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概论
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概论

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载舸,陈剑安,殷丽萍主编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218086200
  • 页数:264 页
图书介绍:当前正值当代中国大发展、大繁荣的前进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与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正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而努力奋斗。在此背景下,中华民族凝聚力理论体系的建构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它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民族思想团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由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权威学者编著,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流、基础、条件、结构、核心、功能、逆流、规律等方方面面,对其进行了整体、深入的探究,更加准确地阐述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理论,更加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概论》目录

写在前面 1

第一章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轨迹 5

第一节 古代的中华民族凝聚力 5

一、先秦时期的中华民族凝聚力 5

二、封建社会前期的中华民族凝聚力 9

三、封建社会后期的中华民族凝聚力 12

第二节 近代的中华民族凝聚力 16

一、甲午前后的中华民族凝聚力 16

二、辛亥时期的中华民族凝聚力 19

三、“五四”时期的中华民族凝聚力 21

第三节 当代的中华民族凝聚力 25

一、当代中华民族凝聚核体的确立 25

二、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中华民族凝聚力 28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华民族凝聚力 30

第二章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发基础 34

第一节 物质文化基础 34

一、物质文化在中华民族凝聚力中的地位 34

二、物质文化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 37

三、夯实物质文化基础的意义 41

第二节 制度文化基础 44

一、制度文化在中华民族凝聚力中的地位 44

二、传统制度文化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 47

三、制度文化创新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意义 50

第三节 精神文化基础 53

一、精神文化在中华民族凝聚力中的地位 53

二、精神文化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 56

三、增强精神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59

第三章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发条件 63

第一节 民族认同 63

一、血缘认同 63

二、族类认同 67

三、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 71

第二节 文化认同 74

一、高位文化的取向 74

二、多元文化的交融 78

三、核心价值的共识 81

第三节 国家认同 84

一、地理中国的认同 84

二、祖宗之国的认同 86

三、政治中国的认同 89

第四章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系统结构 92

第一节 结构的基本要素 92

一、三股分支力量 92

二、三个主体类型 96

三、三种观念形态 99

第二节 结构的内在关系 102

一、相容交叉 102

二、相依互动 105

三、相形显要 108

第三节 结构的总体特点 111

一、层次性与整体性 111

二、包含性与兼容性 114

三、开放性与可塑性 117

第五章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支柱 120

第一节 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和特质 120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界定 120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24

三、中华民族精神的特质 127

第二节 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 131

一、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 131

二、中华民族精神在民族凝聚力中的地位 133

三、中华民族精神对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136

第三节 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139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确立与传承 139

二、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状况 143

三、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创新 146

第六章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社会功能 149

第一节 整合功能 149

一、协调社会关系 149

二、增强民族团结 152

三、推进国家统一 155

第二节 支撑功能 158

一、匡扶民族社稷 158

二、抗击人祸天灾 161

三、应对危机挑战 164

第三节 动力功能 167

一、推动社会发展 167

二、促使民族自立 170

三、促进国家富强 173

第七章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逆向阻力 177

第一节 民族离散力的表现 177

一、民族分裂主义 177

二、民族投降主义 181

三、民族虚无主义 184

第二节 民族离散力的危害 186

一、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 186

二、损害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 189

三、导致妄自菲薄和崇洋媚外 192

第三节 民族离散力产生的根源 194

一、经济根源 194

二、政治根源 196

三、文化根源 200

第八章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运动规律 206

第一节 在义利趋同中聚合 206

一、义利趋同的远源 206

二、义利趋同的调整 210

三、义利趋同的升华 213

第二节 在遏制逆流中前行 215

一、遏制分裂危机 215

二、搏击“一盘散沙” 217

三、努力开拓奋进 221

第三节 在社会变革中提升 224

一、古代社会的凝聚模式 224

二、近代社会的艰难转型 227

三、当代中国的崭新格局 230

第九章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途径 235

第一节 遏止离散因素 235

一、坚持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235

二、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38

三、培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40

第二节 促进三个认同 244

一、促进文化认同 244

二、促进民族认同 247

三、促进国家认同 248

第三节 强化三种力量 252

一、增强吸引力 252

二、增强向心力 256

三、增强亲和力 259

后记 264

返回顶部