
一、积极开展党的优良作风的宣传教育 1177
二、积极开展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教育宣传 1178
第八节 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1179
一、以增强纪律意识为重点,加强党政纪条宣传教育 1179
二、以提高全民法制意识为目标,加强国家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1180
第九节 反腐倡廉宣传教育 1181
一、积极开展反腐倡廉理论宣传教育 1181
二、积极开展反腐倡廉形势宣传教育 1184
三、积极开展廉洁勤政宣传教育 1185
第十节 党的先进性宣传教育 1186
一、正确把握党的先进性的内涵 1186
二、党的先进性的表现特征 1186
三、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要促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1187
第十一节 典型示范宣传教育 1188
第十二节 警示宣传教育 1189
第十三节 廉政文化宣传教育 1190
一、廉政文化的内涵 1191
二、廉政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1192
三、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和任务 1194
四、廉政文化建设的方法途径 1198
第七章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 1202
第一节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基本方法 1202
一、直接灌输法 1202
二、启发说服法 1203
三、典型示范法 1204
四、寓教于乐法 1205
五、自我教育法 1205
六、评比奖惩法 1206
七、舆论监督法 1207
第二节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主要方式 1207
一、“三会一课” 1208
二、民主评议 1208
三、理论中心组学习 1208
四、党政领导定期讲廉政党课 1209
五、领导干部廉政谈话 1209
六、廉政培训 1210
七、主题宣传教育 1210
八、专题辅导 1210
九、新闻发布会 1211
十、报告会 1211
第八章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载体 1213
第一节 充分运用大众传媒载体 1213
第二节 建立廉政教育基地载体 1214
第三节 建设廉政文化载体 1215
第四节 建立专门学习载体 1216
第五节 正确运用信息网络载体 1217
第六节 确立反腐倡廉的主体载体 1219
第九章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机制 1221
第一节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1221
第二节 强化宣传教育,建立党政领导机制 1223
第三节 整合资源优势,建立协调运行机制 1224
一、“大宣教”工作格局的提出 1224
二、拓展工作领域,完善运行程序 1225
第四节 培养典型群体,建立示范教育机制 1227
第五节 增强宣教功能,建立舆论导向机制 1227
第六节 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制度保障机制 1229
第七节 增强宣教动力,建立评价反馈机制 1229
第十章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队伍建设 1231
第一节 加强纪检监察宣传教育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1231
一、加强宣传教育队伍建设是新时期搞好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1231
二、加强宣传教育队伍建设是搞好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保证 1232
第二节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干部的基本素质 1233
一、政治素质 1233
二、作风素质 1234
三、能力素质 1235
第三节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干部的基本修养 1236
一、提高宣传教育干部修养的重要性 1237
二、提高宣教干部修养水平的基本途径 1237
第十一章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组织领导 1239
第一节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组织领导的必要性 1239
一、加强组织领导是增强宣传教育工作动力的有效途径 1239
二、加强组织领导是促进宣传教育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 1239
三、加强组织领导,是不断提高宣传教育工作质量的有力保证 1240
第二节 宣传教育组织领导的内容与途径 1240
一、组织领导的基本内容 1240
二、组织领导的实现途径 1242
第三节 宣传教育组织领导的基本体系 1244
一、宣传教育的领导体制 1245
二、组织领导的网络化体系 1245
第十二章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效益评价、考核和科学管理 1247
第一节 宣传教育的评价标准 1247
第二节 宣传教育的考核原则 1249
第三节 宣传教育的科学管理 1252
一、科学管理的协调与控制 1252
二、实施效果的检查与测定 1253
第八篇 纪检监察与党内监督 1257
第一章 党内监督的概述 1257
第一节 党内监督的概念及党内监督的主体和客体 1257
一、党内监督的概念 1257
二、党内监督的主体和客体 1262
第二节 党内监督的实质和目的 1263
一、党内监督的实质 1263
二、党内监督的目的 1264
第三节 党内监督的依据和重点 1266
一、党内监督的依据 1266
二、党内监督的重点 1268
第四节 党内监督意义 1269
一、加强党内监督是坚持邓小平理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可靠保证 1270
二、加强党内监督是保持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1271
三、加强党内监督是发展党内民主、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需要 1271
四、加强党内监督是保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 1273
五、加强党内监督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需要 1273
六、加强党内监督是各级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重要保证 1273
第五节 党内监督内容 1275
一、关于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维护中央权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情况的监督 1275
二、关于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法执政情况的监督 1276
三、关于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 1277
四、关于保障党员权利情况的监督 1278
五、关于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执行党和国家有关规定情况的监督 1279
六、关于密切联系群众,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情况的监督 1280
七、关于廉洁自律和抓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监督 1281
第二章 党内监督原则 1282
第一节 民主和团结原则 1282
一、发展党内民主是开展党内监督的重要目的 1283
二、加强党内监督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途径 1284
第二节 平等原则 1285
一、党内所有的党员和党组织在党内监督中地位平等 1285
二、党内所有党员监督的权利平等 1286
三、党内监督的标准平等,即用统一的标准来监督每一个组织和党员 1286
第三节 公开原则 1288
第四节 群众原则 1289
第五节 实事求是原则 1291
第六节 依纪依法原则 1292
一、依纪依法的基本含义 1293
二、依纪依法对于正确开展党内监督的极端重要性 1293
三、依纪依法开展党内监督必须注意的问题 1294
第七节 制度和机制相统一原则 1295
一、加强党内监督,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是制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重要出发点 1295
二、健全党内监督机制是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1296
第八节 制约和保护的原则 1297
一、正确处理监督制约与保护支持相结合的关系 1297
二、监督制约与保护支持相结合原则的具体要求 1298
第九节 教育和防范的原则 1299
一、切实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党内监督健康发展的基础 1299
二、把思想教育与党内监督结合起来,从源头上全程强化党内监督 1300
第十节 分级负责原则 1301
第三章 党内监督职责 1304
第一节 党的各级委员会的监督职责 1304
第二节 党的各级委员会委员的监督责任 1306
第三节 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职责 1308
第四节 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的监督责任 1311
第五节 党员的监督责任与权利 1312
第六节 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的监督责任 1314
第四章 党内监督运行机制 1315
第一节 党组织之间的监督 1315
一、党的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之间的监督 1315
二、党委与纪委之间的监督 1317
第二节 党组织对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 1318
第三节 党组织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 1322
一、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执掌着重要权力,党内监督以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为重点,体现了监督的实质 1322
二、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地位高、影响大,党内监督以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有利于发挥示范导向作用 1324
三、党内监督以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有利于解决自下而上监督难的主要矛盾 1324
四、有效预防和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必须重点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监督 1326
第四节 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监督 1328
第五节 党员之间的监督 1329
第五章 纪检机关的监督 1331
第一节 纪检机关的监督任务 1332
一、对同级党委及其成员的监督 1332
二、对所属范围内的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 1333
三、加强对党内监督工作的检查指导 1333
第二节 纪检机关的监督作用与实践 1334
一、纪检机关的监督作用 1334
二、纪检机关组织协调监督网络的探索和实践 1334
三、加强纪检机关监督的要求 1337
第六章 组织部门昀监督 1342
第一节 概述 1342
一、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在党内监督中的地位 1342
二、组织部门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 1345
第二节 监督作用及实践 1348
一、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 1348
二、组织部门干部监督信息网络的探索和实践 1352
三、加强组织部门监督的要求 1356
第七章 党内监督分类 1361
第一节 机关党内监督 1361
一、机关党内监督的重要性 1362
二、机关党内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362
三、机关党组织党内监督原内容和原则 1365
四、机关党内监督的方法和途径 1367
五、加强机关党内监督的对策 1369
第二节 企业单位党内监督 1370
一、企业单位党内监督的内容 1371
二、企业单位党内监督的问题和途径 1372
三、加强企业单位党内监督的对策 1374
第三节 事业单位党内监督 1376
一、事业单位党内监督的现状 1377
二、加强事业单位党内监督的对策 1378
第四节 街道、乡镇党内监督 1380
一、街道、乡镇党内监督的体制 1380
二、街道党内监督的途径 1382
三、乡镇党内监督的途径 1386
第五节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内监督 1390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履行引导和监督职能的内容 1390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履行引导和监督职能应遵循的原则 1391
三、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履行引导和监督职能的途径 1392
第八章 党内监督制度建设 1393
第一节 党内监督制度建设概述 1393
一、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意义 1393
二、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1395
三、加强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要求 1396
第二节 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 1399
一、建立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的意义 1399
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的内容 1402
三、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在党内的实践和运用 1403
四、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的要求 1405
第三节 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 1412
一、建立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的意义 1413
二、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的内容 1414
三、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在党内的实践和运用 1418
四、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在党内的实践和运用 1423
五、执行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的要求 1426
第四节 述职述廉制度 1428
一、建立述职述廉制度的意义 1428
二、述职述廉制度的内容 1430
三、述职述廉制度在党内的实践和运用 1434
四、实行述职述廉制度的要求 1435
第五节 民主生活会制度 1436
一、建立民主生活会制度的意义 1437
二、民主生活会制度的内容 1439
三、民主生活会制度在党内的实践和运用 1446
四、坚持和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的要求 1447
第六节 信访处理制度 1450
一、建立信访处理制度的意义 1450
二、信访处理制度的内容 1451
三、信访处理的特点 1453
四、信访处理制度在党内的实践和运用 1454
五、做好信访处理的要求 1455
第七节 巡视制度 1457
一、建立党内巡视制度的意义 1457
二、巡视制度的内容 1459
三、巡视制度在党内的探索和实践 1463
四、做好巡视工作的要求 1464
第八节 谈话和试勉制度 1466
一、建立谈话和诫勉制度的意义 1466
二、建立谈话和诫勉制度的作用 1468
三、谈话和诫勉制度的内容 1469
四、做好谈话和诫勉的要求 1473
第九节 舆论监督制度 1474
一、建立舆论监督制度的意义 1475
二、舆论监督制度的内容 1477
三、舆论监督的特点 1479
四、信息与网络技术使舆论监督的影响更加广泛 1480
五、做好舆论监督的要求 1482
六、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稳定的标准 1487
第十节 询问和质询制度 1488
一、建立询问和质询制度的意义 1488
二、询问和质询制度的内容 1489
三、实施询问和质询制度的要求 1494
第十一节 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制度 1496
一、建立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制度的意义 1496
二、党内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制度与人大的罢免制度的区别 1496
三、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制度的内容 1498
四、实施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制度的要求 1501
第九章 监督保障 1504
第一节 监督保障的内容 1505
一、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 1505
二、建立健全党内的日常工作制度 1506
三、鼓励、支持和保护党组织和党员在党内监督中发挥作用 1508
四、认真查处违反《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行为 1510
五、保障党员和党组织的申诉权 1512
第二节 搞好监督保障的要求 1513
一、要完善党内监督制度 1513
二、要履行党内监督职责 1513
三、要抓好《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贯彻落实 1514
第十章 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 1515
第一节 概述 1515
一、党外监督的意义 1515
二、党外监督的形式 1516
第二节 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关系 1522
一、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互依赖、互为补充 1523
二、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对独立、相互制约 1525
三、正确处理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关系的要求 1527
第九篇 纪检监察与反腐倡廉 153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理论的由来与发展 153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反腐倡廉历史简要回顾 1531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531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533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1534
第二节 党的三代主要领导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反腐倡廉理论的突出贡献 1536
一、毛泽东同志大力倡导的作风 1536
二、反腐倡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540
三、反腐倡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544
第三节 新时期反腐倡廉的基本经验 1554
一、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反腐败斗争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 1555
二、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 1555
三、必须坚持反腐败三项工作一起抓,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1556
四、必须加强法制建设,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 1556
五、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1556
六、必须坚持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动手反腐败的局面 1557
七、必须坚持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的实践 1557
八、必须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从时代和战略的高度长期深入地开展反腐倡廉 1557
第四节 近年来在反腐倡廉中存在的几种不正确的思想倾向 1558
一、当前反腐倡廉中几种不正确思想倾向的表现 1558
二、充分认识上述不正确思想倾向可能造成的危害 1560
三、克服错误思想必须正确理解和执行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方针 1562
四、克服错误思想必须掌握科学理论 1563
第二章 《实施纲要》是新时期反腐倡廉的指导性文件 1565
第一节 《实施纲要》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1565
一、《实施纲要》的主要内容 1566
二、《实施纲要》的精神实质 1566
第二节 深刻领会《实施纲要》的重要意义 1572
第三节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1574
一、反腐倡廉教育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 1575
二、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 1576
三、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教育的“大宣教”格局 1577
第四节 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基本制度 1578
一、制度建设在惩防腐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1578
二、完善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制度 1579
三、完善反腐倡廉相关法律和规范国家工作人员从政行为的制度 1582
四、完善防治腐败的惩治机制、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1584
五、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是制度建设的改革和创新 1584
第五节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1589
一、监督制约的重点 1590
二、充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积极作用,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 1591
第六节 充分发挥惩治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1596
第七节 开展反腐倡廉工作,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五个关系” 1598
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 1598
二、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廉政与勤政的关系 1598
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的关系 1598
四、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长期性任务与阶段性目标的关系 1599
五、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关系 1599
第三章 加强党性修养是反腐倡廉的重要基础 1600
第一节 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十分必要 1600
一、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的终身必修课 1600
二、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迫切需要 1602
三、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1605
第二节 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 1606
一、加强理想信念修养 1606
二、加强理论修养 1608
三、加强宗旨修养 1609
四、加强道德品质修养 1609
五、加强组织纪律修养 1612
六、加强知识能力修养 1613
第三节 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基本途径 1615
一、加强学习 1615
二、注重实践 1616
三、接受监督 1618
四、贵在自觉 1618
五、重在坚持 1619
第四章 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保证 1620
第一节 党员干部必须坚定政治立场 1620
一、自觉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基本理论 1620
二、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625
三、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1628
四、全面贯彻落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1629
第二节 党员干部必须端正作风 1631
一、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 1632
二、正确认识目前党风的状况 1635
三、贯彻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1636
四、切实解决“五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637
五、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641
六、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1642
七、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643
第三节 党员干部必须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 1644
一、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气节 1644
二、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 1645
三、坚持职业道德操守 1646
四、严格廉洁自律 1648
第四节 党员干部必须遵守廉政行为规范和党纪国法 1652
一、严格遵守廉政行为规范 1652
二、严格遵守党纪国法 1653
第五章 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659
第一节 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1660
一、坚持反腐败是我党的一贯思想 1660
二、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1661
第二节 新时期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遏制腐败滋生的方针 1662
一、深刻理解十六字战略方针的精神实质 1662
二、贯彻落实十六字战略方针要处理好的两个关系 1663
第三节 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要抓住几个关键 1664
一、发展民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1664
二、克服滋生腐败的体制性障碍,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1668
三、动员和依靠群众,走好群众路线 1671
四、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1672
第十篇 纪检监察党政干部管理制度 1679
第一章 党政干部管理工作概述 1679
第一节 干部制度建设的历史回顾 1679
一、干部制度的产生和形成 1679
二、党的干部制度的发展 1681
三、党的干部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创新 1683
第二节 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干部制度的重要性 1686
一、科学的干部制度是建立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根本保证 1686
二、干部制度建设应体现的基本精神 1688
三、干部制度优劣的评价标准 1689
第三节 干部制度改革与建设的目标 1693
一、逐步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 1695
二、建立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 1696
三、形成一套法制完备、纪律严明的监督体系 1698
第二章 干部离退休制度的建立 1701
第一节 建国后党初次提出干部任期制的思想 1701
一、毛泽东关于党内设二线的主张与实践 1701
二、中央领导人对干部能升能降的论述 1702
三、减少副职和安排老干部担任荣誉职务 1703
第二节 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四化”方针的确立 1704
第三节 建立干部的离退休制度 1709
第四节 干部队伍新老交替的实施 1714
一、实行干部队伍新老交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714
二、设立顾问委员会,解决又退又用的问题 1717
三、大批老干部响应党的号召,退居二线或离退休 1718
四、调整各级领导班子 1721
第三章 干部选拔任用 1723
第一节 大力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 1723
一、后备干部制度 1723
二、重视对妇女干部的培养与选拔 1724
三、抓紧对青年干部的教育培养 1726
四、加大选拔任用年轻干部的力度 1727
第二节 全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 1728
一、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进展情况 1729
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主要成效 1732
三、进一步推进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733
第三节 全国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制度 1734
一、竞争上岗工作的发展情况 1734
二、推行竞争上岗的主要成效 1736
三、竞争上岗工作有待完善 1737
第四节 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的探索 1738
第五节 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 1741
第六节 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 1747
一、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创新成果 1747
二、进一步完善干部选任制度 1749
三、由“选任制”向“选举制”发展 1755
第四章 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1760
第一节 我国干部管理制度及其改革 1760
第二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1763
第三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完善 1769
一、公务员制度实施十多年来的主要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1769
二、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重要作用 1771
三、公务员法的特点和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 1773
第四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 1775
一、建立公务员制度所依据的原则 1775
二、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 1776
三、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 1777
四、公务员的录用 1781
五、公务员的考核 1787
六、公务员的职务任免 1788
七、公务员职务的升降 1790
八、公务员的奖励与惩罚 1793
九、公务员的培训 1795
十、公务员的交流与回避 1796
十一、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保险 1797
十二、公务员辞职辞退 1798
十三、公务员的退休 1800
十四、公务员的申诉控告 1801
十五、公务员的职位聘任 1802
十六、公务员监督 1803
第五节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及实施的意义 1805
第五章 建立健全干部考核制度 1809
第一节 干部考核制度的历史回顾 1809
一、干部考核制度的雏形 1809
二、干部考核制度的形成 1810
第二节 建立党政干部年度工作考核制度 1813
第三节 干部考核的主要内容与相关规定 1815
第四节 干部考核制度的深化 1821
一、公务员考核的原则、内容和标准 1823
二、公务员考核的方法程序 1825
三、干部考核制度的新发展 1827
第五节 干部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 1833
一、重定性考核,轻定量考核 1833
二、考核中的神秘主义和按领导意图办事 1835
三、考核与奖惩结合不紧密 1836
第六节 干部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1837
一、坚持实绩与群众公论的内在统一 1837
二、健全干部考核制度 1838
三、考核制度需要不断创新 1840
第六章 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 1842
第一节 干部教育培训的方针政策 1842
一、《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决定》 1842
二、《关于党校教育的正规化的决定》 1845
三、《关于干部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正规化的规定》 1848
四、《关于加强干部培训工作的通知》 1849
第二节 中央党校工作的不断改进 1850
一、第二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 1850
二、全国党校工作座谈会 1851
三、江泽民关于加强党校建设的重要讲话 1853
第三节 干部培训走向正规化、制化度与规范化 1856
第四节 干部培训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1857
一、干部培训工作的进展 1857
二、培训工作的加强 1859
三、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显著成绩 1863
四、各地探索干部培训的方法 1865
五、干部培训教育制度的创新成果 1866
第五节 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 1868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高等院校保险学专业系列教材 保险学原理与实务》林佳依责任编辑;(中国)牟晓伟,李彤宇 2019
- 《报检与报关实务 第4版》顾永才著 2017
- 《新时代基层党校党性教育教学专题实务》郭志龙主编 2019
- 《人事档案管理实务 第2版》李晓婷 2019
- 《招聘与录用管理实务》葛玉辉,孟陈莉主编 2019
- 《高等学校会计实务》李磊责任编辑;(中国)朱莲美 2019
- 《供电企业档案收集与整理实务》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2019
- 《建筑房地产实务指导丛书 解构与重塑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审判思维与方法》张发靖,李群责任编辑;(中国)周利明 2019
- 《智慧小镇基础建设实务》中浙信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编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