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科技外事风云录
科技外事风云录

科技外事风云录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新民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02371975
  • 页数:24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科技外事创业史和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历程写实的著作,论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科技外事工作的运筹帷幄,叙述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发生、发展、意义、地位及国别概况等,并自叙了作者本人从事科技外事工作的历程。 本书适合从事外事工作的各级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和驻外人员阅读,也可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相关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科技外事风云录》目录

第一编 科技外事在运筹帷幄之中 3

第一章 毛泽东关于学习外国和开展国际合作的论述 3

第二章 周恩来指引科技外事工作者前进的道路 9

一、为中国对外科技合作事业奠基 9

(一)为对外科技合作奠定第一块基石 9

(二)首倡向苏联派遣实习生和索取技术资料 10

(三)批准签订第一批中外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 11

(四)指示组建第一个科技外事职能机构 11

(五)筹划签订第一个中外长远科技发展合作协定 12

二、为中国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导航 13

(一)要坚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 13

(二)既要自力更生又要争取外援 15

(三)要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 16

(四)对外提供援助不要求任何特权 17

(五)因势利导“文化大革命”中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 19

三、亲自参加科技外事活动 20

(一)参观大型展览会 20

(二)会见来华的外国科技代表团 21

(三)接见来华的外国科学家和外籍华人学者 21

(四)接见出访的中国科技代表团 22

(五)出席招待会 23

(六)亲手栽种友谊苗 23

四、外交风格垂范科技外事工作者 23

(一)平等对待他国的外交风格 24

(二)高超的外交斗争艺术 25

(三)严谨的外事工作作风 26

(四)讲求实效的外事风范 27

(五)宽容豁达和平易近人的外交家风度 28

第三章 邓小平承前启后名垂科技外事青史 30

一、协助周恩来决策科技外事工作 30

(一)关于对锡兰提供技术援助的问题 30

(二)关于处理中苏关系恶化后两国科技合作的问题 31

(三)关于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问题 31

(四)关于太平洋西部渔业、海洋学和湖沼学研究的问题 32

(五)关于开展同亚非国家政府间合作的问题 32

(六)关于“北京科学讨论会”的问题 33

二、坚持毛泽东关于学习外国和开展国际合作的思想 33

(一)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34

(二)坚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思想 35

(三)坚持吸取与扬弃、学习与创新并行的科学态度 37

三、开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新局面 39

(一)对外开放政策丰富了我国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内容和形式 39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提升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地位 42

(三)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拓展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空间 44

四、开拓通往西方的政府间科技合作之路 45

(一)签署中美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 45

(二)出席中法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签字仪式 46

(三)审批中德、中意、中比、中澳科技合作协定的签订 47

(四)肯定签订中日科技合作协定是个好想法 48

(五)希望中英、中希、中加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48

五、指导科技外事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的改革 49

(一)重新确立科技外事统一归口管理体制 49

(二)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主体多元化 50

(三)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51

(四)注重出国考察实效 52

第四章 胡耀邦与科技外事工作 54

一、寒意料峭中送来和煦春风 54

(一)勇对科技界和科技外事的困局 55

(二)重新提出“科技是生产力”的论断 56

(三)提倡实行“拿来主义” 57

二、拨乱反正时号召打破枷锁 58

(一)打破精神枷锁 59

(二)打破组织枷锁 60

(三)科技外事会议在“拨乱反正”的鼓点声中召开 62

三、新长征路上指点前进方向 63

(一)推行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创造新的条件 64

(二)制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空间 66

(三)号召掌握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67

(四)对外事人员的殷切希望 69

第二编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概述 75

第五章 回眸过去 75

一、历史上的国际科技文化交流一瞥 75

(一)世界科技文化交流 75

(二)中外科技文化交流 76

二、民国时期国际学术交流点滴实录 77

(一)民国时期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概况 77

(二)民国时期国际学术交流概述 78

(三)民国时期国际学术交流实例 79

(四)开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多边学术活动 83

(五)民国时期中外学术机关和学者的友好联系 85

第六章 放眼当代 87

一、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历程 87

(一)创建时期 87

(二)调整时期 88

(三)动荡时期 89

(四)发展时期 90

二、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地位 91

(一)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91

(二)国家管理是开展对外科技活动的强大杠杆 93

(三)科技外事工作的外交制约因素和相对独立性 93

三、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一般原则 94

(一)面向全球 友好合作 94

(二)立足国内 学习国外 95

(三)平等互利 有取有予 95

(四)官民并举 形式多样 95

(五)讲求实效 增进友谊 96

四、科技外事工作的组织管理 97

(一)管理体制的确立和管理体系的形成 97

(二)管理体制和体系的变迁和完善 100

(三)管理的基本任务 102

五、对中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效果的综合述评 104

(一)50~60年代中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成绩 104

(二)70~80年代中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收获 107

第七章 探讨国际科技关系的理论研究 111

一、论国际科技关系的理论问题 111

(一)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发展史 112

(二)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地位和作用 112

(三)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方针政策 113

(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结构问题 114

(五)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法律问题 114

(六)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发展预测 115

二、对加强国际科技合作软科学研究的意见 116

(一)软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116

(二)软科学研究的课题 117

第三编 新中国科技外事40年创业史(1949—1989年) 121

引言 121

第八章 帝国主义封锁禁运 社会主义友好合作(1949年10月~1960年6月) 124

一、制定中国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方针政策 124

(一)方针政策的提出 124

(二)制定方针政策的背景 125

二、发展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双边科技合作关系 128

(一)合作关系的建立 128

(二)国别的合作情况 129

三、签订同社会主义国家多边科技合作协定 133

(一)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创立 133

(二)渔业、海洋学和湖沼学研究 134

(三)热带电器试验 135

四、建立同亚非民族主义国家的科技交流关系 136

(一)科技交流概况 136

(二)国别的交流情况 136

第九章 苏联撕毁合作协议 中国调整外事方略(1960年7月~1966年5月) 138

一、调整科技外事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强化组织措施 138

(一)调整中国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方针政策的形势背景 138

(二)调整后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方针政策的基本内容 139

(三)组织措施的强化 140

二、收缩同苏联等国家的双边科技合作规模 141

(一)合作规模的收缩 141

(二)按国别分述的情况 142

三、发展同阿尔巴尼亚朝鲜越南和古巴的双边科技合作 145

(一)同阿朝越古双边科技合作的发展 145

(二)按国别分述的情况 146

四、发展同亚非民族主义国家的双边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 149

(一)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的加强 149

(二)按国别分述的情况 149

五、开展同西方国家和日本的民间科技交流活动 151

(一)交流的形式 152

(二)交流的规模和专业领域 153

六、多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变迁 154

(一)中国参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间多边科技合作协定的结局 154

(二)中国参加国际科技组织的情况 156

第十章 国内局势风雨飘摇 科技外事步履艰难(1966年6月~1976年9月) 158

一、合作交流从勉强维持到基本中断 158

(一)严峻的国内局势 158

(二)险恶的国际环境 159

(三)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趋向于“零” 159

(四)同亚非和西方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基本中断 160

(五)举办北京暑期物理讨论会 160

二、合作交流从基本中断到逐渐恢复 161

(一)有利的国际形势 161

(二)同东欧国家科技合作关系的恢复 162

(三)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的恢复和发展 163

(四)同西方国家和日本科技交流关系的恢复 165

(五)多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的恢复 166

三、同阿尔巴尼亚和越南的科技合作持续发展 166

(一)中阿科技合作的发展 167

(二)中越科技合作的发展 167

第十一章 国内国际雨过天晴 合作交流蓬勃发展(1976年10月~1989年5月) 169

一、制定中国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新方针政策 169

(一)新的形势 169

(二)新的方针政策 170

二、开辟同工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间双边科技合作之路 171

(一)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的签订 171

(二)国别的合作情况 172

三、重新发展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双边科技合作 180

(一)合作概况 180

(二)国别的合作情况 180

四、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双边科技合作 185

(一)合作概况 185

(二)国别的合作情况 187

五、扩展多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192

(一)参加联合国系统的有关组织和多边科技活动 193

(二)参加非政府性国际科技组织和多边国际学术活动 197

六、扩大民间对外科技交流 198

(一)中国科学院 199

(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0

(三)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201

七、促进地方科技外事工作的开展 202

(一)地方科技外事的职能转变和归口管理 202

(二)地方科技外事工作的蓬勃发展 203

附录 作者留影 20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