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审计理论与实务
审计理论与实务

审计理论与实务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孟秀转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02411161
  • 页数:36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例,按企业业务流程介绍审计实务。在编写中穿插导读案例,帮助学生加深对审计的理解与掌握。本书理论以够用为准,保证学科完整性的同时以实务为主,突出了学生审计判断能力的培养。本书适合普通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成人教育本科层次的会计及相关专业教学实用,对从事审计实务的人员也是实用的自学和指导实务的参考读物。
上一篇:焦炭下一篇:互联网+小米的局
《审计理论与实务》目录

第1章 概论 1

1.1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2

1.1.1西方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

1.1.2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4

1.1.3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 7

1.2审计概述 8

1.2.1审计的含义与性质 8

1.2.2审计的职能 10

1.3审计的分类 11

1.3.1审计的基本分类 11

1.3.2审计的其他分类 13

1.4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15

1.4.1政府审计机关 15

1.4.2民间审计组织 17

1.4.3内部审计机构 21

1.4.4审计人员 22

第2章 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 26

2.1审计准则概述 27

2.1.1审计准则的性质与作用 27

2.1.2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体系 28

2.1.3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框架体系 29

2.2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30

2.2.1鉴证业务的定义 30

2.2.2鉴证业务的分类 31

2.2.3鉴证业务的目标 32

2.2.4鉴证业务的要素 32

2.2.5鉴证业务的承接 35

2.3质量控制准则 36

2.3.1质量控制的含义和作用 36

2.3.2业务质量控制的目标和要素 36

2.3.3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37

2.3.4相关职业道德要求 37

2.3.5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 38

2.3.6人力资源 39

2.3.7业务执行 39

2.3.8监控 41

2.3.9对质量控制制度的记录 42

第3章 审计职业道德和审计法律责任 48

3.1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49

3.1.1诚信 49

3.1.2独立性 50

3.1.3客观和公正 50

3.1.4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 51

3.1.5保密 51

3.1.6良好职业行为 52

3.2职业道德概念框架 52

3.2.1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内涵 53

3.2.2对遵循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53

3.2.3应对不利影响的防范措施 54

3.3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具体运用 56

3.3.1专业服务委托 56

3.3.2利益冲突 57

3.3.3应客户的要求提供第二次意见 58

3.3.4收费 59

3.3.5专业服务营销 60

3.3.6礼品和款待 60

3.3.7保管客户资产 60

3.3.8对客观和公正原则的要求 60

3.4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61

3.4.1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现状 61

3.4.2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 62

3.4.3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种类 63

3.4.4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避免措施 63

第4章 财务报表审计流程 71

4.1审计过程与审计流程 72

4.1.1一般审计过程 72

4.1.2财务报表审计流程 74

4.2审计计划 77

4.2.1初步业务活动 77

4.2.2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 82

4.2.3审计重要性 88

4.3风险评估程序 90

4.3.1审计风险及风险评估 90

4.3.2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92

4.3.3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 96

4.3.4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05

4.4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 107

4.4.1风险应对 107

4.4.2控制测试 109

4.4.3实质性程序 112

第5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19

5.1审计证据 121

5.1.1审计证据的含义及内容 121

5.1.2审计证据的特性 122

5.1.3审计证据的分类与获取 125

5.1.4审计证据的鉴定与分析 127

5.2审计工作底稿 129

5.2.1审计工作底稿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129

5.2.2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 130

5.2.3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与复核 134

5.2.4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和保管 135

第6章 审计方法 143

6.1审计方法与审计技术的发展 144

6.1.1账表导向审计 144

6.1.2系统导向审计 147

6.1.3风险导向审计 150

6.2审计取证的方法 154

6.2.1审计证据获取的基本方法 154

6.2.2审计证据获取的技术方法 156

6.3审计抽样 158

6.3.1审计抽样概述 158

6.3.2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161

6.3.3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 165

第7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177

7.1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概述 178

7.1.1不同行业类型的销售和收款 178

7.1.2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179

7.1.3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会计记录和报表项目 181

7.1.4销售与收款循环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 183

7.2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184

7.2.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目标及重要性 184

7.2.2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184

7.2.3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 185

7.3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187

7.3.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187

7.3.2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189

7.3.3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192

7.3.4坏账准备的实质性程序 197

第8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204

8.1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性 206

8.1.1不同行业类型的采购和费用支出 206

8.1.2采购与付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207

8.1.3采购与付款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会计记录和报表项目 209

8.1.4采购与付款循环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 211

8.2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211

8.2.1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目标及重要性 211

8.2.2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212

8.2.3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 214

8.3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215

8.3.1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215

8.3.2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217

8.3.3固定资产的实质性程序 219

8.3.4累计折旧的实质性程序 222

8.3.5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实质性程序 223

8.3.6在建工程的实质性程序 224

第9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 235

9.1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性 236

9.1.1不同行业类型的存货性质 236

9.1.2生产与存货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237

9.1.3生产与存货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238

9.2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239

9.2.1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 239

9.2.2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243

9.2.3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 244

9.3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245

9.3.1存货审计的实质性程序 245

9.3.2工薪审计的实质性程序 251

9.3.3成本审计的实质性程序 253

第10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265

10.1筹资与投资循环的特性 266

10.1.1筹资与投资循环的特征 266

10.1.2筹资与投资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266

10.1.3筹资和投资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会计记录和报表项目 267

10.1.4筹资和投资循环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 269

10.2筹资与投资循环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269

10.2.1筹资和投资循环的审计目标及重要性 269

10.2.2筹资和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 270

10.2.3筹资和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 271

10.3筹资和投资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272

10.3.1筹资和投资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272

10.3.2借款的实质性程序 273

10.3.3股本的实质性程序 276

10.3.4实收资本的实质性程序 278

10.3.5资本公积的实质性程序 279

10.3.6盈余公积的实质性程序 281

10.3.7未分配利润的实质性程序 282

10.3.8投资审计 283

第11章 货币资金审计 292

11.1货币资金概述 292

11.1.1货币资金的特点 293

11.1.2货币资金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293

11.1.3货币资金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294

11.2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294

11.2.1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294

11.2.2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 296

11.3库存现金审计 297

11.3.1库存现金审计目标 297

11.3.2库存现金内部控制的测试 297

11.3.3库存现金的实质性程序 298

11.4银行存款审计 300

11.4.1银行存款审计目标 300

11.4.2银行存款内部控制的测试 301

11.4.3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 302

11.4.4其他货币资金的实质性测试 305

第12章 特殊项目审计 313

12.1期初余额审计 314

12.1.1期初余额审计的含义 314

12.1.2期初余额的审计目标 315

12.1.3期初余额的审计程序 316

12.1.4期初余额的审计结论和报告 317

12.2期后事项审计 319

12.2.1期后事项审计的含义和种类 319

12.2.2期后事项的审计目标 320

12.2.3期后事项的审计程序 320

12.3或有事项审计 321

12.3.1或有事项的含义和特点 321

12.3.2或有事项的审计目标 322

12.3.3或有事项的审计程序 322

12.4持续经营审计 323

12.4.1持续经营假设的含义 323

12.4.2持续经营审计方面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323

12.4.3持续经营假设的审计目标 324

12.4.4持续经营假设的审计程序 324

第13章 审计报告 334

13.1审计报告概述 335

13.1.1审计报告的定义 335

13.1.2审计报告的类型 335

13.1.3审计意见的类型 336

13.2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337

13.2.1标题 337

13.2.2收件人 337

13.2.3引言段 337

13.2.4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 338

13.2.5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 338

13.2.6审计意见段 339

13.2.7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 341

13.2.8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和盖章 341

13.2.9报告日期 341

13.2.10审计报告的补充资料 343

13.3非无保留意见 343

13.3.1非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情形 343

13.3.2非无保留审计意见类型的确定 344

13.3.3非无保留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346

13.3.4与治理层的沟通 348

13.3.5非无保留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的参考范例 348

13.4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 353

13.4.1强调事项段 353

13.4.2其他事项段 356

参考文献 36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