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两岸及粤台比较与合作研究:基于经贸、科技和教育视角
两岸及粤台比较与合作研究:基于经贸、科技和教育视角

两岸及粤台比较与合作研究:基于经贸、科技和教育视角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代明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4156263
  • 页数:313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选编了作者近年来从事两岸(及粤台)比较与合作研究的部分学术成果。成果形式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及研究报告,考察领域侧重经贸、科技和教育,比较层面涉及两岸、两地甚至两校,成果内容涵盖现状评析、综合比较与竞合策略,研究背景反映了近十年来大陆涉台研究,从关注促统到和平发展、广东对台经济赶超,从数量转向质量的演变过程。
《两岸及粤台比较与合作研究:基于经贸、科技和教育视角》目录

台湾地区高校的大陆研究:现状、特点与启示 1

一、台湾地区高校大陆研究的现状 1

(一)缘起 3

(二)宗旨 4

(三)分类 4

二、台湾地区高校大陆研究的特点 5

(一)整体上的发展性 5

(二)服务对象上的多元性 5

(三)内容上的实用性 6

(四)教学方法上的灵活性 6

(五)研究方法上的实证性 7

(六)培养层次上的多重性 7

(七)学术上的合作性 7

(八)政治上的理性 8

三、台湾地区高校大陆研究的启示 10

(一)对台研究有待加强 10

(二)服务对象有待拓宽 10

(三)研究内容有待深化 11

(四)教研方法有待改进 11

(五)学术交流有待提升 11

(六)研究策略有待调整 12

台湾科技产业竞争力评析 14

一、台湾成长竞争力的主要支撑是科技产业 14

二、台湾部分科技产业高拥全球市场份额 16

三、台湾部分科技企业跻身全球百强 17

四、台湾科技产业引领经济结构转型 19

五、台湾科技产业重心开始向研发倾斜 22

六、台湾科技产业竞争力评析之启示(结语) 24

从粤台高校发展比较看两岸教育服务贸易开放 28

一、总量比较 28

(一)从地域和人口规模看 29

(二)从高教实际发展规模看 30

(三)从发展速度与势头看 30

(四)从发展结构看 30

(五)从发展潜力看 31

二、个案比较 32

(一)共同的背景 32

(二)相似的定位 33

(三)未达的预期 33

(四)发展的差异 34

三、原因分析 35

四、双赢出路 37

(一)从粤台及两岸高教服务市场的基本格局看 37

(二)从两岸教育产业开放合作的预期规模看 38

(三)从开放合作对两岸教育市场的影响看 38

(四)从两岸及粤台高校合作的案例看 39

从两所暨大发展比较看两岸教育产业合作 41

一、共同的背景 41

(一)同享一名同出一源 41

(二)同系异地复办 42

(三)同为公立侨校 42

(四)同拥一个愿景 43

二、发展的差异 43

三、原因之所在 45

四、双赢的出路 48

(一)相互开放学历认证 48

(二)相互开放教育服务贸易 48

(三)相互开放就业与人才市场 49

(四)相互接纳并一道“认祖归宗” 50

珠三角VS台湾:区域竞合新视角 52

一、主体 52

(一)面积、人口相当 53

(二)资源特征相近 55

(三)发展程度接近 55

(四)“双外”特征相似 56

(五)产业结构趋同 58

二、目标 58

(一)本地生产总值的超越 59

(二)人均生产总值的超越 60

(三)地均生产总值的超越 60

(四)结构指标的超越 61

(五)发展质量的超越 61

三、进程 62

(一)经济总量超越进程 62

(二)地均生产总值超越进程 63

(三)人均生产总值超越进程 63

(四)结构与质量超越进程 63

(五)超越进程的不确定性分析 64

四、策略 65

(一)从制造中心向创新中心转变 65

(二)从产业承接向产业引领转变 66

(三)从主导中端向主导两端转变 66

(四)从资本驱动向知识驱动转变 67

(五)从区际竞争向区域竞合转变 67

台湾地区的创造力教育:现状缘起启示 69

一、创造力教育及其在台湾发展的现状 69

(一)推动创造力教育的官方政策或计划 70

(二)推展创造力教育的专责机构 71

(三)高校现设创造力教育课程、学程、系所等 72

(四)研究或推动创造力及其教育的民间组织、计划 72

(五)中小幼教创造力教育计划与活动 73

(六)以创造力教育为主旨的会议、展览、竞赛等活动 74

(七)以创造力教育为主题的文献及网站 74

二、台湾创造力教育发展的动因与举措 75

(一)业内大势的影响 75

(二)战略匹配的需要 76

(三)政治博弈的考量 77

三、台湾创造力教育发展的评价与启示 78

台湾教育服务贸易的边缘化困境与出路 82

一、内部分析:台湾教育产业拥有的优势与弱势 82

(一)从发展速度和规模看 83

(二)从发展势头看 83

(三)从发展结构看 84

(四)从发展潜力看 84

(五)从发展比较看 85

二、外部分析:台湾教育产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 86

(一)全球服务贸易市场潜力可观 87

(二)全球教育服务贸易方兴未艾 87

(三)全球“争抢”中国教育服务市场 87

三、政策分析:台湾现行教育服务贸易政策的“去主流化”效应 89

(一)理性的政策选择 89

(二)现行政策的背离 90

(三)政策实施的后果 91

四、前景分析:两岸教育服务贸易相互开放与合作没有输家 92

(一)两岸教育产业现实关系之基本格局:竞争与合作同在但合作面大于竞争面 93

(二)相互开放与合作对台湾教育产业之利弊得失:有得有失但所得大于所失 93

(三)相互开放与合作对大陆教育产业之利弊得失:有得有失但所失微不足道 95

(四)两岸同宗大学的双赢之路:一块招牌,两间店面,殊途同归,自强不息 95

台湾当局自主创新战略评析 97

一、要义 97

二、缘起 99

(一)微利时代的挑战 99

(二)知识经济的挑战 100

(三)全球化的挑战 100

(四)区域竞争的挑战 100

(五)政治上的需要 101

三、策略 101

四、绩效 103

(一)主要指标达成情况 103

(二)重点科技产业发展情况 104

(三)打造国际创新研发基地情况 105

(四)台湾创新成效之外部评价情况 105

五、问题 106

(一)目标选择避实就虚 106

(二)指标设定避高趋低 107

(三)政治操弄痕迹过重 108

(四)短期操作手法明显 108

(五)回避两岸自甘鸵鸟 108

(六)战略实效相形见绌 109

六、结语 110

粤台创新竞合策略探析 112

一、角力焦点 112

(一)从总量看:广东经济超越台湾指日可待 113

(二)从均量看:广东经济超越台湾尚需时日 113

(三)从质量看:广东经济超越台湾任重道远 114

(四)从原因看:创新力不足是关键 115

二、竞争要略 117

(一)区域定位:从制造中心向创新中心转变 117

(二)产业选择:从产业承接向产业引领转变 118

(三)业务链条:从主导中端向主导两端转变 118

(四)发展动力:从资本驱动向知识驱动转变 119

(五)比较优势:从成本领先向品牌引领转变 119

(六)绩效标准:从高增长向高值化转变 119

(七)对外开放:从“引进来”向“进出并重”转变 120

(八)环境系统:从“增长促进”向“创新支持”转变 120

三、合作主域 121

(一)论坛合作 121

(二)研发合作 122

(三)产业合作 123

(四)园区合作 123

(五)人才合作 124

(六)产学研合作 124

(七)创新链合作 125

(八)港澳合作平台 125

四、竞合关系(结语) 125

从经济周期与政治选举的关系看台湾政情与大陆对策 127

一、研究综述 127

(一)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研究 127

(二)关于经济周期与政治选举关系的研究 128

(三)关于经济周期与对台策略关系的研究 129

二、实证分析 129

(一)综合关联分析 129

(二)单项关联分析 130

(三)政党作为分析 131

三、台湾情势 132

(一)经济周波不可避免 133

(二)今遇衰退或非坏事 133

(三)多做少说方为上策 134

四、策略建议 134

(一)对赴台陆客限量并逐步放开 134

(二)对赴台陆生限量并逐步放开 135

(三)对入台陆资限量并逐步放开 136

(四)其他惠台措施的逐步到位与放开 136

粤台自主创新能力比较与前瞻 138

一、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比较 138

(一)三类创新主体数量比较 138

(二)科技研发人才投入比较 139

(三)科技研发经费投入数量比较 140

(四)科技研发经费投入结构比较 141

二、创新环境支持能力比较 141

(一)战略环境比较 142

(二)投融资环境比较 142

(三)科技园区发展比较 143

(四)产学研合作比较 144

(五)创新人文环境比较 145

三、创新活动产出能力比较 145

(一)科技论文成果比较 145

(二)专利申请与核准比较 146

(三)科技产业绩效比较 148

四、结语 149

粤台科技财政政策绩效比较与评析 151

一、科技财政政策的形成及其走向 151

(一)加大研发经费投入 152

(二)促进科技与金融联姻 152

(三)实行税收减免优惠 152

(四)推动官产学研结合 152

(五)支持科技产业园区 153

(六)扩大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 153

二、台湾科技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153

(一)财政收入政策 154

(二)财政支出政策 155

(三)其他政策 155

三、粤台科技财政政策绩效评价 156

(一)创新导向度评价 156

(二)发展贡献率比较表 157

四、评析 159

产业转移、升级转型与珠三角台资企业 161

一、引言 161

二、产业空间转移与企业升级转型的互动关系 162

(一)空间视角的要素成本差异模型 162

(二)时间视角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163

(三)环保视角的污染避难所假说 165

(四)时空复合视角的产业空间转移与企业升级转型之互动关系模型 166

三、珠三角台资企业实行外移转型的背景和原因 168

(一)珠三角台资企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168

(二)珠三角台资企业寻求“移转”的内在要求 171

(三)珠三角台资企业实行“移转”的外在压力 174

(四)珠三角台资企业实现“移转”的有利条件 176

四、珠三角台资企业外移转型的目标与路径 180

(一)珠三角台资企业的战略抉择:“外移+转型” 180

(二)珠三角台资企业“外移转型”目标 180

(三)珠三角台资企业“外移转型”路径 182

五、珠三角台资企业实施外移转型的四个“W” 184

(一)产业选择(What) 184

(二)区位选择(Where) 186

(三)时间选择(When) 187

(四)方式选择(How) 189

六、支持珠三角台资企业外移转型的区域政策 192

(一)按主体功能区划分编制产业外移转型指南 192

(二)精心打造产业移转园并鼓励台资企业入驻 193

(三)建立全省“产业外移转型扶持基金” 193

(四)推动产业外移转型与循环经济试点相结合 194

(五)鼓励产业外移转型与经济刺激政策相结合 195

(六)加强产业外移转型的区际合作与协调 196

两岸研发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198

一、引言 198

二、研发产业投入比较 198

(一)研发经费 198

(二)研发人力 199

(三)研发机构 200

(四)引进外国跨国公司研发中心 201

三、研发产业结构比较 202

(一)类型结构 202

(二)产学研结构 202

(三)行业分布 203

(四)重点领域 204

(五)内—外部化 204

(六)空间结构 205

四、研发产业发展环境比较 206

(一)理论研究和产业规范 206

(二)战略环境 207

(三)产业政策 207

五、研发产业产出能力比较 208

(一)科技论文 208

(二)专利申请与核准 209

(三)高技术产品 209

(四)技术交易额 210

六、总结 211

粤台研发产业竞争力比较、评价与启示 213

一、引言 213

二、综述 213

(一)关于研发产业 213

(二)关于研发产业竞争力 214

(三)关于粤台产业发展比较与合作 215

(四)小结 215

三、比较 216

(一)研发产业投入比较 216

(二)研发产业结构比较 218

(三)研发产业发展环境比较 218

(四)研发产业产出能力比较 219

四、评价 221

(一)建模 221

(二)实证与结果 224

五、启示 226

(一)资源合作 227

(二)课题合作 227

(三)知识产权合作 227

(四)技术标准合作 228

(五)品牌合作 228

(六)园区合作 228

(七)重点行业合作 229

(八)类别合作 229

(九)界别合作 229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变数与预应 232

一、为何要研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变数? 232

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存在哪些变数? 234

(一)蓝营分裂 235

(二)绿营再执政 235

(三)蓝营趋“独” 236

(四)民意逆转 236

三、如何预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变数? 237

(一)经济固本 237

(二)政治通好 238

(三)全面融合 239

粤台自主创新能力比较与竞合策略研究 241

一、导论 241

(一)研究缘起 241

(二)研究意义 242

(三)研究现状(综述) 243

二、广东经济赶超战略检视 247

(一)从基础看:广东经济对标台湾可比可行 248

(二)从总量看:广东经济超越台湾指日可待 249

(三)从均量看:广东经济超越台湾尚需时日 250

(四)从质量看:广东经济超越台湾任重道远 251

(五)从原因看:创新力不足是关键 253

三、粤台自主创新能力比较 254

(一)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比较 254

(二)创新环境支持能力比较 258

(三)创新活动产出能力比较 262

四、创新及创新链发展格局 265

(一)创新链内涵 266

(二)创新链结构 269

(三)创新链成因 273

五、当前两岸创新交流态势 277

(一)海峡两岸创新交流与合作概况 277

(二)江苏对台创新交流与合作 281

(三)北京对台创新交流与合作 282

(四)福建对台创新交流与合作 282

(五)广东对台创新交流与合作 284

六、粤台创新竞合策略主轴 285

(一)双向创新链的特点 285

(二)双向创新链的功能 287

(三)双向创新链的形成条件 288

(四)打造粤台双向创新链的必要性 290

(五)建构粤台双向创新链的可行性 292

七、对台创新竞合配套策略 298

(一)实现十大转变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298

(二)聚焦十大领域开创对台创新合作新局 304

(三)完善保障措施力求对台创新竞合实效 309

八、结语 31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