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革命史
中国革命史

中国革命史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忠敏主编;林静慈,李淑荣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华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07505847
  • 页数:332 页
图书介绍:
《中国革命史》目录

第一章 外国资本主义开始侵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和农民革命 1

第一节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开端 1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1

二、鸦片战争 3

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及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开端 7

第二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国社会加速向半殖民地化的演变 8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8

二、“北京政变”和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开始 10

三、清朝统治机构的半殖民地化 12

第三节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 14

一、鸦片战争时期反侵略斗争和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救国主张 14

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6

三、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后期斗争及其失败 21

第二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中国人民的斗争 27

第一节 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生和新生社会力量的出现 27

一、外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渗透与本国封建经济的部分解体 27

二、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生 29

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出现 31

第二节 甲午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剧 33

一、保卫边疆的斗争和中法战争 33

二、中日甲午战争 35

三、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37

第三节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 39

一、近代中国的改良主义思潮 39

二、变法维新运动的准备 42

三、百日维新及其失败 44

第四节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47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47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9

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 51

第三章 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53

第一节 辛亥革命的准备 53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产生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53

二、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 59

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 63

一、同盟会领导的历次武装起义和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 63

二、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66

三、袁世凯的篡权和辛亥革命的失败 70

第三节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继续奋斗 74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和革命党人的“二次革命” 74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反袁护国运动 76

三、北洋军阀的分裂割据和革命党人发动的护法运动 77

四、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79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83

第一节 五四爱国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83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83

二、五四爱国运动 85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87

四、“问题与主义”之争和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90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93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93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98

三、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01

四、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104

第五章 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 109

第一节 国共合作的建立 109

一、国共合作的酝酿 109

二、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 112

三、国民党的改组和国共合作的形成 113

第二节 国民革命的兴起 115

一、革命新局面的出现 115

二、五卅运动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118

三、统一战线中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119

四、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 121

第三节 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 123

一、北伐前的形势 123

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124

三、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126

第四节 国民革命的失败 128

一、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 128

二、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形成 129

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30

四、国民革命的失败 132

第六章 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 136

第一节 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36

一、国民党政权的反动统治 136

二、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英勇斗争 140

三、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42

四、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 144

第二节 土地革命的开展和中国革命走向复兴 146

一、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和红军建设纲领的制定 146

二、中间派别寻求中国出路的主张和活动 149

三、革命走向复兴和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152

第三节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154

一、“九·一八”事变和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154

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出现及其危害 156

三、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158

第四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160

一、“华北事变”和“一二·九”运动 160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 161

三、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164

第七章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68

第一节 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实现 168

一、抗日战争的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68

二、全民族抗战高潮的兴起 170

三、毛泽东对持久战战略方针的论述 174

四、坚持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原则 175

第二节 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的斗争 177

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 177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180

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打退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 182

四、中国民主同盟的建立 184

第三节 克服严重困难,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86

一、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局面 186

二、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 187

三、制止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国民党统治区的深刻危机 191

四、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93

第八章 全国解放战争 199

第一节 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99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各党派的政治主张 199

二、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重大斗争 203

第二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07

一、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 207

二、国民党统治危机的加深和反蒋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与壮大 211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夺取全国胜利的纲领和政策 213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216

一、战略决战的胜利与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21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219

第九章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的确立 225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225

一、建国初期的复杂形势和主要任务 225

二、全国大陆的统一,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初步好转 226

三、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 229

四、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其它民主改革 230

五、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 236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性胜利 237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一五”计划的制定 237

二、中国共产党七届四中全会,政治思想建设和外交工作 240

三、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44

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249

第十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252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蓝图的最初构想 252

一、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252

二、中国共产党八大的召开 254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256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党的领导在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失误 259

一、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259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兴起 261

三、纠正“左”倾错误的初步努力 263

四、反右倾斗争,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265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267

一、中国共产党的八届九中全会 267

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268

三、七千人大会 269

四、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270

第四节“左”倾错误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发展和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 273

一、中国共产党的八届十中全会 273

二、“左”倾错误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发展 275

三、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胜利完成 276

四、十年建设成就和探索中的两个发展趋向 276

第十一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280

第一节“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280

一、“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 280

二、“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283

三、“打倒一切”的全国大动乱 285

第二节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 288

一、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288

二、周恩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及其受挫 291

三、打开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294

第三节 江青集团的覆灭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296

一、邓小平领导进行全面整顿 296

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299

三、“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和教训 301

第十二章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305

第一节 历史的伟大转折 305

一、两年徘徊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05

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08

三、拨乱反正工作的全面展开 313

四、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 317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319

一、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 319

二、全面整党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22

第三节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 325

一、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大、治理整顿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 325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328

三、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概括 32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