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与重点问题研究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与重点问题研究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与重点问题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自然科学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中仁,汪继福主编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38314083
  • 页数:29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由重点学校的特、高级教师精心编写,通过对教材深入研究,以试卷的形式,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与重点问题研究》目录

导论 1

一、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的总体把握 1

二、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4

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7

四、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7

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1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23

二、中国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初级阶段过程 28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30

四、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 33

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7

六、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关系 3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 44

一、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导经济发展的宏观决策体系 44

二、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与战略目标 46

三、数量增长型发展模式的特点、作用与局限 49

四、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 50

五、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54

六、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主要途径 60

七、我国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长过程 62

八、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 63

九、要保持国民经济总量的大体平衡 65

〔三〕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67

一、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67

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69

三、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72

四、中国不能实行完全的计划经济 75

五、中国不能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 77

〔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80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80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81

三、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 83

四、正确认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与问题 86

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91

六、正确认识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的关系 94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96

一、我国原有经济体制在所有制结构上的主要弊端 9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98

三、公有制经济的建立 100

四、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 100

五、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两权”分离及经营方式的改革 103

六、正确认识和对待私营经济 107

七、正确认识和对待其它非公有制经济 113

八、驳“国民经济的私有化” 115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 123

一、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 123

二、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125

三、关于国民收入的超额分配 127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及其特点 132

五、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人收入的其他分配方式 136

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富民政策 142

七、关于社会分配不公问题 143

〔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 152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作用 152

二、社会主义商品流通费用及降低流通费用的途径 153

三、社会主义商品的价格及价格体系 155

四、社会主义商品价格变动的客观规律性 158

五、社会主义货币流通渠道 160

六、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流通规律 161

七、正确认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通货膨胀 163

八、社会主义银行与信贷的作用 170

〔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消费 174

一、社会主义消费的特点和作用 174

二、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76

三、现阶段我国消费结构的特点及其变动趋势 177

四、避免消费的两种倾向 178

〔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运行机制 185

一、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85

二、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及宏观调控的内容 193

三、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193

四、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及市场机制的作用 194

五、转变企业经营机制 197

〔十〕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 199

一、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199

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200

三、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 202

四、有中国特色的开放格局 204

〔十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政治 206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206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新型的民主政治 208

三、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过程 210

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走向制度化和法律化 211

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必须加强人民民主专政 212

六、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是当今两种社会制度斗争的重要形式 213

七、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220

八、“政治多元化”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主张 229

九、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不能“趋同” 236

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关系到我们整个事业的兴衰成败 247

〔十二〕发展统一战线、增强人民团结 249

一、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性质与根本任务 249

二、我国只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能实行多党制或一党制 250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科学依据及战略意义 256

四、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 259

〔十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 262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262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268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指导方针、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269

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对理想、道德、纪律建设的基本要求 270

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271

六、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79

七、正确对待西方文化和祖国的文化遗产 279

〔十四〕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287

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87

二、正确认识党在领导工作中发生的失误 289

三、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292

四、政治体制改革要在党中央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294

五、青年学生在政治上要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29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