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与中共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关于二十一世纪中国发展的伟大构想 1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卫国,石谦,杭苋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0442874
- 页数:366 页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胡锦涛 1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温家宝 4
一、统一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4
二、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10
三、统筹兼顾,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19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曾庆红 27
一、充分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28
二、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需要正确把握的几个关系 34
三、对研究班的同志们提几点希望 40
绪论 科学发展观 42
第一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42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决策 42
二、深入研究和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 49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努力实现五个转变 54
第二节 中国面临大有作为的重要发展机遇期 59
一、时代主题的转变 59
二、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62
三、中国必须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63
四、牢固树立机遇意识 64
第三节 中国提出新的国家发展观 65
一、执政的合法性问题 66
二、中产阶级的形成 68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70
第一章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观与21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 1
第一节 小康社会是中国今后几十年经济建设的发展目标 3
一、居民由温饱向小康跨越 4
二、小康的计算方法 5
三、居民小康生活的实现程度 8
四、西部地区与小康 16
五、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 17
第二节 认识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 18
一、社会发展动力的考察视角 19
二、中共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探索社会发展动力问题 21
三、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考察社会发展动力问题 23
第三节 中国经济未来的长期走势 25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划分 26
二、经济增长的风险性与波动性 29
三、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 34
第四节 未来十八年中国经济形势展望 37
一、中国经济未来的四大趋势 37
二、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基本动力 40
三、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41
第五节 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研究 43
一、制定和实施产业结构政策需要的条件 43
二、产业结构政策面临新的背景 47
三、产业(结构)政策出现新动向 50
第六节 最近20年中国经济建设宏观布局研究 55
一、重点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56
二、繁荣农村经济是难点 58
三、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是均衡点 61
四、对接点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63
五、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出发点和归宿 66
六、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性弊端 68
第七节 中国经济忧患之成因的分析 72
一、反通货紧缩是一剂不对症的药方 72
二、速度与风险孰轻孰重 77
三、农民作为被市场边缘化的弱者 80
四、扩大内需是取之不尽的动力 84
五、要从生产力的现状出发 92
六、增加经济隐患的三种不良倾向 101
第八节 论中国经济发展之新战略 103
一、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战略 103
二、经济发展新战略:从需求着手 106
三、新战略:增加有效需求 109
第九节 中国经济的“三大悖论” 112
一、悖论之一:高经济增长与股市低迷 113
二、悖论之二:高经济增长与物价持续下降 114
三、悖论之三:高经济增长与高失业率并存 117
第十节 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发展先进生产力 120
一、现代化与先进生产力有本质联系 121
二、世界现代化进程需要先进生产力的推动 125
三、中国现代化进程需要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 129
第十一节 中国经济转轨发展四阶段分析 134
一、中国经济转轨发展的阶段划分 134
二、1978—1997年中国经济转轨发展的两个阶段 136
三、中国经济转轨发展的第三阶段 138
四、转轨发展第四阶段的展望 144
五、市场化水平是对体制转轨实现程度的综合度量 145
六、转轨发展是战略性调整 146
第十二节 经济理论的创新问题 146
一、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47
二、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147
三、提出“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 148
四、基本经济制度上的创新 148
五、提出“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的职责”的思路 149
六、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思路 150
七、提出“放宽国内民间资本市场准入领域”的思想 150
八、提出“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的观点 151
九、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151
十、提出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想法 152
十一、提出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的想法 153
十二、提出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新想法 154
十三、提出“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及“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观点 154
十四、提出“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的思想 155
第十三节 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155
一、经济发展与制度的关系 156
二、经济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160
三、制度与创新的关系 169
第十四节 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分析 174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 174
二、新世纪头20年经济务必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176
三、安全有必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179
四、务必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180
五、务必调整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 181
第十五节 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基本趋势分析 183
一、影响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积极因素 183
二、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88
三、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基本趋势 191
第十六节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态势考察 194
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194
二、关于短期经济波动的测定 196
三、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态势 204
四、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态势的特征 212
五、所谓“宽带现象” 218
第十七节 选择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219
一、新型工业化:全新的工业化道路 219
二、新型工业化: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224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政策安排 228
第十八节 中国转轨时期经济增长周期的分析 236
一、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现象 236
二、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成分 239
三、经济增长波动的特征分析 243
四、投资周期模型对典型事实的解释 247
五、投资周期模型的实证结果 251
第十九节 从新增长理论看中国经济增长 255
一、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 255
二、新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 259
三、新增长理论的借鉴问题 266
第二十节 关于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的现象 271
一、中外经济现状的比较 271
二、正确看待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现象的分析 272
三、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方略 277
第二十一节 从后发优势看跨越式发展 280
一、后发优势理论的潜在可能性与实现条件 280
二、跨越式发展的内涵与实现条件 285
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途径 289
第二十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泡沫”问题考察 293
一、当前经济增长状况与“泡沫”问题 294
二、经济增长中为何会出现“泡沫” 299
三、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动态效率状况分析 302
四、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 306
五、出现泡沫是否不可避免 309
第二十三节 关于发展先进生产力问题 310
一、先进机械设备与中国实现工业化 310
二、先进机械设备从外国购买的问题 315
三、关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机械设备制造业 317
第二十四节 论跨越式发展与中国经济 320
一、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问题 321
二、跨越式发展的条件问题 323
三、跨越式发展的实现途径 326
第二章 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与21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333
第一节 从经济角度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 335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336
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 342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47
第二节 从政府决策优化看小康社会建设 351
一、中国政府决策中存在不利因素 351
二、建设小康社会与政府决策优化的目标设定 354
三、建设小康社会与政府决策优化的方式 356
第三节 从历史角度看小康社会的经济内涵 358
一、原来意义上的小康 359
二、小康在现代社会 362
三、小康思想的最新发展 364
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点看法 367
一、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有差别 367
二、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任务和难点 371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373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重视两个社会问题 376
第五节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 379
一、消费质量是生活质量的主要内容 379
二、当前中国消费质量的分析 382
三、提高消费质量的办法 384
四、消费质量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88
第六节 从基础理论与实证分析上看小康社会建设 390
一、小康社会的本质和概念的问题 390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提法 392
三、关于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394
四、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阶段 395
五、2000年小康社会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397
六、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的条件和难点 400
第七节 经济利益与中国公平问题 40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国公平问题 402
二、新经济格局与公平问题 404
三、现阶段实现公平的可能性问题 411
第八节 论共同富裕的软机制 417
一、作为价值目标的共同富裕 418
二、现实中的共同富裕 420
三、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422
第九节 东亚经验与中国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问题 426
一、国外中等收入者的分析 426
二、东亚现代化中的中等收入者 428
三、中等收入者在中国 433
第十节 关于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问题 437
一、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重要意义 437
二、不同时期的中等收入者比重分析 440
三、现阶段中等收入者的标准界定 444
四、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448
第十一节 从分配制度改革看全面小康 451
一、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关系 451
二、从体制上找现阶段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 454
三、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共同富裕 457
四、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461
第十二节 从优化经济结构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461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问题 462
二、关于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和目标 463
三、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问题 467
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 469
第十三节 小康社会与若干经济问题 473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研究 473
二、新形势下的“三农”问题 475
三、关于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476
四、关于开创对外经济关系新局面 478
五、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480
六、关于区域协调发展 481
七、关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483
八、关于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484
第十四节 从制度创新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87
一、关于小康社会的经济涵义 487
二、中国全面走向小康社会困难重重 489
三、中国全面走向小康社会的途径 505
第十五节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 508
一、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一般关系 509
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 513
三、“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 520
第十六节 论中国的社会转型 527
一、研究社会转型理论有重要意义 527
二、中国社会转型面临困境 529
三、中国社会转型的应对策略 531
第十七节 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的维度 541
一、市场经济与政治保障及伦理道德支撑 541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伦理道德建设 543
三、伦理道德支持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545
第十八节 基于道德理性的市场经济良性运行 548
一、经济主体的道德理性基础与市场经济运行秩序 548
二、道德理性基础与市场经济良性运行 552
第十九节 市场经济与经济伦理之关系考 557
一、道德与经济之关系 558
二、市场经济与经济伦理之关系 560
第二十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问题 563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失衡 563
二、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的分析 567
三、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如何矫正 570
第二十一节 经济转轨的社会成本分析 575
一、经济转轨与社会成本 576
二、经济转轨的社会成本 578
三、降低经济转轨的社会成本的办法 579
第二十二节 论中国社会发展的当前特征 582
一、承上启下的关键期 583
二、重新选择的十字路口 585
三、全球化的深度关联层 587
第二十三节 论市场经济消费文化建设 589
一、影响市场经济消费文化的因素 590
二、当前消费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593
三、市场经济消费文化的建设问题 597
第二十四节 论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 599
一、关于传统中国的文化地位 599
二、现代化努力与中国文化的层次 600
三、关于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 605
四、关于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的未来 607
第二十五节 关于市场失信问题 616
一、失信的表现 617
二、失信的原因 619
三、失信的代价 620
四、信用制度的建设 621
第二十六节 论诚信秩序的失范 622
一、诚信秩序失范的根源 622
二、诚信与市场经济 624
三、诚信秩序的建设 625
第二十七节 诚信是道德建设的重点 629
一、关于诚信 629
二、诚信建设问题 630
第二十八节 论信息时代国家公务员的诚信建设 634
一、国家公务员诚信道德的地位和价值问题 634
二、关于信息时代国家公务员诚信建设的特点 636
三、关于信息时代国家公务员诚信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639
第二十九节 论诚信缺失的原因 644
一、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诚信危机问题 644
二、诚信缺失的历史 646
三、诚信缺失的伦理问题 649
第三章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与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653
第一节 从农民国民待遇看中国制度伦理 655
一、制度、制度绩效、制度伦理 655
二、从制度伦理精神到农民国民待遇 659
三、制度的漠视与偏离 665
第二节 农民收入现状不容乐观 667
一、关注农民收入现状 667
二、关于农民收入现状的制度性原因 671
三、关于缓解农民收入的思路 676
第三节 从农民负担到政府管制与财政体制改革 680
一、广受关注的大问题 680
二、从典型事实看中国农村税费负担 681
三、从政府管制看税费负担 683
四、从放松管制看财税体制改革 689
五、取消不合理管制政策 697
第四节 论跨越二元经济社会的鸿沟 697
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概念 697
二、必须走统筹二元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的理由 698
三、必须走统筹二元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 700
四、中国二元经济转化发展的关键 701
五、统筹城乡发展和二元结构,树立二元经济结构协调发展的观念 701
六、统筹二元经济社会发展、消除二元经济社会差距是从思维观念上、战略思路上而言 703
七、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农、轻、重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703
八、必须做好统筹城乡工农产业发展、协调二元经济社会的工作 704
第五节 关于全面实现农村小康问题 705
一、小康社会与现代化的关系 706
二、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关系 707
三、实现全面小康的难点 711
四、农村与全面意义的小康 712
五、从理论创新上解决“三农”问题 716
第六节 关于解决中国“三农”的问题战略抉择 717
一、认识中国“三农”问题 718
二、解决中国“三农”问题 721
三、实现农业人口转移的战略构思 724
四、为彻底解决“三农”问题铺垫道路 729
第七节 关于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730
一、农村经济滞后问题突出 731
二、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734
三、防止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转移 736
第八节 农村改革引发深刻变革 739
一、农村人民公社是国家控制 739
二、家庭承包制与农民自由权和平等权 741
三、家庭承包制与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 744
第九节 经济体制改革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747
一、刚性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747
二、经济改革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749
三、城乡结构中仍然存在问题 752
第十节 三元社会结构与城乡一体化 754
一、从二元结构到一元结构 755
二、从二元结构到三元结构 757
三、从三元结构到一元结构 761
第十一节 从二元经济结构看内需政策调整 765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性 765
二、二元经济结构与内需不足 768
三、关于内需政策调整问题 770
第十二节 关于城乡一体化战略模式的实证研究 774
一、理论内涵与基本框架 775
二、模式的选择与定位 777
第十三节 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 784
一、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 785
二、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的起源 785
三、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的内容 786
四、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 792
第十四节 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的化解 793
一、城中村的概念及概况 793
二、城中村:原因与改造 796
三、城中村改造:思路与对策 799
第十五节 论城乡统筹发展的辩证关系 805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性把握 806
二、城乡统筹发展的全面性把握 808
三、城乡统筹发展的协调性把握 810
四、城乡统筹发展的融合性把握 812
五、城乡统筹发展的持续性把握 814
第十六节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几个问题 815
一、城乡关系的准确理解 816
二、处理好城乡关系的关键 819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 821
第四章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与21世纪中国东部发展与中西部发展的良性互动 825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中东西互动 827
一、经济发展的回顾 827
二、“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831
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发战略的实施 834
第二节 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 840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840
二、缩小中国地区差距的不利因素 842
三、中国地区差距的实证分析 843
四、遏制地区差距拉大的趋势 851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 851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全球化 852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积极影响构建开放的全球经贸规则 855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活动全球化 858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经济全球化 861
第四节 西部开发与政府投资退出 864
一、为何要政府投资退出 864
二、阻碍政府投资退出的因素 867
三、如何促进政府投资退出 871
第五节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 875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 875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878
第六节 论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及其合作成效 881
一、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881
二、关于经济协作区的经济合作效果 884
三、关于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 887
第七节 从“10+3”区域经济合作看中国产业政策调整 890
一、关于“10+3”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890
二、关于“10+3”区域经济合作的障碍和前景 892
三、中国与“10+3”区域经济合作 894
第八节 经济落后地区与区域经济发展 899
一、关于增长极理论 900
二、增长极理论与经济落后区域发展 902
三、推进经济落后地区区域发展 904
第九节 整合区域主义基本理论内容 907
一、从产生动因看区域一体化 907
二、从条件看区域一体化 909
三、从机制看区域一体化 911
四、从发展动力及路径看区域一体化 912
第十节 超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的误区 915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915
二、超越区域经济理论的误区 923
第十一节 从地区竞争优势看政府的作用 930
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发展模式比较 931
二、政府替代与市场力量的方向 933
三、两大三角洲经济的外向化问题 935
四、市场力量与突破现行行政区划的樊篱 936
第十二节 论区域经济政策 939
一、关于参考坐标 939
二、关于不平衡现象 941
三、关于政策 944
第十三节 论中国的区域差别政策 953
一、中国区域差别政策的实施情况 954
二、关于实施区域差别的政策 958
第十四节 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及其战略主体的演化 963
一、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特征问题 965
二、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结构问题 966
三、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过程问题 967
四、战略主体演化过程问题 968
五、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核心 971
第十五节 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几个关系 971
一、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之关系 972
二、区域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之关系 973
三、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之关系 975
四、等级的中心城市与区域创新体系 977
第十六节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实证研究 978
一、从区域创新看区域创新系统 978
二、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979
三、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平衡 982
第十七节 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转换 985
一、中国原先实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得失 985
二、促进东部地区重点发展的非均衡战略的效果 987
三、关于解决地区差距的协调发展战略 991
第十八节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分析 995
一、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 996
二、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与目标 1000
三、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问题 1003
四、关于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1005
第十九节 论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 1009
一、三大基本理论问题 1010
二、长江流域空间结构重组的要点 1016
第二十节 关于中国区域国际竞争力的考察 1020
一、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特征 1021
二、区域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系统结构 1023
三、区域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方法 1024
四、关于中国区域国际竞争力 1026
第二十一节 论中国典型地区区域竞争力 1028
一、区域竞争力研究在国外 1028
二、论中国典型地区区域竞争力 1029
三、如何培养区域竞争力 1032
第二十二节 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 1037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分类 1037
二、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转型的动因 1041
三、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转型的策略 1045
第二十三节 环境经济手段与西部可持续发展 1048
一、关于西部的环境问题与环境损失 1048
二、西部的生态环境与中国 1051
三、务必防止“污染西移” 1052
四、排污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证制度在西部 1055
五、西部地区排污费收取及使用问题 1056
六、财政手段与西部环境 1060
第二十四节 西部大开发与中国现代化 1062
一、形成持续有效的发展模式 1062
二、为中国的能源提供保障 1069
三、推进全新的对外开放格局 1070
第二十五节 全球化与西部全方位区域开放 1073
一、西部的全方位开放与国际国内背景 1073
二、关于全方位的区域开放格局 1076
第二十六节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争论 1082
一、关于西部概念的争论 1082
二、关于西部大开发提法的争论 1084
三、关于西部大开发主体的争论 1085
四、关于西部大开发模式的争论 1087
五、关于西部大开发条件是否成熟的争论 1088
六、关于西部大开发关键的争论 1089
七、关于西部大开发目的的争论 1090
八、关于西部大开发内容的争论 1090
九、关于西部大开发特点的争论 1091
十、关于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争论 1092
第五章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与21世纪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095
第一节 两种生产学说的历史发展: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代表的哲学著作时期 1097
一、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两种生产学说的最初萌动 1097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社会存在概念的诠释与两种生产学说的形成(上) 1103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社会存在概念的诠释与两种生产学说的形成(中) 1108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社会存在概念的诠释与两种生产学说的形成(下) 1114
第二节 两种生产学说的历史发展:以《资本论》为代表的经济学著作时期 1120
一、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条件下两种生产问题的具体考察 1120
二、19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条件下两种生产问题的具体考察 1126
三、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条件下两种生产问题的具体考察 1133
四、人口规律抽象与生产劳动抽象:研究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方法论前提 1140
五、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互为前提: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质”的规定性 1146
六、生产与消费:研究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方法论前提 1153
七、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互相适应: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量”的规定性 1159
第三节 两种生产学说的历史发展:以《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代表的人类学著作时期 1167
一、《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两种生产与原始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动因 1167
二、《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两种生产与原始家庭制度及其发展动因 1175
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两种生产学说与所谓“直接生活的生产” 1184
四、《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两种生产学说与所谓“二元论” 1192
五、《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两种生产学说与所谓“交替决定论” 1199
第四节 两种生产与人类社会发展 1206
一、两种生产与人类社会发展: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看(上) 1206
二、两种生产与人类社会发展: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看(下) 1215
三、两种生产与人类社会发展:从人均生活水平的角度看(上) 1225
四、两种生产与人类社会发展:从人均生活水平的角度看(下) 1234
五、重评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1244
六、重评斯大林对“人口决定论”的批判 1255
第五节 两种生产与人类生存环境 1260
一、两种生产与人类生存环境:从非再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上) 1260
二、两种生产与人类生存环境:从非再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下) 1270
三、两种生产与人类环境:从可再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上) 1280
四、两种生产与人类生存环境:从可再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中) 1290
五、两种生产与人类生存环境:从可再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下) 1298
第六节 两种生产的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现实 1305
一、当代中国两种生产严重失调的表现:从劳动生产率和人均生活水平的角度看 1305
二、当代中国两种生产严重失调的表现: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角度看(上) 1312
三、当代中国两种生产严重失调的表现: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角度看(下) 1318
四、当代中国两种生产严重失调的原因:从社会经济根源的角度看 1326
五、当代中国两种生产严重失调的原因:从社会政策根源的角度看 1336
六、当代中国两种生产严重失调的对策: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 1346
七、当代中国两种生产严重失调的对策: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 1356
第六章 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科学发展观与21世纪中国的“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 1367
第一节 从经济全球化看中国的跨越式发展 1369
一、跨越式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 1369
二、科技革命与后发国家跨越发展 1373
三、信息化、工业化与中国的跨越式发展 1376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参与国际竞争 1381
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 1381
二、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 1382
三、经济全球化挑战发展中国家 1384
四、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对策 1385
第三节 应对入世的五大关系研究 1390
一、关于面对与应对 1390
二、关于权利与义务 1393
三、关于改革与开放 1395
四、关于开放与安全 1397
五、关于内需与外需 1402
第四节 论中国内外资双“溢出”现象 1405
一、巨额外资流入与国内储蓄过剩 1405
二、制度缺陷是原因的深层 1408
三、务必健全和创新机制 1411
第五节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1414
一、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程 1414
二、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 1417
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新的路径选择 1420
第六节 论新世纪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的政策选择 1424
一、关于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的现状与特点 1424
二、关于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1426
三、关于新世纪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的基本思路 1432
第七节 论扩大对外开放与维护中国经济安全 1437
一、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 1437
二、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安全 1439
三、关于保障中国经济安全问题 1445
第八节 全面小康与经济强国论 1449
一、全面小康与经济强国建设 1450
二、关于经济强国的国际环境与现实定位 1453
三、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强国目标 1458
第九节 “入世”与保护民族经济 1461
一、“入世”后政府务必强化保护民族经济的职能 1462
二、政府保护民族经济的内涵与基本原则 1466
三、“入世”与保护民族经济 1469
第十节 外资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座桥 1473
一、改革开放与巨大经济反差 1473
二、外资是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 1477
三、外资是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催化剂 1480
第十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 1482
一、现代化的界定 1482
二、全球化与现代化 1484
三、中国现代化的全球化背景 1486
四、全球化的影响 1486
五、趋利避害是基本原则 1488
第十二节 全球化与中国的改革路径及发展抉择 1489
一、关于原因 1489
二、关于挑战 1495
第十三节 论中国对外开放的思路创新 1499
一、开放型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1499
二、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 1502
三、开放型经济与对外开放思路上的突破与创新 1506
第七章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发展观与21世纪中国发展的价值核心 1511
第一节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制度效应与分配制度改革 1513
一、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制度效应问题 1514
二、关于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 1519
第二节 关于贫富差距的理性审视与多维调节 1525
一、贫富差距超过“警戒线” 1525
二、近10年来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 1528
三、对贫富差距的理性审视 1531
四、控制贫富差距过大的对策 1533
第三节 解放:从一般要素到人 1540
一、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三阶段 1540
二、改革主线是从一般要素解放到人的解放 1550
第四节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贫困群体问题 1557
一、贫困群体是特殊群体 1558
二、贫困的原因分析 1562
三、贫困问题的解决之道 1564
第五节 论共同富裕 1569
一、关于共同富裕的实现阶段 1569
二、关于共同富裕实践的衡量标准 1573
三、关于共同富裕实践的制约因素 1576
第六节 关于富民理论的新发展 1579
一、富民与社会主义执政为民和实现国家强盛 1579
二、关于富民的历史进程 1580
三、关于富民的要素手段 1581
四、关于富民的具体路径 1582
五、关于富民的利益保护 1583
六、富民的调节机制,是多维度、立体式的调节体系 1584
第七节 数字化、人文精神与小康社会 1584
一、数字化的发展 1585
二、数字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587
三、数字化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1589
第八节 论总体小康水平与全面小康社会 1592
一、关于总体小康水平 1592
二、关于全面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1595
三、建设和评价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原则 1596
四、关于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的框架设想 1597
五、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1601
第九节 小康社会与个人财产 1602
一、当前中国社会中个人财产的来源问题 1602
二、个人合法财产的保护问题 1604
三、个人合法财产的使用问题 1609
第十节 居民收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612
一、增加居民收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 1612
二、增加居民收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 1614
三、调整结构以增加居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1616
第十一节 论中国社会信用建设 1624
一、中国社会信用建设的回顾 1624
二、必须澄清和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1627
三、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判断和前景展望 1631
四、关于稳步推进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 1633
第十二节 中国未来与知识发展战略 1635
一、21世纪新的发展战略是知识发展战略 1635
二、知识发展战略是中国的长远未来 1638
三、中国知识发展战略的实施问题 1648
第十三节 论市场经济与个人收入分配机制 1651
一、关于个人收入分配机制的经济意义 1652
二、关于个人收入分配机制的决定 1653
三、关于两种个人收入分配机制 1656
四、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机制 1660
第十四节 论循环经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661
一、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建设小康社会 1662
二、循环经济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1664
三、发展循环经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668
第十五节 发展知识经济与中国劳动者的三大转化 1671
一、关于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者 1671
二、关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和劳动者 1672
三、关于中国劳动者要实现的三大转化 1674
第十六节 论市场经济变革中的主体确认 1679
一、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1680
二、市场经济问题 1683
三、市场经济变革问题 1686
第十七节 论市场化取向改革与“市民社会”公民独立经济人格的模塑 1691
一、关于个体主体的独立经济人格 1692
二、关于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的经济细胞 1695
三、关于公民个体主体性人格的认定 1699
四、关于公民个体主体经济独立性的意义 1702
第十八节 市场经济建设与人的发展 1705
一、关于人学理论 1705
二、关于人的学说 1707
三、关于人与中国社会 1709
第十九节 论市场经济个人收入分配问题 1712
一、中国个人收入分配方面有四个重大变化 1712
二、影响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因素 1716
三、市场经济分配方式的几个问题 1719
第二十节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观 1726
一、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 1727
二、合理经济利益和服务奉献精神 1729
三、平等与不平等 1731
第二十一节 论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公平问题 1733
一、关于公平分配观 1733
二、关于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 1736
三、关于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 1738
第二十二节 论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1740
一、收入差距扩大速度世界罕见 1740
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1741
三、务必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1749
第二十三节 论中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 1749
一、关于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扩大 1750
二、关于造成目前收入差距的原因 1752
三、关于贫富差距现象的认识 1753
四、关于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建议 1755
第二十四节 论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1756
一、目前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及影响 1757
二、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1760
三、化解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矛盾的对策 1764
后记 1767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2版》刘万伦主编;王文秀,甘卫群,刘万伦编写人员 2019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高校转型发展系列教材 素描基础与设计》施猛责任编辑;(中国)魏伏一,徐红 2019
-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刘尚希著 2019
- 《情感教育与班集体建设细节故事》刘建庆主编 2019
- 《高考快速作文指导》张吉武,鲍志伸主编 2002
- 《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杨淑芝主编 2008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6》王强主编 2017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思维导图 超好用英语单词书》(中国)王若琳 2019
- 《黄遵宪集 4》陈铮主编 2019
- 《孙诒让集 1》丁进主编 2016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9》王强主编 2017
- 《激光加工实训技能指导理实一体化教程 下》王秀军,徐永红主编;刘波,刘克生副主编 2017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