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通史  第3卷  上古时代  上  第2版
中国通史  第3卷  上古时代  上  第2版

中国通史 第3卷 上古时代 上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白寿彝总主编;徐喜辰,斯维至,杨钊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208111626
  • 页数:696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论述了自远古时代起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全书由22名著名历史学家分别担任分卷主编,近500位作者参与撰写,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充分反映20世纪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体例新颖独特的恢宏巨著。第二卷是考古学家撰写史前文明的尝试,利用考古成果对人类形成以来的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历史做了阐述。
《中国通史 第3卷 上古时代 上 第2版》目录

甲编 序说 1

第一章 文献资料 1

第一节 五经 2

《尚书》附《逸周书》 2

《诗经》 4

《易经》 6

《周礼》、《仪礼》与《礼记》 9

《春秋经》与《左传》、《公羊传》、《穀梁传》附《国语》 13

第二节 史地书 19

《纪年》、《世本》、《战国策》和《战国纵横家书》 19

《考信录》 21

云梦秦简 21

《水经注》 22

《山海经》 22

《穆天子传》 23

第三节 诸子书 23

《论语》和《孟子》附《孝经》和《尔雅》 23

《荀子》 27

《墨子》 28

《老子》和《庄子》附《法经》和《十大经》 30

《管子》 33

《商君书》和《韩非子》 34

《公孙龙子》 36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和《尉缭子》 36

《吕氏春秋》 38

《淮南子》 39

第四节 辞赋 40

《楚辞》 40

第二章 考古资料 42

第一节 主要都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 42

殷墟遗址 42

郑州商城遗址 44

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 46

偃师二里头遗址 47

周原遗址 48

丰、镐遗址 49

洛邑(王城)与成周遗址 50

曲阜鲁故城遗址 51

临淄齐故城遗址 52

燕国都城遗址 53

晋国都城遗址 54

秦国都城遗址 55

楚国都城遗址 56

第二节 考古学文化的研究 58

夏文化的探讨 59

先商文化的探讨 60

商文化类型及其分布地域 62

先周文化的探讨 64

西周文化类型及其分布地域 65

东周文化类型及其分布地域 66

边远地区文化 69

第三节 考古资料反映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73

从青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 73

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 74

手工业的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发展 77

城市的兴起 80

埋葬制度所反映的社会阶级关系 82

第三章 甲骨文和金文 89

第一节 甲骨文 89

甲骨文及其分期 89

甲骨文中的卜辞 90

甲骨文的结构 91

甲骨文的内容 92

甲骨的保藏、出土和发掘 94

甲骨文的收藏和著录 96

甲骨文研究工作的发展 98

第二节 金文 102

金文和青铜器 102

金文的内容 103

金文和青铜器研究的发展 109

第四章 研究概况 112

第一节 “五四”以后一些学者的研究成绩 112

第二节 郭沫若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传播 114

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114

奴隶社会阶段问题和社会史论战 117

第三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显著成就 120

第四节 新中国建立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 125

五十年代对古史分期的讨论 125

近年对古史分期和商周史研究的进展 127

第五章 本卷的编写旨趣 138

乙编 综述 141

第一章 神话、传说、历史年代 141

第一节 关于氏族、部落的神话和传说 141

炎黄族属集团 141

东夷族属集团 148

苗蛮族属集团 155

百越族属集团 159

第二节 关于夏代的传说和夏史的探索 163

传说中的夏代 164

夏文化的探索 170

附:夏王朝世系表 173

第三节 历史年代 174

问题的提出 174

关于夏年 175

商代纪年 176

西周积年 179

战国的起讫年代 182

第二章 商殷时期 185

第一节 商的建立、发展和衰亡 185

商的先世 185

汤灭夏和商王国的建立 186

盘庚迁殷 189

武丁时期的商王国 194

商王国的衰亡 196

第二节 商殷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统治制度 200

社会经济 200

阶级结构 205

政治制度 213

第三节 商殷时期的文化 220

甲骨文字 220

宗教迷信 222

天文历法 224

雕塑乐舞 229

附:商王朝世系表 231

第三章 西周时期 232

第一节 西周王国的建立和巩固 232

周族的兴起 232

武王灭商 237

管、蔡以武庚叛与周初政策 239

封藩建卫与国野统治 241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249

社会经济的发展 249

阶级关系 254

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 261

第三节 周王国和国内各族的关系 277

西周初期 277

西周中期 280

西周末期 282

第四节 西周的衰微与平王东迁 283

厉王专制与国人暴动 284

共和行政 285

宣王“不籍千亩”与“料民于太原” 287

幽王的昏乱与平王东迁 289

附:西周王侯世系表 291

第四章 春秋时期 294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各国争霸 294

周王室的衰微 295

列国争雄的序幕 296

管仲治齐与齐桓公称霸 297

宋襄公图霸未成 303

晋文公的霸业 304

秦穆公称霸西戎 307

楚庄王北向称霸 309

晋国复霸与中原争霸的尾声 310

第二节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312

铁制工具的使用 312

农业技术的进步 315

井田制的内部量变与“书社”的出现 317

“国”“野”关系的泯除与军赋田税的加重 319

阶级关系的变化 321

第三节 各国的大夫兼并与南方的混战 327

向戌弭兵 327

各国内政的变迁 329

县郡的出现与刑法的公布 335

南方的混战与越之灭吴 339

华夏与各族的走向融合 344

附:春秋列国世系表 347

第五章 战国时期 356

第一节 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封建制生产关系的逐渐生长 356

铁器的广泛使用和农业的发展 356

都市与交通的发展 363

古代公社的解体与封建生产关系的成长 366

第二节 战国“七雄”与各国的变法图强 376

三晋、田齐的兴起与七国的形成 376

魏国的李悝变法 381

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383

齐国邹忌的改革 385

韩国申不害的改革 386

秦国的商鞅变法 388

第三节 走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及其重要制度 393

君主专制官制的确立 394

封建经济制度的确立 401

政治制度的制定 405

战国的兵制变化与防御工事的进步 409

第四节 七国的兼并战争与秦的统一 415

魏、齐争霸与“会徐州相王” 415

合纵连横中楚、齐的削弱 419

诸侯割据的结束与秦的统一 424

战国时期边疆的少数族 428

第五节 社会大变革中学术文化的发展 433

新士人的兴起 433

文学的发展 437

历史撰述的发展 441

学派的出现 445

百家争鸣的盛况 447

附:战国王侯世系表 452

第六章 商周时期的中国在上古世界的地位 456

第一节 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和商周时期的中国 456

在夏代以前的年代 456

在与夏代同时的年代 457

在与商代同时的年代 459

第二节 西周文明和同时期的世界 460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和当时的世界 46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局面 462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局面 463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繁荣局面 463

春秋战国时期的世界形势 464

丙编 典志 468

第一章 农业 468

第一节 农业环境 468

黄河流域的土壤 468

原隰薮泽 469

气候 471

森林 471

黄河中下游的特点 472

长江流域 473

第二节 农具的发展 474

制作材料的发展 474

种类和形制的发展 475

第三节 我国最早的物候历和二十四节 气的出现 477

物候历和物候诗 477

二十四节 气 477

农时概念 478

第四节 农田耕作和作物栽培技术 479

农业土壤知识的积累 479

耕作制度和耕作技术的发展 480

农田水利技术 482

施肥技术的出现 484

选种和播种技术 485

田间管理技术 486

第五节 粮食作物的主要品种及其产地 487

黍 487

粟 488

麦 489

稻 490

大豆 491

粮食作物构成和布局 491

第六节 园艺、林、牧、蚕桑业的生产技术 492

园艺技术 492

林业技术 493

畜牧技术 494

栽桑养蚕技术 495

第七节 狩猎、采集、捕鱼和植树的活动 496

狩猎 496

采集 497

捕鱼业和人工养鱼 498

人工植树造林的开始 500

第八节 农业生物学知识 502

第九节 《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 503

第二章 手工业、商业和货币 506

第一节 商殷时期的官工商业和货币 507

青铜器 507

陶瓷、骨、角、玉、漆器 509

舟车制造业 510

以职为氏的工商业者 510

交换与贝币 511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官工商业和货币 512

“百工”和官手工业 512

青铜工业的发展 512

陶瓷和纺织 513

贝币与金(铜)币 515

周代的民间交易 516

第三节 春秋时期官私工商业的发展与金属货币的出现 517

官手工业与“在官之工” 517

手工业的工艺分工 519

青铜器的冶铸 520

手工业的地区特点与地区分工 520

民间的手工业 522

商贾 523

空首布的铸造及使用 525

第四节 “素封”的出现,战国时期工商业的发达和金属铸币的流通 526

商业城市的繁荣与“素封”的出现 526

冶铁业的发展与重要铁工业地点 527

青铜冶铸技术的提高与错嵌工艺 529

纺织、制盐、漆器 531

豪民经营的盐铁业 533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富商大贾的出现 534

金属铸币的发展及其形式 536

货币的流通与高利贷的产生 538

“质”“剂”的出现与“券”的应用 539

第五节 先秦时代的手工业技术 540

纺织 540

化工 541

建筑 544

水利 546

采矿 549

冶金 553

交通、运输工具 557

机械 559

第三章 交通、道路、都会 561

第一节 由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分布推测交通的起源和当时道路的雏形 561

交通起源于生产和交换 561

沿渭水伸延的长西古道路 563

黄河中下游的三条南北古道路 564

淮水以南的古交通 565

第二节 夏、商、周三代的都邑及其间的交通道路 566

古文献所反映的传说时代的交通 566

三代迁都与交通道路的关系 568

夏、商的交通 571

西周交通的发展和道路的修整 573

第三节 春秋时期横贯南北和纵通东西的交通道路 578

南北交通诸道路 578

东西交通诸道路 584

水上交通和运河 588

第四节 战国时期以各国都城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交通道路 590

以雒邑为中心向外辐射的道路 590

以咸阳为中心向外辐射的道路 593

以阳翟和郑为中心向外辐射的道路 596

以安邑和大梁为中心向外辐射的道路 599

赵国的都城和交通 601

齐国的都城和交通 603

楚国的都城和水陆交通情况 604

燕国的都城和交通 607

第五节 经济都会的兴起及其有关的交通道路 608

经济都会的兴起与交通道路的发展 608

陶为“天下之中”的经济都会及其水陆交通 612

第六节 《禹贡》建立水上交通道路网的思想 618

《禹贡》所说的“九州”地理形势 618

《禹贡》以冀州为中心之水陆交通网的设想 620

第四章 国野、乡里与郡县 626

第一节 周初的武装殖民与“国”野”之分 626

周初东征与武装殖民 626

筑城镇戍与“国”“野”之分 627

第二节 “国人”和“野人”的社会地位之不同 628

“国人”对政治的干预 628

“野人”地位的低下 631

第三节 “国”“野”与“国人”“野人”区别之泯除 635

“盟国人于亳社” 635

晋“作州兵”与鲁“作丘甲” 636

“野”有“乡校” 638

“国人”干政的衰泯 639

第四节 乡、里的产生与郡县之出现 640

乡、里的产生 640

郡县的出现 642

第五章 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645

第一节 井田制度 645

以公社形式按地域划分居民的奴隶制 645

奴隶制国家君主的最高土地所有权 646

“公田”、“私田”和“贡”、“助”、“彻” 647

“井田制”是残存的公社所有制 647

第二节 夏商时期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649

“有田一成” 649

“夏后氏五十而贡” 649

甲骨文中的殷商土田与耕作 650

“殷人七十而助” 653

第三节 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653

西周“国”、“野”的“公田”与“私田” 653

“周人百亩而彻” 658

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660

“不籍千亩”,“履亩而税” 660

上、中、下地受田与土地休耕轮作 662

“履亩而税”制度在各国实行 663

普遍采用彻法,什而取一 664

制订户籍田册 665

第五节 战国时期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666

“废井田、开阡陌”与土地制度的变化 666

战国时期的土地私有与土地买卖 671

大地主的兼并与自耕农的零替 673

“爰田”——中后期的井田制度 674

秦《田律》所反映的战国土地赋税制度 675

第六章 等级和阶级 679

第一节 等级的产生和划分 679

等级的产生 679

被统治阶级中的等级 681

第二节 等级与阶级的关系 685

等级、阶级和血缘关系 685

等级之间不可逾越 686

第三节 春秋战国之际新的阶级出现 687

春秋战国之际的新旧过渡 687

士的流别 689

农民、隶农、佃农 690

工商身份的变化 691

贵族内部的贫富分化 692

第四节 商鞅变法的阶级政策 692

礼法之争的问题 692

二十等级爵制与新旧贵族 693

土地国有还是私有 694

重农抑商政策及其他 69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