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诗词曲联自学之友
诗词曲联自学之友

诗词曲联自学之友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琦编著
  • 出 版 社: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02
  • ISBN:962450167X
  • 页数:428 页
图书介绍:
《诗词曲联自学之友》目录

上编 1

第一章 中国诗歌发展概述(上) 1

一、诗歌的起源 1

二、先秦 1

三、两汉 2

四、魏晋南北朝 3

五、唐 5

六、五代 10

第二章 中国诗歌发展概述(下) 17

七、两宋 17

八、元 28

九、明清 30

十、近、现代 33

第三章 诗韵和四声 35

第一节 诗韵 35

一、韵和押韵 35

二、古韵和新韵 古韵 新韵 35

第二节 四声 45

一、汉语声调 46

二、古代汉语四声 46

三、现代汉语四声 47

第四章 平仄 对仗 49

第一节 平仄 49

一、平仄与诗词格律 49

二、怎样识别入声字 49

三、平仄两读字 50

四、平仄在格律诗中的运用 51

第二节 对仗 51

一、对仗是构成律诗的要素之一 51

二、对仗的基本要求 52

三、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 53

四、对仗的形式 54

五、对仗应注意的问题 56

第五章 诗的格律 58

第一节 古体诗与近体诗 58

一、古体诗 四言诗 五古 六言诗 七古 杂言诗 58

二、近体诗 绝句 律诗 排律 试帖诗 汉俳 打油诗 59

第二节 古体诗的特点 62

一、押韵 62

二、平仄 62

三、对仗 63

第三节 近体诗的格律 63

一、格律诗的节奏 63

二、格律诗的基本格式 平仄律 平仄谱 五绝 五律 七绝 七律 排律 64

第六章 拗救 一三五不论及其他 75

第一节 拗救 75

一、什么是拗救 75

二、拗救的形式 孤平拗救 特拗 当句救与对句救相结合 76

第二节 关于一三五不论 78

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78

二、“一三五不论”可能遇到的问题 79

三、现代诗人遵守诗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79

第三节 其他 82

一、变体诗 折腰体 偷春格 蜂腰格 82

二、近体诗的专用词语 84

第七章 词 词牌 词韵 87

第一节 词的名称 87

一、曲子词 87

二、长短句 87

三、诗余 88

四、乐府 88

五、南词 88

第二节 词的分类 89

一、根据词调字数多少分类 89

二、根据词调音乐节拍和词调长短分类 89

三、根据词的段数分类 90

第三节 词牌 91

一、词调 92

二、词牌 词调的定名 同调异名和异调同名 93

三、词谱 95

第四节 词韵 97

一、词的一般用韵方式 97

二、词的特殊用韵方式 100

三、词的韵书 101

第八章 词的平仄 句式 对仗 领字及其他 104

第一节 词的平仄 104

一、词的一般平仄安排 104

二、句间平仄相对或相粘 105

三、词的四声的运用 107

第二节 词的句式与平仄 108

一、词的一般句式和平仄 109

二、词的特殊句式 拗句 特种律 参差句 增字句 111

第三节 词的对仗 114

一、一般句式的对仗 114

二、扇对和同字对 116

第四节 领字句 117

一、一字领 117

二、二、三字领 118

第五节 词的有关词语 119

第九章 散曲 123

第一节 曲的分类和曲调 123

一、小令 么篇 重头 带过曲 123

二、套曲 125

三、宫调 125

四、曲调 125

第二节 曲与词的联系和区别 126

第三节 曲的声韵 128

一、曲韵和押韵 129

二、声律 平分阴阳 上去分立 130

第四节 曲的对仗 132

一、合璧对 132

二、鼎足对 132

三、联璧对 133

四、扇面对 133

五、鸾凤和鸣对 134

第十章 对联 135

第一节 对联的由来和发展 135

第二节 对联的基本要素 137

一、字数相等 138

二、句式相同 138

三、平仄和谐 138

四、语意相关 141

第三节 对联的对仗 141

一、言对 141

二、事对 142

三、顶针对 142

四、回文对 143

第四节 对联独特的用字形式 143

一、嵌字 整嵌 竖嵌 横嵌 递嵌 143

二、隐字 145

三、复字 145

四、拆字和合字 146

五、析字和数字 146

第五节 常见的几种对联 147

一、春联 147

二、行业专用联 148

三、婚联 148

四、寿联 149

五、乔迁联 149

六、挽联 149

七、名胜联 150

八、妙趣联 151

九、格言联 152

十、横批 152

中编 154

第十一章 诗词曲的习作 154

第一节 声韵的运用 154

第二节 诗的习作 156

一、先学古风和绝句 156

二、要以意为先 157

三、注意层次结构 158

四、调整平仄入律 换字 换位 倒装 续字 插字 拆分 159

五、转学律诗 160

第三节 词曲习作 161

一、先学小令和中调 161

二、熟读一些常用词曲 162

三、新老声韵并存、以今声今韵为主 162

第四节 写自己熟悉、有兴趣的事物 163

一、以我写我 直抒胸臆 164

二、化物为我 咏物寄意 165

三、有物无我 寓情于景 165

四、物我同在 情景交融 166

第十二章 激情 观察 想象 168

第一节 激情 灵感 168

第二节 观察 体验 171

第三节 想象 175

一、想象是诗的翅膀 奇想 幻想 联想 设想 175

二、想象的作用 179

三、生活积累是想象的基础 179

第十三章 立意 意境 182

第一节 立意 182

一、意是诗词的统帅和灵魂 182

二、立意是写作目的之集中表现 183

三、立意的要求 真 新 丰 深 184

四、立意的形成 189

第二节 意境 190

一、什么是意境 191

二、意与境要和谐统一 191

三、意境要精心构思 192

四、诗词意境的典型化 以少总多 以小见大 即物寓意 虚实相生 193

第十四章 诗的章法 196

第一节 律诗 196

一、起 明起 暗起 突兀 问答 197

二、承转 承转要有波澜 承转句式要有变化 避合掌 要避“雷同” 199

三、结尾 以情结景 以景结情 问句或问答句结 用声音结 203

第二节 绝句 205

一、起和承 206

二、转与合 顺接顺转 顺接反转 由景转情由情转景 207

第十五章 词曲的章法 212

第一节 词的章法 212

一、开头 造势 造境 造思 212

二、承转、过片 前景后情 前情后景 情景交融 前追昔、后抚今 前话今后忆昔 一总一分、直接过渡 有问有答、上下相接 215

三、结尾 词意俱尽 意尽词不尽 词尽意不尽 词意俱不尽 219

第二节 曲的章法 221

一、曲的始、中、终 221

二、曲的表现手法 223

第三节 选调 224

一、词的选调 根据唐宋人的记载 根据前人作品的概括分析 根据词调中的字句声韵 依据词调所属的宫调 选调参考 224

二、曲的选调 228

第十六章 诗词的语法特点 229

第一节 语序 229

一、字的倒装 230

二、词语倒装 230

三、句子倒装 233

第二节 句式 235

一、可以不分主语和谓语 235

二、可以是单句的一部分 236

三、可以是单句 236

四、可以是复句 236

第三节 成分的省略 237

一、省虚词 237

二、省实词 238

三、省平行语 238

四、省人名、地名、书名中的字 238

五、跳跃 239

第四节 互文 239

第五节 词的活用 240

一、名词作动词用 240

二、名词作形容词用 241

三、形容词作名词用 241

四、形容词作动词用 241

五、动词作形容词用 242

第十七章 诗词的表现手法 243

第一节 形象思维与诗词创作 243

第二节 赋 245

一、赋是写实 245

二、赋法的几点要求 245

第三节 比 246

一、比喻 246

二、比拟 拟人 拟物 250

三、对比 横比 纵比 252

第四节 兴 253

一、兴者起也 254

二、兴而比也 255

第十八章 含蓄 夸张 白描 通感 257

第一节 含蓄 257

一、通篇命意含蓄 258

二、虚实含蓄 259

三、跳跃含蓄 260

四、烘托含蓄 260

五、宛曲含蓄 261

六、结句含蓄 262

第二节 夸张 263

一、艺术夸张 263

二、夸张的目的和作用 264

三、夸张的要求 运用想象 抓准特点 有生活基础 夸张的手法不能滥用 265

第三节 白描 268

一、白描手法 268

二、白描手法的应用 268

三、白描手法应注意的问题 语言要简洁 特点要突出要有神韵 270

第四节 通感 270

第十九章 诗词用典 275

第一节 用典的方式、方法 275

一、用事 275

二、用句 原句 套用 276

三、用词 279

四、明和暗 281

五、正和反 283

六、借和化 284

第二节 用典的作用 286

一、使诗词语言更概括、更精炼 286

二、使诗词内容更含蓄充实 286

三、使诗词语言更加形象具体 287

四、使诗词更典雅、富有韵味 288

第三节 用典应注意的问题 289

一、要用得自然得当 289

二、要精而勿滥 289

三、要熟不要生 289

第二十章 诗词语言的修改锤炼和学习 291

第一节 诗词的语言要求 291

一、诗词语言不等于生活语言 292

二、要语意两工 293

三、遣词造句要活 294

四、要含蓄 295

五、诗词曲的语言有所不同 296

第二节 诗词语言的锤炼 297

一、字斟句酌 297

二、炼字 炼动词 炼虚词 炼形容词 299

三、炼句 炼句就是锤炼句子 炼句应注意的问题 要意真情真 重视活的语汇源头 要以生活内容为依据 302

第三节 诗不厌改 304

一、作诗要能快能馒 305

二、要反复修改 305

三、要虚心求教、请人修改 306

第四节 努力学习语言 307

一、向群众学习 308

二、向书本学习 308

三、向实践学习 309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311

下编 313

附录 313

附录一 《佩文诗韵》韵部 313

附录二 《诗韵新编》 314

附录三 《词韵简编》 331

附录四 《中原音韵》 344

附录五 《声律启蒙》 360

附录六 常用词谱选录(60谱) 376

附录七 常用曲谱选录(30谱) 4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